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簡短聊天中,場內眾人即使還不明白黎越洋究竟是誰,但也知道其能量巨大,場面一下子熱絡起來。
梁兆滿本是想介紹黎越洋的,沒想到被人搶了先,黎越洋炙手可熱,梁兆滿不想被搶了風頭,插進眾人道:「看來大家都認識了,介紹一下,我的外甥女,勵榮集團的黎總黎越洋。」
這事兒新鮮,梁兆滿女兒的同學家長多是三四十歲的香港新一輩,和梁兆滿的年輕妻子相熟,對梁兆滿這一代的事情並不清楚,更別提這所謂的「外甥女」從未出現過。
黎越洋也不避諱,笑道:「真算起來,我媽媽確實是梁總的親姐姐。」她解釋似的,「只是我媽媽早早被梁總趕出去,我也很多年沒見過了,所以才沒有來往。」
香港作為最早對外開放的具有中國文化的城市,有一種奇異的違和,一方面它接受了新興的思想,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最封建的糟粕,家族內亂爭鬥幾乎代代難逃,對於上一代的爭鬥,在場的人都沒辦法貿然問起,既擔心觸碰到什麼不該問的,又擔心人家鬧來鬧去終究是一家人,自己成了笑話。
即使沒人問詳情,黎越洋的話被輕輕帶過,梁兆滿的老臉仍然掛不住,生怕黎越洋再說出點什麼:「大家隨意,有什麼需要找小林,我和黎總談點事情。」說罷便引著黎越洋向另一邊走,「黎總,請,書房裡聊。」
黎越洋背著手,意味深長地瞄了眼梁兆滿,慢慢點點頭:「也好,」還不忘保持風度,回頭和眾人招呼,「回聊。」
書房在別墅的另一邊,高跟鞋在草地上走路並不方便,黎越洋卻走地如履平地。
李桐跟在黎越洋的身後,只有李桐清楚,剛剛草坪上的所有人,黎越洋在來之前都已通過她提前整理好的資料認識並牢記於心,不經意的話語都是黎越洋精心放出的信號。
夜裡的半山腰氣溫低,梁兆滿走在前面,黎越洋走在後面,黎越洋盯著他的背影,眼裡絲毫沒有剛剛的客氣與溫度,只剩下冷靜的審視與掠奪。
想到卓曼私下特意叮囑自己讓黎越洋少吹風,李桐向梁兆滿提議:「梁總,我們從室內走吧,黎總的鞋不方便。」
作者有話說:
卓曼:她哪裡E啊
黎越洋:她哪裡I啊
-
依舊祝小讀者們發財(鞠躬
第 54 章 運氣
梁兆滿常年說粵語和英語,又因為與大陸的往來不多,普通話實在一般,李桐聽著總覺得費勁,幾乎要請人說英語了。
黎越洋老神在在地坐在沙發上,偏偏不提切換語言的事,一向體面的氣度也消失了,仿佛看不出梁兆滿語言不方便的樣子,見人繞彎子不說正事兒也不著急,只偶爾點點頭。
實木雙開門的隔音效果極好,外面的吵鬧傳不進來絲毫,但架不住梁兆滿是今日的東道主,不過十幾分鐘,已經有兩人來敲過門了。
黎越洋不急,梁兆滿倒是在這壓抑的氛圍與外面的催促下煩躁了起來,門再一次被敲響,梁兆滿昂起頭直接對外用粵語罵了句髒話外加一串不知道是什麼的話,敲門聲立時消失。
黎越洋挑了挑眉,真像是來祝生日快樂似的,替人解圍道:「您有事忙,我們坐一會兒就走。」
梁兆滿看了眼面前的女人,她面色平和,氣度從容,一切都無所求的樣子,要不是自己在大陸的生意已經滅絕,梁兆滿真要信了她的鬼話了:「我這個普通話繞彎子也費勁,開門見山,你想要什麼?」
按理說,梁兆滿當年能夠搶得過哥哥們,這麼多年也執掌著偌大一個企業,多少應當是有些城府的,卻沒想到如此莽撞直接。
黎越洋在商場上最不怕聲音大的對手,從前沒有和梁兆滿交過手,真正接觸下來,發現不過如此。
「雲天碼頭。」她輕聲道。
就像很多人難忘第一個訂單一樣,梁兆滿也難忘這個幫助自己取勝的碼頭,他終於明白黎越洋為什麼針對自己,只是他沒辦法回應她了,「雲天碼頭不在我手上很多年。」
「我知道,」黎越洋從善如流地接住,「因為在我手上。」
梁兆滿看不懂了。
黎越洋反客為主,請他喝茶:「別急,飲茶。」
黎越洋娓娓道來:「花了不少錢,沒有當初梁總從我母親那裡買得便宜。」
梁兆滿的眼皮在跳,並不敢搭話。
「我呢,也想體驗體驗梁總當年的感覺,一塊錢買碼頭,應該還不錯。」
李桐適時打開包,遞出兩份文件,一份高於市場價的賣出合同,一份1元的買入合同。
黎越洋將兩份文件分別推到梁兆滿的面前:「兩份都簽了,從此兩清。」
梁兆滿粗略翻了翻,看明白後氣得發抖,黎越洋這做派和強賣強買的搶劫無異,偏偏她還表現出一副禮貌的樣子,梁兆滿壓住火氣:「如果我不簽呢?」
黎越洋笑,並不回答後果,只淡淡給人選擇:「一個月時間,您可以到時候再重新回答。」
-
書房的門打開,黎越洋率先出門。
小林是梁兆滿的半個助理與半個管家,見黎越洋在,便用普通話匯報:「梁總,外面有位女士,沒有請柬,」他微微抬頭看向黎越洋,「說是黎總的朋友,我來確認。」
黎越洋心裡微驚,能在此刻出現在此地的「朋友」,除了卓曼再難是其他人,她佯裝淡定,應下聲來:「人現在在哪裡?」
梁兆滿本是想介紹黎越洋的,沒想到被人搶了先,黎越洋炙手可熱,梁兆滿不想被搶了風頭,插進眾人道:「看來大家都認識了,介紹一下,我的外甥女,勵榮集團的黎總黎越洋。」
這事兒新鮮,梁兆滿女兒的同學家長多是三四十歲的香港新一輩,和梁兆滿的年輕妻子相熟,對梁兆滿這一代的事情並不清楚,更別提這所謂的「外甥女」從未出現過。
黎越洋也不避諱,笑道:「真算起來,我媽媽確實是梁總的親姐姐。」她解釋似的,「只是我媽媽早早被梁總趕出去,我也很多年沒見過了,所以才沒有來往。」
香港作為最早對外開放的具有中國文化的城市,有一種奇異的違和,一方面它接受了新興的思想,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最封建的糟粕,家族內亂爭鬥幾乎代代難逃,對於上一代的爭鬥,在場的人都沒辦法貿然問起,既擔心觸碰到什麼不該問的,又擔心人家鬧來鬧去終究是一家人,自己成了笑話。
即使沒人問詳情,黎越洋的話被輕輕帶過,梁兆滿的老臉仍然掛不住,生怕黎越洋再說出點什麼:「大家隨意,有什麼需要找小林,我和黎總談點事情。」說罷便引著黎越洋向另一邊走,「黎總,請,書房裡聊。」
黎越洋背著手,意味深長地瞄了眼梁兆滿,慢慢點點頭:「也好,」還不忘保持風度,回頭和眾人招呼,「回聊。」
書房在別墅的另一邊,高跟鞋在草地上走路並不方便,黎越洋卻走地如履平地。
李桐跟在黎越洋的身後,只有李桐清楚,剛剛草坪上的所有人,黎越洋在來之前都已通過她提前整理好的資料認識並牢記於心,不經意的話語都是黎越洋精心放出的信號。
夜裡的半山腰氣溫低,梁兆滿走在前面,黎越洋走在後面,黎越洋盯著他的背影,眼裡絲毫沒有剛剛的客氣與溫度,只剩下冷靜的審視與掠奪。
想到卓曼私下特意叮囑自己讓黎越洋少吹風,李桐向梁兆滿提議:「梁總,我們從室內走吧,黎總的鞋不方便。」
作者有話說:
卓曼:她哪裡E啊
黎越洋:她哪裡I啊
-
依舊祝小讀者們發財(鞠躬
第 54 章 運氣
梁兆滿常年說粵語和英語,又因為與大陸的往來不多,普通話實在一般,李桐聽著總覺得費勁,幾乎要請人說英語了。
黎越洋老神在在地坐在沙發上,偏偏不提切換語言的事,一向體面的氣度也消失了,仿佛看不出梁兆滿語言不方便的樣子,見人繞彎子不說正事兒也不著急,只偶爾點點頭。
實木雙開門的隔音效果極好,外面的吵鬧傳不進來絲毫,但架不住梁兆滿是今日的東道主,不過十幾分鐘,已經有兩人來敲過門了。
黎越洋不急,梁兆滿倒是在這壓抑的氛圍與外面的催促下煩躁了起來,門再一次被敲響,梁兆滿昂起頭直接對外用粵語罵了句髒話外加一串不知道是什麼的話,敲門聲立時消失。
黎越洋挑了挑眉,真像是來祝生日快樂似的,替人解圍道:「您有事忙,我們坐一會兒就走。」
梁兆滿看了眼面前的女人,她面色平和,氣度從容,一切都無所求的樣子,要不是自己在大陸的生意已經滅絕,梁兆滿真要信了她的鬼話了:「我這個普通話繞彎子也費勁,開門見山,你想要什麼?」
按理說,梁兆滿當年能夠搶得過哥哥們,這麼多年也執掌著偌大一個企業,多少應當是有些城府的,卻沒想到如此莽撞直接。
黎越洋在商場上最不怕聲音大的對手,從前沒有和梁兆滿交過手,真正接觸下來,發現不過如此。
「雲天碼頭。」她輕聲道。
就像很多人難忘第一個訂單一樣,梁兆滿也難忘這個幫助自己取勝的碼頭,他終於明白黎越洋為什麼針對自己,只是他沒辦法回應她了,「雲天碼頭不在我手上很多年。」
「我知道,」黎越洋從善如流地接住,「因為在我手上。」
梁兆滿看不懂了。
黎越洋反客為主,請他喝茶:「別急,飲茶。」
黎越洋娓娓道來:「花了不少錢,沒有當初梁總從我母親那裡買得便宜。」
梁兆滿的眼皮在跳,並不敢搭話。
「我呢,也想體驗體驗梁總當年的感覺,一塊錢買碼頭,應該還不錯。」
李桐適時打開包,遞出兩份文件,一份高於市場價的賣出合同,一份1元的買入合同。
黎越洋將兩份文件分別推到梁兆滿的面前:「兩份都簽了,從此兩清。」
梁兆滿粗略翻了翻,看明白後氣得發抖,黎越洋這做派和強賣強買的搶劫無異,偏偏她還表現出一副禮貌的樣子,梁兆滿壓住火氣:「如果我不簽呢?」
黎越洋笑,並不回答後果,只淡淡給人選擇:「一個月時間,您可以到時候再重新回答。」
-
書房的門打開,黎越洋率先出門。
小林是梁兆滿的半個助理與半個管家,見黎越洋在,便用普通話匯報:「梁總,外面有位女士,沒有請柬,」他微微抬頭看向黎越洋,「說是黎總的朋友,我來確認。」
黎越洋心裡微驚,能在此刻出現在此地的「朋友」,除了卓曼再難是其他人,她佯裝淡定,應下聲來:「人現在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