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但這一件事,初曉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啦!
她捂住耳朵,噘嘴問:「祖母,您能不講這事了嗎?」
坐在太師椅上的蓉吉搖了搖頭,她雖變得蒼老不少,但歲月從不在她臉上留下痕跡,淚痣之上的眼睛洋溢著笑意,說:「不行,你要是不想聽,我就命人進宮去,告訴阿琛和瀾意你在我這裡,讓他們把你揪回去!」
「不要啊!」初曉痛苦嚎叫,「我才不想回宮去,我想像三姑母一樣,追求自己喜歡的少年郎。三姑母當年,為了追到我沈家舅舅,都追到淮安去了!我也要這樣!」
蓉吉聽覺靈敏,聽到屋外急促的腳步聲,但笑不語。
「太女,太女!」宮婢揚著嗓子喊,十分焦急,您在這裡嗎?」
初曉連忙躲至蓉吉屏風後面,「祖母,等會兒來人了,您記得告訴她們,我不在這裡,我去淮安找三姑母支招了!」
三公主當年為了讓沈
尋燦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使出了渾身解數,終於讓沈尋燦離不開她。如今,她也如願以償,讓沈尋燦成了自己的三駙馬。做為賠償,三公主勉為其難陪沈尋燦住在淮安。
蓉吉笑著搖頭,嗔怪一聲:「這孩子。」
誰知過了片刻,來的不是宮婢,也不是內侍,而是慕琛和瀾意,當今聖上和皇后。
瀾意和慕琛先給蓉吉打聲招呼,坐至一旁的椅子上,瀾意淡聲道:「三——」
還未數到一,初曉就乖乖走了出來。
「母親,您怎麼知道我在這裡呀?」方才被瀾意找到,初曉還一臉沮喪,現在她臉上的沮喪驟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崇拜。
瀾意微微笑著,並不說話。
慕琛道:「母親和你心連心,自是知曉你的心思。」
初曉人小鬼大,吐了吐舌頭,蹲至瀾意和慕琛中間,讓他們二人雙手緊握。
「我才不要母親和我心連心,我要父親母親心連心。」初曉笑道。
「這是自然。」慕琛忙道。
夜已經深了,帝後二人攜手走在宮道之上,瀾意抱住慕琛胳膊,將頭靠在慕琛肩膀上。慕琛含笑側過頭去,用另一隻手撫摸瀾意的頭。
「就快到了,別著急,我在陪你一起走呢。」慕琛溫聲道。
瀾意頷首。
他們前世沒能攜手走過的路,今生攜手走過,雖然如今是未知的事,但瀾意可以斷定,日後絕對是萬事勝意。
——正文完——
第121章 後記:皇太女日記我是皇太女,就該心……
初曉自記事起,她的爹爹和娘親就告訴她,她有兩個祖母,一個是名義上的祖母鄭太后,一個是生他爹爹的祖母蓉吉蓉祖母。
初曉當時年紀小,不管這些,她只想著,誰對她最好,她就最喜歡誰。
可偏偏,兩位祖母都待她極好。
她這個人就是個小霸王,總是閒不住,三天兩頭蹦躂,弄得自己貼身宮婢內侍換了好幾輪。
為什麼換得那麼頻繁呢,原因只有一個——皇太女跑得太快啦,他們都追不上!
初曉內心嘲笑那群內侍宮婢。
哪裡是她跑得快,分明是宮內有人給她打掩護,她才能逃過母親的法眼,成功混出宮,與宮外的蓉祖母會和。
只可惜,那位替她打掩護的祖母,於興嘉三年崩逝。
興嘉三年是個很悲傷的一年。
那一年,禪位三年的隆化帝駕崩,當年冬日,柳太皇太后、鄭太后相繼崩逝,慕琛接連失去三位長輩,皆輟朝三日,以表對長輩的哀思。
初曉不以為意,曾在母親面前悄悄說:「母親,父親就是想偷懶。」
一身素淨打扮的瀾意捋了捋發梢,問:「何出此言?」
「要是父親真的傷心,肯定會流眼淚,可他沒有流淚,所以我覺得他根本就不傷心難過。」初曉振振有詞,接著道:「我看父親天天處理朝政大事,都沒空陪我玩兒了,我只能出宮表哥表姐他們玩。」
瀾意肅容撫摸初曉的頭,「初曉,母親問你一個問題,你的父親是什麼樣的人呀?」
「父親是什麼樣的人?」初曉仰著頭思考片刻,「父親對我很好,總是會送給我一些可愛的東西,我都很喜歡。」
瀾意輕聲應著,再問:「那麼他除了是你的父親,他還是誰?」
六歲的初曉聽不明白瀾意的這個問題,眉毛皺成一個倒八字,嘟著嘴唇。
「你父親是一國之君。」瀾意柔聲道,「初曉,父親和幾位叔叔討論朝政的場面你曾見識過,就不用母親再詳細解釋一遍了吧?」
初曉點著頭。
瀾意又道:「我們每一個人,成為某種身份之時,自己的身上就會有名為責任的重擔。市井小民,起早貪黑養家餬口;富裕之家,挑燈夜讀科考揚名;王孫貴胄,散盡錢財接濟百姓。」
初曉似懂非懂,目光始終不離瀾意。
瀾意溫和一笑,再次撫摸初曉的頭,眼神中洋溢著愉悅。
「那麼初曉呢,你是何種身份?」瀾意問。
這個問題對初曉來說是最容易的。
她天天聽著宮婢內侍叫她「太女」,她都記住這兩個字了。
「我是皇太女……」初曉知道自己是「太女」,但她不知道太女身上背負的責任和義務,問:「母親,太女是做什麼的?」
瀾意被這樣天真無邪的問題逗樂了。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捂住耳朵,噘嘴問:「祖母,您能不講這事了嗎?」
坐在太師椅上的蓉吉搖了搖頭,她雖變得蒼老不少,但歲月從不在她臉上留下痕跡,淚痣之上的眼睛洋溢著笑意,說:「不行,你要是不想聽,我就命人進宮去,告訴阿琛和瀾意你在我這裡,讓他們把你揪回去!」
「不要啊!」初曉痛苦嚎叫,「我才不想回宮去,我想像三姑母一樣,追求自己喜歡的少年郎。三姑母當年,為了追到我沈家舅舅,都追到淮安去了!我也要這樣!」
蓉吉聽覺靈敏,聽到屋外急促的腳步聲,但笑不語。
「太女,太女!」宮婢揚著嗓子喊,十分焦急,您在這裡嗎?」
初曉連忙躲至蓉吉屏風後面,「祖母,等會兒來人了,您記得告訴她們,我不在這裡,我去淮安找三姑母支招了!」
三公主當年為了讓沈
尋燦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使出了渾身解數,終於讓沈尋燦離不開她。如今,她也如願以償,讓沈尋燦成了自己的三駙馬。做為賠償,三公主勉為其難陪沈尋燦住在淮安。
蓉吉笑著搖頭,嗔怪一聲:「這孩子。」
誰知過了片刻,來的不是宮婢,也不是內侍,而是慕琛和瀾意,當今聖上和皇后。
瀾意和慕琛先給蓉吉打聲招呼,坐至一旁的椅子上,瀾意淡聲道:「三——」
還未數到一,初曉就乖乖走了出來。
「母親,您怎麼知道我在這裡呀?」方才被瀾意找到,初曉還一臉沮喪,現在她臉上的沮喪驟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崇拜。
瀾意微微笑著,並不說話。
慕琛道:「母親和你心連心,自是知曉你的心思。」
初曉人小鬼大,吐了吐舌頭,蹲至瀾意和慕琛中間,讓他們二人雙手緊握。
「我才不要母親和我心連心,我要父親母親心連心。」初曉笑道。
「這是自然。」慕琛忙道。
夜已經深了,帝後二人攜手走在宮道之上,瀾意抱住慕琛胳膊,將頭靠在慕琛肩膀上。慕琛含笑側過頭去,用另一隻手撫摸瀾意的頭。
「就快到了,別著急,我在陪你一起走呢。」慕琛溫聲道。
瀾意頷首。
他們前世沒能攜手走過的路,今生攜手走過,雖然如今是未知的事,但瀾意可以斷定,日後絕對是萬事勝意。
——正文完——
第121章 後記:皇太女日記我是皇太女,就該心……
初曉自記事起,她的爹爹和娘親就告訴她,她有兩個祖母,一個是名義上的祖母鄭太后,一個是生他爹爹的祖母蓉吉蓉祖母。
初曉當時年紀小,不管這些,她只想著,誰對她最好,她就最喜歡誰。
可偏偏,兩位祖母都待她極好。
她這個人就是個小霸王,總是閒不住,三天兩頭蹦躂,弄得自己貼身宮婢內侍換了好幾輪。
為什麼換得那麼頻繁呢,原因只有一個——皇太女跑得太快啦,他們都追不上!
初曉內心嘲笑那群內侍宮婢。
哪裡是她跑得快,分明是宮內有人給她打掩護,她才能逃過母親的法眼,成功混出宮,與宮外的蓉祖母會和。
只可惜,那位替她打掩護的祖母,於興嘉三年崩逝。
興嘉三年是個很悲傷的一年。
那一年,禪位三年的隆化帝駕崩,當年冬日,柳太皇太后、鄭太后相繼崩逝,慕琛接連失去三位長輩,皆輟朝三日,以表對長輩的哀思。
初曉不以為意,曾在母親面前悄悄說:「母親,父親就是想偷懶。」
一身素淨打扮的瀾意捋了捋發梢,問:「何出此言?」
「要是父親真的傷心,肯定會流眼淚,可他沒有流淚,所以我覺得他根本就不傷心難過。」初曉振振有詞,接著道:「我看父親天天處理朝政大事,都沒空陪我玩兒了,我只能出宮表哥表姐他們玩。」
瀾意肅容撫摸初曉的頭,「初曉,母親問你一個問題,你的父親是什麼樣的人呀?」
「父親是什麼樣的人?」初曉仰著頭思考片刻,「父親對我很好,總是會送給我一些可愛的東西,我都很喜歡。」
瀾意輕聲應著,再問:「那麼他除了是你的父親,他還是誰?」
六歲的初曉聽不明白瀾意的這個問題,眉毛皺成一個倒八字,嘟著嘴唇。
「你父親是一國之君。」瀾意柔聲道,「初曉,父親和幾位叔叔討論朝政的場面你曾見識過,就不用母親再詳細解釋一遍了吧?」
初曉點著頭。
瀾意又道:「我們每一個人,成為某種身份之時,自己的身上就會有名為責任的重擔。市井小民,起早貪黑養家餬口;富裕之家,挑燈夜讀科考揚名;王孫貴胄,散盡錢財接濟百姓。」
初曉似懂非懂,目光始終不離瀾意。
瀾意溫和一笑,再次撫摸初曉的頭,眼神中洋溢著愉悅。
「那麼初曉呢,你是何種身份?」瀾意問。
這個問題對初曉來說是最容易的。
她天天聽著宮婢內侍叫她「太女」,她都記住這兩個字了。
「我是皇太女……」初曉知道自己是「太女」,但她不知道太女身上背負的責任和義務,問:「母親,太女是做什麼的?」
瀾意被這樣天真無邪的問題逗樂了。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