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到底......還是輸了啊。」
甄含宜面露無措,小心翼翼來抓淑妃的手,顫聲道:「母妃,您......」
淑妃定定看向甄含宜,聽聞太子妃與她的一番對話後,已心生瞭然。
「含宜,你可知太子妃讓你來見本宮的用意?」
甄含宜搖了搖頭,她本就沒有如何出色的心機與才智。
從前,淑妃對甄含宜這單純的性子還頗有微詞,可今日卻忍不住朝她莞爾,而後低低嘆了聲:
「你這般,也好,也好的。」
「太子妃讓你來,是要本宮留下隻言片語,好和你一起勸勸朗兒,讓他莫做傻事。」
「到底是要母儀天下的人啊......」
甄含宜聞言,不由面露驚駭之色。
可淑妃卻似有一種看破一切的從容,甚至抬手挽了挽鬢邊的髮絲,這才悠悠開口:
「含宜,自周山回來後,本宮便瞧出來了,朗兒的心,在你身上。」
「那些時日你同他冷著,他雖面上不顯,本宮這個做母妃的卻瞧得出來,他坐立難安,漸漸瞧清了自己的心思。」
「這孩子太傲,也犟,不肯同你低頭,這一次卻千方百計為你和穆兒求情,真心已顯。」
「來,母妃這就寫一封信,你帶著信去見朗兒,他會明白母妃的心意的。」
淑妃說著,牽著甄含宜站了起來。
可甄含宜卻面色慘白,緊緊攥著淑妃的手,搖了搖頭,「母妃,不......」
何止是趙懷朗存了死志,連淑妃也......
淑妃聞言回頭,沖甄含宜嫣然一笑,眉眼彎彎,毫無憂懼。
「含宜,你忘了母妃那日的話了嗎?」
「若敗,左不過一個身首異處,本宮連這世間最繁華最富貴都已親歷之,還有何遺憾呢?」
甄含宜哪裡能左右淑妃的決定,最後手裡捏著淑妃的親筆信,便被她推了出去。
「去吧,去見見朗兒。」
甄含宜一步一回頭,淚珠漣漣,滿心悽苦。
這時候,淑妃忽然又喚了她一聲,「含宜。」
甄含宜急忙頓住腳步,以為淑妃回心轉意了。
然而淑妃只是淡聲問她,「你方才說,聖上得了風痱,已至身體失用,言語不利的地步了?」
甄含宜先是一愣,而後點頭,太子妃是這般和她說的。
淑妃聞言緩緩揚唇,眉眼間溢出笑意來,喃喃道:
「昔日權傾天下,至高無上,而今癱軟如魚肉,任人宰割,怎麼不算是.......最大的報應呢?」
「果然,萬事到頭一場空啊.......」
「去吧,去吧。」
後頭半句,是對甄含宜說的。
......
甄含宜離開後,殿內響起傳喚聲。
淑妃沐浴更衣,對鏡梳妝。
銅鏡里,女子雖不復年輕,卻嬌媚依舊,一顰一笑,猶有當年傾城之姿。
淑妃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臉,嘴角的笑意怎麼也壓不住,只是不知為何,到底生出了幾分苦澀來。
汲汲營營,機關算盡,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場空呢?
若說報應,因果循環,她到底也逃不過的。
......
淑妃款步行至美人榻前,懶懶躺了上去,靜思片刻後,掏出袖間瓷瓶,挑開蠟封,毫不猶豫一飲而盡。
噔——
素手垂落,掌中瓷瓶滾落在地。
淑妃緩緩偏過頭去,臉頰蹭在柔軟的披帛上,猶如睡熟了一般。
夢回大昭寺。
清風徐徐,光影斑駁。
庭中男子回眸望過來,一身紫衣,俊朗如天神下凡。
可這一次,她不曾駐足,而是迎著前頭的春光,毫不猶豫抬步離去。
莫駐足,莫傾心,莫耽溺。
她這一生啊,到底也可笑.......
罷罷罷.......
第277章 父子恩情盡斷
趙懷朗顫抖著手,接過了甄含宜遞來的信。
展開,入目是一手雅致秀麗的簪花小楷。
朗兒:
塵世之中,能得一人真心憐顧,誠為至幸。
含宜性純,穆兒尚幼,你若一走了之,實乃懦夫之舉。
往昔傾盡全力,卻至一敗塗地,然猶存勇氣,為所愛者活於世,此亦傲然心氣。
拿得起,當放得下。
你外祖一生轟烈,此番即便問斬,當無怨懟之心,亦無懼身死之事。
崔氏一門同氣連枝,今遭此牽連,眾人留得性命,已是大善。
流放之途千難萬險,料想明珏孩兒頗具魄力,或能撐起崔家門楣,保家族存續。
身為崔家女,母妃已無愧生養之恩,深宮渺渺,清冷孤寂,母妃了無牽掛,當歸塵土。
出宮後,且為母妃立一衣冠冢,逢年遇節,攜含宜與穆兒來報一聲平安,足矣。
.......
書信後頭,所附不過一方錦帕,蝶戲花的繡樣里,藏著淑妃的閨名,單字一個「蕙」。
趙懷朗捏著錦帕怔怔看了許久,最後嘴角輕輕一彎,眼淚卻流了下來。
他知道,母妃......已經去了。
如她自己當初所言,走得體面,走得平靜。
趙懷朗珍而重之地將錦帕收入懷中,抬頭看向面前同樣淚流滿面的甄含宜,悲意難忍。
他心知肚明,有時活著比赴死,更難。
知子莫若母。
母妃懂他的懦弱與逃避,懂他的放不下,留下帕子要他立衣冠冢,實則是要留住他的性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甄含宜面露無措,小心翼翼來抓淑妃的手,顫聲道:「母妃,您......」
淑妃定定看向甄含宜,聽聞太子妃與她的一番對話後,已心生瞭然。
「含宜,你可知太子妃讓你來見本宮的用意?」
甄含宜搖了搖頭,她本就沒有如何出色的心機與才智。
從前,淑妃對甄含宜這單純的性子還頗有微詞,可今日卻忍不住朝她莞爾,而後低低嘆了聲:
「你這般,也好,也好的。」
「太子妃讓你來,是要本宮留下隻言片語,好和你一起勸勸朗兒,讓他莫做傻事。」
「到底是要母儀天下的人啊......」
甄含宜聞言,不由面露驚駭之色。
可淑妃卻似有一種看破一切的從容,甚至抬手挽了挽鬢邊的髮絲,這才悠悠開口:
「含宜,自周山回來後,本宮便瞧出來了,朗兒的心,在你身上。」
「那些時日你同他冷著,他雖面上不顯,本宮這個做母妃的卻瞧得出來,他坐立難安,漸漸瞧清了自己的心思。」
「這孩子太傲,也犟,不肯同你低頭,這一次卻千方百計為你和穆兒求情,真心已顯。」
「來,母妃這就寫一封信,你帶著信去見朗兒,他會明白母妃的心意的。」
淑妃說著,牽著甄含宜站了起來。
可甄含宜卻面色慘白,緊緊攥著淑妃的手,搖了搖頭,「母妃,不......」
何止是趙懷朗存了死志,連淑妃也......
淑妃聞言回頭,沖甄含宜嫣然一笑,眉眼彎彎,毫無憂懼。
「含宜,你忘了母妃那日的話了嗎?」
「若敗,左不過一個身首異處,本宮連這世間最繁華最富貴都已親歷之,還有何遺憾呢?」
甄含宜哪裡能左右淑妃的決定,最後手裡捏著淑妃的親筆信,便被她推了出去。
「去吧,去見見朗兒。」
甄含宜一步一回頭,淚珠漣漣,滿心悽苦。
這時候,淑妃忽然又喚了她一聲,「含宜。」
甄含宜急忙頓住腳步,以為淑妃回心轉意了。
然而淑妃只是淡聲問她,「你方才說,聖上得了風痱,已至身體失用,言語不利的地步了?」
甄含宜先是一愣,而後點頭,太子妃是這般和她說的。
淑妃聞言緩緩揚唇,眉眼間溢出笑意來,喃喃道:
「昔日權傾天下,至高無上,而今癱軟如魚肉,任人宰割,怎麼不算是.......最大的報應呢?」
「果然,萬事到頭一場空啊.......」
「去吧,去吧。」
後頭半句,是對甄含宜說的。
......
甄含宜離開後,殿內響起傳喚聲。
淑妃沐浴更衣,對鏡梳妝。
銅鏡里,女子雖不復年輕,卻嬌媚依舊,一顰一笑,猶有當年傾城之姿。
淑妃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臉,嘴角的笑意怎麼也壓不住,只是不知為何,到底生出了幾分苦澀來。
汲汲營營,機關算盡,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場空呢?
若說報應,因果循環,她到底也逃不過的。
......
淑妃款步行至美人榻前,懶懶躺了上去,靜思片刻後,掏出袖間瓷瓶,挑開蠟封,毫不猶豫一飲而盡。
噔——
素手垂落,掌中瓷瓶滾落在地。
淑妃緩緩偏過頭去,臉頰蹭在柔軟的披帛上,猶如睡熟了一般。
夢回大昭寺。
清風徐徐,光影斑駁。
庭中男子回眸望過來,一身紫衣,俊朗如天神下凡。
可這一次,她不曾駐足,而是迎著前頭的春光,毫不猶豫抬步離去。
莫駐足,莫傾心,莫耽溺。
她這一生啊,到底也可笑.......
罷罷罷.......
第277章 父子恩情盡斷
趙懷朗顫抖著手,接過了甄含宜遞來的信。
展開,入目是一手雅致秀麗的簪花小楷。
朗兒:
塵世之中,能得一人真心憐顧,誠為至幸。
含宜性純,穆兒尚幼,你若一走了之,實乃懦夫之舉。
往昔傾盡全力,卻至一敗塗地,然猶存勇氣,為所愛者活於世,此亦傲然心氣。
拿得起,當放得下。
你外祖一生轟烈,此番即便問斬,當無怨懟之心,亦無懼身死之事。
崔氏一門同氣連枝,今遭此牽連,眾人留得性命,已是大善。
流放之途千難萬險,料想明珏孩兒頗具魄力,或能撐起崔家門楣,保家族存續。
身為崔家女,母妃已無愧生養之恩,深宮渺渺,清冷孤寂,母妃了無牽掛,當歸塵土。
出宮後,且為母妃立一衣冠冢,逢年遇節,攜含宜與穆兒來報一聲平安,足矣。
.......
書信後頭,所附不過一方錦帕,蝶戲花的繡樣里,藏著淑妃的閨名,單字一個「蕙」。
趙懷朗捏著錦帕怔怔看了許久,最後嘴角輕輕一彎,眼淚卻流了下來。
他知道,母妃......已經去了。
如她自己當初所言,走得體面,走得平靜。
趙懷朗珍而重之地將錦帕收入懷中,抬頭看向面前同樣淚流滿面的甄含宜,悲意難忍。
他心知肚明,有時活著比赴死,更難。
知子莫若母。
母妃懂他的懦弱與逃避,懂他的放不下,留下帕子要他立衣冠冢,實則是要留住他的性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