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狄仁傑的捕蛇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39章 狄仁傑的捕蛇計

  大理寺內一片忙碌。

  距離新城公主府發生命案,已有三日了,案子卻遲遲沒能告破。

  這起案件極為惡劣,不僅發生在公主府,更是當著陳王李忠的面,當著長安城無數青年俊傑的面殺人。

  而且兇徒竟早有準備,自盡而亡。

  大理寺這幾日的壓力非常大,儘管聖人沒有催促,但幾位宰相都對此事非常關注。

  狄仁傑快步走在大理寺長廊,忽見迎面走來一人,朝他拱手笑道:「狄少卿。」

  狄仁傑拱手道:「是畢寺丞啊,不知找我有什麼事嗎?」

  畢正義是個四十多歲的男子,長的並不胖,肚子卻因為經常喝酒,顯得格外的大。

  他微微一笑,道:「在下是奉寺卿之命,向您問一下,公主府的案子,可有進展?」

  狄仁傑道:「已頗有頭緒。」

  畢正義道:「我怎麼聽人說,王倫的線索已經斷了。」

  狄仁傑道:「不錯,王倫身上確實查不出更多東西,不過我在廖平身上,找到點線索。」

  「哦,什麼線索?」

  狄仁傑沉聲道:「我查出廖平用的假名,他根本不是易州名士,真實身份很可能是—」

  畢正義忙問:「是什麼?」

  狄仁傑目光閃動,笑道:「暫時無可奉告,等我查清楚了,自會告訴辛寺卿畢正義笑道:「那好吧,咱們全寺署的人,如今都指望著您破案呢,否則大家都不敢上街了。」

  狄仁傑不再多言,拱了拱手,大步離開了大理寺,朝皇宮方向而去。

  來到皇城,穿過承天門,繞過兩座大殿,來到甘露殿外。

  王伏勝正在殿外站著,瞧見他後,微笑道:「狄少卿來了,您稍等,我這就幫您通報。」

  狄仁傑拱手道:「有勞王大監。』

  不一會,王伏勝便出來了,說:「大家傳你進去。」

  狄仁傑進入大殿,朝寶座台上的李治拱手下拜。

  「臣狄仁傑,拜見陛下。」

  李治正在看一份奏章,抬頭道:「狄卿,朕可等你有幾天了,案子可有進展嗎?」

  狄仁傑道:「回陛下,臣一共從兩個方向調查。第一個方向是王倫,此人確是洛陽名士,前陣子洛陽發生一件大案,便與他有關。」

  李治道:「什麼大案?」

  狄仁傑道:「那王倫雖有才學,德行卻極差,家中娶有妻淳于氏,外面卻養有三房外室。」

  「有一次,淳于氏發現了他的一房外室,那外室女子極為潑辣,將淳于氏大罵一頓,後來經常去王倫府宅,騷擾淳于氏。』

  「某天夜裡,淳于氏拿了一柄菜刀,來到外室家中,將她砍死,因此被捕入獄。」

  李治放下奏章,皺眉道:「如此無德之人,竟也被稱為名士?」

  狄仁傑道:「王倫精於鑽營,又確有幾分才名,干謁了洛陽不少官員,故得了些名聲。」

  李治道:「如此來看,王倫這種人應該很容易遭人嫉恨吧。

  狄仁傑道:「臣也是這般想,所以沒有再調查王倫這條線,轉而調查廖平。

  「可有收穫?」

  狄仁傑道:「臣已查出,那廖平用的假名,並非讀書人,很可能是一個不良人。」

  李治眼皮一跳:「不良人?」

  「是的,各地州縣的捕賊官,都會任用一些不良人幫忙捉拿賊人。這些不良人很多都是罪犯出身,各懷技藝,比一般的胥吏得力多了。」

  李治道:「你怎麼看出他是不良人的?」

  狄仁傑道:「不良人長期使用捕賊鎖鏈,手指關節處,會有一層特別的繭子,臣是從此處瞧出。」

  李治想了想,道:「不良人殺了一名洛陽名士,背後指使之人,只怕是官府中人。」

  狄仁傑贊道:「陛下一語中的,只要查出他是哪個州縣的不良人,便很容易查出指使他的人。」

  李治提醒道:「這案子背後,既是官府中人,很可能會對你下手,你定要小心,外出調查時,記得帶上李元芳。」

  狄仁傑拱手道:「臣記下了。」

  會興渡是三門峽附近的一個渡口,關中地區的行商前往河北,都會選擇在此處北渡。

  因中流山的存在,會興渡一帶的黃河,水流平穩。

  從會興渡上船,穿過黃河,在北邊的茅津渡下船,是穿過黃河最好的一種選擇。

  狄仁傑便是在茅津渡下的船,他已穿過茅津鎮,正朝著并州出發。

  他準備先前往并州,再通過並陘道,轉道河北。

  同行的有兩個人,一人是李進,另一人是畢正義。

  畢正義曾是河北幽州的司法參軍,後來才調到大理寺,對河北情況非常熟悉故而狄仁傑帶著他,一同前往河北辦案。

  河東地區多山,一路頗不好走,到了半夜,才總算找到一個村落,三人在村中借宿。

  農村條件簡陋,三人只能同住一間屋子。

  狄仁傑睡床,李進和畢正義就只能打地鋪了。

  畢正義一邊脫衣服,一邊問道:「狄少卿,您準備先去哪裡調查?」

  狄仁傑脫了鞋子,盤腿坐在床上。

  「那廖平使用的是上谷墨,說話也是河北口音,我想他縱然不是易州人,也是易州附近的不良人。」

  畢正義笑道:「易州司法參軍是我舊識,到時讓他幫忙,應該很快能查出線索。」

  狄仁傑道:「元芳,看來咱們帶上畢寺丞,還是有點用處的。」

  李元芳「嗯」了一聲。

  畢正義笑道:「狄少卿,有一點在下不明白,咱們這次帶了四十名軍士同行,您為何不讓他們跟我們一起?」

  狄仁傑道:「咱們這次的敵人,很可能是在京官員,肯定盯著咱們。軍士目標太大,正好讓他們吸引注意力,咱們好暗中行事。」

  畢正義伸出一個大拇指。

  「這就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果然高明。」

  狄仁傑擺手道:「時候不早了,明日還要早起趕路,快睡吧。」

  畢正義朝李進道:「元芳兄,我晚上可能會打,你睡我旁邊,還請擔待一些。」

  李進道:「無妨,我當年在涼州折衝府時,同營的八名將士中,六人打鼾,

  我一樣睡的著。」

  畢正義哈哈一笑,道:「原來元芳兄還是邊軍出身,失敬失敬。」

  暮色沉沉,明月升起,屋中很快陷入安靜,只能聽到一陣陣呼嚕聲。

  一道雷鳴聲忽然響起,五月驚雷,夜間竟下起了雨。

  雨聲與呼嚕聲交織在一起。

  又一道驚雷聲響起,狄仁傑猛地驚醒,坐起身子,不由臉色大變。

  只見大門口站著一道人影,一動不動,黑夜中看不清面貌,仿佛一道鬼影。

  閃電划過,電閃雷鳴,那人隱藏在黑夜中的臉頰忽明忽暗,竟然是畢正義。

  只聽腳步聲響,門外又走進來四名穿著蓑衣的黑衣人。

  狄仁傑朝窗外看去,借著月光,隱約能夠瞧見,屋外已被黑衣人包圍了。

  「元芳,快醒醒。」他朝依然安睡在地鋪的李進喊道。

  李進依然睡的死死的。

  畢正義走到李進旁邊,在他身上踢了踢。

  「喂,元芳兄,該起來了。」

  李進總算醒了,坐起身,四顧一看,道:「怎麼了?」

  畢正義笑罵道:「李元芳,你也太遲鈍了吧,我真懷疑你是怎麼被調入長安的。狄仁傑,你挑這樣一個廢物在身邊,合該你今日死在此地。」

  狄仁傑沉聲道:「畢寺丞,你就是指使廖平的幕後之人!」

  畢正義笑道:「準確的判斷,只可惜晚了點。」

  狄仁傑道:「你為何要殺王倫?」

  畢正義哼道:「你有必要知道這些嗎?」

  狄仁傑感嘆道:「就當滿足我這個將死之人的一點好奇心吧。」

  畢正義沉默了一會,道:「要怪就怪他自己,好好待在洛陽,什麼事沒有,

  非要來長安找死!」

  狄仁傑道:「與他妻子有關?」

  畢正義冷冷道:「你的問題已經夠多了,動手,殺死他們兩個!」

  便在這時,只聽「嗖嗖」聲在外不斷響起,接著又響起陣陣慘叫聲。

  畢正義臉色大變,拔出刀,一刀砍向狄仁傑。

  他雖有個大肚子,動作卻敏捷的像貓一樣。

  一人橫身擋在狄仁傑跟前,手中橫刀一挑,架開了畢正義的劈砍,正是李元芳。

  其他黑衣人的攻擊,也都被李元芳擋住。

  屋外衝進幾名軍土,與黑衣人斗在一起,李元芳則單刀斗畢正義。

  十合不到,畢正義慘叫一聲,躺在地上,抱著大腿翻滾。

  其他黑衣人也都陸續被軍士擒獲。

  李進橫刀斜指地面,站的挺直,冷冷道:「現在你再說說,廢物是誰?」

  畢正義咬牙道:「原來你們早有準備!」

  狄仁傑微笑道:「不錯,這是我們為你準備的一個陷阱,在離開長安前,我就懷疑上你了。」

  畢正義變色道:「不可能,廖平只與我一人聯繫,他既已經死,你怎麼知道我的?」

  狄仁傑道:「廖平的公驗是偽造的,長安城能偽造公驗如此出色的蛇頭,沒有幾個。」

  長安城一百多萬人口,縱然官府再嚴格執法,也不可能消除犯罪。

  那些違法之人躲在長安城的陰溝里,相互間拉幫結派,組成長安黑暗的一面。

  京兆府的不良人每日便與這些人打交道,有時打入幫派,被發現身份後,死的極為悽慘。

  這些幫派的首領被官府稱為蛇頭。

  蛇頭都是極為精明的人物,不良人們明知他們有罪,卻找不到證據,無法抓捕他們。

  當然了,不夠精明的蛇頭,墳頭草已經有幾尺高了。

  畢正義和狄仁傑都是司法官,都與這些蛇頭打過交道。

  畢正義咬牙道:「你去找過他們?」

  狄仁傑道:「是元芳挨個找的他們,總算找出來了。那偽造公驗的蛇頭,說是你手下一名令史找的他。」

  李進表面是千牛衛,暗地裡是內領衛,無論哪個身份,都是蛇頭得罪不起的存在,故而只能配合。

  畢正義默然不語。

  狄仁傑道:「一名蛇頭當然指證不了一名捕賊官,所以我才定下這個計策,

  讓你自己暴露。」

  畢正義忽然道:「狄仁傑,你跟我說這麼多,是想在心理上打擊我,讓我招供一切吧?」

  狄仁傑眉頭一皺,默認了。

  畢正義笑道:「我跟你打個賭如何。」

  狄仁傑道:「賭什麼?」

  畢正義一字字道:「我賭你用盡大理寺的酷刑,也無法讓我開口。」

  狄仁傑不聲了。

  當捕賊官變成罪犯時,往往會成為最難纏的罪犯。

  「帶走,押往長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