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頁
左大將軍誠懇地說道:「丞相大人何必自謙。皇上對丞相大人敬重有加。四公子如今做著吏部侍郎,熬幾年資歷,就是現成的吏部尚書。只要四公子抬一抬手,左家兒郎便有一座大靠山。」
左大將軍倒也坦蕩。直接就道明,左家要的靠山是王侍郎。
王丞相聽得有些糟心,忍不住出言譏諷:「你這算盤倒是撥得叮噹響。」
左大將軍笑了一笑:「我走之前,總得將家中安排妥當。」
「這話聽著不吉利,」王丞相皺眉:「話可別亂說,要是一語成讖了怎麼辦。」
左大將軍淡淡道:「我既已下定決心去草原,便將生死置之度外。」
王丞相和左大將軍大眼瞪小眼,對視了片刻,王丞相嘆了口氣:「罷了,我答應你就是。」
「左鋒,你平平安安地去,全須全尾地回來。」
「留名青史固然好,也得活著才能享這份尊容風光。」
左大將軍哈哈笑了起來:「放心吧!我比誰都惜命。不到危急關頭,我哪裡捨得拼命。丞相大人就等著瞧我建功立業吧!」
第826章 番外之國書(二)
一個月後。
左大將軍帶著女帝陛下親自書寫的國書,率領五萬精銳騎兵,浩浩蕩蕩地出了京城。
這五萬騎兵,分別來自五支軍隊。御林軍神武營勇威營各出了一萬騎兵,英衛營和南陽親衛營也有一萬騎兵,加起來正好五萬。
此外,還有專門負責運送糧草輜重的一萬輔兵。這些輔兵,都是英衛營的人。說是輔兵,實則驍勇善戰。輔兵們要運送糧草輜重,行軍的速度比騎兵們慢了好幾日。一路上,民匪山匪之流聞風而逃,根本沒人敢靠近朝廷大軍。
大軍每日行軍八十里,不緊不慢,每日行夠八十里就安營紮寨。
柔然可汗伏名敦,被押在囚車裡。他被活捉之後,一直被關押著,並未上刑。到底是柔然大汗,可以殺,卻不能肆意折辱。
他原本已做好了被千刀萬剮的準備,卻未想到,大梁朝的女帝竟肯放他回草原。只為了換回那些低賤的奴隸。
婦人之仁!
伏名敦在心中鄙夷不屑。換了是他,肯定要殺了對方,永絕後患,絕不會縱虎歸山。女子做皇帝,就是心慈手軟。
總有一日,他要讓大梁女帝為今日的錯誤決定付出代價!
伏名敦在心中狠狠咒罵發狠,臉孔的肌肉不時抖動一下。
一旁看守的精兵們,一共有百餘人。這麼多人將囚車團團圍在中間,連只蒼蠅都飛不進去。
「劉將軍!」「見過劉將軍!」
眾精兵見了來人,紛紛肅容行禮。
這位劉將軍,正是兩戰聞名天下的劉恆昌。
劉恆昌如今已是正二品的武將。在一眾高大的軍漢中,劉恆昌身形中等,並不如何魁梧。所到之處,卻獲得了所有士兵敬仰的目光。
劉恆昌笑著點頭:「我來給柔然可汗送晚飯。」
行軍途中,每人只能吃兩頓飯。柔然可汗伏名敦也不例外。早上吃的早就消耗光了,正是飢腸轆轆的時候。
劉恆昌端來的晚飯,是一碗粥和兩個饅頭。對吃慣了肉的伏名敦來說,這樣簡陋粗鄙的飯食,放在往日他看都不會看一眼。
現在人家是砧板,他是魚肉,能有口熱食裹腹就是萬幸了,哪裡還有他挑三揀四的餘地。
伏名敦不會說大梁話,什麼都聽不懂。他也不認識眼前貌不出奇的男子是誰。只知道這一路上,每天都是這個臉孔來送飯。
伏名敦的雙腕被鐵鏈鎖著,稍微動彈,鐵鏈就嘩啦啦地響。鑰匙在劉恆昌身上,不過,劉恆昌沒有為伏名敦可汗開鎖的意思,將熱粥和饅頭送到伏名敦手邊。
伏名敦只能以狼狽的姿勢拿起饅頭,再狼狽地往嘴裡塞。兩個饅頭頃刻間就下了肚,粥溫熱,正好入口。伏名敦喝得太快,有些粥湯都撒落到衣襟上了。
劉恆昌冷眼看著伏名敦將粥喝完了,才收走碗盤。回了軍帳後,將這副碗盤敲碎直接扔掉。
隔日送早飯的時候,劉恆昌又拿了新的碗盤。熱粥饅頭都是從伙房拿來的,不過,在送進伏名敦口中之前,都要從劉恆昌的軍帳里過一遭。劉恆昌也沒做別的,就是取出一個瓷瓶,往粥里加一點白色的藥粉罷了。
這些藥粉,無色無味,偶爾服用,對身體沒有大礙。如果接連服用兩個月以上,就會緩慢侵蝕人的內臟。熬個一兩年,最終腸穿肚爛而死。
這是孫太醫專門為柔然可汗研製的藥粉。
臨出發前,女帝陛下宣召劉恆昌進宮,將這瓶藥粉給了他:「此事你親自來辦,不得經第二個人的手。也不得讓第二個人知曉此事。」
既要用柔然可汗伏名敦換回所有大梁百姓,又要讓他受盡痛苦而死。這事說來沒那麼體面,確實不宜聲張宣揚。
劉恆昌冷靜沉穩,是女帝陛下的心腹。這件事由他來辦,確實最為合適。
至於左大將軍,是心中有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是全然不知,這就不得而知了。
這一路行軍,無驚無險,十分順暢。
到了邊關後,靖邊侯范大將軍親自來相迎,又從邊軍中抽調出了一萬精銳,加入了這支要深入草原的大軍。
在邊關修整了半個月,等輔兵們和大軍會合後,每個騎兵都帶上了幾條厚實的乾糧袋子。<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左大將軍倒也坦蕩。直接就道明,左家要的靠山是王侍郎。
王丞相聽得有些糟心,忍不住出言譏諷:「你這算盤倒是撥得叮噹響。」
左大將軍笑了一笑:「我走之前,總得將家中安排妥當。」
「這話聽著不吉利,」王丞相皺眉:「話可別亂說,要是一語成讖了怎麼辦。」
左大將軍淡淡道:「我既已下定決心去草原,便將生死置之度外。」
王丞相和左大將軍大眼瞪小眼,對視了片刻,王丞相嘆了口氣:「罷了,我答應你就是。」
「左鋒,你平平安安地去,全須全尾地回來。」
「留名青史固然好,也得活著才能享這份尊容風光。」
左大將軍哈哈笑了起來:「放心吧!我比誰都惜命。不到危急關頭,我哪裡捨得拼命。丞相大人就等著瞧我建功立業吧!」
第826章 番外之國書(二)
一個月後。
左大將軍帶著女帝陛下親自書寫的國書,率領五萬精銳騎兵,浩浩蕩蕩地出了京城。
這五萬騎兵,分別來自五支軍隊。御林軍神武營勇威營各出了一萬騎兵,英衛營和南陽親衛營也有一萬騎兵,加起來正好五萬。
此外,還有專門負責運送糧草輜重的一萬輔兵。這些輔兵,都是英衛營的人。說是輔兵,實則驍勇善戰。輔兵們要運送糧草輜重,行軍的速度比騎兵們慢了好幾日。一路上,民匪山匪之流聞風而逃,根本沒人敢靠近朝廷大軍。
大軍每日行軍八十里,不緊不慢,每日行夠八十里就安營紮寨。
柔然可汗伏名敦,被押在囚車裡。他被活捉之後,一直被關押著,並未上刑。到底是柔然大汗,可以殺,卻不能肆意折辱。
他原本已做好了被千刀萬剮的準備,卻未想到,大梁朝的女帝竟肯放他回草原。只為了換回那些低賤的奴隸。
婦人之仁!
伏名敦在心中鄙夷不屑。換了是他,肯定要殺了對方,永絕後患,絕不會縱虎歸山。女子做皇帝,就是心慈手軟。
總有一日,他要讓大梁女帝為今日的錯誤決定付出代價!
伏名敦在心中狠狠咒罵發狠,臉孔的肌肉不時抖動一下。
一旁看守的精兵們,一共有百餘人。這麼多人將囚車團團圍在中間,連只蒼蠅都飛不進去。
「劉將軍!」「見過劉將軍!」
眾精兵見了來人,紛紛肅容行禮。
這位劉將軍,正是兩戰聞名天下的劉恆昌。
劉恆昌如今已是正二品的武將。在一眾高大的軍漢中,劉恆昌身形中等,並不如何魁梧。所到之處,卻獲得了所有士兵敬仰的目光。
劉恆昌笑著點頭:「我來給柔然可汗送晚飯。」
行軍途中,每人只能吃兩頓飯。柔然可汗伏名敦也不例外。早上吃的早就消耗光了,正是飢腸轆轆的時候。
劉恆昌端來的晚飯,是一碗粥和兩個饅頭。對吃慣了肉的伏名敦來說,這樣簡陋粗鄙的飯食,放在往日他看都不會看一眼。
現在人家是砧板,他是魚肉,能有口熱食裹腹就是萬幸了,哪裡還有他挑三揀四的餘地。
伏名敦不會說大梁話,什麼都聽不懂。他也不認識眼前貌不出奇的男子是誰。只知道這一路上,每天都是這個臉孔來送飯。
伏名敦的雙腕被鐵鏈鎖著,稍微動彈,鐵鏈就嘩啦啦地響。鑰匙在劉恆昌身上,不過,劉恆昌沒有為伏名敦可汗開鎖的意思,將熱粥和饅頭送到伏名敦手邊。
伏名敦只能以狼狽的姿勢拿起饅頭,再狼狽地往嘴裡塞。兩個饅頭頃刻間就下了肚,粥溫熱,正好入口。伏名敦喝得太快,有些粥湯都撒落到衣襟上了。
劉恆昌冷眼看著伏名敦將粥喝完了,才收走碗盤。回了軍帳後,將這副碗盤敲碎直接扔掉。
隔日送早飯的時候,劉恆昌又拿了新的碗盤。熱粥饅頭都是從伙房拿來的,不過,在送進伏名敦口中之前,都要從劉恆昌的軍帳里過一遭。劉恆昌也沒做別的,就是取出一個瓷瓶,往粥里加一點白色的藥粉罷了。
這些藥粉,無色無味,偶爾服用,對身體沒有大礙。如果接連服用兩個月以上,就會緩慢侵蝕人的內臟。熬個一兩年,最終腸穿肚爛而死。
這是孫太醫專門為柔然可汗研製的藥粉。
臨出發前,女帝陛下宣召劉恆昌進宮,將這瓶藥粉給了他:「此事你親自來辦,不得經第二個人的手。也不得讓第二個人知曉此事。」
既要用柔然可汗伏名敦換回所有大梁百姓,又要讓他受盡痛苦而死。這事說來沒那麼體面,確實不宜聲張宣揚。
劉恆昌冷靜沉穩,是女帝陛下的心腹。這件事由他來辦,確實最為合適。
至於左大將軍,是心中有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是全然不知,這就不得而知了。
這一路行軍,無驚無險,十分順暢。
到了邊關後,靖邊侯范大將軍親自來相迎,又從邊軍中抽調出了一萬精銳,加入了這支要深入草原的大軍。
在邊關修整了半個月,等輔兵們和大軍會合後,每個騎兵都帶上了幾條厚實的乾糧袋子。<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