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頁
「接了國書後,大梁和柔然五年內互不進犯。」
左大將軍瞥一眼劉恆昌。這個劉恆昌,竟連柔然話也說得順暢。也不知背地裡下了多少功夫。
親爹還在對方刀下。
石洛侯只得低頭,接了國書。
左大將軍沉聲道:「你們父子在軍帳里等半日。本將軍領著大梁百姓離去。天黑之際,你們才可以離去。」
說完,沖劉恆昌道:「劉將軍,你留在軍帳里。等大軍和百姓撤走了,再領兵追上我們。」
這都是之前就商議好的。
劉恆昌乾脆利落地點點頭。
柔然帶來的大梁百姓,數目龐大,根本無法計算。粗略看去,至少有十幾萬。
這也是石洛侯的陽謀了。
一來顯示自己對父汗的孝心。
二來,你大梁要人,我把人都給你。但是,帶著這麼多人,你有能耐走出草原嗎?
……
左大將軍對此早有準備。
七萬大軍,留下一萬精銳給劉恆昌。其餘六萬人,有五萬巋然不動,另有一萬士兵打散,全部散到百姓中。一個士兵負責管束十餘個百姓。為了保證行軍順暢,這些士兵們握著兵器,一臉殺氣。
做了幾年或十餘年奴隸的百姓們,在明晃晃的兵器面前噤若寒蟬,連哭喊聲都小了許多。
大軍先行開路,前後左右都是騎兵。百姓們麻木又茫然地被驅趕著向前走。
如果從上空往下看,就如一堆獵犬攆著羊群向前,速度十分緩慢。
不過,好歹是動起來了。
左大將軍策馬前行,身邊心腹武將緊張地低語:「大將軍,我們就這麼走了。留下劉將軍殿後,萬一出什麼事,劉將軍有個好歹,我們可沒法向皇上交代。」
左大將軍淡淡道:「劉將軍主動請纓要殿後。再者,除了他,也沒人能壓住陣。」
要做名將,就得有膽識有氣魄。
退一步說,如果劉恆昌出事了,他領著這麼一大批百姓,想逃也逃不了,一定會有一場惡戰。
草原處處都是戰場,不到最後一刻,誰敢保證自己能全身而退?
直至天黑,大軍才走出了十幾里。
對騎兵們來說,策馬半個時辰就能追上來。
馬蹄震盪,地面不停顫慄。
親兵急急來報:「啟稟大將軍,有騎兵在迅速靠近,是不是劉將軍他們,現在還不清楚。」
左大將軍心裡是否憂慮,無人知曉。總之,面上一派鎮定:「派人去查看,有消息立刻來回稟。」
第828章 番外之歸梁(一)
一炷香後,親兵飛馬來報。
是劉恆昌領著一萬騎兵追上來了。
左大將軍緩緩呼出一口氣,後背全是冷汗,黏膩地沾著衣裳。好在無人能窺見,他這個威遠公兼大將軍的顏面絲毫無損。
左大將軍沒急著繼續前行,下令原地紮營安頓。
有兩萬騎兵不停巡邏警示。其餘騎兵紛紛下馬,支起了簡易的帳篷。伙房忙碌著埋鍋造飯。從柔然蠻子手中解救出的百姓數量,遠超預料。萬幸這一支大軍糧草充足,帶來的糧食省著些吃,至少夠撐到回到邊軍大營。
劉恆昌下馬後,立刻來見左大將軍。
左大將軍坐在軍帳里,已經是一派鎮定冷靜,絲毫看不出之前的緊張忐忑。
劉恆昌也是一樣,先拱手稟報:「大將軍,石洛侯已經帶著柔然可汗離去。末將這才領著人追上大軍。」
左大將軍點點頭,揚手示意,軍帳里其餘人立刻退了出去。
只剩左大將軍和劉恆昌兩人四目相對。
兩人幾乎同時張口:「要提防柔然蠻子夜襲。」
左大將軍沉聲道:「這個石洛侯,年輕氣盛,此次吃了這麼大的悶虧。只怕不會善罷甘休。」
劉恆昌低聲接過話茬:「國書上言明,五年之內大梁和柔然不起戰事。這一次國戰,柔然蠻子損失慘重。石洛侯今日只帶了一兩萬騎兵來。我們有六萬騎兵一萬輔兵,論兵力,根本不怕他們。」
「末將只擔心,百姓們剛從火坑裡跳出來,如驚弓之鳥。萬一柔然蠻子夜襲,百姓們會被嚇得四處逃散。不利於大軍行軍。」
左大將軍一拍桌子:「你和本大將軍想到一起了。接下來的行程,我們得時刻提防柔然蠻子突襲。另外,還有想辦法安撫這些百姓。」
劉恆昌肅容拱手:「末將不才,願為大軍殿後。」
這又是最危險的差事。
左大將軍深深看一眼劉恆昌:「這一回草原之行,劉將軍當居首功。」
劉恆昌應道:「功勞暫且不論。末將帶來的一萬南陽親衛,個個身手驍勇,且練過多年對付柔然蠻子的兵陣。對上他們半點不怵。所以,這個差事,交給我們最為合適。」
確實如此。
左大將軍不是那等忸怩墨跡的脾氣,很快便應了:「好!這樁差事就交給你。一萬騎兵殿後,兵力也勉強夠了。遇到任何情況,立刻派人來請求支援。」
劉恆昌拱手領命。
這一夜,軍營里的火把一夜未熄,巡邏的騎兵也片刻沒放鬆過。
萬幸,預想中最壞的情況並未出現。確實有不少柔然蠻子在遠處窺探軍營的動靜,不過,並未真正衝過來。
隔日,大軍繼續緩慢前行。
有一隊柔然蠻子遠遠跟在大軍身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左大將軍瞥一眼劉恆昌。這個劉恆昌,竟連柔然話也說得順暢。也不知背地裡下了多少功夫。
親爹還在對方刀下。
石洛侯只得低頭,接了國書。
左大將軍沉聲道:「你們父子在軍帳里等半日。本將軍領著大梁百姓離去。天黑之際,你們才可以離去。」
說完,沖劉恆昌道:「劉將軍,你留在軍帳里。等大軍和百姓撤走了,再領兵追上我們。」
這都是之前就商議好的。
劉恆昌乾脆利落地點點頭。
柔然帶來的大梁百姓,數目龐大,根本無法計算。粗略看去,至少有十幾萬。
這也是石洛侯的陽謀了。
一來顯示自己對父汗的孝心。
二來,你大梁要人,我把人都給你。但是,帶著這麼多人,你有能耐走出草原嗎?
……
左大將軍對此早有準備。
七萬大軍,留下一萬精銳給劉恆昌。其餘六萬人,有五萬巋然不動,另有一萬士兵打散,全部散到百姓中。一個士兵負責管束十餘個百姓。為了保證行軍順暢,這些士兵們握著兵器,一臉殺氣。
做了幾年或十餘年奴隸的百姓們,在明晃晃的兵器面前噤若寒蟬,連哭喊聲都小了許多。
大軍先行開路,前後左右都是騎兵。百姓們麻木又茫然地被驅趕著向前走。
如果從上空往下看,就如一堆獵犬攆著羊群向前,速度十分緩慢。
不過,好歹是動起來了。
左大將軍策馬前行,身邊心腹武將緊張地低語:「大將軍,我們就這麼走了。留下劉將軍殿後,萬一出什麼事,劉將軍有個好歹,我們可沒法向皇上交代。」
左大將軍淡淡道:「劉將軍主動請纓要殿後。再者,除了他,也沒人能壓住陣。」
要做名將,就得有膽識有氣魄。
退一步說,如果劉恆昌出事了,他領著這麼一大批百姓,想逃也逃不了,一定會有一場惡戰。
草原處處都是戰場,不到最後一刻,誰敢保證自己能全身而退?
直至天黑,大軍才走出了十幾里。
對騎兵們來說,策馬半個時辰就能追上來。
馬蹄震盪,地面不停顫慄。
親兵急急來報:「啟稟大將軍,有騎兵在迅速靠近,是不是劉將軍他們,現在還不清楚。」
左大將軍心裡是否憂慮,無人知曉。總之,面上一派鎮定:「派人去查看,有消息立刻來回稟。」
第828章 番外之歸梁(一)
一炷香後,親兵飛馬來報。
是劉恆昌領著一萬騎兵追上來了。
左大將軍緩緩呼出一口氣,後背全是冷汗,黏膩地沾著衣裳。好在無人能窺見,他這個威遠公兼大將軍的顏面絲毫無損。
左大將軍沒急著繼續前行,下令原地紮營安頓。
有兩萬騎兵不停巡邏警示。其餘騎兵紛紛下馬,支起了簡易的帳篷。伙房忙碌著埋鍋造飯。從柔然蠻子手中解救出的百姓數量,遠超預料。萬幸這一支大軍糧草充足,帶來的糧食省著些吃,至少夠撐到回到邊軍大營。
劉恆昌下馬後,立刻來見左大將軍。
左大將軍坐在軍帳里,已經是一派鎮定冷靜,絲毫看不出之前的緊張忐忑。
劉恆昌也是一樣,先拱手稟報:「大將軍,石洛侯已經帶著柔然可汗離去。末將這才領著人追上大軍。」
左大將軍點點頭,揚手示意,軍帳里其餘人立刻退了出去。
只剩左大將軍和劉恆昌兩人四目相對。
兩人幾乎同時張口:「要提防柔然蠻子夜襲。」
左大將軍沉聲道:「這個石洛侯,年輕氣盛,此次吃了這麼大的悶虧。只怕不會善罷甘休。」
劉恆昌低聲接過話茬:「國書上言明,五年之內大梁和柔然不起戰事。這一次國戰,柔然蠻子損失慘重。石洛侯今日只帶了一兩萬騎兵來。我們有六萬騎兵一萬輔兵,論兵力,根本不怕他們。」
「末將只擔心,百姓們剛從火坑裡跳出來,如驚弓之鳥。萬一柔然蠻子夜襲,百姓們會被嚇得四處逃散。不利於大軍行軍。」
左大將軍一拍桌子:「你和本大將軍想到一起了。接下來的行程,我們得時刻提防柔然蠻子突襲。另外,還有想辦法安撫這些百姓。」
劉恆昌肅容拱手:「末將不才,願為大軍殿後。」
這又是最危險的差事。
左大將軍深深看一眼劉恆昌:「這一回草原之行,劉將軍當居首功。」
劉恆昌應道:「功勞暫且不論。末將帶來的一萬南陽親衛,個個身手驍勇,且練過多年對付柔然蠻子的兵陣。對上他們半點不怵。所以,這個差事,交給我們最為合適。」
確實如此。
左大將軍不是那等忸怩墨跡的脾氣,很快便應了:「好!這樁差事就交給你。一萬騎兵殿後,兵力也勉強夠了。遇到任何情況,立刻派人來請求支援。」
劉恆昌拱手領命。
這一夜,軍營里的火把一夜未熄,巡邏的騎兵也片刻沒放鬆過。
萬幸,預想中最壞的情況並未出現。確實有不少柔然蠻子在遠處窺探軍營的動靜,不過,並未真正衝過來。
隔日,大軍繼續緩慢前行。
有一隊柔然蠻子遠遠跟在大軍身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