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大國相鬥 小國遭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69章 大國相鬥 小國遭殃

  長安,胡王街。

  祿東贊正坐在屋中看書,忽聽一陣敲門聲響起。

  他起身過去開門,剛拉開大門,不由心中一沉,只見門外站著長孫無忌和王及善。

  「國舅和王將軍大駕光臨,祿東贊有失遠迎,請進。」祿東贊定住心神,行了一個屈身禮,側身請兩人進去了。

  他這才發現,倭國的大海人竟然也跟在後面,只因他長得太矮,剛才被王及善給擋住了。

  長孫無忌進屋後,在祿東贊的椅子上坐下。

  王及善則抱著手臂,站在門口,像一座門神,神色頗為不善。

  祿東贊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掃過,最終落到長孫無忌身上。

  「長孫國舅,您和王將軍來找我,應該是有什麼事吧?」

  長孫無忌眯著眼道:「祿兄,我一向欣賞你的才華,才請求陛下見你一面,你卻背地搞鬼,這不太好吧?」

  祿東贊道:「國舅此言何意?」

  長孫無忌沉聲道:「上個月,你是否見過比栗毒一面?」

  祿東贊心中一凜,沒有立刻回答。

  大海人笑道:「祿先生最好老實交代喲,那日我恰好在外面欣賞花燈,回來時,可看得清清楚楚。」

  祿東贊瞥了他一眼,只能承認:「不錯,我和比栗毒是鄰居,偶爾見見面,這很正常吧。」

  長孫無忌淡淡道:「那就巧了,你剛見過比栗毒,他就得以離開長安。」

  祿東贊道:「釋放比栗毒的決定,是由大唐天子決定,難道我能影響不成?」

  長孫無忌道:「你雖不能影響陛下的決定,但未必不能猜到陛下的決定。」

  祿東贊又不作聲了。

  王及善沉聲道:「祿先生,這是你最後一次機會,你若是再繼續欺騙,應該知道後果。」

  祿東贊望著王及善,道:「王將軍是在懷疑,我表面寫信讓欽陵突襲大食人,背地裡又拜託比栗毒給他傳消息,讓他與大食人勾結嗎?」

  王及善挑眉道:「難道沒有這個可能?」

  祿東贊深吸一口氣,道:「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能否先問幾個問題?」

  王及善看向長孫無忌,見他點了點頭,便道:「可以。」

  祿東贊目光看向大海人,大海人愣道:「幹嘛?」

  祿東贊沉聲道:「我要詢問的事情,非常重要,最好不要被閒雜人等聽到。」

  「你……」

  大海人正要說話,王及善已經揮了揮手,示意他出去。

  大海人無奈,只好離開。

  祿東贊目光看向長孫無忌,道:「長孫國舅,能否將眼下吐蕃的情況,跟我說一下。」

  長孫無忌點頭道:「上個月,欽陵率領的吐蕃軍,進入大勃律國,與大食軍隊離得很近。只可惜,欽陵卻遲遲沒有對大食人動手……」

  去年十二月,大食人的軍隊便從小勃律國進入大勃律國。

  大勃律南邊邊境線處,早已有蘇定方的唐軍鎮守。

  進入二月後,欽陵親自率領吐蕃軍兩萬,進入大勃律國。

  在唐人看來,他名義上是為了幫助大食軍對抗大唐,實則是找機會反水,突襲大食軍隊。

  然而如今都三月份了,欽陵卻依然沒有動手,大唐廟堂又開始懷疑,欽陵並不打算突襲大食人,而是想幫大食人攻打昆藏。

  甚至有大臣提議,讓蘇定方領兵攻打吐蕃地區。

  如今欽陵領兵在外,吐蕃極為空虛,只要唐軍進攻,就能輕易打下。

  當然,李治在摸不清欽陵打算的情況下,並未同意,不過也找來王及善,讓他弄清原因。

  王及善找來監視胡王街的手下詢問,祿東贊最近是否有異常舉動。

  恰好大海人前幾日舉報過祿東贊,說他在上元節那日,偷偷見過比栗毒。

  王及善立刻找上長孫無忌,將此事與他說了,兩人這才一起來找祿東贊。

  祿東贊聽了長孫無忌的話後,問:「國舅也認為是我騙了你們,暗中讓欽陵依然幫著大食人嗎?」

  長孫無忌沉聲道:「我雖然很想相信祿兄,可眼下情形,確實令人費解,所以才來找祿兄求證。」

  祿東贊道:「那我可以告訴國舅,祿東贊並未有任何欺騙!」

  「既是如此,欽陵為何遲遲沒有進軍?」

  祿東讚嘆了口氣,道:「因為他顧慮太多了。」

  「哦,有何顧慮?」

  祿東贊道:「首先,他知道大唐真要在西域動手的話,必先解決突厥人這個隱患,在突厥人被消滅之前,大唐不會有任何動作。」

  長孫無忌道:「所以他在等?」

  祿東贊點頭道:「是的,如果大唐連突厥都解決不了,他認為不值得為大唐冒如此大的風險。」

  王及善冷笑一聲,道:「如此見風使舵之輩,如何能夠信任?」

  長孫無忌卻道:「任何國家,最關心的都是自家利益,欽陵有此顧慮,也很正常,畢竟是要冒奇險突襲大食!」

  祿東贊感慨道:「多謝國舅體諒。」

  長孫無忌又問:「欽陵還有別的顧慮嗎?」

  「有。」祿東贊點頭道:「他手中只有兩萬人,他擔心縱然偷襲成功,大食人也會派更多軍隊增援,他看不到退路!」

  王及善皺眉道:「只要他重創大食人,就可以前往昆藏,投靠我唐軍,怎叫沒有退路?」

  祿東贊瞥了他一眼,道:「王將軍敢保證,蘇定方老將軍一定會讓吐蕃軍隊入境。」

  王及善心中猛地一驚。

  戰場詭譎多變,欽陵突然率領吐蕃軍隊前往昆藏投奔,蘇定方如何確定他真的突襲了大食人?

  難道不會是吐蕃人與大食人演一場戲,藉此入侵大唐的計劃?

  以蘇定方的經驗,肯定不會輕易讓吐蕃軍隊入境。

  「那欽陵也可以領兵退回吐蕃!」

  祿東贊依然搖頭:「回不去的,只要欽陵一動手,天竺人就會將吐蕃當做敵人,堵住他們回吐蕃的路,到時候欽陵將進退不得!」

  王及善奇道:「那你當初為何向陛下提議,讓欽陵行此計劃?」

  祿東贊看向長孫無忌,道:「國舅可知我為何這麼做嗎?」

  長孫無忌望著祿東贊,沉默良久,肅然道:「你是想讓這兩萬吐蕃軍士,全部戰死,換取我大唐的信任?」

  祿東贊沉聲道:「知我者,國舅也。」

  王及善露出驚異之色。

  祿東贊看了他一眼,道:「王將軍,剛才你說我們突襲之後,可以去昆藏投奔唐軍,對嗎?」

  「不錯。」王及善語氣中多了幾分尊敬。

  祿東贊道:「如果欽陵率領兩萬吐蕃軍,蘇定方老將軍必定不會讓他入境,可欽陵如果只率領數百殘軍,我相信蘇老將軍還是會收留的。」

  王及善點點頭。

  他經常待在皇帝身邊,最清楚皇帝對吐蕃的忌憚。

  恐怕就算欽陵突襲了大食軍,皇帝心中依然會對吐蕃懷有警惕。

  祿東贊選擇用這種方式,一來是向大唐證明吐蕃立場,二來也是自斷雙手,讓吐蕃變得對大唐再無威脅。

  到時候,就算皇帝再提防吐蕃人,也會盡釋疑心,對他們完全信任。如此,吐蕃才能長存。

  正當他感慨祿東贊手腕果決時,長孫無忌的話又讓他回過神來。

  「祿兄,你的計劃我們雖已經知道了,可你還是沒有解釋,為何要找比栗毒。」

  祿東贊道:「因為這只是我的計劃,欽陵會不會執行,我並不能確定。我這個兒子很有主見,也很聰明,我擔心他會走另一條路。」

  長孫無忌道:「哪條路?」

  「國舅聽說過三色果嗎?」

  長孫無忌想了想,道:「好像是一種胡果吧?」

  祿東贊道:「正是,這是一種產自西域的果子,味道甘甜,關於它還有一個典故,國舅想聽一下嗎?」

  長孫無忌道:「洗耳恭聽。」

  祿東贊道:「據說一千年前,三色果生長在一片綠洲中,這片綠洲很大,由三個國家共同占據,分別是單國、渠國和且國。」

  「單國弱而渠且強。單國國王是個很聰明的人,他故意提出,讓出手中那份綠洲,引得渠國和且國爭鬥,想藉此機會,漁翁得利。」

  「結果渠國和且國打了很久,損失都很大,不過他們也並不愚笨,很快瞧出單國的計謀,於是暗中聯合起來,消滅了單國,共分那片綠洲!」

  長孫無忌聽完後,目光閃動,道:「祿兄,你說的另一條路,是挑撥我大唐與大食爭鬥,吐蕃藉機壯大?」

  祿東贊緩緩道:「是的,這條路看似美好,其實卻是一條絕路。大國相鬥,最先遭殃的往往是那些想漁翁得利的小國。欽陵肩上責任太重,我擔心他看不透這一點。」

  長孫無忌道:「所以你才找上比栗毒。」

  祿東贊點頭道:「我讓他脫困後,將一枚三色果帶給欽陵,希望藉此點醒他,讓他放棄幻想。」

  長孫無忌站起身,拱手道:「如此來看,是我們誤會祿兄了。」

  王及善也拱手見禮。

  祿東贊撫胸還禮,道:「我沒有拜託你們,是擔心你們知道欽陵的想法後,又多生懷疑,還請見諒。」

  話既然說清楚,長孫無忌也不再多留,與王及善一起告辭離開。

  王及善準備先把長孫無忌送回府中,再去向李治匯報此事。

  兩人坐在馬車上時,王及善忍不住感慨道:「國舅,難怪您對此人如此推崇,祿東贊確實是個聰明人。」

  長孫無忌笑道:「他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明知他在算計你,偏偏很難對他生氣,就比如剛才之事。」

  「剛才?」王及善一愣。

  長孫無忌笑道:「你想想看,他把剛才那些話都告訴我們後,就算將來欽陵沒有執行他的計劃,而是挑撥我們跟大食關係,你覺得陛下會怎麼做?」

  王及善想了想,搖了搖頭。

  長孫無忌道:「我想陛下很有可能會放了祿東贊,讓他回到吐蕃,重新掌管吐蕃。」

  王及善臉色微變:「不錯。」

  倘若祿東贊的立場比欽陵更加親唐,大唐自然更願意他來當吐蕃首領。

  「那我還要不要把這些話告訴陛下?」王及善沉聲道。

  「當然要說,祿東贊這個人比欽陵更為理智,說句實話,我現在也更傾向於讓他掌控吐蕃。」

  王及善點頭表示同意。

  吐蕃就在大唐旁邊,搬也搬不走,只要是理智的人,都會選擇幫助大唐對付大食。

  送長孫無忌回府後,王及善回到宮中,將祿東贊的話跟李治講了。

  李治聽完後,沉吟片刻,道:「也就是說,依然不能確認欽陵會怎麼做了?」

  王及善道:「臣琢磨著,欽陵若是見到比栗毒送去的三色果,應該會放棄幻想,出兵偷襲大食。」

  李治「嗯」了一聲,道:「那就等消息吧。」

  半月之後,昆藏終於傳來消息,欽陵率軍夜襲了大食人的聖鹿軍團。

  這支聖鹿軍團曾與欽陵在吐蕃交過手,當時兩軍不分勝負。

  大食人也沒想到,吐蕃竟會出爾反爾,以自殺般的方式,在大勃律國境內,突襲聖鹿軍團。

  雖然夜襲成功,然而天明之後,大食人集結被打散的人馬,再加上其他地區增援的人馬,將欽陵大軍團團包圍。

  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個日夜,欽陵死戰方得逃脫,率領數百殘軍進入昆藏地區。

  吐蕃人拼死一戰,殺傷了四五萬軍隊。

  不過除了夜襲時消滅近萬大食人外,死的大多是大勃律國的士兵。

  大勃律國一共才五萬軍隊,被大食人當做肉盾,不斷的消耗吐蕃人,結果死傷大半,幾乎不成編制了。

  此消息傳到西域後,各國半是震驚,半是歡喜。

  喜的是大食終於跟大唐打起來了,而且大食還隱隱吃了虧。

  驚的是大唐與大食相鬥,死傷最多的竟然是吐蕃人和大勃律人,心中都開始擔心哪天戰火燒到自家頭上。

  穆阿維葉勃然大怒,當即調遣雄獅軍團,前往大勃律國增援,然而卻並未下令進攻大唐。

  他心中此刻也有點怕了。

  大唐還未動手,就讓他折損嚴重,若是真跟大唐打起來,後果實在難以預料。

  況且,到時候其他各國必定蠢蠢欲動,雖然他也留有很多後手,但可以的話,他並不想立刻動用。

  不知不覺間,戰爭的主動權,已朝著大唐緩慢傾斜。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