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她抱住他的腰,貼了上去,「別發愁了。」
袁徹攬住她單薄的肩頭,沉默一會兒說:「冷靜想想,父親的憂慮不無道理,這東西交上去,洗脫白家的冤屈固然好,可是二叔一定逃不了,若是連坐……萬一你父親也受牽連怎麼辦?」
黎又蘅很快給出了自己的見解:「那時你我已經定親,公爹為了你二叔找上我父親,我父親又為了我,選擇幫這個忙,每個人存了點私心就讓這麼重要的證據被掩蓋了,否則白姑娘或許不會流離失所,白公子流放半路上就被召回來了。錯了就是錯了,若聖上真的怪罪……就像你說的,這些難道比一個忠臣的清白重要嗎?」
有她這話,袁徹的心就定了,「可是岳父一定會怨怪的,當初是我們家請他幫忙,現在我們又把事情翻騰出來,弄得他里外不是人了。」
「那你就把罪責都推到公爹身上,反正公爹今日也說了,他不要你這個兒子了,那你就跟我回娘家,我爹疼你。」
黎又蘅拍拍他的胸口,讓他放心。
袁徹被她逗笑,抱著她漸漸睡了。
翌日,袁徹自己又想,不然將那封表文交給岳父,由岳父呈交給聖上,如此算是岳父彌補了過失,父親也沒什麼話可說了。
他正琢磨著,母親和袁瑛急匆匆地過來,說父親出事了。
他心頭一跳,黎又蘅也聽見動靜趕緊過來。
徐應真一臉慌張地說:「你父親今日去上朝,他身邊的小廝等在宮外等了許久都不見人出來,實在等不著人就回來報信兒,我方才差人往韓家去了一趟,韓大人說你退朝後你父親就被聖上叫走了,可這會兒天都快黑了人還沒回來,你父親怕不是被扣在宮裡了!」
袁徹很快明白過來,聖上剛提拔了父親,希望袁家一心效忠,可父親謹慎過頭,做什麼事都瞻前顧後,只想獨善其身,反倒讓聖上覺得袁家不夠忠誠,再加上二房家的去親近太后,便更讓聖上不滿。
可今日不治罪,只把人扣在宮裡,說明聖上只是想要敲打袁家,現在正是他們表忠心的時候。
那這封表文,就必須由他交給聖上,主動揭露袁裕曾與逆賊張啟來往密切,從此撇清和二房的關係。
徐應真心急如焚,在屋子裡走來走去,黎又蘅挽住她的胳膊,小聲寬慰她。
袁瑛也急得快要哭出來,說:「哥,要不我去找梁王,求求他,說不定他會幫忙呢?」
袁徹摸摸她的發頂,溫聲道:「沒事,哥哥有辦法。母親也不要著急,這會兒天已經黑了,就算去求見聖上,聖上也不會見,等明日我再入宮。」
袁褚不在,袁徹就是家裡的主心骨,徐應真聽他的,暫且先把心放回肚子裡。
第二日,袁徹入宮覲見,雖然他目前還處於被停職的階段,但聖上依然見了他,他順利地將表文呈交上去。
袁褚昨日下朝後便被領到一處偏殿,足足待了一日一夜,直到今日午後,門終於被打開。
他跪倒在聖上面前,頭深深地埋了下去。
聖上的用意他也猜到了,所以再次見到那封表文時,他唯有選擇大義滅親,親自指出袁裕的過錯,跟二房徹底割席,以示自己的忠君之心。
這倒只是一樁,那表文牽扯的事可大著呢,他也不能裝糊塗,於是以額貼地,繼續道:「臣當初為了一己私心,干擾了大理寺查辦逆黨,罪該萬死,請聖上治罪。」
頭頂上傳來幾聲咳嗦,年邁的聖上聲音蒼老渾厚:「其實要怨應該怨朕啊,是朕冤枉了忠臣。今日你家暨明進宮來,我本想看看他要如何為你求情,沒想到他為朕指出這一處過錯,朕甚是慚愧。」
「犬子性情耿直執拗,若有衝撞聖上之處,臣替他請罪。」
聖上笑了兩聲,「就是他這樣的性子,才適合做諫臣,他之前那個案子也查清了,過幾日就官復原職吧。」
袁褚依舊跪伏在地,他看到明黃色的袍角,聽見聖上說:「暨明是個好孩子,可你好像不知道。再厲害的父母,也不可能給孩子鋪一輩子的路,再懂事孝順的孩子,也不可能一輩子活在父母的掌控之中,該放手的時候就要放手啊。」
袁褚出宮時,天已經黑了,他遠遠地瞧見袁徹立在冷冽的風中,忽然間想起自己的大兒子,那是個才華出眾的孩子,自幼便被他寄予厚望,卻在十八歲那年病逝。雖是病逝,但他知道根因在他,多年來對大兒子是不敢想不願提。
暨明……他記得暨明幼時活潑開朗,很愛笑,可漸漸地那小臉也板正起來,尤其是長大後,父子之間越來越多的爭執,就是沒有溫情。
一直以來,他都在孩子面前樹立父親的權威,可是這一次他確實錯了。若不是袁徹手裡有那份表文,他難以破局。
而聖上的提點猶言在耳,讓他意識到,自己在袁徹身上重複著一個更大的錯誤。
他一手揣著官帽,朝袁徹走過去,步伐越來越慢,越來越重。
袁徹沒有說話,抖開斗篷,披到他的肩上。
他望向自己的兒子,沉默許久,緩緩抬起手掌拍了拍袁徹的肩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袁徹攬住她單薄的肩頭,沉默一會兒說:「冷靜想想,父親的憂慮不無道理,這東西交上去,洗脫白家的冤屈固然好,可是二叔一定逃不了,若是連坐……萬一你父親也受牽連怎麼辦?」
黎又蘅很快給出了自己的見解:「那時你我已經定親,公爹為了你二叔找上我父親,我父親又為了我,選擇幫這個忙,每個人存了點私心就讓這麼重要的證據被掩蓋了,否則白姑娘或許不會流離失所,白公子流放半路上就被召回來了。錯了就是錯了,若聖上真的怪罪……就像你說的,這些難道比一個忠臣的清白重要嗎?」
有她這話,袁徹的心就定了,「可是岳父一定會怨怪的,當初是我們家請他幫忙,現在我們又把事情翻騰出來,弄得他里外不是人了。」
「那你就把罪責都推到公爹身上,反正公爹今日也說了,他不要你這個兒子了,那你就跟我回娘家,我爹疼你。」
黎又蘅拍拍他的胸口,讓他放心。
袁徹被她逗笑,抱著她漸漸睡了。
翌日,袁徹自己又想,不然將那封表文交給岳父,由岳父呈交給聖上,如此算是岳父彌補了過失,父親也沒什麼話可說了。
他正琢磨著,母親和袁瑛急匆匆地過來,說父親出事了。
他心頭一跳,黎又蘅也聽見動靜趕緊過來。
徐應真一臉慌張地說:「你父親今日去上朝,他身邊的小廝等在宮外等了許久都不見人出來,實在等不著人就回來報信兒,我方才差人往韓家去了一趟,韓大人說你退朝後你父親就被聖上叫走了,可這會兒天都快黑了人還沒回來,你父親怕不是被扣在宮裡了!」
袁徹很快明白過來,聖上剛提拔了父親,希望袁家一心效忠,可父親謹慎過頭,做什麼事都瞻前顧後,只想獨善其身,反倒讓聖上覺得袁家不夠忠誠,再加上二房家的去親近太后,便更讓聖上不滿。
可今日不治罪,只把人扣在宮裡,說明聖上只是想要敲打袁家,現在正是他們表忠心的時候。
那這封表文,就必須由他交給聖上,主動揭露袁裕曾與逆賊張啟來往密切,從此撇清和二房的關係。
徐應真心急如焚,在屋子裡走來走去,黎又蘅挽住她的胳膊,小聲寬慰她。
袁瑛也急得快要哭出來,說:「哥,要不我去找梁王,求求他,說不定他會幫忙呢?」
袁徹摸摸她的發頂,溫聲道:「沒事,哥哥有辦法。母親也不要著急,這會兒天已經黑了,就算去求見聖上,聖上也不會見,等明日我再入宮。」
袁褚不在,袁徹就是家裡的主心骨,徐應真聽他的,暫且先把心放回肚子裡。
第二日,袁徹入宮覲見,雖然他目前還處於被停職的階段,但聖上依然見了他,他順利地將表文呈交上去。
袁褚昨日下朝後便被領到一處偏殿,足足待了一日一夜,直到今日午後,門終於被打開。
他跪倒在聖上面前,頭深深地埋了下去。
聖上的用意他也猜到了,所以再次見到那封表文時,他唯有選擇大義滅親,親自指出袁裕的過錯,跟二房徹底割席,以示自己的忠君之心。
這倒只是一樁,那表文牽扯的事可大著呢,他也不能裝糊塗,於是以額貼地,繼續道:「臣當初為了一己私心,干擾了大理寺查辦逆黨,罪該萬死,請聖上治罪。」
頭頂上傳來幾聲咳嗦,年邁的聖上聲音蒼老渾厚:「其實要怨應該怨朕啊,是朕冤枉了忠臣。今日你家暨明進宮來,我本想看看他要如何為你求情,沒想到他為朕指出這一處過錯,朕甚是慚愧。」
「犬子性情耿直執拗,若有衝撞聖上之處,臣替他請罪。」
聖上笑了兩聲,「就是他這樣的性子,才適合做諫臣,他之前那個案子也查清了,過幾日就官復原職吧。」
袁褚依舊跪伏在地,他看到明黃色的袍角,聽見聖上說:「暨明是個好孩子,可你好像不知道。再厲害的父母,也不可能給孩子鋪一輩子的路,再懂事孝順的孩子,也不可能一輩子活在父母的掌控之中,該放手的時候就要放手啊。」
袁褚出宮時,天已經黑了,他遠遠地瞧見袁徹立在冷冽的風中,忽然間想起自己的大兒子,那是個才華出眾的孩子,自幼便被他寄予厚望,卻在十八歲那年病逝。雖是病逝,但他知道根因在他,多年來對大兒子是不敢想不願提。
暨明……他記得暨明幼時活潑開朗,很愛笑,可漸漸地那小臉也板正起來,尤其是長大後,父子之間越來越多的爭執,就是沒有溫情。
一直以來,他都在孩子面前樹立父親的權威,可是這一次他確實錯了。若不是袁徹手裡有那份表文,他難以破局。
而聖上的提點猶言在耳,讓他意識到,自己在袁徹身上重複著一個更大的錯誤。
他一手揣著官帽,朝袁徹走過去,步伐越來越慢,越來越重。
袁徹沒有說話,抖開斗篷,披到他的肩上。
他望向自己的兒子,沉默許久,緩緩抬起手掌拍了拍袁徹的肩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