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她認慫的意思很明顯:你打了別人,可就不能打我了哦。
其他人一邊罵夏家慫,一邊又覺得正常。夏文君出身於平安郡,干出這種事情來不稀奇。
只是看夏家這麼幹,大家都有些無語,這牆頭草的行為,也太明顯了點。大家反朝廷的時候,夏文君也跟著稱王,和朝廷作對。看霍長安帶兵滅了一個小勢力,夏文君又立刻表明,她雖然稱王了,但她是跟著紅巾軍的步子走的。
這企圖兩方都不得罪的作風,還真是兩方都沒得罪。
哪怕夏文君都已經按照紅巾軍的規矩來了,把地都均分了出去,諸位反王也沒仇視她,把她當紅巾軍看待,而是集體無視了她。
「這就是口碑的力量啊!」夏文君覺得,自己這平安郡人的身份,也不是沒有好處,一出去就自帶標籤。
「您這口碑,我們也是出了大力氣的,我天天擱外面夸您脾氣軟好說話,心還善,郡里的百姓也都這麼夸您。」楊高朗催促道:「我們底下的官員這麼努力,您是不是也得表示一下,多找幾個人來替我們分擔?」
夏文君看他一眼,嘆氣,「現在這個時機,實在不適合我大張旗鼓的收攏人才,只能內部考試提拔。」
整個天下都公認夏文君是個軟柿子好脾氣,但對周邊的勢力,夏文君可不是這個形象。
借著紅巾軍搞事的由頭,夏文君接連吞併了周邊幾塊地盤。
她就這麼窩窩囊囊的把原本的地盤擴大了一倍,然後窩窩囊囊把內部不服的人員全都捶扁了……
無論是殘存的世家勢力,還是借著紅巾軍旗號搞事的流寇,夏文君都不留情面,全都逮去富寶郡挖礦煉鐵……她的勢力範圍內,沒有世家冒頭,不僅是紅巾軍給力,她也暗中動了手。把世家的根基都拔除得乾乾淨淨的,她才好辦事啊。
地盤擴大,本就容易引起別人的警惕。她要是還大張旗鼓的搞科舉,挑選出一溜的寒門官員,那群世家很快就能把她這個混在裡面的內奸挑出來。
本來就是個混進去的局外人,她要是不遮掩一下,被識破了多尷尬啊。
現在正是她積攢實力的時候,要是被迫倒向霍長安的陣營,那她也離完蛋不遠了。
不敢明目張胆的科舉選人,夏文君就只能讓各縣自己招聘小吏,不管是誰,都先從基層干起。
一般幹個兩三個月,就會有塊新地盤需要新人去打理,這個時候,就是內部考試的時機。
只要是真有才能的人,兩三個月的時間,能從縣衙寫文書的吏員,成為縣丞,縣令,一路往上升職。
非常時期,根本不存在熬資歷的說法,有才你就上。
因為內部晉升的速度很快,願意去縣衙做基層小吏的人也多,可這只能消耗內部的人才,吸引不了外面的人。
搞得楊高朗他們這群官員,老是眼巴巴的看著外頭的人才流口水,尤其是寒門出身的人才,諸如賀老之類帶著光環的人物,好像招攬了他們,他們會帶著大家起飛一樣。
「只靠我們自己,治下的百姓也能安居樂業,其實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向外求人才。」夏文君拍了拍楊高朗的肩膀,灌雞湯道:「時勢造英雄,你怎麼就知道,你以後不會成為別人眼中的國士無雙?求人不如求己啊!」
「嗯?」國士?求己?
夏文君一臉真誠的說道:「其實你在我心中,已經是國之大才了,論起匡世濟民,你沒有一點比人差……」
楊高朗剛開始還在心裡嘀咕,覺得夏文君是在安慰他,但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就是越聽越激動,越聽越上頭,就跟打了雞血似的,非常想大幹一場!想證明一下他的實力!
「您說得對。累點就累點吧,咱們現在這情況,很多事還是要自己親自過一遍才放心。」光是想了一下子自己最近的工作安排,楊高朗就覺得自己待不住了,他得忙去了。
人人都在忙碌,包括夏文君也是如此,所以也沒人會覺得不平衡。
已經被卷出局的夏雲林,一看大家這情況,就覺得自己英明,慶幸自己跑得快。
他要是做了那個平安王,不僅自己幹得難受,還影響底下官員的幹活心態和效率。他和自家閨女不同,他就是個壞榜樣。
第60章
夏文君擺出一副我只想種地,不想打架的姿態,默默躲開各方的爭鬥。
她這副老實巴交的模樣,讓那些勢力大的反王,都已經把她當場預備小弟了,但下面的百姓,卻很想要夏文君這樣的老大。
很多流民拖家帶口的前來投奔,就為了能過個安生日子。
能種地,誰樂意打仗啊。紅巾軍的人鬧那麼厲害,不也是為了那幾畝地嗎?
如今這世道,人比地盤還重要,來了的人,夏文君都會好好安撫。等忙活了一個季度,夏文君拿著歸類的戶籍冊子翻看的時候,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新來的這批人,家庭人員的分布不對勁。怎麼家家都有一兩個壯丁的缺口。」夏文君疑惑的皺了皺眉,又拿起下一本冊子翻看,發現還是有點不太對勁。
前來投奔的流民,底下的官員都會以家庭為單位,把他們安插在周邊各村落,不會給人重新集結在一起的可能。
分散安排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匯總再看,這數據在夏文君眼里就有這些明顯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其他人一邊罵夏家慫,一邊又覺得正常。夏文君出身於平安郡,干出這種事情來不稀奇。
只是看夏家這麼幹,大家都有些無語,這牆頭草的行為,也太明顯了點。大家反朝廷的時候,夏文君也跟著稱王,和朝廷作對。看霍長安帶兵滅了一個小勢力,夏文君又立刻表明,她雖然稱王了,但她是跟著紅巾軍的步子走的。
這企圖兩方都不得罪的作風,還真是兩方都沒得罪。
哪怕夏文君都已經按照紅巾軍的規矩來了,把地都均分了出去,諸位反王也沒仇視她,把她當紅巾軍看待,而是集體無視了她。
「這就是口碑的力量啊!」夏文君覺得,自己這平安郡人的身份,也不是沒有好處,一出去就自帶標籤。
「您這口碑,我們也是出了大力氣的,我天天擱外面夸您脾氣軟好說話,心還善,郡里的百姓也都這麼夸您。」楊高朗催促道:「我們底下的官員這麼努力,您是不是也得表示一下,多找幾個人來替我們分擔?」
夏文君看他一眼,嘆氣,「現在這個時機,實在不適合我大張旗鼓的收攏人才,只能內部考試提拔。」
整個天下都公認夏文君是個軟柿子好脾氣,但對周邊的勢力,夏文君可不是這個形象。
借著紅巾軍搞事的由頭,夏文君接連吞併了周邊幾塊地盤。
她就這麼窩窩囊囊的把原本的地盤擴大了一倍,然後窩窩囊囊把內部不服的人員全都捶扁了……
無論是殘存的世家勢力,還是借著紅巾軍旗號搞事的流寇,夏文君都不留情面,全都逮去富寶郡挖礦煉鐵……她的勢力範圍內,沒有世家冒頭,不僅是紅巾軍給力,她也暗中動了手。把世家的根基都拔除得乾乾淨淨的,她才好辦事啊。
地盤擴大,本就容易引起別人的警惕。她要是還大張旗鼓的搞科舉,挑選出一溜的寒門官員,那群世家很快就能把她這個混在裡面的內奸挑出來。
本來就是個混進去的局外人,她要是不遮掩一下,被識破了多尷尬啊。
現在正是她積攢實力的時候,要是被迫倒向霍長安的陣營,那她也離完蛋不遠了。
不敢明目張胆的科舉選人,夏文君就只能讓各縣自己招聘小吏,不管是誰,都先從基層干起。
一般幹個兩三個月,就會有塊新地盤需要新人去打理,這個時候,就是內部考試的時機。
只要是真有才能的人,兩三個月的時間,能從縣衙寫文書的吏員,成為縣丞,縣令,一路往上升職。
非常時期,根本不存在熬資歷的說法,有才你就上。
因為內部晉升的速度很快,願意去縣衙做基層小吏的人也多,可這只能消耗內部的人才,吸引不了外面的人。
搞得楊高朗他們這群官員,老是眼巴巴的看著外頭的人才流口水,尤其是寒門出身的人才,諸如賀老之類帶著光環的人物,好像招攬了他們,他們會帶著大家起飛一樣。
「只靠我們自己,治下的百姓也能安居樂業,其實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向外求人才。」夏文君拍了拍楊高朗的肩膀,灌雞湯道:「時勢造英雄,你怎麼就知道,你以後不會成為別人眼中的國士無雙?求人不如求己啊!」
「嗯?」國士?求己?
夏文君一臉真誠的說道:「其實你在我心中,已經是國之大才了,論起匡世濟民,你沒有一點比人差……」
楊高朗剛開始還在心裡嘀咕,覺得夏文君是在安慰他,但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就是越聽越激動,越聽越上頭,就跟打了雞血似的,非常想大幹一場!想證明一下他的實力!
「您說得對。累點就累點吧,咱們現在這情況,很多事還是要自己親自過一遍才放心。」光是想了一下子自己最近的工作安排,楊高朗就覺得自己待不住了,他得忙去了。
人人都在忙碌,包括夏文君也是如此,所以也沒人會覺得不平衡。
已經被卷出局的夏雲林,一看大家這情況,就覺得自己英明,慶幸自己跑得快。
他要是做了那個平安王,不僅自己幹得難受,還影響底下官員的幹活心態和效率。他和自家閨女不同,他就是個壞榜樣。
第60章
夏文君擺出一副我只想種地,不想打架的姿態,默默躲開各方的爭鬥。
她這副老實巴交的模樣,讓那些勢力大的反王,都已經把她當場預備小弟了,但下面的百姓,卻很想要夏文君這樣的老大。
很多流民拖家帶口的前來投奔,就為了能過個安生日子。
能種地,誰樂意打仗啊。紅巾軍的人鬧那麼厲害,不也是為了那幾畝地嗎?
如今這世道,人比地盤還重要,來了的人,夏文君都會好好安撫。等忙活了一個季度,夏文君拿著歸類的戶籍冊子翻看的時候,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新來的這批人,家庭人員的分布不對勁。怎麼家家都有一兩個壯丁的缺口。」夏文君疑惑的皺了皺眉,又拿起下一本冊子翻看,發現還是有點不太對勁。
前來投奔的流民,底下的官員都會以家庭為單位,把他們安插在周邊各村落,不會給人重新集結在一起的可能。
分散安排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匯總再看,這數據在夏文君眼里就有這些明顯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