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皇帝好大喜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13章 皇帝好大喜功?

  府內張燈結彩,披紅掛綠,一派歡喜氛圍。

  一條紅毯鋪在庭院,一路延伸到大廳,廳堂之內,已經擺好了桌案,賓客們已到了不少,三三兩兩聚在廳內,說著閒話。

  劉仁願屬於軍方官員,遼東軍區,這個地區的官員以劉仁軌、趙持滿、姜恪等人為主。

  劉仁軌今日沒有來,姜恪則待在熊津都督府,沒有回長安。

  所以劉仁願找到趙持滿,和他坐在一起說話。

  祚榮還想跟趙持滿寒暄幾句,可此人在瀛州都護府時,就不太待見自己,今日更是冰冷著一張臉。

  祚榮見此,也不再熱臉貼冷屁股了,仔細傾聽周圍人談話,希望能聽到一些有用情報。

  正當他聽長孫詮與辛茂將說話時,趙持滿冷不丁的道:「祚榮王子在聽什麼?這麼專注入神?」

  祚榮心中一驚,陪笑道:「沒什麼,難得能近距離見到這麼多朝廷大員,便想多聽幾句。」

  趙持滿淡淡一笑,向他問起靺鞨的許多事情,都是一些無聊的瑣事,趙持滿卻問得津津有味。

  祚榮算是看出來了,這王八蛋故意跟他說話,就是不讓他再偷聽別人說話。

  祚榮只好借尿遁,起身朝東圊而去,來到走廊時,故意放慢腳步,左顧右盼。

  忽然間,迎面走來一人,瞧見對方模樣後,祚榮心中一喜,快步迎了上去。

  「堂兄,真是巧啊,你也來參加裴都護婚宴的嗎?」他拱手道。

  來人正是靺鞨裔大唐將領李瑾行。

  他也是靺鞨粟末部,與祚榮同族出身,他父親突地稽與乞乞仲象還是堂兄弟關係。

  李瑾行皺了皺眉,道:「你怎麼也來了?」

  祚榮頓時心中大怒:「唐人瞧不起我也就算了,你可是靺鞨人,竟然也瞧不起我?」

  李瑾行瞥了他一眼,瞧出他的心思,淡淡道:「不要胡思亂想,我的意思是說,你不該來這種地方。」

  「為何,因為我不配嗎?」祚榮強忍怒氣。

  李瑾行沉聲道:「大唐一向包容,只要是唐人,無論哪個族群,聖人都一視同仁,別人也不會因為你是胡人而瞧不起你。」

  祚榮微微一愣。

  李瑾行接著道:「你難道不覺得自己出現在這裡,很奇怪嗎?裴行儉是安西將領,你為何突然來參加他的婚宴,你以為別人猜不出你的目的?」

  祚榮臉色通紅,當局者迷,他一心只想著自己的目的,確實忽略了這一點。

  難怪剛才那些人都奇怪的望著他,趙持滿又對他表現出明顯敵意,原來眾人都對他生了懷疑。

  「我來這裡,只是仰慕裴都護罷了,並無他意。」他硬著頭皮,不肯承認。

  李瑾行緩緩道:「最近聖人分別召見劉仁軌都護、劉仁願都護、趙持滿副都護,又下旨往幽州調運糧草,朝野上下,早就在暗中猜測,聖人又要對遼東動手了。」

  「你這時候突然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你覺得大家會怎麼想?他們自然會覺得,聖人這次的目標就是你們靺鞨了!」

  祚榮大驚,道:「我們什麼也沒做,陛下為何要攻打我們?」

  李瑾行奇怪的望著他:「你不知道?」

  「我當然不知!」

  「那你今日為何混進來?」

  祚榮一咬牙,把皇帝讓他們把新羅土地還給新羅的事說了。

  李瑾行沉吟片刻,凝視著他,道:「念在同族一場,我給你提一個提醒,按照陛下所說,把倭島上屬於新羅的土地,歸還給新羅!」

  祚榮急問:「堂兄,陛下到底是不是要打我們靺鞨?」

  李瑾行卻不肯再多言,道:「好自為之吧。」邁步離開。

  祚榮經李瑾行提醒,無顏再留在此處,找了一名執事,讓他去跟劉仁願說一聲,便徑直離開了裴府。

  回到鴻臚寺館驛後,祚榮找來乞四比羽和野勃,將李瑾行的話跟他們說了。

  「我有種很不妙的感覺,劉仁願對我遮遮掩掩,李瑾行又提醒我交出新羅人的土地,這肯定有原因!」

  野勃哼道:「我看他們是聯合起來,故意嚇唬兄長你!」

  祚榮看向乞四比羽,見他花白的眉毛皺成一團,問道:「乞四酋長,您見多識廣,是不是知道唐人的目的了?」

  乞四比羽搖了搖頭,道:「現在還說不清,不過我有一個辦法,也許能試探出唐人目的。」

  「什麼辦法?」

  「派人散播謠言,就說大唐要攻打我們靺鞨,然後再看唐朝官員的反應,就能判斷出來了!」

  祚榮沉吟片刻:「辦法雖不錯,可這裡是長安,我們的人若是散播謠言,被唐人查到,反可能弄巧成拙!」

  裴府的經歷讓他意識到,唐人的目光正盯著他們,這時候輕舉妄動,很可能徹底惡化兩國關係!

  乞四比羽嘿嘿一笑:「這個容易,我自有辦法。」

  靺鞨在遼東地區,原本有兩個鐵桿盟友,一個是室韋,一個是奚人。

  契丹被滅後,奚人被大唐包圍。

  這些年來,已逐漸被同化,連刺史也是由大唐指定,小規模叛亂有過幾次,都被劉仁軌鎮壓。

  如今可以說已經沒有奚人了,只有奚裔大唐人。

  室韋則不同,他們一直是和靺鞨同等級的遊牧民族,一個在東,一個在西。

  原本周圍勢力很多,兩個部落還能和睦相處,可倭國被消滅時,靺鞨因為地理位置優勢,吃到一大塊肉。

  室韋則連口湯都沒喝到,兩個部落的差距便產生了。

  靺鞨強盛後,便不可避免的欺凌室韋,這是草原上的規則。

  靺鞨騎兵經常穿過邊界,劫掠室韋部落。

  室韋人苦不堪言,也曾向安東都護控訴靺鞨人。

  可靺鞨人搶了就走,並不多留,根本拿不到證據。

  劉仁軌的精力都在高句麗的治理上,懶得多理會。

  靺鞨見此,就更加的猖狂了,經常深入室韋數百里,搶他們的女人、牲口和奴隸。

  室韋人如今最憎恨的就是靺鞨人,卻沒想到,祚榮會突然邀請他們。

  室韋也是部落聯盟,隋朝時由五大部落組成,分別是: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怛室韋、大室韋,並稱室韋五部。

  到了唐朝,則分裂為二十五部,如今最強一部名為烏素固部。

  這次的使節,便是烏素固部王子,突烈。

  祚榮在興道坊,八仙樓二樓包了一間包房,請突烈喝酒。

  突烈一進屋子,便瞪著祚榮,道:「你們靺鞨人真是不知羞恥,一邊卑鄙的偷襲我們,還好意思請我喝酒!」

  祚榮微笑道:「此次請突烈兄過來,正是為以前之事致歉。」

  突烈大步走到祚榮身邊,冷冷道:「這幾年來,你們搶了我們多少牛羊、女人,一句道歉就算了嗎?」

  祚榮給他倒了一杯酒:「我們可以賠償。」

  突烈這才坐下,咕嚕咕嚕一口將酒喝了,擦了擦嘴角,道:「只怕你們又有什麼卑鄙詭計吧,以為我會上當嗎?」

  祚榮伸出一隻手掌:「五千頭牛、五千隻羊,一個月後,就會送到你們烏素固部。」

  突烈哈哈一笑,道:「好,這還差不多!雖然比被你們劫掠去的少了很多,念在我們多年關係,以前的事可以一筆勾銷!」

  他這麼高興,是因被搶去的是其他部落的牛羊女人,靺鞨卻將牛羊還給他們,怎能不喜?

  祚榮又給他倒了一杯酒,道:「小弟也有一件事,需請突烈兄幫忙。」

  突烈雖呆,卻並不傻,一拍桌子,叫道:「好啊,你送我們牛羊,原來是有目的的啊!」

  祚榮淡淡道:「你可以當做交易。」

  突烈哼了一聲,道:「你想讓我做什麼?」

  「很簡單,幫我散播一個謠言,就說大唐要攻打我們靺鞨!」

  「什麼!這裡可是長安,散播謠言很容易被抓的!」

  祚榮眯著眼,道:「這麼說你是不同意了?」

  突烈哼道:「別的事都可以,這件事不行!」

  祚榮冷冷道:「那牛羊沒有了,我會送你十萬靺鞨騎兵,直奔你烏素固部!」

  突烈勃然大怒,狠狠瞪著祚榮。

  祚榮分毫不讓,與他對視著,滿臉殺機。

  突烈與他對視良久,慢慢低下了頭,遼東地區,講究強者為尊,如今靺鞨人更強,弱者只能臣服,更何況對方還給了補償。

  「好,答應的牛羊別忘了!」突烈低聲道。

  數日之後,大唐要攻打靺鞨的謠言,便在長安城傳開了。

  司宮台這次比內領衛反應更快,很快查出是室韋人在散播謠言。

  王伏勝得知後,便向李治匯報了此事。

  李治聽完後,笑道:「定是靺鞨人讓室韋人傳播謠言,好試探一下我大唐是否真的要攻打靺鞨!」

  「陛下,要不要把傳謠言的室韋人抓起來?」王伏勝提議。

  李治搖頭道:「問題出在靺鞨人身上,抓室韋有什麼用?」

  就在這時,一名內侍來報,說上官儀、劉仁軌、閻立本、張文瓘等人求見。

  李治微微側頭,道:「伏勝,你知道大臣們來找朕做什麼嗎?」

  王伏勝道:「料來是想勸陛下不要攻打靺鞨。」

  李治緩緩道:「不錯,他們正是來勸朕的。」

  「那陛下還要見他們嗎?」

  李治道:「當然,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朕對新羅的一番布置,正是為了朝中這幫大臣!」

  劉仁軌前陣子見李治時,李治就表露出攻打靺鞨的打算,當時他還以為自己已經勸動皇帝。

  卻不想,上官儀突然找上他,說皇帝最近又下了一道旨意,將一大批氈衣,運送到幽州。

  遼東苦寒之地,當初攻打高句麗時,朝廷除了運送糧草,也運送過一大批氈衣過去,用於防寒。

  上官儀懷疑皇帝又要用兵,故而找劉仁軌商議。

  恰好民間傳言,說朝廷要向靺鞨用兵,劉仁軌和上官儀這才入宮面聖,想確認此事。

  至於閻立本和張文瓘,則是半路上遇到的。

  張文瓘一直負責秦嶺植木恢復工作,這十來年,讓關中地區生態大幅好轉,可耕農田不斷增加。

  他一直反對外戰,認為秦漢征討四夷,建造宮室,致使國家覆滅,百姓減半,不希望大唐重蹈覆轍。

  李治幫吐火羅復國時,他便上奏反對過。

  如今皇帝竟然又想對靺鞨用兵,這讓他十分不安。

  因為靺鞨未犯任何錯誤,也未挑釁大唐,他怕皇帝好大喜功,沉迷於開疆擴土,遲早會將國力耗空,故而找上閻立本,一起來勸諫。

  四人在甘露殿面見李治後,便紛紛詢問靺鞨之事。

  李治緩緩道:「朕並未說要攻打靺鞨。」

  上官儀不解道:「那陛下為何要向幽州大量運送糧草物資呢?」

  李治道:「朕只是為了威懾他們,讓他們把侵占新羅的土地,還給新羅!」

  閻立本愣道:「陛下指的是,新羅在瀛州島被靺鞨侵占的土地嗎?」

  李治道:「正是如此。」

  張文瓘直言道:「陛下,新羅人反覆無常,何必去管他們與靺鞨的事?臣以為陛下應該將目光放在國內。」

  李治緩緩道:「朕讓靺鞨人歸還土地給新羅,是為了讓他們效仿吐蕃,遷移到瀛州島。」

  此話一出,四人都愣住了。

  皇帝果然還是為了開疆擴土,不過如果是用遷移吐蕃的法子,得到新羅那一塊地方,倒也不是壞事。

  張文瓘遲疑了一下,問:「陛下,如此置換,新羅人同意嗎?靺鞨人又同意嗎?」

  李治揚了揚眉,道:「朕往幽州調運物資,就是為了讓他們同意。」

  新羅人一直暗中搞事的行為,都是劉仁軌匯報給朝廷。

  劉仁軌聽到李治要對付的是新羅而不是靺鞨,頓時就不再反對了。

  「陛下,此事老臣以為可行,不過新羅可能不會同意。」

  張文瓘問:「有法子讓他們同意嗎?」

  劉仁軌想了想,道:「只需大兵壓境,再打上一兩場勝仗,新羅人自然會主動撤去瀛州島。」

  閻立本問:「靺鞨人會讓出那些占據的土地嗎?」

  劉仁軌道:「靺鞨一向順服,而且他們攻打新羅,本就於理不合,陛下傳旨讓他們歸還,諒他們不敢抗拒。」

  幾人議論到此處,都點了點頭,不再反對。

  李治揮手道:「既然諸卿都沒有異議,此事就這麼辦吧。」

  四人拱手告退。

  王伏勝一直跟在李治身邊,最清楚皇帝的目標是靺鞨。

  「陛下,如果新羅和靺鞨都同意,似乎就沒法對靺鞨用兵了?」

  李治微笑道:「劉仁軌這些年來,只顧關注高句麗,卻並不了解新羅。瞧著吧,新羅與靺鞨之間,一定會打起來。」

  這場戰爭與高句麗戰爭不同。

  高句麗的戰爭是滿朝文武都在支持,只有李治知道軍事上有困難,這才精心布置了七八年,一舉成功。

  如今高句麗已滅,大唐擁有平推遼東的能力,軍事上沒有問題,問題是朝臣都怕皇帝好大喜功,興不義之師攻打靺鞨,消耗國力。

  所以李治才採取這種置換土地的法子,利用新羅置換土地的機會,引導靺鞨犯錯。

  如此,才能得到攻打靺鞨的藉口。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