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宋謹是被門縫滲進來的煙給嗆醒的。
宋宅小公子的書房門窗都用了加厚材質,目的就是隔音要好,這是宋家老爺和夫人的意思,他們生怕院外的吵鬧會影響了兒子的學業。
即便宋老爺很想兒子能夠繼承家業,但他也不是那種一言堂的古板長輩,只要晚輩說的有理,他便會全力支持。
宋謹經常在書房溫書到深夜,今日也是如此。
他起身揮開越發嗆人的煙氣,一推門,才發現屋外早已是另外一幅光景。
一夥官差在夜間闖入他的家,兵分幾路捉了他的阿爹阿娘,殺了他們宋家的管家僕從,抬走他們家中所有金銀錢財,並告知他們,這是官家的命令。
理由則是——窩藏朝廷重犯!
而那犯人前不久才被判勾結外敵,三日後就要問斬。
可遠在千里京都的犯人卻突然間出現在了宋家,宋謹第一時間便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可發現了又如何?
官差根本不聽他的解釋,見他從書房出來,便直接將他也拿住,不顧這突然燒起來的無名大火,壓著他們一家三人送去了關押青州重犯的地牢里。
「也不知宗富知不知曉此事……」
被折騰到一夜老了十歲的宋老爺,邊幫著夫人趕走想過來覓食的老鼠,邊抬頭看著宋謹商議。
他們被關在了一間牢房裡。
宗富是宗勻酌的父親,也是宋半州的至交好友。
「如今咱家鬧出這般大的動靜,想必他們很快會得到風聲……放心吧謹兒,你宗伯父交友廣闊,朝廷官員也認得幾個,他定會幫咱們伸冤的。」
……
宋半州的話越發遠去,直到宋謹從噩夢中驚醒,才察覺原是自己發了高熱。
他抹去額頭冷汗,腦中卻繼續了那場夢。
他們並沒有見到宗富,他的好友宗勻酌也沒來牢獄探望過他。
等了幾日,捉他們的官差便來告知,他們被判了死刑,和那重犯一樣,三日後直接在青州問斬。
他那時心急如焚,眼見著宋家二老愁的一夜白頭,卻又無處喊冤。
可等到行刑那日,官差又來通知,說上面念在宋家往日的功德會從輕處理,所以原本的問斬就改為了流放。
宋家的功德,就在於每年都給朝廷捐善款。
不過宋半州此舉不為拉攏官員,只是單純的想出一出力。
他們被流放西北偏遠之地,擇日出發。
再一日,他們三人便被戴上了鐐銬,從青州地牢押了出去。
宋家是青州首富,並且深受青州百姓們的愛戴,而他們以往賺得的銀錢也並非都用作獨自享受,宋家每年都會拿出家中三分之二,幫著青州修路,修學堂,做布施和各種善事。
宋半州是天生的經商頭腦,是青州白手起家第一人。
如宗家那般的青州富戶,最初也都是跟著他混出來的。
不過那些富戶里,也就宗富最是機靈,他願意跟著宋半州吃苦,甚至一貧如洗時,不惜幫宋半州餵馬來討好他。
之後,宗富和宋半州關係越發的近,宋半州最抬舉他,所以宗富才能很快就成了青州第二的大戶。
宋謹的直覺,是他們得罪了人。
所以才會被陷害至此。
只是他想不通,他們到底得罪的是誰。
他們宋家是行善之家,很少與外界發生口角,他阿爹阿娘的脾性溫和,所以連帶他的性格也是如此。
就在遭遇這場災禍之前,遠在蕤洲的知府岳大人,還親自寫信過來求助過他們家。
岳常是個好官,一到蕤洲上任便處處都在為百姓著想。
可天公不作美,蕤洲註定是個多災多難之地,每每岳常的努力有了起色時,老天便會降下災禍,讓他的功績和百姓的安樂毀於一旦。
求助宋家那時,蕤洲正在經歷乾旱,所有人都吃不上飯,每日都有從家中或街道上抬走的新的屍體。
他們都是被餓死的。
岳常每每出來看到這般光景,都鬱結難消。
他曾想過招攬一些富戶過來紮根,這樣慢慢的帶動蕤洲的經濟,把這一潭死水攪活。等此地有了生機,他也好能向上面要些救助款,蕤洲總會變好的。
岳常一介知府,不惜親自下場去勸說,但外來的富戶們聞「蕤洲」二字就色變,根本沒誰願意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
不過宋半州答應了。
宋半州雖不打算舉家搬遷來此,但也不忍見蕤洲如此困頓,為了幫岳常解這裡的危局,宋家答應拿出大半家財幫助蕤洲。
這也便是為何那晚官差過來抄家,能那麼快就將宋家搬了個空。
因為那一箱箱的銀錢都是宋半州給蕤洲的百姓準備的,他們本聯繫好了鏢局,翌日就帶著銀錢出發的。
不料天降橫禍,打的宋家措手不及。
後來在流放的路上,宋謹察覺到官差們對他一家三口的殺意,為了逃命,他趁機劈暈了一名官差,搶下對方的刀,又拿到鑰匙解開鎖鏈,帶著二老連夜逃走。
不過父母年邁,他們逃的很是艱辛。
最終,再一個午後的街市口,宋謹和他阿爹阿娘走散了。
落難至此,家人便是他最大的動力,拼著一口氣,宋謹開始了對家人長達三年的尋找。
三年下來,他去過不少地方,有時餓的暈倒在地遇上好心人還能得口吃的,有時被認出他的逃犯身份,還會遭來一頓毒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宋宅小公子的書房門窗都用了加厚材質,目的就是隔音要好,這是宋家老爺和夫人的意思,他們生怕院外的吵鬧會影響了兒子的學業。
即便宋老爺很想兒子能夠繼承家業,但他也不是那種一言堂的古板長輩,只要晚輩說的有理,他便會全力支持。
宋謹經常在書房溫書到深夜,今日也是如此。
他起身揮開越發嗆人的煙氣,一推門,才發現屋外早已是另外一幅光景。
一夥官差在夜間闖入他的家,兵分幾路捉了他的阿爹阿娘,殺了他們宋家的管家僕從,抬走他們家中所有金銀錢財,並告知他們,這是官家的命令。
理由則是——窩藏朝廷重犯!
而那犯人前不久才被判勾結外敵,三日後就要問斬。
可遠在千里京都的犯人卻突然間出現在了宋家,宋謹第一時間便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可發現了又如何?
官差根本不聽他的解釋,見他從書房出來,便直接將他也拿住,不顧這突然燒起來的無名大火,壓著他們一家三人送去了關押青州重犯的地牢里。
「也不知宗富知不知曉此事……」
被折騰到一夜老了十歲的宋老爺,邊幫著夫人趕走想過來覓食的老鼠,邊抬頭看著宋謹商議。
他們被關在了一間牢房裡。
宗富是宗勻酌的父親,也是宋半州的至交好友。
「如今咱家鬧出這般大的動靜,想必他們很快會得到風聲……放心吧謹兒,你宗伯父交友廣闊,朝廷官員也認得幾個,他定會幫咱們伸冤的。」
……
宋半州的話越發遠去,直到宋謹從噩夢中驚醒,才察覺原是自己發了高熱。
他抹去額頭冷汗,腦中卻繼續了那場夢。
他們並沒有見到宗富,他的好友宗勻酌也沒來牢獄探望過他。
等了幾日,捉他們的官差便來告知,他們被判了死刑,和那重犯一樣,三日後直接在青州問斬。
他那時心急如焚,眼見著宋家二老愁的一夜白頭,卻又無處喊冤。
可等到行刑那日,官差又來通知,說上面念在宋家往日的功德會從輕處理,所以原本的問斬就改為了流放。
宋家的功德,就在於每年都給朝廷捐善款。
不過宋半州此舉不為拉攏官員,只是單純的想出一出力。
他們被流放西北偏遠之地,擇日出發。
再一日,他們三人便被戴上了鐐銬,從青州地牢押了出去。
宋家是青州首富,並且深受青州百姓們的愛戴,而他們以往賺得的銀錢也並非都用作獨自享受,宋家每年都會拿出家中三分之二,幫著青州修路,修學堂,做布施和各種善事。
宋半州是天生的經商頭腦,是青州白手起家第一人。
如宗家那般的青州富戶,最初也都是跟著他混出來的。
不過那些富戶里,也就宗富最是機靈,他願意跟著宋半州吃苦,甚至一貧如洗時,不惜幫宋半州餵馬來討好他。
之後,宗富和宋半州關係越發的近,宋半州最抬舉他,所以宗富才能很快就成了青州第二的大戶。
宋謹的直覺,是他們得罪了人。
所以才會被陷害至此。
只是他想不通,他們到底得罪的是誰。
他們宋家是行善之家,很少與外界發生口角,他阿爹阿娘的脾性溫和,所以連帶他的性格也是如此。
就在遭遇這場災禍之前,遠在蕤洲的知府岳大人,還親自寫信過來求助過他們家。
岳常是個好官,一到蕤洲上任便處處都在為百姓著想。
可天公不作美,蕤洲註定是個多災多難之地,每每岳常的努力有了起色時,老天便會降下災禍,讓他的功績和百姓的安樂毀於一旦。
求助宋家那時,蕤洲正在經歷乾旱,所有人都吃不上飯,每日都有從家中或街道上抬走的新的屍體。
他們都是被餓死的。
岳常每每出來看到這般光景,都鬱結難消。
他曾想過招攬一些富戶過來紮根,這樣慢慢的帶動蕤洲的經濟,把這一潭死水攪活。等此地有了生機,他也好能向上面要些救助款,蕤洲總會變好的。
岳常一介知府,不惜親自下場去勸說,但外來的富戶們聞「蕤洲」二字就色變,根本沒誰願意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
不過宋半州答應了。
宋半州雖不打算舉家搬遷來此,但也不忍見蕤洲如此困頓,為了幫岳常解這裡的危局,宋家答應拿出大半家財幫助蕤洲。
這也便是為何那晚官差過來抄家,能那麼快就將宋家搬了個空。
因為那一箱箱的銀錢都是宋半州給蕤洲的百姓準備的,他們本聯繫好了鏢局,翌日就帶著銀錢出發的。
不料天降橫禍,打的宋家措手不及。
後來在流放的路上,宋謹察覺到官差們對他一家三口的殺意,為了逃命,他趁機劈暈了一名官差,搶下對方的刀,又拿到鑰匙解開鎖鏈,帶著二老連夜逃走。
不過父母年邁,他們逃的很是艱辛。
最終,再一個午後的街市口,宋謹和他阿爹阿娘走散了。
落難至此,家人便是他最大的動力,拼著一口氣,宋謹開始了對家人長達三年的尋找。
三年下來,他去過不少地方,有時餓的暈倒在地遇上好心人還能得口吃的,有時被認出他的逃犯身份,還會遭來一頓毒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