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大唐天子的尊敬
第479章 大唐天子的尊敬
九月初,秋風席捲大地,李孝押送著蘇奧曼,終於回到長安。
昆藏大捷的消息,提前一個多月就傳到長安城。
李勇、李廉聽說李孝回京獻俘,提前半個月,就不斷派出人手,打探他的行程。
故而李孝的隊伍剛剛進城,便遇到了李勇和李廉的迎接。
三兄弟像以前一樣,在城門口找了一個茶棚坐下,互述別情。
李廉聽說了昆藏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後,不由心生嚮往。
李勇關心的卻是軍事,很快問起蘇定方與大食人那一戰。
李孝早知他要詢問,便將戰鬥經過,詳詳細細的說了。
李勇聽後,又是感嘆,又是羨慕。
「你運氣真好,竟能親眼目睹這種級別的大戰,唉,我都還沒見過呢?」李勇酸溜溜的道。
李孝回想起當初慘烈的情形,搖了搖頭。
「其實也沒什麼好看的,那場景看得人心裡發毛,幸虧打贏了,要是打輸,我只怕都要留下陰影。」
李勇笑道:「那是二兄太膽小了,明年我也能就藩,到時我就向父親申請去安西,嘿嘿,也許能瞧見薛將軍痛揍大食人!」
李廉笑道:「現在才九月,也許等到了明年,安西都已經打完了。」
李勇卻抱著手臂,笑道:「肯定不會。」
「為何?」李孝和李廉都問。
李勇眉飛色舞道:「這一戰大食人打輸,定會採取守勢,他們實力不弱,若是一心固守,想打下也不容易。」
兩人聞言都點了點頭。
當初高句麗防守時,唐軍攻打時也不那麼容易,八路齊出才贏。如今對手是大食人,戰線又那麼長,定會更不容易。
李廉看了遠處的隊伍一眼,見不少軍士都看向這邊,便說:「二兄,那些人還等著你呢,你先完成正事吧。」
李孝職責在身,便跟兩兄弟暫時告別,押送著車隊朝朱雀門而去。
未多時,來到朱雀門,將人都交給了金吾衛,隨即入宮向李治復命。
李治在臨湖殿接見了李孝。
大半年不見,李孝身上變化不小,臉上稚氣褪去,多了幾分成熟和堅毅。
望著這些孩子長大成人,李治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意識到時間荏苒,自己不知不覺已不再年輕。
「孝兒,坐下說話吧。」他壓了壓手。
李孝應了一聲,在李治旁邊坐下,偷偷打量李治,忽然鼻子一酸,忍不住熱淚盈眶。
李治笑道:「剛覺得你成熟了些,怎麼就哭了?」
李孝抽了抽鼻子,低聲道:「父親,您頭上都有白頭髮了。」
李治愣了一下,笑道:「也就一兩根罷了,不必在意。聽說你這次親眼目睹了蘇定方與大食人的戰爭經過,詳細給朕說說。」
李孝打起精神,將這一戰的各種細節,一五一十的跟李治說了,比剛才說的更加仔細。
李治聽完後,感慨道:「好一個蘇定方,朕還是小看他了!他帶兵之能,只怕還在薛仁貴之上,朕讓他在昆藏待那麼多年,還真有些對不起他。」
李孝忙道:「父親,您不必這樣想,蘇將軍與其他將軍不同,心中絕不會怪您!」
李治奇道:「你怎知道?」
李孝便將唐休璟的一番話說了。
李治聽完後怔怔不語,他接觸的將領中,李勣、薛仁貴、尉遲恭、程知節,還有程名振。
這些人無一不對戰場充滿特別的感情,程名振甚至希望死在戰場。
誰曾想,蘇定方卻是個特例,對行軍打仗興趣不大,偏偏帶兵能力卻首屈一指!
難道這就是天賦異稟?
李治搖了搖頭,又問:「蘇定方真把蘇奧曼俘虜了?」
李孝道:「是的,這個蘇奧曼倒也是條漢子,他是為掩護白圖逃跑,主動殿後,這才被俘。」
李治點點頭,揮手道:「你先去向你母親和阿娘請安吧,朕要見這個蘇奧曼一面,改日你我父子再閒談。」
李孝應諾一聲,告退離開了。
「伏勝,傳朕旨意,召蘇奧曼覲見。對了,讓卑路斯去放他出來,再讓他們倆一起過來。」李治吩咐道。
王伏勝領了旨意,派出一名內侍前往墨佳軒傳旨。
卑路斯接到旨意後,大喜過望,來到金吾獄,在一間牢房內找到了蘇奧曼。
蘇奧曼盤腿坐在地上,蒼白的頭髮亂蓬蓬的耷拉著,雙目緊閉,一副等待就死的表情。
卑路斯雙手合十,向著虛空中的娜娜女神禱告一番,感謝女神將這個叛徒帶到自己面前,隨即睜開雙眼,大喝一聲。
「蘇奧曼,你可還認得我?」
卑路斯說的是波斯語,蘇奧曼聽到後渾身一震,睜開雙眼,瞧見卑路斯後,露出驚異之色。
「你是……卑路斯王子?」
卑路斯冷笑道:「很好,你還認得我,你這個叛徒,可想過會有今日?」
蘇奧曼沉默了一會,道:「事已至此,我無話可說,請斬下我的頭顱吧。」
卑路斯冷冷道:「像你這種叛徒,別以為我會讓你死的輕鬆。等陛下見過你後,我會懇請陛下,將你交給我,我要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蘇奧曼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沒有做聲。
「你搖頭是什麼意思?」卑路斯怒道。
這時,旁邊的內侍不耐煩了,道:「卑路斯將軍,趕緊放他出來吧,聖人可還等著呢。」
卑路斯微微一驚,不敢再多說,讓金吾衛上前打開牢房大門,把蘇奧曼押了出來。
卑路斯帶著蘇奧曼離開金吾獄,穿過承天門,一路朝臨湖殿而去。
在距離臨湖殿不遠處,內侍卻帶著蘇奧曼拐入一座小宮殿。
卑路斯不解道:「寺人,不是要去面聖嗎?為何來此?」
那內侍瞥了蘇奧曼一眼,道:「他這個樣子怎能面聖?須得清洗一番才行,免得驚擾聖駕。」
蘇奧曼在小殿內洗了一個澡,又換上一身乾淨衣服,一行人這才朝臨湖殿而去。
來到觀水台,卑路斯帶著蘇奧曼上前面見皇帝。
蘇奧曼見到李治後,卻高昂頭顱,並不見禮。
卑路斯大怒,一腳踢在他膝蓋彎處,按住他腦袋,怒道:「在大唐天子面前,你怎敢無禮?」
李治朝卑路斯凝視了過去。
卑路斯還以為自己在皇帝面前失禮了,趕忙跪下,叩首道:「臣一時無狀,請陛下恕罪。」
這次唐軍正面擊敗大食,讓他對大唐更加敬服,他第一次覺得復國離自己如此之近,故而對李治更加恭敬,生怕關鍵時刻,惹惱天子。
他卻不知,李治故意讓他去接蘇奧曼出來,就是希望他能收服這員舊將。
蘇奧曼雖不得大食人完全信任,畢竟做到了四聖軍團的主將,對大食人情況知根知底。
只要他能歸附,大唐就能了解大食人虛實。
蘇定方和王玄策正是知道這一點,才讓李孝押他回京。
李治都顧不上多跟兒子說話,便急著見蘇奧曼,也是這個原因。
誰曾想,卑路斯一心復國,卻沒能想到這一層,只顧著發泄怨恨。
李治朝卑路斯道:「卑卿,不得無禮,將蘇老將軍扶起來吧。」
卑路斯愣住了,直到瞧見李治盯著他,心中一驚,趕忙應諾一聲,心不甘情不願的將蘇奧曼扶起。
蘇奧曼看了李治一眼,用唐語說道:「大唐皇帝陛下,我知你想說降我,獲得大食機密。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絕不背叛,你殺了我吧!」
蘇奧曼當年敗給蘇定方後,便開始學習唐語,雖說的不甚流利,李治也勉強能聽懂。
卑路斯見他這副模樣,更是氣得咬牙切齒,冷笑道:「蘇將軍,你說你不會背叛大食,那你可知道,大食人已經……」
李治抬手打斷道:「卑卿,你且安靜一下。」
卑路斯心中一驚,忙道:「是。」
李治轉頭瞥了蘇奧曼一眼,道:「蘇將軍,朕對你禮遇,是敬你孤身斷後的勇氣,你說朕想說降你,不覺可笑嗎?」
蘇奧曼昂首道:「有何可笑?」
李治道:「昆藏之戰,你也瞧見我唐軍實力,朕要收拾大食,難道還需藉助外力?」
蘇奧曼道:「陛下若以為唐軍擊敗雄獅軍團,就能戰無不勝,等著您的必將是失敗的消息!」
李治望著他,道:「朕知道大食還有一個騎兵軍團,莫非他們的戰力比我大唐騎兵更強?」
蘇奧曼沉聲道:「大唐騎兵確實強大,聖劍軍團也許敵不過貴國騎兵,不過……」
說到這,猛地驚醒,住口不言了。
李治微笑道:「朕明白了,大食軍中,一定還有比聖劍軍團更強大的軍隊,可對?」
蘇奧曼哼道:「原來您在套我的話。」
李治緩緩道:「蘇將軍,朕命人查過你的經歷,當初大食人打到波斯,你在前線奮勇抵抗,波斯王卻帶領王室成員逃跑了。
「你在絕境之下,依然不肯投降,大食人用你年邁母親,又以屠城為威脅,逼你投降。你為保住母親和城內民眾,這才歸附。」
卑路斯聽到此話,微微一驚。
他離開波斯時年紀尚幼,只知道蘇奧曼背叛了國家,卻並不知他為何背叛,也從未去調查過。
難道真是這樣?
蘇奧曼更是心頭大震。
他自投降大食後,就被所有波斯人視為叛徒,大食人也瞧不起他,從未真正信任過他。
卻不想,他深埋心中的苦衷,竟被這位東方帝國的皇帝最先察覺。
李治接著道:「我大唐以忠孝立國,你的行為朕很讚賞,這才親自見你。」
蘇奧曼長嘆一聲,低著頭道:「您過譽了,蘇奧曼確實投降敵人,無顏接受您的讚譽。」
李治望著他,朗聲道:「朕乃大唐天子,你能得到朕的讚賞,足以抬頭挺胸,不必在意流言蜚語。蘇老將軍,抬起頭來。」
蘇奧曼微微一驚,慢慢抬起頭來,與李治對視。
這是他第一次打量這位東方皇帝。
眼前之人身上,有一股上位者特有的威嚴,威嚴之中,卻又帶著幾分平易近人、溫文爾雅,雙眼平和,蘊含著對他的讚賞和激勵。
蘇奧曼深吸一口氣,撫胸道:「蘇奧曼感謝天子陛下的看重。」
李治道:「老將軍於無奈之下,背叛母國,如今正是彌補之際,何不相助卑路斯王子復國,以正本心?」
蘇奧曼側頭看向卑路斯。
卑路斯此時也明白皇帝用意,壓住心頭怨恨,朝他點了點頭,道:「還請老將軍助我!」
蘇奧曼閉目沉思片刻,終於睜開雙眼,跪在地上,叩首道:「蘇奧曼願意歸附皇帝陛下,願意助王子復國!」
李治大喜,過去將他扶了起來,笑道:「老將軍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吧,明日朕再下旨冊封老將軍。」
蘇奧曼愣道:「陛下不想問我大食人的情況嗎?」
李治笑道:「朕早已說過,收服老將軍是敬重老將軍品行,當然了,老將軍如今既是大唐之臣,也可將大食情況告訴朕。不過此事不急,你先下去休息,卑卿,大食那邊的情況,你慢慢告訴蘇卿吧。」
卑路斯應諾一聲,和蘇奧曼一起告退離開。
離開皇宮的路上,兩人皆一語不發。
過了良久,卑路斯才緩緩道:「蘇老將軍,您就算想回大食,其實也無法回去了。」
蘇奧曼愣道:「為何?」
卑路斯道:「因為大食人對外宣稱,是您在戰場上倒戈,才導致大食軍戰敗!」
蘇奧曼又驚又怒:「什麼?!」
卑路斯道:「這消息早已傳遍長安城,您不信的話,可以自己去打聽一下。」
蘇奧曼雙手微微打顫,悲憤不已。
他不顧生死,犧牲兩萬將士斷後,就是為了死後挽回一些名譽,卻不想大食人竟如此待他?
其實仔細一想,這也正常。
大食人為維護戰場不敗的聲譽,防止信徒動搖,拿他當替罪羊,再合適不過。
突然間,他猛地想起一事,剛才卑路斯在大唐皇帝面前要說的事,應該就是此事,卻被皇帝打斷。
若是說明此事,他別無選擇,只能投降大唐,不必皇帝多費口舌。
然而如此一來,他投降的原因,卻是因自己已被大食拋棄,無路可走,這才歸降。
大唐天子在不告訴他此事的情況下,勸他投降,這是給他留下一份尊嚴。
想到此處,他轉過身,朝著天子所在方向,跪下叩首。
卑路斯並未想到這一層,見他忽然叩頭,詫異道:「老將軍,您這是做什麼?」
蘇奧曼站起身,平靜道:「沒什麼,走吧。」
次日,李治下旨冊封蘇奧曼為右金吾衛將軍,賜歸寧縣伯。
蘇奧曼入宮謝恩時,將大食國內部情況,全部告訴了李治。
李治終於知道了大食虛實,也知道大食人還有一支聖徒軍,當即派蘇奧曼前往碎葉城,協助薛仁貴、裴行儉等人攻打吐火羅。
(本章完)
九月初,秋風席捲大地,李孝押送著蘇奧曼,終於回到長安。
昆藏大捷的消息,提前一個多月就傳到長安城。
李勇、李廉聽說李孝回京獻俘,提前半個月,就不斷派出人手,打探他的行程。
故而李孝的隊伍剛剛進城,便遇到了李勇和李廉的迎接。
三兄弟像以前一樣,在城門口找了一個茶棚坐下,互述別情。
李廉聽說了昆藏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後,不由心生嚮往。
李勇關心的卻是軍事,很快問起蘇定方與大食人那一戰。
李孝早知他要詢問,便將戰鬥經過,詳詳細細的說了。
李勇聽後,又是感嘆,又是羨慕。
「你運氣真好,竟能親眼目睹這種級別的大戰,唉,我都還沒見過呢?」李勇酸溜溜的道。
李孝回想起當初慘烈的情形,搖了搖頭。
「其實也沒什麼好看的,那場景看得人心裡發毛,幸虧打贏了,要是打輸,我只怕都要留下陰影。」
李勇笑道:「那是二兄太膽小了,明年我也能就藩,到時我就向父親申請去安西,嘿嘿,也許能瞧見薛將軍痛揍大食人!」
李廉笑道:「現在才九月,也許等到了明年,安西都已經打完了。」
李勇卻抱著手臂,笑道:「肯定不會。」
「為何?」李孝和李廉都問。
李勇眉飛色舞道:「這一戰大食人打輸,定會採取守勢,他們實力不弱,若是一心固守,想打下也不容易。」
兩人聞言都點了點頭。
當初高句麗防守時,唐軍攻打時也不那麼容易,八路齊出才贏。如今對手是大食人,戰線又那麼長,定會更不容易。
李廉看了遠處的隊伍一眼,見不少軍士都看向這邊,便說:「二兄,那些人還等著你呢,你先完成正事吧。」
李孝職責在身,便跟兩兄弟暫時告別,押送著車隊朝朱雀門而去。
未多時,來到朱雀門,將人都交給了金吾衛,隨即入宮向李治復命。
李治在臨湖殿接見了李孝。
大半年不見,李孝身上變化不小,臉上稚氣褪去,多了幾分成熟和堅毅。
望著這些孩子長大成人,李治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意識到時間荏苒,自己不知不覺已不再年輕。
「孝兒,坐下說話吧。」他壓了壓手。
李孝應了一聲,在李治旁邊坐下,偷偷打量李治,忽然鼻子一酸,忍不住熱淚盈眶。
李治笑道:「剛覺得你成熟了些,怎麼就哭了?」
李孝抽了抽鼻子,低聲道:「父親,您頭上都有白頭髮了。」
李治愣了一下,笑道:「也就一兩根罷了,不必在意。聽說你這次親眼目睹了蘇定方與大食人的戰爭經過,詳細給朕說說。」
李孝打起精神,將這一戰的各種細節,一五一十的跟李治說了,比剛才說的更加仔細。
李治聽完後,感慨道:「好一個蘇定方,朕還是小看他了!他帶兵之能,只怕還在薛仁貴之上,朕讓他在昆藏待那麼多年,還真有些對不起他。」
李孝忙道:「父親,您不必這樣想,蘇將軍與其他將軍不同,心中絕不會怪您!」
李治奇道:「你怎知道?」
李孝便將唐休璟的一番話說了。
李治聽完後怔怔不語,他接觸的將領中,李勣、薛仁貴、尉遲恭、程知節,還有程名振。
這些人無一不對戰場充滿特別的感情,程名振甚至希望死在戰場。
誰曾想,蘇定方卻是個特例,對行軍打仗興趣不大,偏偏帶兵能力卻首屈一指!
難道這就是天賦異稟?
李治搖了搖頭,又問:「蘇定方真把蘇奧曼俘虜了?」
李孝道:「是的,這個蘇奧曼倒也是條漢子,他是為掩護白圖逃跑,主動殿後,這才被俘。」
李治點點頭,揮手道:「你先去向你母親和阿娘請安吧,朕要見這個蘇奧曼一面,改日你我父子再閒談。」
李孝應諾一聲,告退離開了。
「伏勝,傳朕旨意,召蘇奧曼覲見。對了,讓卑路斯去放他出來,再讓他們倆一起過來。」李治吩咐道。
王伏勝領了旨意,派出一名內侍前往墨佳軒傳旨。
卑路斯接到旨意後,大喜過望,來到金吾獄,在一間牢房內找到了蘇奧曼。
蘇奧曼盤腿坐在地上,蒼白的頭髮亂蓬蓬的耷拉著,雙目緊閉,一副等待就死的表情。
卑路斯雙手合十,向著虛空中的娜娜女神禱告一番,感謝女神將這個叛徒帶到自己面前,隨即睜開雙眼,大喝一聲。
「蘇奧曼,你可還認得我?」
卑路斯說的是波斯語,蘇奧曼聽到後渾身一震,睜開雙眼,瞧見卑路斯後,露出驚異之色。
「你是……卑路斯王子?」
卑路斯冷笑道:「很好,你還認得我,你這個叛徒,可想過會有今日?」
蘇奧曼沉默了一會,道:「事已至此,我無話可說,請斬下我的頭顱吧。」
卑路斯冷冷道:「像你這種叛徒,別以為我會讓你死的輕鬆。等陛下見過你後,我會懇請陛下,將你交給我,我要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蘇奧曼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沒有做聲。
「你搖頭是什麼意思?」卑路斯怒道。
這時,旁邊的內侍不耐煩了,道:「卑路斯將軍,趕緊放他出來吧,聖人可還等著呢。」
卑路斯微微一驚,不敢再多說,讓金吾衛上前打開牢房大門,把蘇奧曼押了出來。
卑路斯帶著蘇奧曼離開金吾獄,穿過承天門,一路朝臨湖殿而去。
在距離臨湖殿不遠處,內侍卻帶著蘇奧曼拐入一座小宮殿。
卑路斯不解道:「寺人,不是要去面聖嗎?為何來此?」
那內侍瞥了蘇奧曼一眼,道:「他這個樣子怎能面聖?須得清洗一番才行,免得驚擾聖駕。」
蘇奧曼在小殿內洗了一個澡,又換上一身乾淨衣服,一行人這才朝臨湖殿而去。
來到觀水台,卑路斯帶著蘇奧曼上前面見皇帝。
蘇奧曼見到李治後,卻高昂頭顱,並不見禮。
卑路斯大怒,一腳踢在他膝蓋彎處,按住他腦袋,怒道:「在大唐天子面前,你怎敢無禮?」
李治朝卑路斯凝視了過去。
卑路斯還以為自己在皇帝面前失禮了,趕忙跪下,叩首道:「臣一時無狀,請陛下恕罪。」
這次唐軍正面擊敗大食,讓他對大唐更加敬服,他第一次覺得復國離自己如此之近,故而對李治更加恭敬,生怕關鍵時刻,惹惱天子。
他卻不知,李治故意讓他去接蘇奧曼出來,就是希望他能收服這員舊將。
蘇奧曼雖不得大食人完全信任,畢竟做到了四聖軍團的主將,對大食人情況知根知底。
只要他能歸附,大唐就能了解大食人虛實。
蘇定方和王玄策正是知道這一點,才讓李孝押他回京。
李治都顧不上多跟兒子說話,便急著見蘇奧曼,也是這個原因。
誰曾想,卑路斯一心復國,卻沒能想到這一層,只顧著發泄怨恨。
李治朝卑路斯道:「卑卿,不得無禮,將蘇老將軍扶起來吧。」
卑路斯愣住了,直到瞧見李治盯著他,心中一驚,趕忙應諾一聲,心不甘情不願的將蘇奧曼扶起。
蘇奧曼看了李治一眼,用唐語說道:「大唐皇帝陛下,我知你想說降我,獲得大食機密。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絕不背叛,你殺了我吧!」
蘇奧曼當年敗給蘇定方後,便開始學習唐語,雖說的不甚流利,李治也勉強能聽懂。
卑路斯見他這副模樣,更是氣得咬牙切齒,冷笑道:「蘇將軍,你說你不會背叛大食,那你可知道,大食人已經……」
李治抬手打斷道:「卑卿,你且安靜一下。」
卑路斯心中一驚,忙道:「是。」
李治轉頭瞥了蘇奧曼一眼,道:「蘇將軍,朕對你禮遇,是敬你孤身斷後的勇氣,你說朕想說降你,不覺可笑嗎?」
蘇奧曼昂首道:「有何可笑?」
李治道:「昆藏之戰,你也瞧見我唐軍實力,朕要收拾大食,難道還需藉助外力?」
蘇奧曼道:「陛下若以為唐軍擊敗雄獅軍團,就能戰無不勝,等著您的必將是失敗的消息!」
李治望著他,道:「朕知道大食還有一個騎兵軍團,莫非他們的戰力比我大唐騎兵更強?」
蘇奧曼沉聲道:「大唐騎兵確實強大,聖劍軍團也許敵不過貴國騎兵,不過……」
說到這,猛地驚醒,住口不言了。
李治微笑道:「朕明白了,大食軍中,一定還有比聖劍軍團更強大的軍隊,可對?」
蘇奧曼哼道:「原來您在套我的話。」
李治緩緩道:「蘇將軍,朕命人查過你的經歷,當初大食人打到波斯,你在前線奮勇抵抗,波斯王卻帶領王室成員逃跑了。
「你在絕境之下,依然不肯投降,大食人用你年邁母親,又以屠城為威脅,逼你投降。你為保住母親和城內民眾,這才歸附。」
卑路斯聽到此話,微微一驚。
他離開波斯時年紀尚幼,只知道蘇奧曼背叛了國家,卻並不知他為何背叛,也從未去調查過。
難道真是這樣?
蘇奧曼更是心頭大震。
他自投降大食後,就被所有波斯人視為叛徒,大食人也瞧不起他,從未真正信任過他。
卻不想,他深埋心中的苦衷,竟被這位東方帝國的皇帝最先察覺。
李治接著道:「我大唐以忠孝立國,你的行為朕很讚賞,這才親自見你。」
蘇奧曼長嘆一聲,低著頭道:「您過譽了,蘇奧曼確實投降敵人,無顏接受您的讚譽。」
李治望著他,朗聲道:「朕乃大唐天子,你能得到朕的讚賞,足以抬頭挺胸,不必在意流言蜚語。蘇老將軍,抬起頭來。」
蘇奧曼微微一驚,慢慢抬起頭來,與李治對視。
這是他第一次打量這位東方皇帝。
眼前之人身上,有一股上位者特有的威嚴,威嚴之中,卻又帶著幾分平易近人、溫文爾雅,雙眼平和,蘊含著對他的讚賞和激勵。
蘇奧曼深吸一口氣,撫胸道:「蘇奧曼感謝天子陛下的看重。」
李治道:「老將軍於無奈之下,背叛母國,如今正是彌補之際,何不相助卑路斯王子復國,以正本心?」
蘇奧曼側頭看向卑路斯。
卑路斯此時也明白皇帝用意,壓住心頭怨恨,朝他點了點頭,道:「還請老將軍助我!」
蘇奧曼閉目沉思片刻,終於睜開雙眼,跪在地上,叩首道:「蘇奧曼願意歸附皇帝陛下,願意助王子復國!」
李治大喜,過去將他扶了起來,笑道:「老將軍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吧,明日朕再下旨冊封老將軍。」
蘇奧曼愣道:「陛下不想問我大食人的情況嗎?」
李治笑道:「朕早已說過,收服老將軍是敬重老將軍品行,當然了,老將軍如今既是大唐之臣,也可將大食情況告訴朕。不過此事不急,你先下去休息,卑卿,大食那邊的情況,你慢慢告訴蘇卿吧。」
卑路斯應諾一聲,和蘇奧曼一起告退離開。
離開皇宮的路上,兩人皆一語不發。
過了良久,卑路斯才緩緩道:「蘇老將軍,您就算想回大食,其實也無法回去了。」
蘇奧曼愣道:「為何?」
卑路斯道:「因為大食人對外宣稱,是您在戰場上倒戈,才導致大食軍戰敗!」
蘇奧曼又驚又怒:「什麼?!」
卑路斯道:「這消息早已傳遍長安城,您不信的話,可以自己去打聽一下。」
蘇奧曼雙手微微打顫,悲憤不已。
他不顧生死,犧牲兩萬將士斷後,就是為了死後挽回一些名譽,卻不想大食人竟如此待他?
其實仔細一想,這也正常。
大食人為維護戰場不敗的聲譽,防止信徒動搖,拿他當替罪羊,再合適不過。
突然間,他猛地想起一事,剛才卑路斯在大唐皇帝面前要說的事,應該就是此事,卻被皇帝打斷。
若是說明此事,他別無選擇,只能投降大唐,不必皇帝多費口舌。
然而如此一來,他投降的原因,卻是因自己已被大食拋棄,無路可走,這才歸降。
大唐天子在不告訴他此事的情況下,勸他投降,這是給他留下一份尊嚴。
想到此處,他轉過身,朝著天子所在方向,跪下叩首。
卑路斯並未想到這一層,見他忽然叩頭,詫異道:「老將軍,您這是做什麼?」
蘇奧曼站起身,平靜道:「沒什麼,走吧。」
次日,李治下旨冊封蘇奧曼為右金吾衛將軍,賜歸寧縣伯。
蘇奧曼入宮謝恩時,將大食國內部情況,全部告訴了李治。
李治終於知道了大食虛實,也知道大食人還有一支聖徒軍,當即派蘇奧曼前往碎葉城,協助薛仁貴、裴行儉等人攻打吐火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