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再見王皇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19章 再見王皇后

  黎明初升,東方漸白。

  整個太極宮數萬人之中,掖庭宮的女子,每日起的最早。

  這些女人有的是犯官家眷,有的是犯了錯的宮女,還有的是前隋留下的宮女。

  每日卯時不到,她們便要起來幹活,洗衣服、刷馬子(馬桶)、挑糞澆園子最苦最累的工作,都由她們完成。

  掖廷宮中待遇最好的一批人,是東北角的眾藝台。

  掖廷宮中有歌舞、容貌出色者,有機會被選入眾藝台,學習歌舞,甚至有機會在皇帝面前表演。

  倘若被君王看中,便有飛上枝頭做鳳凰的可能。

  眾藝台的舞姬們,雖然每天也需要辛苦訓練歌舞,卻不必干粗活,還能得到胭脂水粉,羨煞了掖廷宮其他女子。

  天色蒙蒙亮時,一名勤奮的眾藝台舞姬,已穿好衣服,準備去井邊打水洗漱,然後開始一天的訓練。

  她快步來到井邊,將軲輾搖了下去,卻聽到「咚」的一聲,軲似乎碰到什麼東西。

  她探頭朝並中張望,仔細瞧了一會,隱約在並中看到一個模糊的黑影。

  再仔細一打量,猛地驚叫一聲。

  「啊!井底有人!」

  武媚娘是在用早膳時,得知掖廷宮死了一名宮人,這讓她頓時沒了胃口。

  「死的是誰?」她抬頭問道。

  江尚宮道:「是眾藝台一名舞姬,她似乎還留下一封遺書。」

  武媚娘道:「寫了什麼?」

  江尚宮低聲道:「她說昨天夜裡,在承慶殿後的小池塘附近,被一名官員凌辱,故而不堪受辱,自盡而亡。」

  武媚娘眼中閃過一絲怒意,道:「她可寫下那名官員名字?」

  江尚宮道:「並未寫明,不過信中記載,對方是個年輕人,應該不難調查。」

  武媚娘鳳眉一凝。

  有資格參加昨天宴會的年輕官員並不多,確實很容易調查。

  然而她隱隱覺得,此事有些蹊蹺。

  武媚娘吩咐道:「既然此事與朝中大臣有關,你去把此事向陛下匯報吧。」

  江尚宮應諾一聲,告退離開了。

  武媚娘命人把張多海喊了進來,沉聲道:「你去調查一下,眾藝台那名死了的舞姬,有什麼特別之處。」

  張多海道:「臣領命。」

  江尚宮一路來到甘露殿,通報之後,沒過多久,王伏勝便帶著他進入大殿。

  殿內除了李治外還有一名年輕官員。

  江尚宮認得對方,是天子最近寵幸的大理寺少卿狄仁傑。

  「奴婢拜見大家。」

  李治抬手道:「不必多禮,聽說是皇后派你過來,不知所為何事?」

  江尚宮低著頭道:「回大家,昨天夜裡,眾藝台一名舞姬投井自盡,留下遺書,說昨晚在承慶殿附近,被一名官員凌辱。」

  李治目光一閃,朝狄仁傑看了過去,道:「狄卿,你去瞧瞧,是不是昨天你看到的那名女子。」

  狄仁傑心中一沉,暗道:「好陰損的手段,若是我喝下那杯酒,現在就百口莫辯了。」拱手道:「臣領旨。」

  狄仁傑跟隨江尚宮去了掖廷宮,很快見到屍體,正是他昨晚見到的女子。

  他仔細檢查了一番,發現這女子身上並無任何傷痕。

  若是被人打昏投井,身上必有淤青,若沒有打昏,必然掙扎喊叫,不會死了後才被發現。

  由此可知,這女子很可能是自盡。

  對方竟能讓一名宮廷舞姬心甘情願自殺,不由讓狄仁傑更加心驚。

  狄仁傑回到甘露殿,朝李治拱手道:「陛下,死的那名舞姬,正是昨夜那女子。」

  李治冷哼道:「他們既要害你,朕偏讓你來查這案子,查清之後,立刻來報朕,無論是誰,朕絕不姑息!」

  狄仁傑道:「臣領旨!」

  數日後,柳府。

  柳盛在家中極為惶恐。

  那舞姬死了幾日,宮中竟一點消息也沒有,就算是一顆石頭投入水中,總也應該冒個泡才對。

  難道是遺書沒有被人發現,故而此案被當做普通的自殺事件處理了?

  便在這時,有下人來報,蕭銳求見。

  柳盛急道:「快請他進來。」

  蕭銳同樣的一臉陰沉,進屋之後,震怒道:「柳盛,你不會是在要我吧?」

  柳盛揮手屏退下人,煩躁的道:「何出此言?」

  蕭銳冷冷道:「承慶殿之事,一點消息也無,連個調查都沒有。縱然聖人想偏袒狄仁傑,也總該在調查後,知道是狄仁傑所為,才能偏袒吧?」

  柳盛急道:「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啊!」

  蕭銳冷冷道:「你是不是根本沒有按照計劃行事?」

  柳盛怒道:「事關我身家性命,我何必騙你?』

  蕭銳盯著他看了一會,嘆道:「那就只能往最壞的情況想了,計劃出現漏洞,提前就被狄仁傑發現,稟告了聖人。」

  柳盛臉色一白。

  蕭銳道:「往這個思路想,你覺得狄仁傑能查到你嗎?」

  柳盛沉默了一會,道:「那就看他敢不敢去查王皇后了。」

  蕭銳變色道:「此事與王皇后也有關?」

  柳盛嘆道:「若非她相助,我怎能讓一個宮中舞姬替我效死命?」

  立政殿。

  「你說那舞姬原本是立政殿的宮女?」武媚娘凝視著張多海。

  張多海低聲道:「回殿下,一點不錯,王庶人被廢後,那宮女便被打入掖廷宮。後來憑著模樣俊俏,又有跳舞天分,才被選入眾藝台。」

  武媚娘眸光閃動,道:「如此說來,這件事背後有王庶人參與了?」

  張多海低笑道:「聽人說,那舞姬對王庶人極為忠心,每次有舞姬取笑王庶人,她都會與對方扭打。能指使她自殺之人,只有王庶人了。」

  武媚娘沉默了一會,道:「奇怪,既然你都能查出來,狄仁傑為何還未向聖人稟告?」

  張多海眨了眨綠豆眼,道:「會不會是王伏勝從中阻撓?」

  武媚娘搖頭道:「王伏勝雖對王庶人忠心,卻也精於自保,上次被陛下警告後,他應該沒那個膽子。」

  張多海道:「那會不會狄仁傑已經稟告了呢?」

  武媚娘自語道:「如果陛下知道是王庶人指使,那他———」

  臉色刷的一白,道:「去瞧瞧,陛下是否還在宮中?」

  張多海變色道:「您擔心陛下去見王庶人?」

  武媚娘臉上多了一絲驚慌之色,急道:「還不快去!」

  江尚宮也被派去了,沒過多久,兩人先後回報,李治不在甘露殿,也不在別的宮殿。

  武媚娘摸了摸肚子,苦笑道:「他———·真的去見王庶人了————」

  暮鼓已歌,坊門關閉,長安城大街上靜悄悄的。

  一輛馬車由北向南行駛著。

  馬車裝潢普通,惟幕是暗青色的,旁邊卻有數十名千牛衛守護。

  巡禁的金吾衛遠遠瞧見,無人敢上去檢查。

  李治坐在馬車內,掀開車簾一角,朝外看去。

  這是他第一次晚上出宮,夜晚的長安城,竟多了幾分陰森之氣。

  李治放下帷,朝一旁坐著的狄仁傑道:「她真的非要朕過去,才肯開口?」

  狄仁傑道:「是的,無論臣如何費盡唇舌,她都只有一句話,說您過去了,

  她才開口。」

  狄仁傑也很無語。

  本來以為是件小案子,結果竟查到了廢皇后的頭上。

  而且每次見到王伏勝,對方總說些莫名其妙的言語,似乎話裡有話,又不肯明言。

  狄仁傑查案時,只要皇帝不阻止他,那就沒人能夠阻止他。

  所以他也不避諱,直接找上了王府,在王府內部的小道觀內,見到了王庶八當他把情況告訴王庶人後,王庶人竟哭了起來。

  等她哭完,狄仁傑向她問話,她卻什麼也不肯說,只說要面見聖人。

  狄仁傑也不能把前皇后帶到大理寺去審問,只好向李治稟告。

  李治聽完後,便跟著他一起出宮,前往王府,準備見一見王皇后。

  未幾,馬車來到王府。

  王伏勝早已提前通知,讓王府中人保密,所以只有王福時一人在門外迎接。

  瞧見李治的馬車後,他命人開了二門,親自在頭前引路,引著馬車來到後院,在一處幽靜的林子口停下。

  王皇后的小道觀,就在林子裡面。

  林路難行,李治只能下了馬車。

  王福時趕忙向他見禮,李治抬手道:「起來吧,今日之事,不要告訴任何人王福時忙道:「臣明白。」

  李治負著雙手,朝著林中走去,心情頗有幾分複雜。

  王氏是他最先見到的幾名女人之一,只可惜當時的處境下,李治還未完全掌控朝局。

  他擔心長孫無忌東山再起,世族再次抬頭,當時也沒有太多處置王氏的法子,只能把她暫時送回府中。

  如今長孫無忌致仕,朝局盡在他掌握之中。

  倘若他現在下旨,召王氏和蕭氏回宮,已無阻礙。

  可真的要把她們召回來嗎?

  如今後宮好不容易恢復安穩,武媚娘又懷有他孩子。

  這兩人回宮後,又掀起宮斗,傷害到孩子怎麼辦?

  李治正思索間,一座廟宇已出現在視野前方。

  門是虛掩著的。

  李治推門走了進去,穿過庭院,來到一間靜室。

  屋中供奉著真武大帝的石像,一名穿著道服的女子,跪在真武大帝面前,背對著李治。

  從身形輪廓來看,應該就是王皇后,然而文比記憶中的王皇后,消瘦了幾分。

  李治揮了揮手,命其他人都退下了,只有王伏勝和狄仁傑留在身邊。

  李治一時不知怎麼稱呼王氏,只好用以前的稱呼,說道:「皇后,朕已經來了。」

  王皇后肩膀微微顫動了一下,慢慢站起身,緩緩轉過來,一雙幽深的眸子朝他凝視了過來。

  她果然清減了不少,面色蒼白,雖不施粉黛,自有一股天生麗質,與以前相比,還多了股柔弱氣質。

  「陛、陛下!賤妾終於又見到您了,就算立時死了,也甘心了。」她哀呼一聲,兩行清淚從眼眸中流了出來。

  李治嘆了口氣,沒有說話。

  王皇后抹了抹眼淚,片刻之後,平靜下來,柔聲道:「陛下,賤妾能單獨跟您說幾句話嗎?」

  李治略一遲疑,揮手讓王伏勝和狄仁傑也退下了。

  待屋中只剩兩人之後,王皇后在他身前跪下,泣聲道:「陛下,賤妾向您請罪了。」

  李治道:「你請什麼罪?」

  王皇后哭著道:「賤妾以前一直喊冤,以為自己並無過錯,心中常有不忿。

  然而自離宮之後,賤妾日思夜想,終於明白過來,是賤妾對不起陛下。」

  李治微微一愣。

  他本以為見了王皇后,她定會想方設法的求情,希望回宮,卻沒想到,她竟自請罪過。

  李治道:「你哪裡對不起朕了?」

  王皇后哽咽道:「陛下當初拜舅父為相,是想讓賤妾親族幫助陛下,制衡長孫無忌。可賤妾為讓李忠當太子,聽從舅父的話,向長孫無忌示好,背叛了陛下。賤妾糊塗至極,萬死難恕!」

  李治過去將她扶了起來,道:「都過去的事了,不必再提了。』

  王皇后悽然道:「從今以後,賤妾會在廟中替陛下和大唐祈福,以贖賤妾之罪孽。」

  李治證了證,聽她口氣,似乎已不奢求回宮了。

  王皇后又擦了擦眼淚,頓了片刻,說道:「福兒的事,確與賤妾有關。」

  李治道:「福兒就是那名舞姬嗎?」

  王皇后黯然道:「是的,前幾日,賤妾一位堂叔忽然找來,說想將福兒救出眾藝台,給他兒子做妾。不過需福兒配合。」

  「賤妾心想,福兒能出宮,嫁入柳氏為妾,總是一件好事。便寫了張紙條,

  讓福兒聽他吩咐行事。」

  說到這,硬咽道:「賤妾沒想到,他竟利用那紙條,迫福兒做出那種事來,

  又迫她自盡,是賤妾對不起她!」

  李治道:「你那堂叔叫什麼?」

  王皇后哽咽道:「柳、柳盛。」

  李治知她不擅說謊,又見她哭的哀切,此事應該不假。

  他蹲下身子,拍了拍王氏的肩膀,道:「福兒肯為你做出那種事,足見忠義,朕會厚葬她的。」

  王皇后叩首道:「多謝陛下—————多謝陛下———.」聲音哀切,如杜鵑啼血。

  李治見她額頭磕出了血,伸手抱住她,輕輕拍打她後背。

  不知過了多久,王氏嗓子都哭啞了,終於不再出聲。

  李治等了半天,側頭一看,才發現她在自己懷裡睡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