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依然找不到,我失望過很多次了。
「陛下,過了大暑就是中秋,要不要叫寶勤回城過節?」
我點頭,叫他回來。長久以來,我懷著微弱的希望,也許能找到那個失落的孩子。無它奢望,只希望他活著。
「你覺得他活著嗎?」
代英回答:「自然活著。只是他成了普通人,同山川日月一起延綿萬代。」
我笑了,你挺會安慰人。他們的計劃很清楚,逼迫我接受靈嬰。另外前橋閣需要我的首肯,才能為他授業講課。
「等他長大了,是聽你的,還是聽我的?」我故意嚇他。
閔代英就朝我一拜:「陛下,臣永遠聽命於陛下,天地萬物皆聽命於陛下。」
他很早對我不滿了。不過拘泥於世俗條框,他永遠不敢弒君。很多人暗中進言,閔代英把持羽林衛,威懾前橋閣,請陛下慎之再慎。他們把他怎麼對待韋大人的事告訴我,預言他將行大逆之事,並且勸我除掉他。可我始終沒有做。只有那麼一次,我真切感受到威脅。
那年夏天,渤海國的鹿人王隨船抵達京都,與鐵麒麟談了一筆大買賣。渤海國糧食豐饒,每年向中原供給大量的大豆玉米,鐵麒麟就回報相當數目的金幣。鹿人王與閔代英是多年朋友,生意談完後,他就留下他,在京都遊玩幾天。那時接近中秋,應該籌備去雍州了。但是客人沒走,他不想扔下他,於是擅自決定,取消當年的中秋祭奠,整艘船都不用去了。
我得知後勃然大怒。因為向我上稟的前橋閣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他們也認為招待客人更重要。而祭拜儀式過於繁瑣,倉促之下不能安排周到,今年就請太常寺代勞吧。
「陛下,那裡的老祖宗通達明理,皇后娘娘更明事理。偶爾缺席一次,她不會怪你的。」
他們認為我追思皇后,才執意要去的。可並不全然這樣。閔代英振臂一揮,扯起的衣袖過於寬大,連雍州都蓋住了。那讓我莫名感受到威脅。我陷入沉默,連羽林衛對他的親近,都沒讓我感到威脅。我從不怕他動武。可他的長袖讓雍州顯得可有可無了,沒有人在意南宮世家,很快沒人會在意鐵麒麟,沒有人會在意我。
我叫他來中殿,問他為何取消船期。顯然他未料到這件事令我如此生氣,猶豫片刻,隨即答覆會安排好一切,陛下可以如期上島。可我沒消氣,用陰晴不定的口吻質問他。
「你知道國庫內金幣儲量不足嗎?居然答應每年給渤海國數千黃金。」
他低頭回:「臣知道。但是糧食更重要,除去供給平民更能充軍餉。而且南方綢布充足,鼓城大門已開,不愁換不到金幣。」
「說得輕巧,誰去鼓城呢?」
看來他早想好人選,我當即打斷:「你想栽培靈嬰,叫他去吧。他該受受磨練。」
閔代英沉默一會,隨後笑道:「臣不敢有異議。若讓寶勤跟著會更好,他懂綢布,他也認識喬大爺。」
我又說:「叫南辰跟他去。羽林衛的差事先交給阿松。」
他明白我的用意,很快答應了。
「這個月為渤海國的買賣,大家勞累得很。你顧慮得對,興師動眾跑一趟雍州不值得。不如就近找個地方賞月,就我與愛卿兩人。」
他有些不解,試探地假笑:「花好月圓夜,陛下該邀美人,怎麼邀我這個瘸子呢。」
我讓他回去了。回去時他是驚疑不定的。我到底想不想殺他?我自己都不知道。思考很久,臨近中秋的前一晚,我想到南山寺。那裡的鐘聲能讓我平靜。
叮嚀阿松不要驚動其他人。阿松又驚又擔心,他擔心我又犯病了。
「陛下,你想幹什麼?」
那裡的晚霞很美,我很久沒去了。挑一壇好酒,瑤池仙釀,這個名字好,喝完就能上天。對方準時赴宴,身旁只跟著家僕。
寺廟幽暗,沒有點燈,他語氣很輕鬆:「陛下,當年我來這裡,是想結果自己,不過今天臣可不想死。」
我笑了笑:「代英,你知道我收到多少秘奏?陳條列綱,告你謀逆。」
「陛下相信嗎?」
我揭開酒罈,一人一壺。他摸著杯壁,專注地審視這一盞酒。
「臣知錯,同渤海國交從過密,耽誤了雍州之行。陛下,臣重視鹿人王,因為他能供給中原充沛的糧餉…」
我讓他不用解釋。我對這些沒興趣。
「怎麼不喝?」
他握緊杯子,一臉疑神疑鬼。站著的家僕更著急,恨不得砸掉杯子。
「代英,我讓你一人來的,你帶家僕不要緊,居然還敢帶殺手。」
突然抽出腰上的刀,朝房梁擲去,然後阿松一個撲身,將樑上的人拽住。哪知此人輕功很好,一個側身,巧滑溜走。阿松翻身要抓,只抓住腳踝,兩人重心不穩,直接砸向窗格。兩個大塊砸過去,年久失修的窗欞承受不住,咔嚓脆裂,整個兒全塌了。因為動靜很大,暗中埋伏的羽林衛都闖進來。
「閔代英,你果然要謀逆啊。」
他馬上反駁:「這些人是來保護陛下的。」
「既然如此,他們就該勸你飲下這杯酒。有你在,我的日子就不安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陛下,過了大暑就是中秋,要不要叫寶勤回城過節?」
我點頭,叫他回來。長久以來,我懷著微弱的希望,也許能找到那個失落的孩子。無它奢望,只希望他活著。
「你覺得他活著嗎?」
代英回答:「自然活著。只是他成了普通人,同山川日月一起延綿萬代。」
我笑了,你挺會安慰人。他們的計劃很清楚,逼迫我接受靈嬰。另外前橋閣需要我的首肯,才能為他授業講課。
「等他長大了,是聽你的,還是聽我的?」我故意嚇他。
閔代英就朝我一拜:「陛下,臣永遠聽命於陛下,天地萬物皆聽命於陛下。」
他很早對我不滿了。不過拘泥於世俗條框,他永遠不敢弒君。很多人暗中進言,閔代英把持羽林衛,威懾前橋閣,請陛下慎之再慎。他們把他怎麼對待韋大人的事告訴我,預言他將行大逆之事,並且勸我除掉他。可我始終沒有做。只有那麼一次,我真切感受到威脅。
那年夏天,渤海國的鹿人王隨船抵達京都,與鐵麒麟談了一筆大買賣。渤海國糧食豐饒,每年向中原供給大量的大豆玉米,鐵麒麟就回報相當數目的金幣。鹿人王與閔代英是多年朋友,生意談完後,他就留下他,在京都遊玩幾天。那時接近中秋,應該籌備去雍州了。但是客人沒走,他不想扔下他,於是擅自決定,取消當年的中秋祭奠,整艘船都不用去了。
我得知後勃然大怒。因為向我上稟的前橋閣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他們也認為招待客人更重要。而祭拜儀式過於繁瑣,倉促之下不能安排周到,今年就請太常寺代勞吧。
「陛下,那裡的老祖宗通達明理,皇后娘娘更明事理。偶爾缺席一次,她不會怪你的。」
他們認為我追思皇后,才執意要去的。可並不全然這樣。閔代英振臂一揮,扯起的衣袖過於寬大,連雍州都蓋住了。那讓我莫名感受到威脅。我陷入沉默,連羽林衛對他的親近,都沒讓我感到威脅。我從不怕他動武。可他的長袖讓雍州顯得可有可無了,沒有人在意南宮世家,很快沒人會在意鐵麒麟,沒有人會在意我。
我叫他來中殿,問他為何取消船期。顯然他未料到這件事令我如此生氣,猶豫片刻,隨即答覆會安排好一切,陛下可以如期上島。可我沒消氣,用陰晴不定的口吻質問他。
「你知道國庫內金幣儲量不足嗎?居然答應每年給渤海國數千黃金。」
他低頭回:「臣知道。但是糧食更重要,除去供給平民更能充軍餉。而且南方綢布充足,鼓城大門已開,不愁換不到金幣。」
「說得輕巧,誰去鼓城呢?」
看來他早想好人選,我當即打斷:「你想栽培靈嬰,叫他去吧。他該受受磨練。」
閔代英沉默一會,隨後笑道:「臣不敢有異議。若讓寶勤跟著會更好,他懂綢布,他也認識喬大爺。」
我又說:「叫南辰跟他去。羽林衛的差事先交給阿松。」
他明白我的用意,很快答應了。
「這個月為渤海國的買賣,大家勞累得很。你顧慮得對,興師動眾跑一趟雍州不值得。不如就近找個地方賞月,就我與愛卿兩人。」
他有些不解,試探地假笑:「花好月圓夜,陛下該邀美人,怎麼邀我這個瘸子呢。」
我讓他回去了。回去時他是驚疑不定的。我到底想不想殺他?我自己都不知道。思考很久,臨近中秋的前一晚,我想到南山寺。那裡的鐘聲能讓我平靜。
叮嚀阿松不要驚動其他人。阿松又驚又擔心,他擔心我又犯病了。
「陛下,你想幹什麼?」
那裡的晚霞很美,我很久沒去了。挑一壇好酒,瑤池仙釀,這個名字好,喝完就能上天。對方準時赴宴,身旁只跟著家僕。
寺廟幽暗,沒有點燈,他語氣很輕鬆:「陛下,當年我來這裡,是想結果自己,不過今天臣可不想死。」
我笑了笑:「代英,你知道我收到多少秘奏?陳條列綱,告你謀逆。」
「陛下相信嗎?」
我揭開酒罈,一人一壺。他摸著杯壁,專注地審視這一盞酒。
「臣知錯,同渤海國交從過密,耽誤了雍州之行。陛下,臣重視鹿人王,因為他能供給中原充沛的糧餉…」
我讓他不用解釋。我對這些沒興趣。
「怎麼不喝?」
他握緊杯子,一臉疑神疑鬼。站著的家僕更著急,恨不得砸掉杯子。
「代英,我讓你一人來的,你帶家僕不要緊,居然還敢帶殺手。」
突然抽出腰上的刀,朝房梁擲去,然後阿松一個撲身,將樑上的人拽住。哪知此人輕功很好,一個側身,巧滑溜走。阿松翻身要抓,只抓住腳踝,兩人重心不穩,直接砸向窗格。兩個大塊砸過去,年久失修的窗欞承受不住,咔嚓脆裂,整個兒全塌了。因為動靜很大,暗中埋伏的羽林衛都闖進來。
「閔代英,你果然要謀逆啊。」
他馬上反駁:「這些人是來保護陛下的。」
「既然如此,他們就該勸你飲下這杯酒。有你在,我的日子就不安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