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諸葛承因為這個混亂的輩分認知張大著眼睛看著諸葛亮,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而諸葛亮只是微笑著點點頭確認他沒在開玩笑。

  「你以後在鬼谷待得久了就會明白,這種靈魂上的傳承對於我們來說遠勝於血脈的傳承。

  當你時隔百多年看見自己血脈傳承的孩子,並且在未來會與對方相處成千上萬年,那麼那個孩子對於你來說,哪怕血緣上稍微隔了幾代,但比起親生的都要親近許多,就同自己養大的沒有區別了。」

  諸葛亮說完這句後又看向了拓跋珪:「畢竟鬼谷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像珪兒你這麼幸運,父子兩代同時都有資格入鬼谷。像我這樣能有後代再進來的已經是很好的了,更多的人則是像他,因為子孫的不爭氣,鬼谷里只有他一個孤家寡人。」

  「現在再來解釋你剛剛那個問題,在你們倆靈魂的一部分進入鬼谷的那一刻,你們的記憶也跟著一起進來了。至此鬼谷里所有的先輩們都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這三年裡,各家對你們那一戰的復盤也已經做出來好幾局了。」

  「那在這三年裡,我們所在的桃源鄉到底是……」因為諸葛亮過於親近的稱呼,拓跋珪這會的感受也是五味雜陳,直到現在他終於徹底解了在虎牢關上當諸葛承叫拓跋嗣「嗣兒」時,那孩子滿臉糾結的表情究竟從何而來了。

  諸葛亮沒有直接回答拓跋珪的問題,他只是轉過頭又看向桌子上的沙盤。諸葛承和拓跋珪自然順著他的眼光也一起看了過去。這倆人看了一眼沙盤上的地形後瞬間都是一臉的震驚,因為那個過分詳細的縮略沙盤上所有的場景,正是他們熟悉的桃源鄉。

  「難道這三年裡,我們倆個是生活在這個沙盤裡?」

  諸葛承和拓跋珪湊到桌子前想仔細研究這個沙盤,但是司馬懿只隨手一揮,那個沙盤就消失不見了。

  「以後研究你自己的去。」司馬懿對著拓跋珪沒好氣地說了一句。

  「就你們最後出來的那一下,我的桃源鄉至少有十年算是白養了。」

  「桃源鄉是宣帝陛下自己的……東西?」諸葛承愣了很久,還是沒找到合適的詞來形容桃源鄉。

  「嗯,那是他們帝王家的傳承,名字叫帝王空間,等過兩天仲達會帶珪兒去認認門,他早晚也是要學的。」

  「那我們倆一入鬼谷不是來這裡而是先去了桃源鄉,也是兩位安排的嗎?」

  「這也不是我們單獨的安排,所有入鬼谷的靈魂都會有這麼個類似的環節,被安排去某位帝王的空間裡待上一段時間。只不過因為我們倆算是你們的長輩,仲達一個被追封的皇帝也是正經帝王家的人,所以鬼谷就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們來弄了。」

  「鬼谷安排我們進入桃源鄉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雖然諸葛承這會出來已經有一會了,但和諸葛亮的幾句對話里,他對於鬼谷的不解好奇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你覺得你們在桃源鄉的日子開心嗎?那是你們嚮往的生活嗎?如果是的話你們又是為什麼放棄了桃源鄉?」

  諸葛亮的三個問題大約就幫諸葛承他們回顧了在桃源鄉里的心路歷程,而諸葛承也隱隱明白了鬼谷這樣安排的用意。

  「對於我們這些入了鬼谷的人,生前哪一個不是被世事折磨到恨不得遁世了事,所以桃源鄉這樣的地方給了我們的靈魂最好的休息場所。

  但鬼谷之所以選擇我們不是為了讓我們安逸地過自己的小日子的,即使有桃源鄉這樣的逃避和安息之所,我們依舊會選擇背負自己的責任和那隨之而來的痛苦一路向前,這才是能進入鬼谷的人必須具備的資質。」

  諸葛承和拓跋珪因為諸葛亮的這番解釋各自沉思,而諸葛亮則笑著提起了另一點:「但你們只在裡面待了三年這已經算很短的了,之前我和仲達打賭,他說你們要花十年才願意離開,我就算更看好你們,也估計你們需要五年時間。」

  「祖……父…親……您過獎了。」對於稱呼的問題,諸葛承依舊在那裡彆扭,但好歹磕磕巴巴地念全了。

  「主要是我發現我們在桃源鄉里不會受傷,才敢放膽亂來。」

  「對啊,我就一直說你的帝王空間還差得遠吧。」從諸葛亮這個隨意的語氣來看,諸葛承對拓跋珪的那個態度說不定是來自家族遺傳。

  「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哪家的帝王空間能實質地影響到另一個正經帝王,哪怕他還不算入了帝王家的門,但在我的天下里我才是掌控一切的人,這本來就是帝王家的本能。」

  「那個……」眼看著諸葛亮和司馬懿好像要吵起來了,諸葛承想著趕緊找點別的來轉移話題。

  「這三年裡我們在桃源鄉里的生活起居,您和……宣帝陛下都在一旁看著嗎?」

  「你是說你們的那點事是吧?」諸葛亮聽諸葛承支支吾吾臉色泛紅就知道他想問什麼。

  「別擔心,關鍵的時候我都沒有看,你的……亞父我也打發他去干別的了。」

  諸葛承聞言後抱住頭一臉沮喪懊惱的樣子,果然他和拓跋珪在桃源鄉的那點事兩位長輩都知道了。但諸葛亮那句「亞父」又給了諸葛承一個巨大的安慰,如果大家都差不多的話,那自然也就能夠互相解了。

  「那阿爹,亞父,關於鬼谷,承兒還有很多問題想問。」在這層解之後,諸葛承的稱呼出口起來也變得順利很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