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承安君不會作詩,也屬正常。」陳母憋著笑,道,「我這丫鬟瑩秋倒是個讀書識字的,作詩也不在話下,不如讓她替你做一首?」
這等風雅之事秦瑤本來就不會,她不恥下問,道:「那就請瑩秋姑娘幫我作一首。」
瑩秋忙收了笑,道:「鄉君的詩也算工整,只是用詞太過接近平常生活,若稍微改一改,就是一首好詩。」
「依你之見,我該如何改?」秦瑤豎起耳朵認真聽著。
「第一句『天高鳥兒飛』,鄉君是想寫有關『天』的景色吧?」她分解的頭頭是道,「不如改成『碧影連天色』,正好與第二句『曲徑通亭台』相對仗,一句天一句地,豈不正好?」
「碧影連天色,曲徑通亭台,這果真是好詩!」縱使秦瑤不通詩文,也覺這兩句把景色描寫的十分形象,她不由急著問道,「那後邊兩句呢?」
「既然需點題『有情人終成眷屬』,最後一句不如改成『又見故人來』。」瑩秋道。
秦瑤念了一遍,覺得這最後一句比方才她自己所作的,高明了許多。
「中間那一句,便改成『忽聞舊時琴』如何?」她繼續道。
沒想到瑩秋竟深藏不露。
不等秦瑤細問,就輪到她起來念詩了。
於是她便把瑩秋剛改過的詩,逐字逐句念了出來:「碧影連天色,曲徑通亭台,忽聞舊時琴,卻見故人來。」
「好詩啊!」有人贊道。
也有人不屑:「東拼西湊之句,對仗倒是工整,立意卻平平無奇。」
總之是過了關,秦瑤鬆了一口氣。
「承安君能做出這等詩句,已實屬不易。」世子妃掃了眼眾人,道,「我看你們倒是受了多年教導,也不見得有幾人比她作的好。」
這一出聲提醒,眾人記起秦瑤從前在江城那種小地方,怕是沒受過什麼詩文教習,能作出一首完整的詩已是不易。
「如此說來,承安君才情尚佳啊!」大家紛紛誇讚。
秦瑤低頭有些心虛道:「隨口之作,不及各位才子貴女。」
陳母也滿意點頭,她讓瑩秋幫了秦瑤,想必秦瑤對瑩秋已心存了感激。
如此兩人隔閡日漸消彌,再讓瑩秋多在關鍵時刻幫她幾次……
陳母眼前仿佛浮現了一幅妻妾和諧的畫面。
她十分看中瑩秋,早想讓她給自己兒子做妾,只是苦於兒子一直對此事不理不睬,全心都記掛在秦瑤身上。
如今承安君就要做主母,婚後再給兒子納個妾,自然是要找個可信之人。
陳母在中間推波助瀾,誓要讓瑩秋早日獲得秦瑤信任,往後好順理成章做妾。
然而事情往往天不遂人願。
正在此時,瑩秋突然站了出來,道:「這首詩不巧,正是小女子所作。」
她目光期盼向陳衡看去,想在他眼中看出欣賞之情。
瑩秋和秦瑤一路走來,也算是清楚她的底細。
在她看來,秦瑤出身不好,更無什麼才情,怎能配得上翩翩如玉的公子?
可惜陳衡的目光此刻全在秦瑤身上。
瑩秋一陣失望。
「笑話!你一個丫鬟,還會作詩?」有人嘲諷道。
瑩秋收回落在陳衡身上的目光,道:「你們若不信,可以親自問一問鄉君,這首詩是不是我所作!」
秦瑤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反水,弄得不知所措。
原來陳母叫瑩秋獻詩,正是在這兒等著她呢!
她看向陳母,只見陳母整個人已僵直在原地,像看傻了一般。
陳母見她看自己,猛地回過神來,雙手直擺,示意此事她也不知情。
「這首詩的確不是我作的。」秦瑤此刻也來不及分辨,只得承認,「我方才拼湊了幾句,被這丫頭指出了錯誤,並幫我一一改正,所以——她說得對。」
瑩秋得意的看了看眾人:「丫鬟怎麼就不會作詩?丫鬟就不配作詩?她秦瑤縱使如今貴為鄉君,也依舊是個沒有才情,肚子裡空空如也的草包!如此出身,怎配得上陳公子!」
原來她存了這樣的心思。
眾人目光全都落在陳衡身上。
往昔的猜測此刻全成了真。
「陳公子和承安君……竟是真的?」眾人面面相覷。
「那又如何,他們兩個也算般配,更別提一路從那麼遠的地方來了京城。」
「正是,男未婚女未嫁的,有何不可?」
所有人都看著陳衡,等著他給大家一個解答。
陳衡站了出來,毫不避諱,道:「阿瑤與在下相識於微末,早已兩情相悅,又豈容他人置喙!」
瑩秋一笑,目露淒涼,道:「公子,你寧願選她,都不願看我一眼?當日你將我買下做了你的丫鬟,我知你是有心要救我!你也知道我爹是誰……若說故人,我們——才是故人!」
她短短一句話,掀起滔天駭浪。
「這丫鬟什麼來歷?」有人問道。
「能斷文識字,能作詩,怕不是什麼窮苦人家出身。」
「聽她的意思,陳公子還與她及她的家人是舊識。」
在場的人都在宦海沉浮多年,只聽瑩秋寥寥數語,心中已有了猜測。
秦瑤也皺起了眉頭,她記得當時自己在江城獄中,被陳衡從前的丫鬟下了毒,後來再相見時,他的身邊已全換了陌生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等風雅之事秦瑤本來就不會,她不恥下問,道:「那就請瑩秋姑娘幫我作一首。」
瑩秋忙收了笑,道:「鄉君的詩也算工整,只是用詞太過接近平常生活,若稍微改一改,就是一首好詩。」
「依你之見,我該如何改?」秦瑤豎起耳朵認真聽著。
「第一句『天高鳥兒飛』,鄉君是想寫有關『天』的景色吧?」她分解的頭頭是道,「不如改成『碧影連天色』,正好與第二句『曲徑通亭台』相對仗,一句天一句地,豈不正好?」
「碧影連天色,曲徑通亭台,這果真是好詩!」縱使秦瑤不通詩文,也覺這兩句把景色描寫的十分形象,她不由急著問道,「那後邊兩句呢?」
「既然需點題『有情人終成眷屬』,最後一句不如改成『又見故人來』。」瑩秋道。
秦瑤念了一遍,覺得這最後一句比方才她自己所作的,高明了許多。
「中間那一句,便改成『忽聞舊時琴』如何?」她繼續道。
沒想到瑩秋竟深藏不露。
不等秦瑤細問,就輪到她起來念詩了。
於是她便把瑩秋剛改過的詩,逐字逐句念了出來:「碧影連天色,曲徑通亭台,忽聞舊時琴,卻見故人來。」
「好詩啊!」有人贊道。
也有人不屑:「東拼西湊之句,對仗倒是工整,立意卻平平無奇。」
總之是過了關,秦瑤鬆了一口氣。
「承安君能做出這等詩句,已實屬不易。」世子妃掃了眼眾人,道,「我看你們倒是受了多年教導,也不見得有幾人比她作的好。」
這一出聲提醒,眾人記起秦瑤從前在江城那種小地方,怕是沒受過什麼詩文教習,能作出一首完整的詩已是不易。
「如此說來,承安君才情尚佳啊!」大家紛紛誇讚。
秦瑤低頭有些心虛道:「隨口之作,不及各位才子貴女。」
陳母也滿意點頭,她讓瑩秋幫了秦瑤,想必秦瑤對瑩秋已心存了感激。
如此兩人隔閡日漸消彌,再讓瑩秋多在關鍵時刻幫她幾次……
陳母眼前仿佛浮現了一幅妻妾和諧的畫面。
她十分看中瑩秋,早想讓她給自己兒子做妾,只是苦於兒子一直對此事不理不睬,全心都記掛在秦瑤身上。
如今承安君就要做主母,婚後再給兒子納個妾,自然是要找個可信之人。
陳母在中間推波助瀾,誓要讓瑩秋早日獲得秦瑤信任,往後好順理成章做妾。
然而事情往往天不遂人願。
正在此時,瑩秋突然站了出來,道:「這首詩不巧,正是小女子所作。」
她目光期盼向陳衡看去,想在他眼中看出欣賞之情。
瑩秋和秦瑤一路走來,也算是清楚她的底細。
在她看來,秦瑤出身不好,更無什麼才情,怎能配得上翩翩如玉的公子?
可惜陳衡的目光此刻全在秦瑤身上。
瑩秋一陣失望。
「笑話!你一個丫鬟,還會作詩?」有人嘲諷道。
瑩秋收回落在陳衡身上的目光,道:「你們若不信,可以親自問一問鄉君,這首詩是不是我所作!」
秦瑤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反水,弄得不知所措。
原來陳母叫瑩秋獻詩,正是在這兒等著她呢!
她看向陳母,只見陳母整個人已僵直在原地,像看傻了一般。
陳母見她看自己,猛地回過神來,雙手直擺,示意此事她也不知情。
「這首詩的確不是我作的。」秦瑤此刻也來不及分辨,只得承認,「我方才拼湊了幾句,被這丫頭指出了錯誤,並幫我一一改正,所以——她說得對。」
瑩秋得意的看了看眾人:「丫鬟怎麼就不會作詩?丫鬟就不配作詩?她秦瑤縱使如今貴為鄉君,也依舊是個沒有才情,肚子裡空空如也的草包!如此出身,怎配得上陳公子!」
原來她存了這樣的心思。
眾人目光全都落在陳衡身上。
往昔的猜測此刻全成了真。
「陳公子和承安君……竟是真的?」眾人面面相覷。
「那又如何,他們兩個也算般配,更別提一路從那麼遠的地方來了京城。」
「正是,男未婚女未嫁的,有何不可?」
所有人都看著陳衡,等著他給大家一個解答。
陳衡站了出來,毫不避諱,道:「阿瑤與在下相識於微末,早已兩情相悅,又豈容他人置喙!」
瑩秋一笑,目露淒涼,道:「公子,你寧願選她,都不願看我一眼?當日你將我買下做了你的丫鬟,我知你是有心要救我!你也知道我爹是誰……若說故人,我們——才是故人!」
她短短一句話,掀起滔天駭浪。
「這丫鬟什麼來歷?」有人問道。
「能斷文識字,能作詩,怕不是什麼窮苦人家出身。」
「聽她的意思,陳公子還與她及她的家人是舊識。」
在場的人都在宦海沉浮多年,只聽瑩秋寥寥數語,心中已有了猜測。
秦瑤也皺起了眉頭,她記得當時自己在江城獄中,被陳衡從前的丫鬟下了毒,後來再相見時,他的身邊已全換了陌生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