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南詔的野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25章 南詔的野心

  安西都護府,于闐。

  兩個月前,蘇定方便悄悄率領一支軍隊,來到於駐紮。

  為掩人耳目,他先將駐守于闐的將領,換成自己心腹,又將軍營扎在一處名為黑山的隱秘之處。

  就連於鎮的百姓們,也不知道附近多了一支軍隊。

  不過有心人還是能夠發現端倪。

  因為最近有大量的馬匹、駱駝、物資,都被悄悄運送到于闐。

  于闐是安西四鎮中,人口最少的一鎮,因臨近崑崙山,四周荒無人煙,根本不需這麼多物資。

  但奇怪歸奇怪,誰也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更不會去深究。

  此時,黑山腳下的唐軍大營,儘是一片忙碌,營中馬匹、駱駝比人還多,它們原本就吃的多,故而需要準備大量的草料,

  光是裝運牲畜的草料輻車,就有兩千多輛,另外還有一千多輛馬車,裝運軍隊所需的食物和軍械。

  這次出征,李治可謂是大手筆,一萬遠征軍,每人配備五匹馬,三匹駱駝兩件冬衣。

  幸好征討突厥、鐵勒時,獲得了大量馬匹和駱駝,才得以充分供給,否則就只能從官營牧場調用,影響到馬匹繁殖。

  蘇定方正在營帳內研究地圖。

  他最近什麼都不干,練兵的事都交給部下去負責,就一門心思研究地圖。

  蘇毗藍雅來到于闐後,便被他拉著問了很多地圖上的情況,結果一番問下來,很多問題連藍雅也答不出來。

  這也沒法,吐蕃北面太過荒蕪,連吐蕃人的地圖都未必能有多詳細,蘇毗藍雅知道的也不是太清楚。

  在別人看來,蘇定方行軍風格大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每次大膽行軍之前,都會謹慎的研究作戰計劃,

  正當蘇定方研究一個名為「昂拉仁」的地方時,裴行儉進入他的營帳。

  「都護,薛都護那邊傳來了消息。」

  裴行儉最近離開了碎葉城,負責幫蘇定方調度後勤物資,所以也一直留在於。

  蘇定方抬頭問道:「他們出兵的時間定好了嗎?」

  「七月初一。」

  「長安可傳來命令?」

  裴行儉道:「沒有,看來陛下真的不打算干涉前線戰事,準備盡數交付於我們。」

  蘇定方點點頭,沉聲道:「我們不能等到七月初一,要提前動手。」

  裴行儉愣道:「提前?」

  蘇定方緩緩道:「根據我仔細研究,咱們要從于闐穿過崑崙山,前往邏些城,少則五個月,多則一年。」

  裴行儉微微變色,道:「蘇毗藍雅不是說三個多月就行了嗎?」

  蘇定方搖頭道:「她是按照從吐蕃到于闐來計算的,同樣的路,從不同方向走,難度絕不相同,何況我們要帶如此多的輻重。「

  裴行儉道:「若是如此的話,最快年底抵達邏些城,慢的話要到明年六月。」

  蘇定方道:「所以需要先儘快出發,薛仁貴的主力大軍為我們打掩護,拖的時間越長,對我們越不利!」

  裴行儉點點頭,道:「您離開後,我會按照計劃,在涼州集結兵馬,做好進攻的態勢。」

  大唐攻打吐蕃,不可能只從松州出兵。

  倘若安西都護府沒有任何動靜,吐蕃人反而會生出警惕。

  所以裴行儉需要調動安西兵馬,做出隨時從烏海方向,進攻吐蕃的態勢。

  那麼吐蕃只會派人盯著涼州這支軍隊,不會想到另有一支人馬,已從于闐出發。

  蘇定方提醒道:「也要小心大食的動靜,前兩日石國傳來消息,大食國似乎在暗中調動軍隊,不得不防。」

  裴行儉道:「您放心,只要大食有任何異動,我會立刻返回碎葉城。」

  當大唐積極籌措攻打吐蕃的事宜時,嶺南道的南邊,六詔國也開始了軍事集結。

  自從吐番突襲入侵天竺後,他們便有了很強的危機意識,巴不得大唐早點出兵攻打吐蕃。

  就算無法消滅吐蕃,只要能重創吐蕃,六詔的危機就解除了。

  結果一等就等了大半年,這大半年來,他們一直防備著吐蕃偷襲,都有點草木皆兵了。

  六詔之中,只有南詔國最為輕鬆。

  他們位於最南邊,與吐番並不接壤。

  南詔又被稱為蒙舍詔,原本是哀牢一族的分支,遷移到邪龍地區,與土著混血後,逐漸壯大,形成國家。

  南詔和其他五詔一樣,都已經歸附大唐,劃為羈摩州,南詔被劃為巍州,首領細奴邏擔任刺史。

  細奴邏在前年,曾派兒子出使大唐,結果兒子被吐番人殺死。

  吐蕃人還假扮成南詔使節,在長安鬧事。

  此事發生後,細奴邏極為惱怒。

  雖然大唐皇帝沒有派人來申飾他,但此事發生後,他在洱海區域的地位,明顯下降。

  以前六詔國去交州都督府集議時,南詔都是坐第三順位。

  發生此事後,交州都督府對他態度冷淡了許多,他的座次也降到了第五順位,在洱海地區威望下降不少。

  細奴邏從那時便開始積極練兵,準備協助大唐攻打吐蕃,恢復聲望。

  這一日,他終於收到交州都督府的消息,唐軍準備攻打吐蕃,讓六詔國協同進攻。

  細奴邏當即命人召集手下大將,商議作戰計劃。

  等他與諸將商議完畢後,他最喜歡的兒子邏盛炎,來到屋中。

  「父親,您真的準備舉全國之兵,協助大唐攻打吐蕃嗎?」邏盛炎問。

  細奴邏道:「那是自然,吐蕃欺人太甚,正要教訓他們一番,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

  邏盛炎皺眉道:「父親,咱們幫助唐人打贏了,又有什麼好處?您看其他五詔,之前鬧得熱火朝天,恨不得立刻攻打吐蕃。」

  「可我派人打聽過了,他們集結的人馬,都不超過五千。」

  細奴邏警了他一眼,道:「你在質疑我的決定?」

  邏盛炎低聲道:「孩兒只是不明白,咱們就算舉全國之兵,也不過兩萬,倘若都消耗在吐蕃,其他詔肯定會來攻打我們!」

  細奴邏哼了一聲,道:「你懂什麼,你以為我真的只是為了報仇?」

  邏盛炎愣道:「那您是為了什麼?」

  細奴邏朝左右揮手道:「都退下,守在門外。」

  待屋中只剩父子兩人後,細奴邏沉聲道:「你知道你祖先當初脫離哀牢一族時,立下過什麼宏願嗎?」

  邏盛炎搖了搖頭。

  「你聽好了,他當時便下定決心,要重新統一洱海地區,重現哀牢國的榮光!」

  邏盛炎變色道:「這—·能做到嗎?」

  細奴邏哼道:「僅憑我們,當然做不到,你想想看,河蠻人何等強大,為何一直無法統一六詔呢?」

  河蠻人所在的國家,便是浪穹詔,在六詔中順位第一,曾經還跟大唐打過仗,實力遠勝其他五詔。

  邏盛炎道:「是因為大唐不允許吧?」

  細奴邏笑道:「說對了,六詔能否統一,不由咱們說了算,而是要獲得唐朝的支持才行。」

  邏盛炎愜證道:「所以您才如此賣力討好唐人嗎?」

  細奴邏沉聲道:「不是討好,而是利用他們,等咱們統一了六詔,就誰也不必怕了。」

  邏盛炎懷疑道:「可他們真的會支持我們統一六詔嗎?」

  細奴邏緩緩道:「信任需要一點一點建立,總而言之,這次出兵吐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其他五詔都只出兵五千,咱們卻出兵兩萬,你覺得唐人會怎麼想?」

  邏盛炎恍然道:「他們肯定會瞧出只有咱們在盡心幫忙。」

  細奴邏冷哼道:「咱們不僅要多出兵,還要打勝仗。要想統一六詔,僅靠唐人也不行,也要不斷提高自己威望!」

  半個月後,六詔國聯軍,共計四萬多人,在浪穹詔集結。

  隨後等到七月初一,六國聯軍進入吐蕃境內。

  與此同時,薛仁貴率領的唐羌聯軍,共計十餘萬人,也渡過了巴隆河,進入吐蕃地界。

  戰爭的陰雲,已籠罩在西羌高原之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