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頁
弘晝頓了頓才說道:「讓禮部的人來,準備擬旨。」
原先六阿哥已經是做了貝勒了。
他身子弱,並不能擔任差事,所以在仕途上,其實並沒有什麼能往上走的機會。然而,自打皇太后過世,六阿哥幫著整理了皇太后生前所有筆記,又整理了太上皇所有文章詩詞,還將當年年貴妃的詩詞文章也給翻找出來,一一整理印刷。
弘晝不看年貴妃的,但也要看自家親額娘和汗阿瑪的,所以就以辛勤的功勞,封了六阿哥為貝勒。
但現在人都死了,這爵位,自然也是該升一升的。
弘晝沉吟了一下,就說道:「他好文書,又文采斐然,不如就封為毓郡王。」
王河不敢應聲,皇上做的決定,他們伺候的太監怎麼可能敢應和或者反對?弘晝也並不指望有人能說什麼,只嘆口氣,隨即起身:「讓禮部一早就去宣旨……另外,到阿哥所說一聲,命二阿哥明日裡出宮,去主持毓郡王喪禮。」
六阿哥,也就是現在的毓郡王,體弱,六福晉當年十分艱難才生了一個格格,自此之後,就再也沒有開懷。喪事嘛,需得有男丁
幫襯,要幫忙招呼來祭拜的,要幫忙打番,還要主持哭靈事宜。
這總不能都讓毓郡王家的格格出面吧?
不過,既然毓郡王沒有子嗣,就需得過繼。
弘晝回到後宮,就問了章佳氏的意見:「老二或者老三……你看哪個合適?」毓郡王畢竟還有個爵位呢,總不好將這爵位白白便宜了別人。
章佳氏就搖搖頭:「無論哪個,我都是捨不得的,不過皇上既然問了,那就……老二吧。」
不然過繼了老三,留下老二,再讓老二心里生了貪念,那可怎麼辦?所以,倒不如按照順序,將老二給過繼出去,兄弟里面,他先得了爵位,還一上來就是郡王爵位,也算是做父母的對他的顧念了。
弘晝心里也是這樣想法,於是等毓郡王的喪事之後,這過繼的聖旨也就跟著下來了。
弘曆是有些不太高興的,特意進宮來抱怨:「我和老六都說好了,要過繼我家老四的……」
弘晝繼位之後,為了讓胤禛高興,索性將弘曆給放了出來。弘曆呢,才幹自然是有的,但同樣的,為人風流這本性也是改不掉的。從他得了郡王的爵位,府里就一下子抬了三個側福晉——一開始的那拉氏,還有生了大阿哥的富察格格,再有接連小產了兩次,到現在都不曾再有身孕的高氏。
然後,又廣納姬妾。
弘晝繼位嘛,周邊國家也都有來慶賀的。高句麗等附屬國也送來了美人,弘晝沒要,給了弘曆。
弘曆說的老四,就是這位高句麗的美人生的。
他家里光是阿哥,現如今就有八個,還有格格三個。這子女數量,連他親爹胤禛都超過了。
雖說弘曆能幹,銀子也賺的不少,但爵位這東西不是那麼好賺的啊,生了孩子,做父母的,哪個不想給安排的周周到到的?弘曆也早就盯著六阿哥那府里呢,反正他兒子多,過繼出去也並不心疼。
但沒想到被弘晝給半路攔截了。
弘晝並不以為意,你是當爹的,那我也是當爹的,你為你兒子著想,我為什麼不能為我兒子考慮呢?你技不如人,還來抱怨,那可就有點兒太厚臉皮了。
他就說西藏的事兒:「老七眼看要回來了,我打算讓你過去接應一番,將那後續的事情料理了,此次,不管是老七還是你,若是能徹底解決了那邊事情,你們這功勞,我自然不會忽略。」
七阿哥肯定是一個親王的爵位了,他雖然年輕,但戰功赫赫啊。
七阿哥主要是對和談的事兒並不擅長,否則也輪不到弘曆去接應。
弘晝這樣說了,弘曆就嘆氣:「那我去一趟……不過你可得說話算數,我也不要多的,就一個貝勒,我家那老大,我打算將他分出去。」
老大永璜是庶出的,弘曆雖然好色,但還算是明智,知道嫡庶不能亂,他自己的爵位必然是要留給老二永璉。但老大畢竟也是他心愛的兒子,總不能將老大白身給分出去吧?
家宅要是想安寧,就需得學當年的怡親王,庶長子成了家就分出去。
弘晝很敷衍的點頭:「我知道了,你該啟程就啟程去吧。」
等過幾日,他就收到了七阿哥送過來的密折。
弘晝看完之後,也並沒有多少情緒波動,這一場仗,他本來就心里有數,現在也就是到了驗看結果的時候,所以也並不用太意外。
弘晝只寫信回去問了英哥的情況,英哥是塔納的兒子,當年塔納夫妻遇刺,因著英哥恰好被送到了胤禛和耿文華身邊,倒是讓這孩子保住了性命。
本來七阿哥去西藏,英哥也是想去的,但弘晝不許,塔納就這麼一個兒子,這麼一滴骨血,若是在戰場上出了事兒可怎麼辦?
可沒想到,英哥機靈,硬是哄騙了伺候的人,繞過了侍衛宮女嬤嬤,自己偷偷的跟著出了京城。
等弘晝派人追上去,英哥是死活不回來。
又有七阿哥幫襯,說是願意照看英哥,必定會將活蹦亂跳的英哥給帶回來,弘晝這才沒法子,緊急下旨,封了英哥一個小將的名號,這才許了他跟著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原先六阿哥已經是做了貝勒了。
他身子弱,並不能擔任差事,所以在仕途上,其實並沒有什麼能往上走的機會。然而,自打皇太后過世,六阿哥幫著整理了皇太后生前所有筆記,又整理了太上皇所有文章詩詞,還將當年年貴妃的詩詞文章也給翻找出來,一一整理印刷。
弘晝不看年貴妃的,但也要看自家親額娘和汗阿瑪的,所以就以辛勤的功勞,封了六阿哥為貝勒。
但現在人都死了,這爵位,自然也是該升一升的。
弘晝沉吟了一下,就說道:「他好文書,又文采斐然,不如就封為毓郡王。」
王河不敢應聲,皇上做的決定,他們伺候的太監怎麼可能敢應和或者反對?弘晝也並不指望有人能說什麼,只嘆口氣,隨即起身:「讓禮部一早就去宣旨……另外,到阿哥所說一聲,命二阿哥明日裡出宮,去主持毓郡王喪禮。」
六阿哥,也就是現在的毓郡王,體弱,六福晉當年十分艱難才生了一個格格,自此之後,就再也沒有開懷。喪事嘛,需得有男丁
幫襯,要幫忙招呼來祭拜的,要幫忙打番,還要主持哭靈事宜。
這總不能都讓毓郡王家的格格出面吧?
不過,既然毓郡王沒有子嗣,就需得過繼。
弘晝回到後宮,就問了章佳氏的意見:「老二或者老三……你看哪個合適?」毓郡王畢竟還有個爵位呢,總不好將這爵位白白便宜了別人。
章佳氏就搖搖頭:「無論哪個,我都是捨不得的,不過皇上既然問了,那就……老二吧。」
不然過繼了老三,留下老二,再讓老二心里生了貪念,那可怎麼辦?所以,倒不如按照順序,將老二給過繼出去,兄弟里面,他先得了爵位,還一上來就是郡王爵位,也算是做父母的對他的顧念了。
弘晝心里也是這樣想法,於是等毓郡王的喪事之後,這過繼的聖旨也就跟著下來了。
弘曆是有些不太高興的,特意進宮來抱怨:「我和老六都說好了,要過繼我家老四的……」
弘晝繼位之後,為了讓胤禛高興,索性將弘曆給放了出來。弘曆呢,才幹自然是有的,但同樣的,為人風流這本性也是改不掉的。從他得了郡王的爵位,府里就一下子抬了三個側福晉——一開始的那拉氏,還有生了大阿哥的富察格格,再有接連小產了兩次,到現在都不曾再有身孕的高氏。
然後,又廣納姬妾。
弘晝繼位嘛,周邊國家也都有來慶賀的。高句麗等附屬國也送來了美人,弘晝沒要,給了弘曆。
弘曆說的老四,就是這位高句麗的美人生的。
他家里光是阿哥,現如今就有八個,還有格格三個。這子女數量,連他親爹胤禛都超過了。
雖說弘曆能幹,銀子也賺的不少,但爵位這東西不是那麼好賺的啊,生了孩子,做父母的,哪個不想給安排的周周到到的?弘曆也早就盯著六阿哥那府里呢,反正他兒子多,過繼出去也並不心疼。
但沒想到被弘晝給半路攔截了。
弘晝並不以為意,你是當爹的,那我也是當爹的,你為你兒子著想,我為什麼不能為我兒子考慮呢?你技不如人,還來抱怨,那可就有點兒太厚臉皮了。
他就說西藏的事兒:「老七眼看要回來了,我打算讓你過去接應一番,將那後續的事情料理了,此次,不管是老七還是你,若是能徹底解決了那邊事情,你們這功勞,我自然不會忽略。」
七阿哥肯定是一個親王的爵位了,他雖然年輕,但戰功赫赫啊。
七阿哥主要是對和談的事兒並不擅長,否則也輪不到弘曆去接應。
弘晝這樣說了,弘曆就嘆氣:「那我去一趟……不過你可得說話算數,我也不要多的,就一個貝勒,我家那老大,我打算將他分出去。」
老大永璜是庶出的,弘曆雖然好色,但還算是明智,知道嫡庶不能亂,他自己的爵位必然是要留給老二永璉。但老大畢竟也是他心愛的兒子,總不能將老大白身給分出去吧?
家宅要是想安寧,就需得學當年的怡親王,庶長子成了家就分出去。
弘晝很敷衍的點頭:「我知道了,你該啟程就啟程去吧。」
等過幾日,他就收到了七阿哥送過來的密折。
弘晝看完之後,也並沒有多少情緒波動,這一場仗,他本來就心里有數,現在也就是到了驗看結果的時候,所以也並不用太意外。
弘晝只寫信回去問了英哥的情況,英哥是塔納的兒子,當年塔納夫妻遇刺,因著英哥恰好被送到了胤禛和耿文華身邊,倒是讓這孩子保住了性命。
本來七阿哥去西藏,英哥也是想去的,但弘晝不許,塔納就這麼一個兒子,這麼一滴骨血,若是在戰場上出了事兒可怎麼辦?
可沒想到,英哥機靈,硬是哄騙了伺候的人,繞過了侍衛宮女嬤嬤,自己偷偷的跟著出了京城。
等弘晝派人追上去,英哥是死活不回來。
又有七阿哥幫襯,說是願意照看英哥,必定會將活蹦亂跳的英哥給帶回來,弘晝這才沒法子,緊急下旨,封了英哥一個小將的名號,這才許了他跟著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