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他請我,幫朝廷籌措軍餉。」
「軍餉?打仗的軍餉?這不是朝廷的事兒嗎?咱們又沒做官,為什麼要你籌措……這……這得多少銀子?」
「八千萬兩。」
當今朝廷的國庫每年的稅收,滿打滿算,才不過三千萬兩白銀。
他們要謝家,拿出近三兩年的國庫收入。
沈綺聽了這麼大的數目,倒是心頭一松,她知他的身家,也知道謝家產業的年成。
「還好,咱們家拿得出來,也就是費上七八年,最多十年時間……」
謝聿鐸摸了摸她的手,苦笑一聲。
「三年時間。」
「三年?!這麼短的時間,朝廷要借咱們八千萬兩白銀!」
「……只借,不還。」
沈綺聽罷,心頭大怒。
「他們怎麼不直接下旨抄家!還來得快些!」
……
謝家夫妻剛剛到青雲街,還沒到家門口,文大人和孟氏就跟著過來了。
四人一起進了書房,仔仔細細,前前後後,把今日所有細節都盤了一遍,終於明白了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二十年前,北疆動亂,大片遼闊國土,淪喪敵國之手。而今,皇帝親政數載,年輕有為,眼見國富民強,早就籌劃揮兵北上,收復舊土。
北疆的仗,早在三年前就打起來了。
本以為兩年就能成功收兵,沒想到拖拖拉拉直到現在,戰事逐漸吃緊,雙方開始拉鋸,可國庫日漸空虛。
籌措軍餉,是當朝宰相周廷恩的第一大事。
國庫空虛,江北謝家這富可敵國的商戶,就是最惹眼的銀子窩。
……
文家夫婦百般解釋,他們當真不知道長公主和宰相大人的這般盤算。
文大人今日休沐,昨日給謝家下帖,確實就是為了賞花一聚。
謝家眾人未到文家之前,他們正叫人準備好賞花的果子茶點。
突然,下人傳報丞相大人下臨文府,慌得文博遠忙換了官袍,出門相迎,宰相大人卻身著便服,坐在書房喝茶。
文家後宅,孟清徽剛得知夫君去接待當朝宰相,就有人通傳,平陽長公主駕到。
事情太急太緊,夫婦倆當真猜不到這是什麼事,但掌政公主和當朝宰相同時到府,必定是驚天大事!
……
聽罷,謝聿鐸扶額長嘆。
他們知道他的身家能拿出八千萬兩,知道他素來疼愛女兒,知道他們來了京城,甚至知道他們今日會去文家……
皇女權臣,從天而降,打得人措手不及,絕非一日之功。
今日一見那老丞相,他就知道沈紀、聿鑠的國子監名額,必然是他有意為之。
而今看來,謝家來不來京城,去不去文府,朝廷都早早盯上了謝家這塊肥肉。
謝家不來京城,廣陵城也在皇土之內。
朝廷要用商戶的銀子,可用利誘,更可用威逼。
但凡挑出一丁半點兒的錯處,一道聖旨,滿門抄家流放,實在不費一點力氣,再富可敵國的商戶,銀子也自然歸到國庫。
沈綺說的沒錯,他們確實想過抄家。
可是,江北首富謝聿鐸,實在是個無可挑剔的良商。
在內,他鍾愛夫人,養老撫幼。在外,他交富濟貧,樂善好施。
他從小小的平山縣,一路發家至富冠江北,少不了蠶食鯨吞,縱橫捭闔,自然有異乎常人的心機手段,也有許許多多不可對人言的商海計謀。
但是,他的手上查不出人命,他的生意絕不犯國法。
乾乾淨淨。
他答應過沈綺,絕不傷人性命,絕不身涉險境。
他娶了一位素來小膽兒謹慎的夫人,為了叫她夢裡安心,他一向顧惜人命,安守國法,終於得此良報。
所以,朝廷決定好好跟他商量。
沒有抄家滅族,滿門流放,這就是朝廷給出的籌碼。
第148章 生死攸關
送走了文家夫婦,謝聿鐸和沈綺在書房對坐,商議良久。
三年時間,八千萬兩白銀,謝家不是拿不出來。
這是謝聿鐸半生的心血,一大半兒的身家,若是俯首聽命,拱手讓人,確實可以保住自家妻兒,全身而退,甚至可以回到小小的平山縣,再過上一生的富足日子。
可生意做到這個地步,這八千萬銀子並不在他謝家後院的庫房裡,而是在每一條日夜周轉的生意線上,在千城萬家的謝家鋪子裡,在數萬名謝家掌柜、管事、夥計的家用里……乃至於五湖四海各方商友的錢袋裡。
此時接了重擔,拿出八千兩白銀充做軍餉,可以抽身而退,但必然元氣重傷,半生心血付之東流,日後絕難東山再起。
可若是堅決不拿,直接推掉這個差事……其實,從老宰相開口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有說不的機會了。
書房裡,老宰相用家國大義誠懇勸他,功在當時,利在千秋,言辭極其懇切。
可在後院花園中,平陽長公主有意抬舉他的妻兒,又將小明兒認作義女……沒有將明兒帶走撫養,已經是留了體面了。
她沒當場帶走明兒,但讓謝家人都知道了,她隨時可以。
一明一暗,一陰一陽,可硬可軟,可賞可罰。
好計謀!好手段!
當朝宰相,監國公主,不愧是玩弄廟堂的頂峰人物。
他不能說不。<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軍餉?打仗的軍餉?這不是朝廷的事兒嗎?咱們又沒做官,為什麼要你籌措……這……這得多少銀子?」
「八千萬兩。」
當今朝廷的國庫每年的稅收,滿打滿算,才不過三千萬兩白銀。
他們要謝家,拿出近三兩年的國庫收入。
沈綺聽了這麼大的數目,倒是心頭一松,她知他的身家,也知道謝家產業的年成。
「還好,咱們家拿得出來,也就是費上七八年,最多十年時間……」
謝聿鐸摸了摸她的手,苦笑一聲。
「三年時間。」
「三年?!這麼短的時間,朝廷要借咱們八千萬兩白銀!」
「……只借,不還。」
沈綺聽罷,心頭大怒。
「他們怎麼不直接下旨抄家!還來得快些!」
……
謝家夫妻剛剛到青雲街,還沒到家門口,文大人和孟氏就跟著過來了。
四人一起進了書房,仔仔細細,前前後後,把今日所有細節都盤了一遍,終於明白了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二十年前,北疆動亂,大片遼闊國土,淪喪敵國之手。而今,皇帝親政數載,年輕有為,眼見國富民強,早就籌劃揮兵北上,收復舊土。
北疆的仗,早在三年前就打起來了。
本以為兩年就能成功收兵,沒想到拖拖拉拉直到現在,戰事逐漸吃緊,雙方開始拉鋸,可國庫日漸空虛。
籌措軍餉,是當朝宰相周廷恩的第一大事。
國庫空虛,江北謝家這富可敵國的商戶,就是最惹眼的銀子窩。
……
文家夫婦百般解釋,他們當真不知道長公主和宰相大人的這般盤算。
文大人今日休沐,昨日給謝家下帖,確實就是為了賞花一聚。
謝家眾人未到文家之前,他們正叫人準備好賞花的果子茶點。
突然,下人傳報丞相大人下臨文府,慌得文博遠忙換了官袍,出門相迎,宰相大人卻身著便服,坐在書房喝茶。
文家後宅,孟清徽剛得知夫君去接待當朝宰相,就有人通傳,平陽長公主駕到。
事情太急太緊,夫婦倆當真猜不到這是什麼事,但掌政公主和當朝宰相同時到府,必定是驚天大事!
……
聽罷,謝聿鐸扶額長嘆。
他們知道他的身家能拿出八千萬兩,知道他素來疼愛女兒,知道他們來了京城,甚至知道他們今日會去文家……
皇女權臣,從天而降,打得人措手不及,絕非一日之功。
今日一見那老丞相,他就知道沈紀、聿鑠的國子監名額,必然是他有意為之。
而今看來,謝家來不來京城,去不去文府,朝廷都早早盯上了謝家這塊肥肉。
謝家不來京城,廣陵城也在皇土之內。
朝廷要用商戶的銀子,可用利誘,更可用威逼。
但凡挑出一丁半點兒的錯處,一道聖旨,滿門抄家流放,實在不費一點力氣,再富可敵國的商戶,銀子也自然歸到國庫。
沈綺說的沒錯,他們確實想過抄家。
可是,江北首富謝聿鐸,實在是個無可挑剔的良商。
在內,他鍾愛夫人,養老撫幼。在外,他交富濟貧,樂善好施。
他從小小的平山縣,一路發家至富冠江北,少不了蠶食鯨吞,縱橫捭闔,自然有異乎常人的心機手段,也有許許多多不可對人言的商海計謀。
但是,他的手上查不出人命,他的生意絕不犯國法。
乾乾淨淨。
他答應過沈綺,絕不傷人性命,絕不身涉險境。
他娶了一位素來小膽兒謹慎的夫人,為了叫她夢裡安心,他一向顧惜人命,安守國法,終於得此良報。
所以,朝廷決定好好跟他商量。
沒有抄家滅族,滿門流放,這就是朝廷給出的籌碼。
第148章 生死攸關
送走了文家夫婦,謝聿鐸和沈綺在書房對坐,商議良久。
三年時間,八千萬兩白銀,謝家不是拿不出來。
這是謝聿鐸半生的心血,一大半兒的身家,若是俯首聽命,拱手讓人,確實可以保住自家妻兒,全身而退,甚至可以回到小小的平山縣,再過上一生的富足日子。
可生意做到這個地步,這八千萬銀子並不在他謝家後院的庫房裡,而是在每一條日夜周轉的生意線上,在千城萬家的謝家鋪子裡,在數萬名謝家掌柜、管事、夥計的家用里……乃至於五湖四海各方商友的錢袋裡。
此時接了重擔,拿出八千兩白銀充做軍餉,可以抽身而退,但必然元氣重傷,半生心血付之東流,日後絕難東山再起。
可若是堅決不拿,直接推掉這個差事……其實,從老宰相開口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有說不的機會了。
書房裡,老宰相用家國大義誠懇勸他,功在當時,利在千秋,言辭極其懇切。
可在後院花園中,平陽長公主有意抬舉他的妻兒,又將小明兒認作義女……沒有將明兒帶走撫養,已經是留了體面了。
她沒當場帶走明兒,但讓謝家人都知道了,她隨時可以。
一明一暗,一陰一陽,可硬可軟,可賞可罰。
好計謀!好手段!
當朝宰相,監國公主,不愧是玩弄廟堂的頂峰人物。
他不能說不。<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