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潘氏這才放下心來,腳步重新開始沉穩有力。
安寧苑內。
越老夫人自顧自和二兒媳邵氏說話,問問邵家近況如何,又說起孟家的事,全然不提潘家和崔家。
潘家堂嫂和崔若霞不住誇讚著侯府的一切。
潘氏冷眼旁觀。
潘大奶奶依然低著頭不吭聲。
越朝婉對這個潘大奶奶略有點好印象,偶爾和她說幾句寒暄的話,潘大奶奶才細聲細氣的答幾句。
很突然的,崔若霞伸手去拉不遠處越三奶奶的衣袖,笑道:「三奶奶的衣裳好看得很。明兒我想在京城逛逛,不知道三奶奶可有時間陪我?」
邊說邊笑著眨眨眼,一派天真懵懂的樣子。
清語直接抽出衣袖,不留情面的道:「我平日裡甚忙,要管帳還要管廚房,沒空閒。若你想出去逛逛,我身邊的小廝媽媽倒是得空,可以陪你。」
崔若霞的眼中閃過一絲憤恨。
這三奶奶的意思,分明是她的身份不足以讓三奶奶陪著,只夠格讓小廝和媽媽陪的。
她摸了摸腕間的鐲子,觸感溫涼仿佛越老夫人之前戴著的體溫還留在上面。就笑著與老夫人嗔道:「越家祖母您看看,三奶奶不樂意呢。」
越老夫人笑了一聲,也不搭理崔若霞,倒是和潘大奶奶說:「我這三孫媳是真的忙。又要幫我大兒媳婦管著家中廚房的事情,還得負責老三那整個院子的開銷帳務。莫說府里其他人了,就是我,都不敢說一聲讓她陪我出去逛著玩的。」
潘大奶奶惶恐起身,訥訥地說:「三奶奶您先忙著。」卻也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了。
崔若霞氣得粉面通紅,憤恨地斜睨了三奶奶一眼。
越朝婉在旁見到,嗤了聲:「我三嫂何種身份。昨兒你們來我們這裡的時候,三嫂是跟著三爺進宮參加宮中中秋家宴的。你們看這些料子好吧?那是宮裡賞的。平日裡我們也沒有,還是三嫂得了皇上、皇后娘娘和太子、太子妃的喜歡,宮裡給她的。她自個兒半塊皮子都沒留,全都給了我們。且我們得了她的給與,宮裡都是知道的,怎能隨隨便便轉手再給外人。」
這話自然是半真半假的說。
她也明白三嫂不可能自己一件都沒留下,也明白宮裡不可能知道三嫂把東西分給了他們,可她就想這麼說。
潘氏也心裡有數。
等女兒說完了,潘氏才不咸不淡地冒出句:「多嘴。」
越朝婉歪頭朝母親笑了笑。
越老夫人看潘家堂嫂眼睛直勾勾盯著老三媳婦看,崔家那姑娘時不時偷瞄老三媳婦一眼,生怕她們惹惱了老三媳婦。雖說這孩子是個心眼好也實誠的,可防不住她夫君脾氣大、生性狠戾。
倘若老三知道自家媳婦在潘家人跟前受了委屈,哪怕只一丁半點的,那潘家往後肯定遭殃。
畢竟是親家,越老夫人也不想搞得太難堪。潘氏到底是侯府世子夫人,潘家難堪了,潘氏也不會太好過。
越老夫人就指了楊媽媽說:「你送三奶奶回去。」
楊媽媽應聲,親自攙了三奶奶起身,扶著三奶奶出屋。
走出安寧苑後,清語示意楊媽媽不必再攙扶了。看楊媽媽還沒有回去的意思,顯然有話要說,就也沒坐車,讓小油車自行在前面慢慢駛著,其他伺候的人遠遠跟著。
她則由楊媽媽陪著往逸昶堂步行。
楊媽媽也沒轉彎抹角的勸什麼,只輕聲道:「潘家的門第本是夠不上常寧侯府的。潘家老太爺當年救過侯爺,兩家定下親事。後來有了大老爺和大夫人,老侯爺也沒說非要等著,直接定下了大夫人嫁給大老爺。後來大老爺封了世子,大夫人自然也是世子夫人。當初大夫人嫁過來後,跟在老夫人身邊好些年,老夫人才讓她當家的。」
言下之意,潘家人就這樣,很有點小家子氣。
潘氏也是嫁過來後,跟在老夫人身邊學了幾年又調.教了今年,方才有如今的大方行事和做派。
該說的已經說完,楊媽媽福身後回了安寧苑。
清語則上了小油車回逸昶堂。
潘大太太崔氏也是來過侯府的。以前潘雪凝來侯府玩,都是她帶著。這次是頭回讓女兒獨自前來。
一路走過去,崔氏發現林氏領著的不是往春溪園的方向,而是往另一個院子。再看這院子是新修的,因為記不清了,便問是哪。
得知是二爺和二奶奶的新婚院子,崔氏不肯了,停下腳步,「說好的是見雪凝,你帶我來你和二爺的院子算什麼。」
是耀武揚威的示威麼?
顯擺她嫁給了二爺,而雪凝沒有。
林氏也懶得停下腳步了,淡淡道:「你要見你寶貝閨女就跟我來。不願見就算,反正我只帶路一次。」
崔氏心裡暗暗察覺不對,驚疑不定的跟了上去。
冬梅園修葺一新就是為了二爺的婚事。自從二爺和二奶奶成親後,二爺那些通房就跟著搬到了冬梅園。
所有通房都擠在西廂房的幾間屋子裡。
好在二爺的通房不算太多,一人一間倒也夠的。
雪凝就住在最南邊。
不過是個通房而已,家裡來了客人壓根不會和她說。是以潘雪凝只昨日聽二爺說娘家來了人,根本沒見上面。
今日她更不知道潘家人已經到來,依然在屋裡用左手繡著花。
等到房門被個小丫鬟推開,涼風灌入,她正打算呵斥的時候,一抬眼卻看到了夢中才會出現的母親的身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安寧苑內。
越老夫人自顧自和二兒媳邵氏說話,問問邵家近況如何,又說起孟家的事,全然不提潘家和崔家。
潘家堂嫂和崔若霞不住誇讚著侯府的一切。
潘氏冷眼旁觀。
潘大奶奶依然低著頭不吭聲。
越朝婉對這個潘大奶奶略有點好印象,偶爾和她說幾句寒暄的話,潘大奶奶才細聲細氣的答幾句。
很突然的,崔若霞伸手去拉不遠處越三奶奶的衣袖,笑道:「三奶奶的衣裳好看得很。明兒我想在京城逛逛,不知道三奶奶可有時間陪我?」
邊說邊笑著眨眨眼,一派天真懵懂的樣子。
清語直接抽出衣袖,不留情面的道:「我平日裡甚忙,要管帳還要管廚房,沒空閒。若你想出去逛逛,我身邊的小廝媽媽倒是得空,可以陪你。」
崔若霞的眼中閃過一絲憤恨。
這三奶奶的意思,分明是她的身份不足以讓三奶奶陪著,只夠格讓小廝和媽媽陪的。
她摸了摸腕間的鐲子,觸感溫涼仿佛越老夫人之前戴著的體溫還留在上面。就笑著與老夫人嗔道:「越家祖母您看看,三奶奶不樂意呢。」
越老夫人笑了一聲,也不搭理崔若霞,倒是和潘大奶奶說:「我這三孫媳是真的忙。又要幫我大兒媳婦管著家中廚房的事情,還得負責老三那整個院子的開銷帳務。莫說府里其他人了,就是我,都不敢說一聲讓她陪我出去逛著玩的。」
潘大奶奶惶恐起身,訥訥地說:「三奶奶您先忙著。」卻也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了。
崔若霞氣得粉面通紅,憤恨地斜睨了三奶奶一眼。
越朝婉在旁見到,嗤了聲:「我三嫂何種身份。昨兒你們來我們這裡的時候,三嫂是跟著三爺進宮參加宮中中秋家宴的。你們看這些料子好吧?那是宮裡賞的。平日裡我們也沒有,還是三嫂得了皇上、皇后娘娘和太子、太子妃的喜歡,宮裡給她的。她自個兒半塊皮子都沒留,全都給了我們。且我們得了她的給與,宮裡都是知道的,怎能隨隨便便轉手再給外人。」
這話自然是半真半假的說。
她也明白三嫂不可能自己一件都沒留下,也明白宮裡不可能知道三嫂把東西分給了他們,可她就想這麼說。
潘氏也心裡有數。
等女兒說完了,潘氏才不咸不淡地冒出句:「多嘴。」
越朝婉歪頭朝母親笑了笑。
越老夫人看潘家堂嫂眼睛直勾勾盯著老三媳婦看,崔家那姑娘時不時偷瞄老三媳婦一眼,生怕她們惹惱了老三媳婦。雖說這孩子是個心眼好也實誠的,可防不住她夫君脾氣大、生性狠戾。
倘若老三知道自家媳婦在潘家人跟前受了委屈,哪怕只一丁半點的,那潘家往後肯定遭殃。
畢竟是親家,越老夫人也不想搞得太難堪。潘氏到底是侯府世子夫人,潘家難堪了,潘氏也不會太好過。
越老夫人就指了楊媽媽說:「你送三奶奶回去。」
楊媽媽應聲,親自攙了三奶奶起身,扶著三奶奶出屋。
走出安寧苑後,清語示意楊媽媽不必再攙扶了。看楊媽媽還沒有回去的意思,顯然有話要說,就也沒坐車,讓小油車自行在前面慢慢駛著,其他伺候的人遠遠跟著。
她則由楊媽媽陪著往逸昶堂步行。
楊媽媽也沒轉彎抹角的勸什麼,只輕聲道:「潘家的門第本是夠不上常寧侯府的。潘家老太爺當年救過侯爺,兩家定下親事。後來有了大老爺和大夫人,老侯爺也沒說非要等著,直接定下了大夫人嫁給大老爺。後來大老爺封了世子,大夫人自然也是世子夫人。當初大夫人嫁過來後,跟在老夫人身邊好些年,老夫人才讓她當家的。」
言下之意,潘家人就這樣,很有點小家子氣。
潘氏也是嫁過來後,跟在老夫人身邊學了幾年又調.教了今年,方才有如今的大方行事和做派。
該說的已經說完,楊媽媽福身後回了安寧苑。
清語則上了小油車回逸昶堂。
潘大太太崔氏也是來過侯府的。以前潘雪凝來侯府玩,都是她帶著。這次是頭回讓女兒獨自前來。
一路走過去,崔氏發現林氏領著的不是往春溪園的方向,而是往另一個院子。再看這院子是新修的,因為記不清了,便問是哪。
得知是二爺和二奶奶的新婚院子,崔氏不肯了,停下腳步,「說好的是見雪凝,你帶我來你和二爺的院子算什麼。」
是耀武揚威的示威麼?
顯擺她嫁給了二爺,而雪凝沒有。
林氏也懶得停下腳步了,淡淡道:「你要見你寶貝閨女就跟我來。不願見就算,反正我只帶路一次。」
崔氏心裡暗暗察覺不對,驚疑不定的跟了上去。
冬梅園修葺一新就是為了二爺的婚事。自從二爺和二奶奶成親後,二爺那些通房就跟著搬到了冬梅園。
所有通房都擠在西廂房的幾間屋子裡。
好在二爺的通房不算太多,一人一間倒也夠的。
雪凝就住在最南邊。
不過是個通房而已,家裡來了客人壓根不會和她說。是以潘雪凝只昨日聽二爺說娘家來了人,根本沒見上面。
今日她更不知道潘家人已經到來,依然在屋裡用左手繡著花。
等到房門被個小丫鬟推開,涼風灌入,她正打算呵斥的時候,一抬眼卻看到了夢中才會出現的母親的身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