第170頁
她心裡頭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被獨寵,陛下想去哪裡都是他的自由。只是之前習慣了跟他日日同寢,熟悉他的氣息和存在。
突然這麼久未見,她有些茫然和困惑。
尤其是想到那晚陛下曾對她說的話,心裡頭隱隱覺得是不是有什麼事發生了。
這天溫眠一如既往地聽著淳安公主滔滔不絕地說著京中發生的趣事,姨母坐在一旁看著沅沅玩耍。
溫眠頻頻走神,忽然問道:「淳安,你知道陛下近來在忙什麼嗎?」
淳安神色一頓,不太自然地轉開眼,「就是忙朝堂那些事……」
顯然這個說辭並不能糊弄溫眠了,「淳安,別瞞著我。」
欣太嬪聽到後把沅沅抱了過來,走到溫眠身邊,緩聲道:「其實是怕你擔心才不說的。」
淳安臉色一驚,以為欣太嬪要說出來。
欣太嬪道:「其實是周國又跟陳國交戰了,陛下忙於此事便沒有進後宮來。」
淳安提起的心,悄悄地放了下來,她跟著點頭,「是啊,沒想到你這麼敏銳察覺到了。你懷著身子,這種事情皇兄不想讓你知道。」
溫眠怔怔道:「陳國不是來議和的嗎?怎麼又交戰了?那陳國的三皇子和端柔公主呢?」
淳安公主聽溫眠提道那兩人,眼中透出恨意,「是他們先背信棄義在先,自然是下了大獄等著被處斬。」
溫眠驚愕不已,可又覺得裡頭透著古怪。
等淳安和姨母離去後,溫眠扶著夏竹的手在院子裡散步,她肚子裡的胎兒已經三個月了胎像穩固,太醫過來請脈的時候讓她可以適當的走一走。
花圃里開始換上新的花草,一株株開的如碗大的茶花被重新種下,這花開的正艷,品種又多,溫眠不知不覺看的入神。
隔著層層樹木,有著兩個小宮女一邊翻土一邊小聲道:「你說,陛下的眼睛還能好嗎?」
「不知道呢,聽說除夕那晚死了好多人,幸好咱們娘娘沒有去赴宴。」
「誒,外頭那些傳言你都聽說了吧?那歌謠不僅京中傳遍了,就連宮裡都傳進來了。現今跟陳國又打起來了,青州那邊也起兵北上,咱們陛下眼睛還瞎了,這可如何是好啊。」
溫眠制止了夏竹打斷她們的談話,她一步一步朝她們走近,沉聲道:「將你們所知道的,一五一十說出來。」
—
是夜,星光暗淡,烏雲遮月。
秋涼殿是一座荒廢了的冷宮,早已雜草叢生。
沒有宮人願意靠近這座宮殿,嫌染了晦氣。還有宮人說無意走到此處看到白影飄來盪去,是以前死在冷宮裡廢妃的鬼魂,這種傳言讓宮人們更是不敢靠近秋涼殿。
這晚在那空曠又陳舊的屋子裡,兀地亮起了一盞燈,破舊的桌椅旁站在一個身披斗篷將自己裹得嚴實的女子。
她目光看向站在不遠處那道高大的身影,語氣充滿了埋怨:「這種時候為何讓哀家來此處相見?」
男人從黑暗處走了出來,他雙眼深邃,「惠盈,我們已經有多久未見了?」
梁太后聽到他叫了自己的閨名,眸光閃了閃,「魏川,如今是敘舊的時候嗎?」
魏川不在意地她語氣中的冷淡,「怎不能敘舊?正是因為舊情,臣才想見一見太后娘娘。」
「想必太后娘娘也聽到了那首廣傳的歌謠。」魏川慢慢地念了出來:「京畿昏昏暗,邊關夤夤亂,玄武照水開,青州紫氣現。」
「放肆!」梁太后怒道:「這等反言你也敢念出來。」
魏川搖了搖頭,「並非是臣不敬,而是如今慶王在青州舉兵造反,直指京畿。陛下的眼睛一直未有好轉,娘娘要早做打算才是。不能讓慶王那等亂臣賊子占了先機。」
梁太后緊盯著他,「你什麼意思?」
魏川:「慶王在青州河水之中挖出了玄武石,抬著這祥瑞遊街了一圈,青州百姓都看到了。毗鄰青州的晉州旱災匪患,這慶王封地晉州水裡挖出了祥瑞,都在傳能解晉州之困。而陛下又在除夕當晚眼疾看不見了,瞞也瞞不住,天下盡知,所以都在說君主暴虐,天奪其目,月華渺渺,日出其側。都言那慶王才是真命天子。」
「但臣覺得日出其側,也並非是慶王,娘娘身邊不是還有一瑞王殿下麼?瑞王殿下乃陛下一母同胞弟弟,聰明伶俐,若是陛下禪位於瑞王殿下,又有誰敢繼續說陛下眼疾是天譴呢?那慶王也師出無名了。瑞王殿下雖然年幼,可有朝中大臣輔助,臣等迎戰反賊,又何愁天下不太平。」
梁太后聽得心中澎湃不已,但她目光仍有戒備。
魏川失笑道:「臣知道娘娘有所顧慮。可娘娘想一想,瑞王殿下年紀小,若是養在你身邊,這母子情份是極親近的。」
梁太后被這句話給觸動到了,她一直以來無不抱怨蕭元熾與她母子離心,多次駁了她的顏面。讓她這個太后當做十分是憋屈。禹兒過了年也才五歲,雖然被蕭元熾抱去養了兩年,跟她有所生疏,只要再回到她身邊,便又能慢慢聽她的話了。
魏川看出梁太后的掙扎,他並不急,他知道梁太后一直會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而他,這一次雖應了慶王,可他不想再做為他人做嫁衣的事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突然這麼久未見,她有些茫然和困惑。
尤其是想到那晚陛下曾對她說的話,心裡頭隱隱覺得是不是有什麼事發生了。
這天溫眠一如既往地聽著淳安公主滔滔不絕地說著京中發生的趣事,姨母坐在一旁看著沅沅玩耍。
溫眠頻頻走神,忽然問道:「淳安,你知道陛下近來在忙什麼嗎?」
淳安神色一頓,不太自然地轉開眼,「就是忙朝堂那些事……」
顯然這個說辭並不能糊弄溫眠了,「淳安,別瞞著我。」
欣太嬪聽到後把沅沅抱了過來,走到溫眠身邊,緩聲道:「其實是怕你擔心才不說的。」
淳安臉色一驚,以為欣太嬪要說出來。
欣太嬪道:「其實是周國又跟陳國交戰了,陛下忙於此事便沒有進後宮來。」
淳安提起的心,悄悄地放了下來,她跟著點頭,「是啊,沒想到你這麼敏銳察覺到了。你懷著身子,這種事情皇兄不想讓你知道。」
溫眠怔怔道:「陳國不是來議和的嗎?怎麼又交戰了?那陳國的三皇子和端柔公主呢?」
淳安公主聽溫眠提道那兩人,眼中透出恨意,「是他們先背信棄義在先,自然是下了大獄等著被處斬。」
溫眠驚愕不已,可又覺得裡頭透著古怪。
等淳安和姨母離去後,溫眠扶著夏竹的手在院子裡散步,她肚子裡的胎兒已經三個月了胎像穩固,太醫過來請脈的時候讓她可以適當的走一走。
花圃里開始換上新的花草,一株株開的如碗大的茶花被重新種下,這花開的正艷,品種又多,溫眠不知不覺看的入神。
隔著層層樹木,有著兩個小宮女一邊翻土一邊小聲道:「你說,陛下的眼睛還能好嗎?」
「不知道呢,聽說除夕那晚死了好多人,幸好咱們娘娘沒有去赴宴。」
「誒,外頭那些傳言你都聽說了吧?那歌謠不僅京中傳遍了,就連宮裡都傳進來了。現今跟陳國又打起來了,青州那邊也起兵北上,咱們陛下眼睛還瞎了,這可如何是好啊。」
溫眠制止了夏竹打斷她們的談話,她一步一步朝她們走近,沉聲道:「將你們所知道的,一五一十說出來。」
—
是夜,星光暗淡,烏雲遮月。
秋涼殿是一座荒廢了的冷宮,早已雜草叢生。
沒有宮人願意靠近這座宮殿,嫌染了晦氣。還有宮人說無意走到此處看到白影飄來盪去,是以前死在冷宮裡廢妃的鬼魂,這種傳言讓宮人們更是不敢靠近秋涼殿。
這晚在那空曠又陳舊的屋子裡,兀地亮起了一盞燈,破舊的桌椅旁站在一個身披斗篷將自己裹得嚴實的女子。
她目光看向站在不遠處那道高大的身影,語氣充滿了埋怨:「這種時候為何讓哀家來此處相見?」
男人從黑暗處走了出來,他雙眼深邃,「惠盈,我們已經有多久未見了?」
梁太后聽到他叫了自己的閨名,眸光閃了閃,「魏川,如今是敘舊的時候嗎?」
魏川不在意地她語氣中的冷淡,「怎不能敘舊?正是因為舊情,臣才想見一見太后娘娘。」
「想必太后娘娘也聽到了那首廣傳的歌謠。」魏川慢慢地念了出來:「京畿昏昏暗,邊關夤夤亂,玄武照水開,青州紫氣現。」
「放肆!」梁太后怒道:「這等反言你也敢念出來。」
魏川搖了搖頭,「並非是臣不敬,而是如今慶王在青州舉兵造反,直指京畿。陛下的眼睛一直未有好轉,娘娘要早做打算才是。不能讓慶王那等亂臣賊子占了先機。」
梁太后緊盯著他,「你什麼意思?」
魏川:「慶王在青州河水之中挖出了玄武石,抬著這祥瑞遊街了一圈,青州百姓都看到了。毗鄰青州的晉州旱災匪患,這慶王封地晉州水裡挖出了祥瑞,都在傳能解晉州之困。而陛下又在除夕當晚眼疾看不見了,瞞也瞞不住,天下盡知,所以都在說君主暴虐,天奪其目,月華渺渺,日出其側。都言那慶王才是真命天子。」
「但臣覺得日出其側,也並非是慶王,娘娘身邊不是還有一瑞王殿下麼?瑞王殿下乃陛下一母同胞弟弟,聰明伶俐,若是陛下禪位於瑞王殿下,又有誰敢繼續說陛下眼疾是天譴呢?那慶王也師出無名了。瑞王殿下雖然年幼,可有朝中大臣輔助,臣等迎戰反賊,又何愁天下不太平。」
梁太后聽得心中澎湃不已,但她目光仍有戒備。
魏川失笑道:「臣知道娘娘有所顧慮。可娘娘想一想,瑞王殿下年紀小,若是養在你身邊,這母子情份是極親近的。」
梁太后被這句話給觸動到了,她一直以來無不抱怨蕭元熾與她母子離心,多次駁了她的顏面。讓她這個太后當做十分是憋屈。禹兒過了年也才五歲,雖然被蕭元熾抱去養了兩年,跟她有所生疏,只要再回到她身邊,便又能慢慢聽她的話了。
魏川看出梁太后的掙扎,他並不急,他知道梁太后一直會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而他,這一次雖應了慶王,可他不想再做為他人做嫁衣的事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