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頁
話還沒說完,便連忙打住了,生怕被皇上聽了進去。
好在,這會大殿上吵吵嚷嚷的,皇上也一直很淡定地看著眾人,並沒開口。
只是等眾人議論夠了,這才開口道:「這的確是鹽巴,不過是精製鹽。」
眾人一聽,紛紛愣住了。
隨即便開始猜測出這精製鹽的來歷,只是猜了半天也沒有個頭緒。
就在這時,皇上直接命人將宋硯呈上來的信函當眾讀了出來。
「此次南巡,臣深感百姓吃鹽之苦,官鹽價錢雖可負擔,可鹽商肆意添加泥沙,難以下咽——」
「臣早前曾聽聞家鄉深山藏有鹽礦,只是一直不得證實,恰逢此次歸鄉,特數次前往深山尋覓,幸而上天庇佑我大吳百姓,引領臣等尋到此鹽礦——」
「臣妻青田縣主日夜辛苦,衣不解帶窮究粗鹽精製之法,果然成功製得此鹽,特呈獻於皇上——」
「懇請皇上儘快派人前來接管鹽礦,安排巡鹽御史儘快將此鹽推至大江南北,以利萬民。」
「同時,臣提議改用鹽引之法——」
宋硯的信經由公公之口,一字不落地傳進了眾位大臣的耳中。
眾人越聽越是震驚,臉上的神情已經逐漸失去了掌控。
一開始,有人還在心底打著算盤,想要告宋硯一個擅自開採私鹽,結果聽到最後,卻震驚於他無償將此鹽礦獻給了朝廷。
不僅如此,就連這麼神奇的製鹽之法也被她們給研究出來要獻給朝廷?
可是他們之前明明聽說,宋硯夫妻二人在鄉下過得很是愜意,每天除了在家吃吃喝喝帶娃,就什麼也不幹了啊。
怎麼能悄無聲息地一下子幹了兩件大事?
關鍵人家還左一個催皇上派人,右一個催皇上派人,簡直比皇上還要著急。
聽到最後,方才那些聯合彈劾宋硯的臣子們都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隔空打了一拳。
再看看皇上淡定的神情,忽然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想必,皇上早就在南巡返程之時就已經知道此事。
說不定還是他派宋硯回去的,不然宋硯哪有那個膽量私自開礦?
仔細回想一下,方才他們這些人口若懸河地彈劾宋硯的時候,皇上臉上的神情就已經十分耐人尋味。
那看向他們的眼神分明就是像是看到什麼跳樑小丑一般。
想到這,眾人不免驚出一身冷汗。
也顧不上反駁什麼,連忙跪地開始叩起頭來,「臣該死,請皇上降罪——」
…
宋硯在家鄉發現鹽礦,成功開採製得精製鹽一事,很快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傳至大江南北。
消息一向靈通的嚴家家主也很快得知了朝堂上傳出來的消息。
「什麼狗屁鹽引?我嚴家世代鹽商,難不成以後也要有鹽引才能販鹽?」
「什麼?那宋硯回家鄉找到了鹽礦?這怎麼可能?!」
「你說那精製鹽比南方出現過的私鹽還要好?!」
「什麼?杭城外有顧家軍出沒?」
聽完屬下的稟報,嚴家家主這才意識到,從御駕離開杭城那一刻,自己就已經入了皇上和宋硯設下的圈套。
從一開始的私鹽,到現在發現鹽礦,一步一步全在他們的計劃當中。
鹽場是嚴家安身立命的東西,若是沒了優勢,還有什麼資格和朝廷抗衡?
只可惜,他之前太過輕敵,如今已是悔之晚矣。
如今留給他的唯一生路,只剩交出鹽場,任由朝廷宰割。
朝廷頒布鹽引令的同時,也快馬加鞭派了兩位巡鹽御史帶著聖旨一同趕往宋家村。
只是讓江清月和宋硯沒想到的是,這兩位巡鹽御史竟然是胡楊林和蘇衡二人。
兩人一個負責江浙一帶,一個負責嶺南贛西,都是曾經嚴家的地盤,也都是頗為棘手的地方。
不過,老友相見,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歡聚。
待接過聖旨,宋硯便直接把胡楊林和蘇衡留在了家中,打算明日再啟程帶兩人前往鹽礦。
江清月也吩咐人把家中所有的好酒好菜都拿了出來。
席間,蘇衡繪聲繪色將那一日早朝的場景給講了出來。
眾人笑過之後,江清月連忙朝著蘇衡追問起來,「算著日子,柒柒也該生了?」
蘇衡聽後哈哈笑了起來,「差點忘了說了,我們出發之前,柒柒剛剛生下一對雙胞胎,都是兒子。」
此話一出,一旁的宋夏江和徐婉凝皆是震驚不已。
「真是雙胞胎?」
「看來你們顧家兄妹都是生雙胞胎的命!」
第477章 留下來過年
朝廷派的大部隊來了之後,宋硯等人便開始正式將鹽礦交接給朝廷。
如今鹽礦的事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也不需要再東躲西藏。
所以,大部隊一進來,便開始按照宋硯給的路線開始正式挖山開路,為以後大批量運鹽出來做準備。
而且礦山那邊的基礎設施也不能再像之前那般簡陋地湊合著。
無論是開礦,還是生活,都必須改善。
要忙的事情太多,而且每一項都極其的重要。
宋硯原本想著等交接完畢後就帶著家裡人回京,但是如今看來,還真是一時半會走不掉。
大臣們也極力勸說他暫時留下來幫忙坐鎮,畢竟這裡是他的家鄉,安排什麼都方便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好在,這會大殿上吵吵嚷嚷的,皇上也一直很淡定地看著眾人,並沒開口。
只是等眾人議論夠了,這才開口道:「這的確是鹽巴,不過是精製鹽。」
眾人一聽,紛紛愣住了。
隨即便開始猜測出這精製鹽的來歷,只是猜了半天也沒有個頭緒。
就在這時,皇上直接命人將宋硯呈上來的信函當眾讀了出來。
「此次南巡,臣深感百姓吃鹽之苦,官鹽價錢雖可負擔,可鹽商肆意添加泥沙,難以下咽——」
「臣早前曾聽聞家鄉深山藏有鹽礦,只是一直不得證實,恰逢此次歸鄉,特數次前往深山尋覓,幸而上天庇佑我大吳百姓,引領臣等尋到此鹽礦——」
「臣妻青田縣主日夜辛苦,衣不解帶窮究粗鹽精製之法,果然成功製得此鹽,特呈獻於皇上——」
「懇請皇上儘快派人前來接管鹽礦,安排巡鹽御史儘快將此鹽推至大江南北,以利萬民。」
「同時,臣提議改用鹽引之法——」
宋硯的信經由公公之口,一字不落地傳進了眾位大臣的耳中。
眾人越聽越是震驚,臉上的神情已經逐漸失去了掌控。
一開始,有人還在心底打著算盤,想要告宋硯一個擅自開採私鹽,結果聽到最後,卻震驚於他無償將此鹽礦獻給了朝廷。
不僅如此,就連這麼神奇的製鹽之法也被她們給研究出來要獻給朝廷?
可是他們之前明明聽說,宋硯夫妻二人在鄉下過得很是愜意,每天除了在家吃吃喝喝帶娃,就什麼也不幹了啊。
怎麼能悄無聲息地一下子幹了兩件大事?
關鍵人家還左一個催皇上派人,右一個催皇上派人,簡直比皇上還要著急。
聽到最後,方才那些聯合彈劾宋硯的臣子們都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隔空打了一拳。
再看看皇上淡定的神情,忽然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想必,皇上早就在南巡返程之時就已經知道此事。
說不定還是他派宋硯回去的,不然宋硯哪有那個膽量私自開礦?
仔細回想一下,方才他們這些人口若懸河地彈劾宋硯的時候,皇上臉上的神情就已經十分耐人尋味。
那看向他們的眼神分明就是像是看到什麼跳樑小丑一般。
想到這,眾人不免驚出一身冷汗。
也顧不上反駁什麼,連忙跪地開始叩起頭來,「臣該死,請皇上降罪——」
…
宋硯在家鄉發現鹽礦,成功開採製得精製鹽一事,很快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傳至大江南北。
消息一向靈通的嚴家家主也很快得知了朝堂上傳出來的消息。
「什麼狗屁鹽引?我嚴家世代鹽商,難不成以後也要有鹽引才能販鹽?」
「什麼?那宋硯回家鄉找到了鹽礦?這怎麼可能?!」
「你說那精製鹽比南方出現過的私鹽還要好?!」
「什麼?杭城外有顧家軍出沒?」
聽完屬下的稟報,嚴家家主這才意識到,從御駕離開杭城那一刻,自己就已經入了皇上和宋硯設下的圈套。
從一開始的私鹽,到現在發現鹽礦,一步一步全在他們的計劃當中。
鹽場是嚴家安身立命的東西,若是沒了優勢,還有什麼資格和朝廷抗衡?
只可惜,他之前太過輕敵,如今已是悔之晚矣。
如今留給他的唯一生路,只剩交出鹽場,任由朝廷宰割。
朝廷頒布鹽引令的同時,也快馬加鞭派了兩位巡鹽御史帶著聖旨一同趕往宋家村。
只是讓江清月和宋硯沒想到的是,這兩位巡鹽御史竟然是胡楊林和蘇衡二人。
兩人一個負責江浙一帶,一個負責嶺南贛西,都是曾經嚴家的地盤,也都是頗為棘手的地方。
不過,老友相見,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歡聚。
待接過聖旨,宋硯便直接把胡楊林和蘇衡留在了家中,打算明日再啟程帶兩人前往鹽礦。
江清月也吩咐人把家中所有的好酒好菜都拿了出來。
席間,蘇衡繪聲繪色將那一日早朝的場景給講了出來。
眾人笑過之後,江清月連忙朝著蘇衡追問起來,「算著日子,柒柒也該生了?」
蘇衡聽後哈哈笑了起來,「差點忘了說了,我們出發之前,柒柒剛剛生下一對雙胞胎,都是兒子。」
此話一出,一旁的宋夏江和徐婉凝皆是震驚不已。
「真是雙胞胎?」
「看來你們顧家兄妹都是生雙胞胎的命!」
第477章 留下來過年
朝廷派的大部隊來了之後,宋硯等人便開始正式將鹽礦交接給朝廷。
如今鹽礦的事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也不需要再東躲西藏。
所以,大部隊一進來,便開始按照宋硯給的路線開始正式挖山開路,為以後大批量運鹽出來做準備。
而且礦山那邊的基礎設施也不能再像之前那般簡陋地湊合著。
無論是開礦,還是生活,都必須改善。
要忙的事情太多,而且每一項都極其的重要。
宋硯原本想著等交接完畢後就帶著家裡人回京,但是如今看來,還真是一時半會走不掉。
大臣們也極力勸說他暫時留下來幫忙坐鎮,畢竟這裡是他的家鄉,安排什麼都方便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