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頁
章佳氏將那印刷鋪子經營的挺好,現如今京城報刊已經快成了京城裡最流行的雜誌了,總算是,將這個一直虧錢的鋪子,給扭轉了過來。
第262章 禪位給弘晝。
她讓章佳氏給鋪子定下了規矩,那些不賺錢的繪本,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許取消掉,每年也必得有三百本的印刷量。無論日後誰接手這個鋪子,這個規矩不能壞。但凡壞了這規矩的,印刷鋪子上上下下,都可以罷工,重新為自己換個主子。
那些繪本就是火種,指不定什麼時候,能燒起來一片火海呢?
到了六月底,胤禛也就可以扶著牆走動兩步了。
大約是自己感覺到了康復鍛鍊的好處,他現在倒是很少再發脾氣了。甚至,比生病之前脾氣還好了些,耿文華說將自己的話本給胤禛看,他就當真很認真的看,很仔細的聽,然後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拿著筆顫巍巍的在上面在批註——此處不對,明明是皇后當日裡自己鬧脾氣,怎麼能說是朕嚴酷呢?
耿文華一日比一日輕鬆,她特意讓人在自己住的院子裡搭建了康復用的器械,什麼單槓雙槓,高的矮的,手轉輪盤,在現代各個小公園裡常年存在的那些器械,現在全給照搬過來。
胤禛也慢慢開始在朝堂上露面,但也並未取消弘晝監國的職權。他多數時候,是聽了臣工們的,再問弘晝自己的看法意見,若有不同,也是父子兩個回頭再說。
耿文華原以為,又會回到半年前一樣,胤禛上朝,自己在後宮呆著。但沒想到,胤禛在朝堂上露面一個月之後,忽然就下了一道聖旨——禪位給弘晝。
這聖旨一出來,別說是朝堂上了,整個京城都是一片譁然。
自古以來只聽說皇上因為生病沒辦法,才傳位給兒子的。沒聽說這皇上生病,又養好了,結果還傳位給兒子的。
連弘晝也有幾分不解,在推辭了一次之後,趕緊又來宮裡給胤禛請安詢問這事兒。
胤禛說話已經有幾分清晰了:「朕想過了,你做得很好。你十三叔,又能輔助你。」
說得多了還是不太清楚,索性就幾個字幾個字的說。
「朕這身體,需要靜養,養著。朕想,多陪你額娘。」胤禛說著去看耿文華,見耿文華茫然,就皺眉:「你前段時間,說,這幾個月,是和朕,相處時間最長,和朕最親近的時候。」
他生一場病,性子倒是更直白急躁了些:「你說,這段時間,你最高興。」胤禛見過耿文華不開心還要佯裝開心的樣子,也見過她真正開心的樣子。
他這段時間想了很多,生病嘛,不用上朝,事情還多有兄弟兒子分擔。所以,也就多了很多時間來想事情。難道這大清,就真的是非他不可嗎?
可耿文華,沒了他怎麼辦呢?大清可以有新的帝王,甚至弘晝就是耿文華一手養大的,弘晝所學,也有受到耿文華的影響,他壓根不用擔心耿文華所說那些為難,弘晝不知情,所以沒辦法帶領大清躲過去。
但耿文華沒有他,會怎麼樣呢?難道還能再嫁一個,如同他一樣對她好的?還是說,要後半輩子,只能被關在後宮裡,淒冷,孤寂的過完剩下那幾十年?他當真忍心讓她如此嗎?
一個是沒了自己也可以,一個是沒了自己就不行,這選擇在他心裡衡量了這麼長時間了,他總算是作出了決定。
耿文華眨眨眼,她倒是真的說過這樣的話,但這不是為了哄胤禛開心嗎?誰家夫妻天天膩歪在一起的?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有距離的,這才能產生距離美,每天膩在一起,早晚要覺得厭煩。
胤禛頓了頓,緩口氣,繼續說道:「反正,弘晝做得好。」
再者,他又不是要死了,他難道做了太上皇,弘晝就將他
給圈禁了嗎?朝堂上的事情,就不許他插手就不許他過問了嗎?弘晝有什麼不懂的不會的,難道還不能找他問了嗎?
就算真的不許插手不許過問……那也行,反正他現在精神頭沒那麼大,多點兒時間修養,多陪一陪耿文華,他更高興。
不等弘晝再說什麼,胤禛擺手:「給你,你就接著。」
弘晝去看耿文華,最了解自家阿瑪的就是皇額娘了,所以現在阿瑪說的,是真心話還是試探自己的話?這皇位,自己是要再推辭幾次,還是乾脆就接下來了?
弘晝對於海上貿易是一種鼓勵的態度,所以在他繼位之後,對於海上貿易,他又作出了幾條規定,甚至允許民間船隊和海軍合作。
另外就是對海域的規定,什麼範圍內,是屬於大清的——這個規定一出來,簡直就是,全世界都譁然,因為大清是第一個針對海域作出規定的國家。
有許多國家甚至派了使者來打探這事兒,海上資源豐富,很明顯的是魚類,海帶之類的,不太明顯的就是礦產,甚至海上石油之類的。
但礦產這些,確實不能放在明面上說的。
弘晝對外解釋,自然是只說能說的,不能說的是一個字不提。
胤禛原本還有些擔心弘晝操之過急,但在圓明園冷眼看了一段時間,發現那些外國來使,也只是打探,並沒有什麼過激的行為,慢慢也就將擔心給放下了——弘晝年紀不小了,都二十多了,又有了孩子,做阿瑪的人了,他做事兒還是有分寸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第262章 禪位給弘晝。
她讓章佳氏給鋪子定下了規矩,那些不賺錢的繪本,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許取消掉,每年也必得有三百本的印刷量。無論日後誰接手這個鋪子,這個規矩不能壞。但凡壞了這規矩的,印刷鋪子上上下下,都可以罷工,重新為自己換個主子。
那些繪本就是火種,指不定什麼時候,能燒起來一片火海呢?
到了六月底,胤禛也就可以扶著牆走動兩步了。
大約是自己感覺到了康復鍛鍊的好處,他現在倒是很少再發脾氣了。甚至,比生病之前脾氣還好了些,耿文華說將自己的話本給胤禛看,他就當真很認真的看,很仔細的聽,然後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拿著筆顫巍巍的在上面在批註——此處不對,明明是皇后當日裡自己鬧脾氣,怎麼能說是朕嚴酷呢?
耿文華一日比一日輕鬆,她特意讓人在自己住的院子裡搭建了康復用的器械,什麼單槓雙槓,高的矮的,手轉輪盤,在現代各個小公園裡常年存在的那些器械,現在全給照搬過來。
胤禛也慢慢開始在朝堂上露面,但也並未取消弘晝監國的職權。他多數時候,是聽了臣工們的,再問弘晝自己的看法意見,若有不同,也是父子兩個回頭再說。
耿文華原以為,又會回到半年前一樣,胤禛上朝,自己在後宮呆著。但沒想到,胤禛在朝堂上露面一個月之後,忽然就下了一道聖旨——禪位給弘晝。
這聖旨一出來,別說是朝堂上了,整個京城都是一片譁然。
自古以來只聽說皇上因為生病沒辦法,才傳位給兒子的。沒聽說這皇上生病,又養好了,結果還傳位給兒子的。
連弘晝也有幾分不解,在推辭了一次之後,趕緊又來宮裡給胤禛請安詢問這事兒。
胤禛說話已經有幾分清晰了:「朕想過了,你做得很好。你十三叔,又能輔助你。」
說得多了還是不太清楚,索性就幾個字幾個字的說。
「朕這身體,需要靜養,養著。朕想,多陪你額娘。」胤禛說著去看耿文華,見耿文華茫然,就皺眉:「你前段時間,說,這幾個月,是和朕,相處時間最長,和朕最親近的時候。」
他生一場病,性子倒是更直白急躁了些:「你說,這段時間,你最高興。」胤禛見過耿文華不開心還要佯裝開心的樣子,也見過她真正開心的樣子。
他這段時間想了很多,生病嘛,不用上朝,事情還多有兄弟兒子分擔。所以,也就多了很多時間來想事情。難道這大清,就真的是非他不可嗎?
可耿文華,沒了他怎麼辦呢?大清可以有新的帝王,甚至弘晝就是耿文華一手養大的,弘晝所學,也有受到耿文華的影響,他壓根不用擔心耿文華所說那些為難,弘晝不知情,所以沒辦法帶領大清躲過去。
但耿文華沒有他,會怎麼樣呢?難道還能再嫁一個,如同他一樣對她好的?還是說,要後半輩子,只能被關在後宮裡,淒冷,孤寂的過完剩下那幾十年?他當真忍心讓她如此嗎?
一個是沒了自己也可以,一個是沒了自己就不行,這選擇在他心裡衡量了這麼長時間了,他總算是作出了決定。
耿文華眨眨眼,她倒是真的說過這樣的話,但這不是為了哄胤禛開心嗎?誰家夫妻天天膩歪在一起的?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有距離的,這才能產生距離美,每天膩在一起,早晚要覺得厭煩。
胤禛頓了頓,緩口氣,繼續說道:「反正,弘晝做得好。」
再者,他又不是要死了,他難道做了太上皇,弘晝就將他
給圈禁了嗎?朝堂上的事情,就不許他插手就不許他過問了嗎?弘晝有什麼不懂的不會的,難道還不能找他問了嗎?
就算真的不許插手不許過問……那也行,反正他現在精神頭沒那麼大,多點兒時間修養,多陪一陪耿文華,他更高興。
不等弘晝再說什麼,胤禛擺手:「給你,你就接著。」
弘晝去看耿文華,最了解自家阿瑪的就是皇額娘了,所以現在阿瑪說的,是真心話還是試探自己的話?這皇位,自己是要再推辭幾次,還是乾脆就接下來了?
弘晝對於海上貿易是一種鼓勵的態度,所以在他繼位之後,對於海上貿易,他又作出了幾條規定,甚至允許民間船隊和海軍合作。
另外就是對海域的規定,什麼範圍內,是屬於大清的——這個規定一出來,簡直就是,全世界都譁然,因為大清是第一個針對海域作出規定的國家。
有許多國家甚至派了使者來打探這事兒,海上資源豐富,很明顯的是魚類,海帶之類的,不太明顯的就是礦產,甚至海上石油之類的。
但礦產這些,確實不能放在明面上說的。
弘晝對外解釋,自然是只說能說的,不能說的是一個字不提。
胤禛原本還有些擔心弘晝操之過急,但在圓明園冷眼看了一段時間,發現那些外國來使,也只是打探,並沒有什麼過激的行為,慢慢也就將擔心給放下了——弘晝年紀不小了,都二十多了,又有了孩子,做阿瑪的人了,他做事兒還是有分寸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