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時間久了,連夏文君也跟著叫這個綽號。賈仁這個名字說出來怪怪的,還不如叫黑先生呢,沒有外人,私下閒聊的時候,連『先生』那兩個字,夏文君都能直接省掉。
「嘿!昨天我讓你看的考試報名的名單你看了沒?」
「看了。」霍長安一邊拿帕子仔細擦拭面具,一邊說道:「你這次考試,報名的世家子弟數量,有些超標了。」
夏文君安排紅巾軍的時候,就是考試報名的時候。
估摸著消息傳播速度,還有讀書人趕路的速度,夏文君預留了兩個月的報名時間。報名剛截止,學生的名單就交了上來。
學生報名,不止要留自己的名字,還要留籍貫,和現在的住址。雖然報考的都不是什麼名人,但一看他們的姓,字輩和籍貫,大概就能猜出他們的身份。
除了真底層的人家,前些年稍微有點人脈的家族,都得背誦一下那些有名世家的情況。這東西就像是常識,就像如今夏家和平安郡綁定在一起,提到某個地方,就能想到某家的人。赴宴的時候,不知道這些,還會被笑話。
現在來夏文君治下考試的,就有很多大家族的子弟,當初霍長安滅門的漏網之魚。
「以前這些年,好的老師,還有好的書籍,都掌握在世家手裡。哪怕不拼家世,只拼真才實學,大部分寒門的學生也鬥不過。」夏文君無奈道:「我自己都沒料到,還真有那麼多世家子弟會來投奔我。」
「我搶來的書不都留給你了嗎?都是各家的珍藏。你想要什麼書籍,自己印,自己抄唄,過個幾年的時間,寒門子弟底蘊不足的情況就好轉了。到那個時候……」
霍長安呵呵一笑,伸手彈了彈自己的面具,冷酷的說道:「到那個時候,提拔上來的不聽話的世家子弟,就可以宰了。」
人才儲備不夠的時候,就先用著人家。人才儲備夠了,就把人給弄死。
「也不怪人家叫你黑先生,你心黑得沒邊了。」夏文君一臉的無語。
「那群人跟我們可不一樣。哪怕我把他們祠堂燒了,族譜都給燒了,留下的大部分都是旁支邊角料,但他們依舊想恢復家族的榮光,可笑得很。」不做紅巾軍首領了,霍長安對這群人依舊有十足的偏見。
這群人的做法,夏文君倒是能理解,不過是思維慣性罷了。
以前他們的榮耀都是靠家族得來的,無論是名望還是官身,都得靠家族,他們理所當然的會維護那個家族。如果以後只能靠自己,那家族的影響力就大大減弱了。
但雙方的仇恨可不是說著玩的,不可能脫下某一個身份,就直接放下。都滅了那麼多家族了,弄死幾個世家的學生,在霍長安眼裡都不算事。
不過他現在不是『霍長安』,是夏文君的謀士『賈仁』,不能只顧自己的想法,得考慮大局。
夏文君雖然在大力提拔寒門子弟,但也沒有堵死世家子弟的機會。
他出主意道:「我知道你看得深遠,想從一開始就把公平的規矩立好,也不像我一樣排斥世家。既然考核的過程,你力求公正,那你就在出題上多費些功夫好了。」
像是想到了什麼好主意,霍長安眼睛一亮,提議道:「咱們這考題,就該緊跟時事。考考大家對紅巾軍戰敗,霍長安身亡的看法!」
「你這主意不錯,這題確實能篩選出一部分立場不一致的人。」夏文君瞄他一眼,說道:「考試的事,你也不用太操心,我心裡有數。」
她能管出題,但管不了學生寫的答案。
以霍長安現在名聲,肯定是罵他的人居多。她怕霍長安看了試卷,在心裡默默記仇,那一溜學生,可禁不住霍長安玩。
來平安郡城參加考試的人很多,但夏文君以前就組織過類似的考試,所以負責考試的官員,只需要按照以前的規矩辦事,忙歸忙,但節奏一點沒亂。
工作量是比之前大了一點,但還不至於給官位官員帶來負擔,影響他們生活的,是各路學生投到門房的卷子和文章。
下值回家就看到門後放著三大筐文章,楊高朗頭都大了,直接對門房吩咐道:「先放著,等考完了再處理。」
這麼多,他肯定是看不完的,索性一個都不看。
不看可以,但學生送上來,他不收不行。天下可不止他們一方勢力,夏文君這邊的官員要出傳出看不起人名聲,那就太趕客了。
考前的關鍵時刻,楊高朗也怕自己行差踏錯,帶累主公的名聲。
對外謹言慎行,和自己人在一起,他就沒那麼客氣了。
他在衙門辦公的時候就吐槽道:「這盛況,和我當年趕考一樣了。當年去京都考試的時候,我也挨個給京都的官員投過卷子,光是給門房塞的錢,都夠我買十幾畝地了。我雖叮囑了家裡的門房不許收錢,但架不住人硬塞啊,丟下錢就走,就為了門房能提一下他的名字。」
不過塞錢的人目的也到達了,門房確實誠惶誠恐,每日都得和楊高朗交代,收了誰的錢,收了多少。
但就算這名字,給楊高朗留下了印象,用處也不大,考得差,照樣上不了岸。<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嘿!昨天我讓你看的考試報名的名單你看了沒?」
「看了。」霍長安一邊拿帕子仔細擦拭面具,一邊說道:「你這次考試,報名的世家子弟數量,有些超標了。」
夏文君安排紅巾軍的時候,就是考試報名的時候。
估摸著消息傳播速度,還有讀書人趕路的速度,夏文君預留了兩個月的報名時間。報名剛截止,學生的名單就交了上來。
學生報名,不止要留自己的名字,還要留籍貫,和現在的住址。雖然報考的都不是什麼名人,但一看他們的姓,字輩和籍貫,大概就能猜出他們的身份。
除了真底層的人家,前些年稍微有點人脈的家族,都得背誦一下那些有名世家的情況。這東西就像是常識,就像如今夏家和平安郡綁定在一起,提到某個地方,就能想到某家的人。赴宴的時候,不知道這些,還會被笑話。
現在來夏文君治下考試的,就有很多大家族的子弟,當初霍長安滅門的漏網之魚。
「以前這些年,好的老師,還有好的書籍,都掌握在世家手裡。哪怕不拼家世,只拼真才實學,大部分寒門的學生也鬥不過。」夏文君無奈道:「我自己都沒料到,還真有那麼多世家子弟會來投奔我。」
「我搶來的書不都留給你了嗎?都是各家的珍藏。你想要什麼書籍,自己印,自己抄唄,過個幾年的時間,寒門子弟底蘊不足的情況就好轉了。到那個時候……」
霍長安呵呵一笑,伸手彈了彈自己的面具,冷酷的說道:「到那個時候,提拔上來的不聽話的世家子弟,就可以宰了。」
人才儲備不夠的時候,就先用著人家。人才儲備夠了,就把人給弄死。
「也不怪人家叫你黑先生,你心黑得沒邊了。」夏文君一臉的無語。
「那群人跟我們可不一樣。哪怕我把他們祠堂燒了,族譜都給燒了,留下的大部分都是旁支邊角料,但他們依舊想恢復家族的榮光,可笑得很。」不做紅巾軍首領了,霍長安對這群人依舊有十足的偏見。
這群人的做法,夏文君倒是能理解,不過是思維慣性罷了。
以前他們的榮耀都是靠家族得來的,無論是名望還是官身,都得靠家族,他們理所當然的會維護那個家族。如果以後只能靠自己,那家族的影響力就大大減弱了。
但雙方的仇恨可不是說著玩的,不可能脫下某一個身份,就直接放下。都滅了那麼多家族了,弄死幾個世家的學生,在霍長安眼裡都不算事。
不過他現在不是『霍長安』,是夏文君的謀士『賈仁』,不能只顧自己的想法,得考慮大局。
夏文君雖然在大力提拔寒門子弟,但也沒有堵死世家子弟的機會。
他出主意道:「我知道你看得深遠,想從一開始就把公平的規矩立好,也不像我一樣排斥世家。既然考核的過程,你力求公正,那你就在出題上多費些功夫好了。」
像是想到了什麼好主意,霍長安眼睛一亮,提議道:「咱們這考題,就該緊跟時事。考考大家對紅巾軍戰敗,霍長安身亡的看法!」
「你這主意不錯,這題確實能篩選出一部分立場不一致的人。」夏文君瞄他一眼,說道:「考試的事,你也不用太操心,我心裡有數。」
她能管出題,但管不了學生寫的答案。
以霍長安現在名聲,肯定是罵他的人居多。她怕霍長安看了試卷,在心裡默默記仇,那一溜學生,可禁不住霍長安玩。
來平安郡城參加考試的人很多,但夏文君以前就組織過類似的考試,所以負責考試的官員,只需要按照以前的規矩辦事,忙歸忙,但節奏一點沒亂。
工作量是比之前大了一點,但還不至於給官位官員帶來負擔,影響他們生活的,是各路學生投到門房的卷子和文章。
下值回家就看到門後放著三大筐文章,楊高朗頭都大了,直接對門房吩咐道:「先放著,等考完了再處理。」
這麼多,他肯定是看不完的,索性一個都不看。
不看可以,但學生送上來,他不收不行。天下可不止他們一方勢力,夏文君這邊的官員要出傳出看不起人名聲,那就太趕客了。
考前的關鍵時刻,楊高朗也怕自己行差踏錯,帶累主公的名聲。
對外謹言慎行,和自己人在一起,他就沒那麼客氣了。
他在衙門辦公的時候就吐槽道:「這盛況,和我當年趕考一樣了。當年去京都考試的時候,我也挨個給京都的官員投過卷子,光是給門房塞的錢,都夠我買十幾畝地了。我雖叮囑了家裡的門房不許收錢,但架不住人硬塞啊,丟下錢就走,就為了門房能提一下他的名字。」
不過塞錢的人目的也到達了,門房確實誠惶誠恐,每日都得和楊高朗交代,收了誰的錢,收了多少。
但就算這名字,給楊高朗留下了印象,用處也不大,考得差,照樣上不了岸。<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