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武皇后的試探
第116章 武皇后的試探
吏部。
柳盛面色陰沉的翻看著各地司功參軍送上來的公函。
他是吏部郎中,負責的是審查司功參軍送上來的各地官員功績,為年底大考核做準備。
他翻看的很快,幾乎一目十行,如此辦差,不用想也知道,不可能把差事辦好。
這時,外面一名吏部主事走了進來,欣喜道:「柳郎中,前線傳來捷報,咱們打敗了突厥人!」
柳盛冷冷道:「然後呢?」
吏部主事愣了一下,道:「中書傳誥,下午酉時,聖人在承慶殿宴請五品以上群臣。」
柳盛冷著臉道:「必須去嗎?」
吏部主事道:「倒也不是,好像可去可不去。」
柳盛冷哼一聲,道:「知道了,你出去吧。」
吏部主事拱了拱手,告退離開。
柳盛以飛快的速度,將手中公務處理完畢,隨後大步離開了吏部公。
現在辰時都沒過,他已準備下衙回家了。
他最近一向如此,因他資歷很老,徐孝德都不敢管他,別人更不敢多說什麼。
柳盛坐著馬車回到家中,換了常服,徑直來到後院花廳。
他命人把府中歌姬舞姬召來,一邊喝酒,一邊欣賞著歌舞,很快就喝的醉醺的了。
便在這時,一名家丁來報,駙馬蕭銳求見。
柳盛擺了擺手,道:「請他進來吧。」
未幾,蕭銳搖著摺扇,慢悠悠走了進來,笑道:「柳兄真是雅士,大上午就在家中品鑑歌舞音律,難怪人家都稱你為音律大家。」
柳盛笑道:「駙馬請坐,在下也就這點愛好,難登大雅之堂。」
蕭銳落座後,望著歌舞,感嘆道:「好俊麗的舞姬,遍數長安城所有豪門高第,只怕也找不出幾家,能與柳兄養的舞姬相提並論。」
柳盛揚了揚眉,道:「在下說句狂妄的話,別說長安,就是皇宮眾藝台里的歌舞姬,也沒我調教的好。」
蕭銳笑道:「那是自然,柳兄畢竟在教坊司做過首官。」
柳盛出身河東柳氏,他堂兄便是王皇后舅舅柳爽。
永徽三年,唐高宗剛把武媚娘從感業寺接出來。
當時唐高宗還不準備廢王皇后,反而想扶持王皇后親族,制衡長孫無忌。
柳爽便是唐高宗選中之人,被拜為宰相。
只可惜王皇后沒有子嗣,柳爽建議她領養皇長子李忠,冊封李忠為太子,從而穩固皇后之位。
然而,當時朝政還在長孫無忌控制中,李忠要想成為太子,必須得到長孫無忌的支持。
柳爽為了穩固王皇后的位置,倒向了長孫無忌。
唐高宗自然憤怒,自那時起,便決定扶持武媚娘,取代王皇后。
王皇后被廢,褚遂良被貶,柳爽也終於意識到錯誤。
他主動辭去相位,自請遷吏部尚書,然而唐高宗對他極為厭惡,直接將他也外放了。
外放的還是蜀地。
廢王立武以來,柳氏便一不振,前陣子柳氏一名族人,還被尉遲恭給射死,皇帝竟什麼也不說。
柳盛心中鬱郁,對公務不再上心,每日飲酒賞舞為樂。
柳盛看了蕭銳一眼,笑道:「駙馬特意過來,不會是陪我喝酒的吧?」
蕭銳感嘆道:「在下只是見柳兄身處險境,卻不自知,特來提醒一番,以全朋友之義。」
柳盛揚了揚眉,道:「此話怎講?」
蕭銳看了眾舞姬一眼,笑而不語。
柳盛揮了揮手,屏退了所有歌舞姬和下人。
蕭銳這才開口道:「最近長孫羊的事,柳兄不會沒有看到吧?」
柳盛沉聲道:「看到又如何?」
蕭銳緩緩道:「劉仁軌這幫清流,當初被我們打壓的厲害,如今一朝得勢,
絕不會放過我們。」
柳盛皺眉道:「他們不是奉皇命調查長孫羊嗎?」
蕭銳冷哼道:「你以為他們真那麼清高?不過是借皇命在手,趁機報復。」
柳盛搖頭道:「知道又如何,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過一天算一天吧。」
蕭銳淡淡道:「柳兄真想像長孫羊一樣,被判一個秋決?」
柳盛眼皮子跳了跳,道:「你莫要危言聳聽,世族那麼多,他們沒道理就單獨找上我。」
蕭銳嘆道:「柳兄還沒意識到嗎?他們清理完戶部,下一個開刀的,就是吏部!」
柳盛證了,道:「不會吧———」」
「怎麼不會,柳兄忘了科舉之事嗎?當時聖人多麼震怒,你以為會放過吏部不成?」
柳盛變色道:「高有道的事,我可一點沒參與。」
蕭銳冷冷道:「清流派可不會管這些,等他們徹查吏部時,任何一點把柄,
他們都不會放過。柳兄自認為能躲過去嗎?」
柳盛面色慘白,道:「那我還能怎麼辦?」
蕭銳道:「清流剛剛起勢,根基並不穩固,聖人也不見得那麼相信他們,所以他們找了一柄刀。」
柳盛道:「什麼刀?」
蕭銳反問道:「長孫羊之案,誰沖在最前頭?」
柳盛變色道:「狄仁傑!」
蕭銳點頭道:「不錯,狄仁傑是聖人的應夢之臣,聖人對他極為信任,他又有破案之能,所以清流把狄仁傑當做手中利刃,對準我們。」
柳盛終於聽明白了,道:「你想讓我對付狄仁傑?」
蕭銳道:「不是我讓你對付,而是你想自保的話,必須折斷狄仁傑這柄刀。」
柳盛嘆道:「狄仁傑既得聖人信任,我如何對付的了他?」
蕭銳笑道:「他再受聖寵,畢竟是個年輕人,柳兄以前在教坊司時,不是很擅長對付這種年輕人嗎?」
柳盛深深看了他一眼,道:「清流把狄仁傑當刀,你們同樣把我當刀,想讓我幫你們對付狄仁傑。」
蕭銳嘆道:「柳兄,你我都坐在一艘船上,吏部被清理後,清流也不會放過我,大家為求自保罷了。」
柳盛閉目思索了良久,忽然道:「今日酉時,聖人在承慶殿設宴,你可知道蕭銳道:「自然。」
柳盛道:「我有個法子,可以壞了狄仁傑名聲,也許聖人就不再寵幸他了。」
蕭銳目光灼灼道:「只要他失去聖寵,便沒什麼可怕的了。」
柳盛道:「我需要立刻去準備計劃,另外也需要你幫我一個忙。」
蕭銳道:「柳兄儘管開口。
1
柳盛走到蕭銳身邊,兩人低語了一陣,蕭銳點點頭,起身離開了柳府。
武順邁著輕快的步子,來到立政殿,只聽楊夫人和武媚娘正在內殿輕聲說話。
她快步走了進去,拍手笑道:「好消息,好消息!
武媚娘抬頭道:「什麼好消息,讓阿姊如此歡喜?」
武順在母親旁邊坐下,笑道:「聽說前線打了大勝仗,蘇定方將軍攻破突厥人王帳,薛仁貴將軍攻破咽城。」
楊夫人訓斥道:「你妹妹懷著胎兒呢,別說戰場那些事,她可聽不得。「
武媚娘笑道:「母親,無礙的,身為大唐皇子,將來也要幫聖人守衛國土讓他聽聽也好。」
武順笑道:「那我可繼續說了,你們聽了別害怕。」
楊夫人驚道:「還有別的消息嗎?』
武順點點頭,低聲道:「我聽盧國公府的老夫人說,薛仁貴攻破咽城一戰,
斬首三萬多級!」
楊夫人臉色大變,雙手合十,喃喃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武順見武媚娘不說話了,打趣道:「妹子,你平日一向大膽,這會也被嚇到了吧?」
武媚娘淡淡一笑,道:「殺幾個人罷了,有何驚奇。我只是奇怪,平日見薛將軍頗為內斂,想不到上了戰場,竟如此勇猛。」
這時,張多海走了進來,見她們在說話,便默默侍立在一旁。
過了半響,武順嫌屋中太悶,去秋謐園閒逛去了。
又過一會,楊夫人去佛光寺請願,殿內終於只剩下武皇后一人。
張多海走到武皇后身邊,低聲道:「殿下,司宮台打聽到消息,似乎有人要對付狄仁傑。」
武媚娘道:「是誰?」
張多海道:「世族如今行事極為謹慎,並未打探到確切消息。」
武媚娘一言不發的望著他。
張多海趕忙道:「臣這就去再詳查。」
「回來。」
張多海轉過身子,道:「不用查了嗎?」
武媚娘淡淡道:「你既然知道,王伏勝也該知道。換句話說,陛下也已知曉,吾不可再插手。」
「那也是。」張多海臉上有些不自然。
根據他在司宮台的內線報告,王伏勝手下的司宮台密探們,最近仿佛喝了雞血一樣,起早摸黑的幹活,讓他倍感壓力。
武媚娘喝了口茶,又道:「倒是有件事,令吾奇怪。」
張多海道:「何事令殿下奇怪?』
武媚娘道:「世家派系的人,為何突然對狄仁傑動手?」
張多海想了想,道:「臣琢磨著,應該是因長孫羊的事。」
武媚娘道:「長孫羊之事,是清流官員主要負責調查,他們應該報復清流官員才是。」
張多海道:「臣聽說,長孫羊、長孫詮之事,劉仁軌躲在幕後,主要是狄仁傑在調查。」
「哦。」武媚娘眸光閃動。
張多海笑道:「狄仁傑還是太年輕了,被清流官員當做了槍使。」
武媚娘看了他一眼,道:「你覺得劉仁軌是這樣的人嗎?」
張多海愣道:「可從眼下情況來看,就是如此呀。」
武媚娘沉默了一會,道:「到底是不是這樣,試探一下就知道了。」
張多海道:「您準備怎麼試探?」
武媚娘沒有回答,走到桌案後,拿起筆,張多海趕忙過去幫她研磨。
武媚娘寫下一幅帖子,遞給張多海。
「拿去給徐充容瞧瞧,她自會告訴我答案。」
吏部。
柳盛面色陰沉的翻看著各地司功參軍送上來的公函。
他是吏部郎中,負責的是審查司功參軍送上來的各地官員功績,為年底大考核做準備。
他翻看的很快,幾乎一目十行,如此辦差,不用想也知道,不可能把差事辦好。
這時,外面一名吏部主事走了進來,欣喜道:「柳郎中,前線傳來捷報,咱們打敗了突厥人!」
柳盛冷冷道:「然後呢?」
吏部主事愣了一下,道:「中書傳誥,下午酉時,聖人在承慶殿宴請五品以上群臣。」
柳盛冷著臉道:「必須去嗎?」
吏部主事道:「倒也不是,好像可去可不去。」
柳盛冷哼一聲,道:「知道了,你出去吧。」
吏部主事拱了拱手,告退離開。
柳盛以飛快的速度,將手中公務處理完畢,隨後大步離開了吏部公。
現在辰時都沒過,他已準備下衙回家了。
他最近一向如此,因他資歷很老,徐孝德都不敢管他,別人更不敢多說什麼。
柳盛坐著馬車回到家中,換了常服,徑直來到後院花廳。
他命人把府中歌姬舞姬召來,一邊喝酒,一邊欣賞著歌舞,很快就喝的醉醺的了。
便在這時,一名家丁來報,駙馬蕭銳求見。
柳盛擺了擺手,道:「請他進來吧。」
未幾,蕭銳搖著摺扇,慢悠悠走了進來,笑道:「柳兄真是雅士,大上午就在家中品鑑歌舞音律,難怪人家都稱你為音律大家。」
柳盛笑道:「駙馬請坐,在下也就這點愛好,難登大雅之堂。」
蕭銳落座後,望著歌舞,感嘆道:「好俊麗的舞姬,遍數長安城所有豪門高第,只怕也找不出幾家,能與柳兄養的舞姬相提並論。」
柳盛揚了揚眉,道:「在下說句狂妄的話,別說長安,就是皇宮眾藝台里的歌舞姬,也沒我調教的好。」
蕭銳笑道:「那是自然,柳兄畢竟在教坊司做過首官。」
柳盛出身河東柳氏,他堂兄便是王皇后舅舅柳爽。
永徽三年,唐高宗剛把武媚娘從感業寺接出來。
當時唐高宗還不準備廢王皇后,反而想扶持王皇后親族,制衡長孫無忌。
柳爽便是唐高宗選中之人,被拜為宰相。
只可惜王皇后沒有子嗣,柳爽建議她領養皇長子李忠,冊封李忠為太子,從而穩固皇后之位。
然而,當時朝政還在長孫無忌控制中,李忠要想成為太子,必須得到長孫無忌的支持。
柳爽為了穩固王皇后的位置,倒向了長孫無忌。
唐高宗自然憤怒,自那時起,便決定扶持武媚娘,取代王皇后。
王皇后被廢,褚遂良被貶,柳爽也終於意識到錯誤。
他主動辭去相位,自請遷吏部尚書,然而唐高宗對他極為厭惡,直接將他也外放了。
外放的還是蜀地。
廢王立武以來,柳氏便一不振,前陣子柳氏一名族人,還被尉遲恭給射死,皇帝竟什麼也不說。
柳盛心中鬱郁,對公務不再上心,每日飲酒賞舞為樂。
柳盛看了蕭銳一眼,笑道:「駙馬特意過來,不會是陪我喝酒的吧?」
蕭銳感嘆道:「在下只是見柳兄身處險境,卻不自知,特來提醒一番,以全朋友之義。」
柳盛揚了揚眉,道:「此話怎講?」
蕭銳看了眾舞姬一眼,笑而不語。
柳盛揮了揮手,屏退了所有歌舞姬和下人。
蕭銳這才開口道:「最近長孫羊的事,柳兄不會沒有看到吧?」
柳盛沉聲道:「看到又如何?」
蕭銳緩緩道:「劉仁軌這幫清流,當初被我們打壓的厲害,如今一朝得勢,
絕不會放過我們。」
柳盛皺眉道:「他們不是奉皇命調查長孫羊嗎?」
蕭銳冷哼道:「你以為他們真那麼清高?不過是借皇命在手,趁機報復。」
柳盛搖頭道:「知道又如何,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過一天算一天吧。」
蕭銳淡淡道:「柳兄真想像長孫羊一樣,被判一個秋決?」
柳盛眼皮子跳了跳,道:「你莫要危言聳聽,世族那麼多,他們沒道理就單獨找上我。」
蕭銳嘆道:「柳兄還沒意識到嗎?他們清理完戶部,下一個開刀的,就是吏部!」
柳盛證了,道:「不會吧———」」
「怎麼不會,柳兄忘了科舉之事嗎?當時聖人多麼震怒,你以為會放過吏部不成?」
柳盛變色道:「高有道的事,我可一點沒參與。」
蕭銳冷冷道:「清流派可不會管這些,等他們徹查吏部時,任何一點把柄,
他們都不會放過。柳兄自認為能躲過去嗎?」
柳盛面色慘白,道:「那我還能怎麼辦?」
蕭銳道:「清流剛剛起勢,根基並不穩固,聖人也不見得那麼相信他們,所以他們找了一柄刀。」
柳盛道:「什麼刀?」
蕭銳反問道:「長孫羊之案,誰沖在最前頭?」
柳盛變色道:「狄仁傑!」
蕭銳點頭道:「不錯,狄仁傑是聖人的應夢之臣,聖人對他極為信任,他又有破案之能,所以清流把狄仁傑當做手中利刃,對準我們。」
柳盛終於聽明白了,道:「你想讓我對付狄仁傑?」
蕭銳道:「不是我讓你對付,而是你想自保的話,必須折斷狄仁傑這柄刀。」
柳盛嘆道:「狄仁傑既得聖人信任,我如何對付的了他?」
蕭銳笑道:「他再受聖寵,畢竟是個年輕人,柳兄以前在教坊司時,不是很擅長對付這種年輕人嗎?」
柳盛深深看了他一眼,道:「清流把狄仁傑當刀,你們同樣把我當刀,想讓我幫你們對付狄仁傑。」
蕭銳嘆道:「柳兄,你我都坐在一艘船上,吏部被清理後,清流也不會放過我,大家為求自保罷了。」
柳盛閉目思索了良久,忽然道:「今日酉時,聖人在承慶殿設宴,你可知道蕭銳道:「自然。」
柳盛道:「我有個法子,可以壞了狄仁傑名聲,也許聖人就不再寵幸他了。」
蕭銳目光灼灼道:「只要他失去聖寵,便沒什麼可怕的了。」
柳盛道:「我需要立刻去準備計劃,另外也需要你幫我一個忙。」
蕭銳道:「柳兄儘管開口。
1
柳盛走到蕭銳身邊,兩人低語了一陣,蕭銳點點頭,起身離開了柳府。
武順邁著輕快的步子,來到立政殿,只聽楊夫人和武媚娘正在內殿輕聲說話。
她快步走了進去,拍手笑道:「好消息,好消息!
武媚娘抬頭道:「什麼好消息,讓阿姊如此歡喜?」
武順在母親旁邊坐下,笑道:「聽說前線打了大勝仗,蘇定方將軍攻破突厥人王帳,薛仁貴將軍攻破咽城。」
楊夫人訓斥道:「你妹妹懷著胎兒呢,別說戰場那些事,她可聽不得。「
武媚娘笑道:「母親,無礙的,身為大唐皇子,將來也要幫聖人守衛國土讓他聽聽也好。」
武順笑道:「那我可繼續說了,你們聽了別害怕。」
楊夫人驚道:「還有別的消息嗎?』
武順點點頭,低聲道:「我聽盧國公府的老夫人說,薛仁貴攻破咽城一戰,
斬首三萬多級!」
楊夫人臉色大變,雙手合十,喃喃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武順見武媚娘不說話了,打趣道:「妹子,你平日一向大膽,這會也被嚇到了吧?」
武媚娘淡淡一笑,道:「殺幾個人罷了,有何驚奇。我只是奇怪,平日見薛將軍頗為內斂,想不到上了戰場,竟如此勇猛。」
這時,張多海走了進來,見她們在說話,便默默侍立在一旁。
過了半響,武順嫌屋中太悶,去秋謐園閒逛去了。
又過一會,楊夫人去佛光寺請願,殿內終於只剩下武皇后一人。
張多海走到武皇后身邊,低聲道:「殿下,司宮台打聽到消息,似乎有人要對付狄仁傑。」
武媚娘道:「是誰?」
張多海道:「世族如今行事極為謹慎,並未打探到確切消息。」
武媚娘一言不發的望著他。
張多海趕忙道:「臣這就去再詳查。」
「回來。」
張多海轉過身子,道:「不用查了嗎?」
武媚娘淡淡道:「你既然知道,王伏勝也該知道。換句話說,陛下也已知曉,吾不可再插手。」
「那也是。」張多海臉上有些不自然。
根據他在司宮台的內線報告,王伏勝手下的司宮台密探們,最近仿佛喝了雞血一樣,起早摸黑的幹活,讓他倍感壓力。
武媚娘喝了口茶,又道:「倒是有件事,令吾奇怪。」
張多海道:「何事令殿下奇怪?』
武媚娘道:「世家派系的人,為何突然對狄仁傑動手?」
張多海想了想,道:「臣琢磨著,應該是因長孫羊的事。」
武媚娘道:「長孫羊之事,是清流官員主要負責調查,他們應該報復清流官員才是。」
張多海道:「臣聽說,長孫羊、長孫詮之事,劉仁軌躲在幕後,主要是狄仁傑在調查。」
「哦。」武媚娘眸光閃動。
張多海笑道:「狄仁傑還是太年輕了,被清流官員當做了槍使。」
武媚娘看了他一眼,道:「你覺得劉仁軌是這樣的人嗎?」
張多海愣道:「可從眼下情況來看,就是如此呀。」
武媚娘沉默了一會,道:「到底是不是這樣,試探一下就知道了。」
張多海道:「您準備怎麼試探?」
武媚娘沒有回答,走到桌案後,拿起筆,張多海趕忙過去幫她研磨。
武媚娘寫下一幅帖子,遞給張多海。
「拿去給徐充容瞧瞧,她自會告訴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