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俗話說,十七十八,人靜月發。

  四月十八晚上,天交亥時,萬籟俱寂,月亮才剛剛在東方探出頭。

  淮南東路,距宋金邊界不過四十里的漣水城悄悄打開了城門,一支精銳的部隊趁著夜色,悄悄地出了城。

  這支部隊足有三萬之眾,綿延十來里,俱身著皂衣,人纏足,馬銜枚,走起路來沒有多大聲響,所以大軍出城,竟未驚醒城中百姓。

  出城之後,這支部隊不再噤聲,開始向西北方向急行軍。

  西北方八十里便是金軍控制的沭陽城。

  這支軍隊的目標卻不是沭陽,而是沭陽東北二十多里的韓山。

  丑時一刻,行軍隊伍中,一個四歲道童對三軍統帥說:“前方四里有敵軍斥侯”。

  “派出精銳斥侯,拔了他!”統帥說。

  “不用,繼續行軍,我來處理斥侯。”道童說。

  片刻,道童又說:“敵人斥侯已經睡著了。”

  剛到卯時,整支部隊已經抵達了韓山,在統帥帶領下,來到一處人跡罕至的山谷,脫去皂衣,露出尋常山民衣飾,分散隱蔽。

  部隊輕裝簡從,八小時行軍八十里,已是難得的行軍速度了。

  這支部隊晝伏夜出,次夜到達夾山,然後折向西,到達艾山、蒙山、徂徠山。

  二十三日上午,部隊派出五千人,身著便裝,手持鐮刀魚叉鋤頭竹竿為兵器,高舉‘徂徠山抗金義勇’、‘吳’、‘孫’等旗幟,聲勢浩大,兵圍奉符縣城(今泰安附近)。卻因為缺少攻城器械,只有三架雲梯,一時攻不進縣城。

  縣城中僅有守兵三百人,見賊兵勢大,縣丞急忙派人向兗州府和濟南府求援。

  金國山東西路安撫使張林聽說奉符被圍,哈哈大笑說:“天助我也!賊兵久居深山,極難剿除乾淨。這次主動出來,真是自尋死路。命濟南府明日發兵七千,沿官道奔赴奉符滅賊。命兗州府接到軍令後即刻發兵三千,在奉符城南設伏,阻止賊人兵敗後逃往徂徠山、亭亭山。”

  二十四日,金軍七千人沿官道奔赴奉符,行至土屋村西南的馬鞍子山時,軍中參謀見山勢險峻,形如馬鞍,恐有伏兵,便提醒主將小心戒備。

  主將卻說:“大軍過鳳凰山時,你就擔心有埋伏;過老虎洞、三王寨、二王寨,大王寨,你都擔心有埋伏,讓我小心戒備,戒備到現在,半天才走了二十五里,埋伏在哪兒?此山也不甚陡峭,有埋伏正好,本將正等著呢,什麼徂徠義勇,不過一群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大軍行至隘口處,忽然山上滾木擂石齊下,阻住了前行之路。

  主將見狀,不驚反喜,命令部隊爬上山坡,追拿賊兵。

  米麵山坡勢也不甚陡,金兵得了令,便漫山遍野的往上爬。

  見金兵陣勢已亂,山坡上一將大喝:“放箭!”

  登時山上萬弩齊發,遮天蔽日,向山谷she來。

  金兵如割麥子般紛紛倒下。

  參謀連忙建言:“將軍,是宋軍的制式弩箭,山上是宋軍精銳萬人,不是什麼徂徠義勇!咱們被伏擊了,快撤吧!”

  “撤個屁!宋軍潛入我境,能有多少人,肯定大部分都是義勇,兒郎們,給我往上沖,殺光賊人!”將軍說。

  金兵頂著飛蝗滾木,踏著屍體,奮勇向前,終於衝上了山坡,與宋兵兩軍交接。

  兵刃一交,金兵便知不妙。

  宋軍義勇,缺食少鹽,多四肢無力。金軍與之對拼戰盡上風。

  而這支軍隊,個個體態精壯,與金兵單打獨鬥不落下風。現在人數是二打一,再加上占據地利,打得金人毫無還手之力,片刻就屍橫遍野。

  將軍見宋軍威猛,連忙高呼撤退,調轉馬頭,便欲逃跑。

  山上宋軍將領命令:“she馬”。

  金軍戰馬中箭,紛紛撲倒在地。金將棄了戰馬,奪路逃亡。

  見主將敗逃,金兵登時氣衰,四散奔逃。

  宋軍緊緊咬住金兵,一路追殺。

  馬鞍子山離濟南府不過二十多里,金軍潰兵紛紛往濟南府方向奔逃,一個時辰就到了濟南府。

  濟南府乃山東西路重鎮,離宋金前線有五百里之遙,承平日久,哪裡見過這種陣仗,守兵雖然還有三千人,但根本不知如何應對,見主將逃回,自不敢緊閉城門。金軍潰兵瘋了一樣湧入府城時,宋軍早和金軍咬合在一起,趁亂也沖入了城中。

  金人再想關城門,卻是遲了。金軍守兵被潰軍衝散,精銳的宋軍直接奪取了南門。

  然後宋軍大兵如林,湧入府城,便席捲了濟南。喪膽的金兵從北門湧出,逃往禹城一帶。

  與此同時,從兗州兵發奉符的三千金兵,在亭亭山官道也遭到了宋兵一萬八千人的伏擊,全軍盡墨。

  宋軍趁勢攻打兗州,兗州兵力多已調往兩淮,現在城中僅餘兩千守兵,所以兗州吊橋高掛,城門緊閉,不敢出城交戰。

  有綠衣仙子飛來,一劍毀了北門,宋軍順利拿下兗州。

  圍困奉符的宋軍兩千人稍稍發力,便拿下了奉符縣城。

  一日之內,濟南府城、兗州城和奉符縣城,俱為宋軍所克。天下震動。

  次日,在綠衣仙子幫助下,宋軍更是連克長青、龔縣、仙源、鄒縣、泗水五座縣城,五地都是仙子一劍破城,金軍守兵心驚膽寒,毫無還手之力。

  至此,除了萊蕪一縣外,宋軍盡取兗州膏腴之地,在金國的山東西路打下好大一片疆土。

  原本盤踞在徂徠山、云云山、泰山等地的抗金義勇三四萬人,紛紛加入宋軍。

  義勇雖為烏合之眾,不能與金軍精銳野戰,但可以協助築城守城,壯大宋軍聲勢。

  另有兗州反金義士有志於從軍者,宋軍也擇優召入軍中。

  數日後,宋軍兵力號稱有十萬人,割據金地,厲兵秣馬,徐圖擴張。

  金人大駭,急忙集結山東東路、汴京路、河北東路、河北西路、大名府的軍隊,共計十五萬人,五月初陸續開到兗州,圍攻宋軍。

  金軍勢大,宋軍不敢野戰,選擇死守城池。金軍急切間無法破城。

  第55回 陳泥丸規勸薛道光 虞允文輕取長安城

  四月廿一,虞允文大軍就會同西夏軍平定了臨兆路,之後,夏國軍隊居然謹守約定,寸土不占,只帶走了府庫中的大半金銀錢帛以為軍資,便盡數退回了西夏境內。

  臨行之時,夏國軍隊為了交好虞允文,還饋贈了戰馬一萬匹與宋軍。

  宋軍缺馬,自然大喜過望。

  至此,加上近日繳獲,虞允文部已經擁有戰馬兩萬八千匹,軍隊機動性大大增強。

  四月二十五,虞允文大軍前鋒開到了鳳翔路和京兆府路交界的漠水岸邊。

  一個多月前,宋軍得林朝英相助,曾經在此處成功阻擊了金軍援軍。

  現在虞允文完全平定了漠水以西,要揮師東進長安了。

  可是,虞允文意外發現,漠水東岸,竟然出現了一道高三丈有餘的長長土牆。而且,這堵牆明顯不是民夫築的。因為,就在虞允文大軍對面的土牆居然正在長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