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對阿,如果自己被藏起來了,誰會得到最大的好處呢?
自己被藏起來,朝堂必然會覺得自己要麼失蹤要麼死了,自己是去談判的,斬殺來使,是兩軍大忌,若是自己遲遲不出現,這事兒繼續僵持,不管自己是死是活,都會按照王禧言而無信不守武德來處置,開戰是必然的了。
開戰對魯證是最有利的嗎?
貌似未必,魯證是老將,馳騁多年,須臾幾年就能告老還鄉,按照過去的軍功,封個閒散侯爺不愁吃喝,此戰對戰的可是王禧,鎮守西南的第一人,他的軍隊,是貼著南蠻子打了多年的練家子,並非養尊處優的少爺兵,和王禧對上,魯證也不能保證全勝,沒必要拿著晚年冒險。
所以到底是誰想打這一場仗?而且還非打不可?
這人能指使得動魯證的話,普天下之下,若非當今的官家……
馬倏腦子有些麻,只覺得腦仁一陣一陣地痛,他每日喝的藥里多少加了些容易讓他糊塗無法思考的草藥,兵臨城下,兩軍對壘,可往往衝鋒的號角卻並不會輕易吹響。
每次交戰,必有人亡,若有人亡,又必有百姓受苦,民心所失,故而,這次王禧願意談判,於民生來說,倒是好事兒,且兩軍中本就有故友親朋,若真是開戰,又是一場生靈塗炭。
可官家不願意讓王禧談判,官家這是要打啊,是一定要打的。
或者說,官家要打的不是這一場仗,而是王禧。
王禧在西南擁兵自重,盤桓已久,雖然抵禦外敵有功,可邊疆總歸有些見不得人的交易,北方邊塞常見,每到冬日,那些靠著放馬吃草的突厥人沒了口糧,總是會劫掠周邊村落,都護府必得時時派人巡邏禦敵,人總是不夠用,每次出兵必有損傷。
久而久之,便有了一個不成文的默契,亦或者說是私下的交易。
突厥人來,可以,但是只能搶奪固定的村莊,旁的村莊一概不能碰,每年的劫掠對象也不同,上到節度使,下到金吾衛,都知道一到冬天,就得給周邊村莊抽籤,抽中的,便是今年的倒霉蛋,被抽中的村中將會成為突厥人手中的肥羊,任憑突厥人宰割,無人來救,官家不會救,金吾衛不會救,就連旁邊的村子也會按兵不動。
就算如此,這周圍的村子也都默認這種方式,畢竟,若不抓鬮抽籤,每年都得擔心受怕,且那突厥人都是流竄作亂,今日禍害這家村落,明日便去了山南,抓鬮抽籤,至少能躲過個安穩年,若是不幸被抽中了,要麼多加防護,要麼將家中女眷細軟先行安排了,亦或者將貴重財物放在屋外,圖一個突厥人心軟,拿了東西就走。
「不跑嗎?」起初馬倏知道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既然知道自己的村子是砧板上的魚肉,為何不跑?
後來又立刻意識到,這能往哪裡跑呢?西北人跡罕至,地廣人稀,周圍的村落但凡知道你是被抽中的村子裡出來的人,要麼押解回去,要麼閉門不管,亦或者直接離開西北?可本朝戶籍管理嚴苛,尤其是西北西南這類邊疆要塞,大多是發配來的軍戶,世代不能離開。
西北如此,西南總歸是類似,不過王禧將這方面的關係處理得很好,至少一次彈劾他的奏摺都沒有。
可越是這樣,官家越是害怕。
若西南真鬧成西北那樣,倒是好事兒,可越是平靜的水面下,總是隱藏著越大的洪流。
這是官家,不想留王禧了。
馬倏懂了,這幫捆著自己的人,既不放自己出去,也不傷害自己,自己不過是全局計劃中最無足輕重的一環罷了,只要自己不出現,官家就有理由直接開戰,至於馬倏……
對啊,自己將來會怎麼樣呢?
若是官家尚有良心,也可將他放出去,只說後來找到了走失的馬倏一伙人,不對,若是官家胸有成竹地覺得馬倏等人沒有察覺到背後這層計謀,自然可以將馬倏等人放出去,可若馬倏等人察覺了呢?亦或者,是官家覺得他們察覺了?
滅口,馬倏忽而背脊發涼,只有死人才是最老實的。
外頭忽而有人說話。
「那群流民吃得真多,本不該分給他們這些白米粥的。」
「也是奇怪,北邊怎麼會有流民?京都出事兒了?」
「怎麼可能?多半是旱災鬧的吧,說京郊出現土匪這種事兒,簡直天方夜譚,正當城防營是吃白食的嗎?無非是想危言聳聽一下,多分幾碗粥罷了。」
「不過……嘿嘿。」
「不過什麼?哎喲,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了。」
「那女娃的確好看,我瞧她,是故意把臉給塗黑的,倒是主意多,還把手指甲縫裡也塞了泥巴,可沒幹過農活的就是沒幹過農活的,我家世代務農,豈會不知這務農的農婦手上的繭子多得和麻子一樣,你看我老娘,手上的肉就沒一塊兒是平的。」
「怕是路途坎坷,人家也只是為了自保罷了。」
北邊有流民過來?還有人說京郊有土匪?
馬倏才聽了這麼一耳朵,便是感覺有人掀了帘子進來,馬倏後脖頸瞬間帶著腦袋往後一仰,裝作昏死的樣子。
來人應當只是巡查的,只瞧了一陣,並沒發覺什麼異樣,又放下帘子出去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自己被藏起來,朝堂必然會覺得自己要麼失蹤要麼死了,自己是去談判的,斬殺來使,是兩軍大忌,若是自己遲遲不出現,這事兒繼續僵持,不管自己是死是活,都會按照王禧言而無信不守武德來處置,開戰是必然的了。
開戰對魯證是最有利的嗎?
貌似未必,魯證是老將,馳騁多年,須臾幾年就能告老還鄉,按照過去的軍功,封個閒散侯爺不愁吃喝,此戰對戰的可是王禧,鎮守西南的第一人,他的軍隊,是貼著南蠻子打了多年的練家子,並非養尊處優的少爺兵,和王禧對上,魯證也不能保證全勝,沒必要拿著晚年冒險。
所以到底是誰想打這一場仗?而且還非打不可?
這人能指使得動魯證的話,普天下之下,若非當今的官家……
馬倏腦子有些麻,只覺得腦仁一陣一陣地痛,他每日喝的藥里多少加了些容易讓他糊塗無法思考的草藥,兵臨城下,兩軍對壘,可往往衝鋒的號角卻並不會輕易吹響。
每次交戰,必有人亡,若有人亡,又必有百姓受苦,民心所失,故而,這次王禧願意談判,於民生來說,倒是好事兒,且兩軍中本就有故友親朋,若真是開戰,又是一場生靈塗炭。
可官家不願意讓王禧談判,官家這是要打啊,是一定要打的。
或者說,官家要打的不是這一場仗,而是王禧。
王禧在西南擁兵自重,盤桓已久,雖然抵禦外敵有功,可邊疆總歸有些見不得人的交易,北方邊塞常見,每到冬日,那些靠著放馬吃草的突厥人沒了口糧,總是會劫掠周邊村落,都護府必得時時派人巡邏禦敵,人總是不夠用,每次出兵必有損傷。
久而久之,便有了一個不成文的默契,亦或者說是私下的交易。
突厥人來,可以,但是只能搶奪固定的村莊,旁的村莊一概不能碰,每年的劫掠對象也不同,上到節度使,下到金吾衛,都知道一到冬天,就得給周邊村莊抽籤,抽中的,便是今年的倒霉蛋,被抽中的村中將會成為突厥人手中的肥羊,任憑突厥人宰割,無人來救,官家不會救,金吾衛不會救,就連旁邊的村子也會按兵不動。
就算如此,這周圍的村子也都默認這種方式,畢竟,若不抓鬮抽籤,每年都得擔心受怕,且那突厥人都是流竄作亂,今日禍害這家村落,明日便去了山南,抓鬮抽籤,至少能躲過個安穩年,若是不幸被抽中了,要麼多加防護,要麼將家中女眷細軟先行安排了,亦或者將貴重財物放在屋外,圖一個突厥人心軟,拿了東西就走。
「不跑嗎?」起初馬倏知道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既然知道自己的村子是砧板上的魚肉,為何不跑?
後來又立刻意識到,這能往哪裡跑呢?西北人跡罕至,地廣人稀,周圍的村落但凡知道你是被抽中的村子裡出來的人,要麼押解回去,要麼閉門不管,亦或者直接離開西北?可本朝戶籍管理嚴苛,尤其是西北西南這類邊疆要塞,大多是發配來的軍戶,世代不能離開。
西北如此,西南總歸是類似,不過王禧將這方面的關係處理得很好,至少一次彈劾他的奏摺都沒有。
可越是這樣,官家越是害怕。
若西南真鬧成西北那樣,倒是好事兒,可越是平靜的水面下,總是隱藏著越大的洪流。
這是官家,不想留王禧了。
馬倏懂了,這幫捆著自己的人,既不放自己出去,也不傷害自己,自己不過是全局計劃中最無足輕重的一環罷了,只要自己不出現,官家就有理由直接開戰,至於馬倏……
對啊,自己將來會怎麼樣呢?
若是官家尚有良心,也可將他放出去,只說後來找到了走失的馬倏一伙人,不對,若是官家胸有成竹地覺得馬倏等人沒有察覺到背後這層計謀,自然可以將馬倏等人放出去,可若馬倏等人察覺了呢?亦或者,是官家覺得他們察覺了?
滅口,馬倏忽而背脊發涼,只有死人才是最老實的。
外頭忽而有人說話。
「那群流民吃得真多,本不該分給他們這些白米粥的。」
「也是奇怪,北邊怎麼會有流民?京都出事兒了?」
「怎麼可能?多半是旱災鬧的吧,說京郊出現土匪這種事兒,簡直天方夜譚,正當城防營是吃白食的嗎?無非是想危言聳聽一下,多分幾碗粥罷了。」
「不過……嘿嘿。」
「不過什麼?哎喲,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了。」
「那女娃的確好看,我瞧她,是故意把臉給塗黑的,倒是主意多,還把手指甲縫裡也塞了泥巴,可沒幹過農活的就是沒幹過農活的,我家世代務農,豈會不知這務農的農婦手上的繭子多得和麻子一樣,你看我老娘,手上的肉就沒一塊兒是平的。」
「怕是路途坎坷,人家也只是為了自保罷了。」
北邊有流民過來?還有人說京郊有土匪?
馬倏才聽了這麼一耳朵,便是感覺有人掀了帘子進來,馬倏後脖頸瞬間帶著腦袋往後一仰,裝作昏死的樣子。
來人應當只是巡查的,只瞧了一陣,並沒發覺什麼異樣,又放下帘子出去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