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頁
而路子晨,在自己的比賽結束之後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就近找了個還算合適的角度,在看台上看著即將開始比賽的列風。
列風算是他帶的第一個徒弟,轉到他手上的時候已經十六歲半,快要十七歲。
他是一個好的短跑苗子,路子晨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孩子轉到他這裡也不是因為什麼別的原因,單純的就是他原本的教練自覺水平不足以繼續幫助他完成訓練目標了,這才兜兜轉轉找到了他這裡。
收下列風他也是認真考慮過的。
雖然他的身體狀態還不錯,但畢竟是三十多歲了,要不了幾年,狀態肯定會下滑。
和他同齡或者比他小几歲的運動員大多都已經退役,少數還沒退的,也因為傷病撐不了多久,甚至有可能在他之前退役。
而二十歲出頭的小將,說實話,成績穩定達標的有,但能扛大旗的,還沒發現。
路子晨橫空出世以後,每次世界級的大賽,只要他參加了,就沒有金牌不收入囊中的時候,大家也早已經習慣了這種耀眼的輝煌。
等到他退役,二十多歲這批孩子撐不起那麼高的任務達標線,等待他們的,就會是席捲而來的輿論,以及鋪天蓋地的壓力。
競技體育這個領域,向來都是唯成績論,別說是登不上領獎台了,向來第一的項目哪怕是拿個銀牌,都要被人冷嘲熱諷。
於公於私,路子晨都不希望看到那樣的場面。
那麼,尋找合適的接班人,就是一個十分必要的事情了。
就在這個時候,列風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中。
但是他從沒有做過教練。
這也是他一開始猶豫的原因。
一個好的運動員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好的教練。
他也無法保證,如果自己接手了這個孩子,給他帶來的是積極的改變,還是更加糟糕的未來。
思量再三,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他熱愛這個領域。
過去的十幾年裡雖然沒有接觸過項目擬定之類的知識,但久病成醫,練久了,基本常識都還是知道的。
而且他終究是會走上這條路的,只是早晚問題罷了。
至於訓練計劃的擬定……路子晨想起了自己那群三天兩頭找他吐槽的老師。
有他們兜底,好像也沒有什麼好怕的了?
他把自己的情況和列風詳細說了一遍,將最後的抉擇權交給了他。
「老師,我願意!」
從此,一對新的師徒就這麼誕生了。
而今天,是列風第一次和路子晨同場競技。
路子晨站在看台上,心想:真正的起點要來了,列風,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我數了下,算上路子晨,還有四個番外……十二月……應該能寫完吧QAQ明明我一開始是打算十二月直接放大假的嗚嗚嗚,為什麼番外都能寫一個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第165章 番外:田徑師徒②
不過十秒鐘的賽程,觀賽的時候稍稍分心,整場比賽就過去了。
不過對於看慣了百米比賽的人來說,在短短十秒鐘內捕捉到關鍵信息,已經幾乎成為每個人的習慣。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路子晨。
不說給自家徒弟解說技術要點,單單只是這二十年短跑生涯里,他給自己做過的復盤都是不小的數字。
列風進入預備狀態的時候,他就全神貫注了起來。
這裡,起跑,一向是列風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雖然列風在正式比賽的時候從沒有出過錯,但訓練的時候出錯次數真的不少,常規的搶跑問題就占了一半。
而在正式比賽中,搶跑重來的機會只有一次。
列風之前一直都是參加青年組的世界大賽,比賽經驗雖然不少,但終歸是小場面。
也是今年,他終於在隊內測試賽里壓過了另一名參賽選手,獲得了正選隊員的資格。
能者上,庸者退。
這是慣常的規矩。
所以,他終於第一次脫離了替補的身份,正式站上了最頂尖的賽場。
而在這樣的比賽環境下,緊張,是很容易滋生的一種情緒。
人一緊張,就容易有一些下意識的反應。
一列風的訓練成績,路子晨其實並不是特別擔心,或者說可以擔心的點並不多。
兩件事,一個是搶跑,一個是節奏。
只要這倆沒問題,通過初賽並不難。
·起跑這個技術,在多年的內卷中,早已經邁入了0。1秒的大關。
以肉眼判斷是否搶跑,已經是十分困難的問題。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賽事組委會選擇的判定方式都是電子形式。
根據助跑器傳回的數據以及電子發令槍響起的時間為標準,一旦有人搶跑,就會響起警報音,這個時候,所有的選手都需要返回,進行第二次起跑。
而當第二次起跑開始時,如果再次有有人搶跑,那麼系統將會標紅預警,卻不會再次提示。
百米短跑畢竟是一個十分短程的比賽,從發令槍響起到搶跑判定音響起,之間至少要有一秒鐘的時間。
這一秒鐘已經消耗了選手們大量的體力,如果來上兩次的話,顯然會大幅度影響最終成績。
於是,也就有了現在這樣的規則判定。
路子晨從預備音響起就開始全神貫注,就是想要第一時間捕捉到列風的起跑情況。<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列風算是他帶的第一個徒弟,轉到他手上的時候已經十六歲半,快要十七歲。
他是一個好的短跑苗子,路子晨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孩子轉到他這裡也不是因為什麼別的原因,單純的就是他原本的教練自覺水平不足以繼續幫助他完成訓練目標了,這才兜兜轉轉找到了他這裡。
收下列風他也是認真考慮過的。
雖然他的身體狀態還不錯,但畢竟是三十多歲了,要不了幾年,狀態肯定會下滑。
和他同齡或者比他小几歲的運動員大多都已經退役,少數還沒退的,也因為傷病撐不了多久,甚至有可能在他之前退役。
而二十歲出頭的小將,說實話,成績穩定達標的有,但能扛大旗的,還沒發現。
路子晨橫空出世以後,每次世界級的大賽,只要他參加了,就沒有金牌不收入囊中的時候,大家也早已經習慣了這種耀眼的輝煌。
等到他退役,二十多歲這批孩子撐不起那麼高的任務達標線,等待他們的,就會是席捲而來的輿論,以及鋪天蓋地的壓力。
競技體育這個領域,向來都是唯成績論,別說是登不上領獎台了,向來第一的項目哪怕是拿個銀牌,都要被人冷嘲熱諷。
於公於私,路子晨都不希望看到那樣的場面。
那麼,尋找合適的接班人,就是一個十分必要的事情了。
就在這個時候,列風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中。
但是他從沒有做過教練。
這也是他一開始猶豫的原因。
一個好的運動員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好的教練。
他也無法保證,如果自己接手了這個孩子,給他帶來的是積極的改變,還是更加糟糕的未來。
思量再三,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他熱愛這個領域。
過去的十幾年裡雖然沒有接觸過項目擬定之類的知識,但久病成醫,練久了,基本常識都還是知道的。
而且他終究是會走上這條路的,只是早晚問題罷了。
至於訓練計劃的擬定……路子晨想起了自己那群三天兩頭找他吐槽的老師。
有他們兜底,好像也沒有什麼好怕的了?
他把自己的情況和列風詳細說了一遍,將最後的抉擇權交給了他。
「老師,我願意!」
從此,一對新的師徒就這麼誕生了。
而今天,是列風第一次和路子晨同場競技。
路子晨站在看台上,心想:真正的起點要來了,列風,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我數了下,算上路子晨,還有四個番外……十二月……應該能寫完吧QAQ明明我一開始是打算十二月直接放大假的嗚嗚嗚,為什麼番外都能寫一個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第165章 番外:田徑師徒②
不過十秒鐘的賽程,觀賽的時候稍稍分心,整場比賽就過去了。
不過對於看慣了百米比賽的人來說,在短短十秒鐘內捕捉到關鍵信息,已經幾乎成為每個人的習慣。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路子晨。
不說給自家徒弟解說技術要點,單單只是這二十年短跑生涯里,他給自己做過的復盤都是不小的數字。
列風進入預備狀態的時候,他就全神貫注了起來。
這裡,起跑,一向是列風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雖然列風在正式比賽的時候從沒有出過錯,但訓練的時候出錯次數真的不少,常規的搶跑問題就占了一半。
而在正式比賽中,搶跑重來的機會只有一次。
列風之前一直都是參加青年組的世界大賽,比賽經驗雖然不少,但終歸是小場面。
也是今年,他終於在隊內測試賽里壓過了另一名參賽選手,獲得了正選隊員的資格。
能者上,庸者退。
這是慣常的規矩。
所以,他終於第一次脫離了替補的身份,正式站上了最頂尖的賽場。
而在這樣的比賽環境下,緊張,是很容易滋生的一種情緒。
人一緊張,就容易有一些下意識的反應。
一列風的訓練成績,路子晨其實並不是特別擔心,或者說可以擔心的點並不多。
兩件事,一個是搶跑,一個是節奏。
只要這倆沒問題,通過初賽並不難。
·起跑這個技術,在多年的內卷中,早已經邁入了0。1秒的大關。
以肉眼判斷是否搶跑,已經是十分困難的問題。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賽事組委會選擇的判定方式都是電子形式。
根據助跑器傳回的數據以及電子發令槍響起的時間為標準,一旦有人搶跑,就會響起警報音,這個時候,所有的選手都需要返回,進行第二次起跑。
而當第二次起跑開始時,如果再次有有人搶跑,那麼系統將會標紅預警,卻不會再次提示。
百米短跑畢竟是一個十分短程的比賽,從發令槍響起到搶跑判定音響起,之間至少要有一秒鐘的時間。
這一秒鐘已經消耗了選手們大量的體力,如果來上兩次的話,顯然會大幅度影響最終成績。
於是,也就有了現在這樣的規則判定。
路子晨從預備音響起就開始全神貫注,就是想要第一時間捕捉到列風的起跑情況。<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