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已十幾年未曾歸京,便想尋個高處,遠遠看上一看,京城與記憶中有無不同。」

  念兮沉默不語。

  交淺言深,他也不需要她的安慰。

  兩人默默立在坡頭,看著天邊晚霞,半晌,顧辭才又問道,「夫人怎孤身在此處?家中人呢?」

  不說其他,只念兮的穿戴氣度,一望便知是哪家的貴婦人,且門第只高不低。

  然他卻一日兩回,在此見到她,可見她是住在附近的。

  念兮佇立不動,聲音平靜,眉眼不抬,「死了丈夫,避居此處。」

  顧辭愕然。

  難怪……

  同是天涯傷心人。

  兩人不再多言,只看著天邊雲捲雲舒,天色漸暗,燈火漸起,京城方向尤其,亮如白晝。

  是一片人世繁華。

  第216章 顧辭怎麼會與念兮碰面?

  裴儉從儀橋街離開後回了相府。

  議事廳里已經等了滿屋子的官員。

  今日沒有朝會。

  本朝分為大朝會和小朝會。大朝指陛下於元旦、冬至及大慶之日御正殿受群臣朝賀,小朝為陛下平時召見文武官員,處理政務。

  小朝會三日一次。

  今日在議事廳的官員,大多是工部和戶部和吏部。

  黃河水患,下遊民不聊生,工部要派遣匠人搶修大壩,戶部要調糧賑災,吏部調派人手,今日便是要拿出章程,明日一早朝會,呈給陛下過目。

  工部侍郎馬淳正在匯報進展。

  黃河改道,千里決堤,如今已經有好幾位官員連性命都搭了進去。

  天災面前,人力實在渺小。

  馬淳愈發將事態說得嚴重些,也好等會兒與戶部那賊精的秦朗扯皮,可不知怎的,他口若懸河地說了半日,也未見裴相表態。

  總覺得今日主位上的裴相有些心不在焉。

  當然,這只是他的臆測。

  因為他不經意與裴相那雙深邃幽暗的眼神對上,有一瞬間,感覺像是被看透了所有心思。

  馬淳連忙收斂心神,「……河道受到山嶺阻隔,形成一個狹窄的口子,近日多雨,在大慶關處泛濫改向西擺動——」

  他正說著,一個侍衛匆匆走近議事廳,與裴儉耳語幾句,肉眼可見的,裴相的面色微變。

  馬淳停了下來。

  事實上,整個議事廳都安靜下來。

  等著裴相的下一步指示。

  然而裴相只揮手叫侍衛下去,示意馬淳,「繼續。」

  馬淳便接著往下講,「下官以為,上遊河床開闊,一馬平川,而大慶官隘口陡然狹窄,自然……」

  馬淳發誓,這一回真不是他的錯覺,裴相是真的在走神。因為他已經說完半天了,裴相居然還在垂眸沉思。

  他自問自己講的問題並不深奧晦澀,且黃河改道自古有之。這樣的事情,還不足以叫裴相思索至今,唯一的解釋,便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占據了裴相的心神。

  是方才進來的那個侍衛所言之事?

  該是什麼樣的大事?

  比靖王謀反,豢養甲衛還大嗎?

  馬淳一時惴惴。

  能坐在這裡的人,皆是王朝的股肱,人人有一雙慧眼,是以不光馬淳,其餘人等也都注意到丞相的異樣。

  秦朗也是。

  他這會兒也顧不上與馬淳這廝提出的賑災銀錢較勁,轉而看向裴儉,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處於事件中心的裴儉,此刻的確在走神。

  古三說,念兮去了沛山的別業。

  這簡直是胡鬧!

  那裡距京甚遠,又久不住人,她一個人住著,且不說安危與否,只吃穿用度方面,她能吃的慣,住的慣嗎?

  他成日錦衣玉食的供著她,她且鬱鬱寡歡,弱不勝衣,如今去了沛山,能適應嗎?

  別又在病一場,那裡缺醫少藥,可不是鬧著玩的。

  這個溫清珩,怎麼做人哥哥的?

  竟是半點不知心疼妹妹。

  還將人趕到山中去!

  裴儉肚中生氣,愈發沉下臉。

  可黃河水患顧及民生,他又不得不耐著性子坐著,只等擬出章程,好再親自去沛山接人。

  想到這裡,他抬頭看向馬淳,微蹙著眉,音調不高,輕輕轉動扳指。

  這是他沒耐心的徵兆。

  「怎麼不說了?」

  馬淳被這氣勢所迫,一時竟結巴起來,「說……說完了。」

  裴儉抿唇,點漆的眸子黑沉。如今他已經很少動怒,但這個馬淳,真是白白浪費時間。

  「怎麼不早說?」

  馬淳:……

  戰戰兢兢。

  人人都看出裴相心情不佳,一時之間整個廳里都靜默下來。

  裴儉呼出一口氣,告誡自己要耐下性子,正待說話,又有侍衛進來稟告,「冠軍侯歸京,途經沛山,遇到夫人。」

  裴儉徹底變了臉色。

  他自己也說不上為什麼,總之是心很慌,驚悸不安。

  潛意識裡,像是很怕有什麼事情發生——

  一種很不好,很糟糕的狀況出現。

  但究竟是什麼事?

  裴儉不知道。

  顧辭已離京十數載。先帝在時,命他永世不得歸京。

  直到先帝殯天,新帝仁厚,北境太平日久,他求得恩准,顧辭才得以歸京。

  這是他自小長到大的兄弟,最好的朋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