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那日瑛瑤見過他後,當天晚上就溺死在水裡了,雖然梁王撇乾淨了,但瑛瑤私下去找過梁王,應該是他派人動的手。」
「唐惟一拋妻棄子,還誘騙瑛瑤,心思歹毒,死不足惜。不過你說他是太后找來的……」黎又蘅有些猶疑,「太后怎麼會知道他這個人?」
袁徹只想著事情了結,沒有牽扯出妹妹就好,還沒想過這一點,「太后想要阻止梁王和袁家聯姻,想必是仔細查過瑛瑤的交際。」
「可是唐惟一和瑛瑤都是偷偷摸摸見面的,他們的事只有咱們家裡人知道,當初我讓徽音幫忙打聽唐惟一時她也知道些東西,但她不會亂說,還有那個趙佩文,她應該也不會。」黎又蘅手撐著袁徹的胸膛,支起身子看他,「會不會是二房的人去向太后透露的?當初拆那封信的時候,二嬸她們可是在場。」
袁徹臉色凝重幾分,他厭煩二房的人,但還真沒有把自家親戚想得壞到那種地步。
黎又蘅知道他在想什麼,思忖片刻說:「這趟回來,姨外祖母給我裝了好多特產,待會我去給他們送一點,試探試探。」
第50章
黎又蘅同袁徹起身後,上午袁瑛過來,纏著黎又蘅說了回話。
午後,黎又蘅便帶了些東西,準備去二房那裡。
袁徹那二叔二嬸不是什麼好相與的人,擔心黎又蘅自己過去會吃虧,提出要陪她一起。
黎又蘅卻說:「我過去也就是和二嬸和嫂子說說話,你在,反而不方便了。」
她從袁徹手裡接過斗篷披上,斜他一眼,「行了,別這麼黏人。」
袁徹說好吧,低頭給她系衣領上的帶子。
黎又蘅盯著他,覺得少了點什麼。袁徹已經成長了,被她打趣都不會臉紅了。
她不甘心,非要沒事找點事,摸了摸斗篷的毛領子,故作擔憂地說:「能遮住我脖子上的印子嗎?要不要塗點粉蓋一蓋?」
袁徹侷促地湊過去看了看,「沒……看不見的。」
黎又蘅鬆口氣,很無奈道:「郎君,你還是那麼愛咬人。」
終於,袁徹的臉紅了。
嗯,這才對味兒。
黎又蘅心滿意足地走了。
她剛走,曾青便過來了,竟然是找到了吳妙錦。
袁徹立刻便出了門。
之前他去歌樓里找那個樂伎時,故意透露吳妙錦快有麻煩了,若是樂伎知道吳妙錦在何處,可能會給她報信。之後樂伎送出一封信,他猜測是給吳妙錦的,便派人跟蹤,果然,順著找過去,在京城百里之外的一個村鎮上找到了吳妙錦。
吳妙錦收到好友的信後,十分恐慌,等袁徹派去的人找上門後,她更是嚇破了膽,立刻說自己什麼都肯招。
今日見著了袁徹,她跟倒豆子一樣,把自己知道的關於張啟的事全說了出來,袁徹看她不敢扯謊的樣子,不過聽下來卻沒有什麼有用的東西。
吳妙錦還帶了一個包袱,她說裡面都是張啟的東西,「張啟帶兵造反之時,街上都亂成一片,我聽見人說張啟的兵都被鎮壓了,怕被他連累,就匆忙收拾了些銀錢走人了。當時情急,我把那些銀票地契都胡亂塞進包袱里,不過那些田產鋪子什麼的,都被籍沒了,這些也都成了廢紙,還有一些其他的,我也不認字,不知道是什麼。」
袁徹將那包袱拿過來,翻了翻,竟然一堆廢紙中找到一份本該上呈給聖上的表文。
他立刻將那份表文收好,讓人看好吳妙錦,匆匆離開。
……
黎又蘅去了二房那裡,吳氏和陳婧安出來見她,東西送了,坐下來剛想寒暄幾句,吳氏卻心不在焉的。
她們夫妻倆將唐惟一的事添油加醋地頭給了太后,之後唐惟一還真的進京了,人卻死了,大房那頭毫髮無損,怕是還要懷疑他們。
她心裡虛,又知道黎又蘅是個厲害的人物,一刻也不敢多坐,沒一會兒人便說自己身體不適,讓陳婧安送客。
其實黎又蘅見吳氏這樣,心中的猜測便明了了幾分。
陳婧安還是挺親切的,主動來挽了她的手送她。
黎又蘅想想吳氏那抱頭鼠竄的樣子,覺得好笑,故意說:「二嬸怎麼見了我,臉都白了幾分?沒事吧?我回去得給家裡人說一聲,讓他們都來看望看望。」
陳婧安笑容僵硬:「她身子都挺好的,你們就不用操心了。」
黎又蘅笑著看她:「身子沒病,那就是心裡有病了?」
陳婧安也不是傻子,聽她這暗戳戳地譏諷了半天,便知人家心裡都有數呢。
她對上黎又蘅的目光,心一橫,回頭看了看,將她拉到一邊的牆角,將吳氏去太后面前嚼舌根的事都告訴了她。
黎又蘅冷笑道果然。
陳婧安一臉慚愧。
那事遲早會被查出來,就算大房的人不追究不計較,那梁王呢?今日坦白,一是她真愧疚,二是想讓她們夫婦撇清關係。那對公婆,不曾給他們小輩積福,如今作下孽,她們也不想跟著遭報應。
「當時你二哥不在家,我也攔不住婆母,竟由著她辦下了這糊塗事,事後一直愧疚。弟妹,今日我把事情都告訴你,你能否讓大伯他們不要遷怒我和你二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唐惟一拋妻棄子,還誘騙瑛瑤,心思歹毒,死不足惜。不過你說他是太后找來的……」黎又蘅有些猶疑,「太后怎麼會知道他這個人?」
袁徹只想著事情了結,沒有牽扯出妹妹就好,還沒想過這一點,「太后想要阻止梁王和袁家聯姻,想必是仔細查過瑛瑤的交際。」
「可是唐惟一和瑛瑤都是偷偷摸摸見面的,他們的事只有咱們家裡人知道,當初我讓徽音幫忙打聽唐惟一時她也知道些東西,但她不會亂說,還有那個趙佩文,她應該也不會。」黎又蘅手撐著袁徹的胸膛,支起身子看他,「會不會是二房的人去向太后透露的?當初拆那封信的時候,二嬸她們可是在場。」
袁徹臉色凝重幾分,他厭煩二房的人,但還真沒有把自家親戚想得壞到那種地步。
黎又蘅知道他在想什麼,思忖片刻說:「這趟回來,姨外祖母給我裝了好多特產,待會我去給他們送一點,試探試探。」
第50章
黎又蘅同袁徹起身後,上午袁瑛過來,纏著黎又蘅說了回話。
午後,黎又蘅便帶了些東西,準備去二房那裡。
袁徹那二叔二嬸不是什麼好相與的人,擔心黎又蘅自己過去會吃虧,提出要陪她一起。
黎又蘅卻說:「我過去也就是和二嬸和嫂子說說話,你在,反而不方便了。」
她從袁徹手裡接過斗篷披上,斜他一眼,「行了,別這麼黏人。」
袁徹說好吧,低頭給她系衣領上的帶子。
黎又蘅盯著他,覺得少了點什麼。袁徹已經成長了,被她打趣都不會臉紅了。
她不甘心,非要沒事找點事,摸了摸斗篷的毛領子,故作擔憂地說:「能遮住我脖子上的印子嗎?要不要塗點粉蓋一蓋?」
袁徹侷促地湊過去看了看,「沒……看不見的。」
黎又蘅鬆口氣,很無奈道:「郎君,你還是那麼愛咬人。」
終於,袁徹的臉紅了。
嗯,這才對味兒。
黎又蘅心滿意足地走了。
她剛走,曾青便過來了,竟然是找到了吳妙錦。
袁徹立刻便出了門。
之前他去歌樓里找那個樂伎時,故意透露吳妙錦快有麻煩了,若是樂伎知道吳妙錦在何處,可能會給她報信。之後樂伎送出一封信,他猜測是給吳妙錦的,便派人跟蹤,果然,順著找過去,在京城百里之外的一個村鎮上找到了吳妙錦。
吳妙錦收到好友的信後,十分恐慌,等袁徹派去的人找上門後,她更是嚇破了膽,立刻說自己什麼都肯招。
今日見著了袁徹,她跟倒豆子一樣,把自己知道的關於張啟的事全說了出來,袁徹看她不敢扯謊的樣子,不過聽下來卻沒有什麼有用的東西。
吳妙錦還帶了一個包袱,她說裡面都是張啟的東西,「張啟帶兵造反之時,街上都亂成一片,我聽見人說張啟的兵都被鎮壓了,怕被他連累,就匆忙收拾了些銀錢走人了。當時情急,我把那些銀票地契都胡亂塞進包袱里,不過那些田產鋪子什麼的,都被籍沒了,這些也都成了廢紙,還有一些其他的,我也不認字,不知道是什麼。」
袁徹將那包袱拿過來,翻了翻,竟然一堆廢紙中找到一份本該上呈給聖上的表文。
他立刻將那份表文收好,讓人看好吳妙錦,匆匆離開。
……
黎又蘅去了二房那裡,吳氏和陳婧安出來見她,東西送了,坐下來剛想寒暄幾句,吳氏卻心不在焉的。
她們夫妻倆將唐惟一的事添油加醋地頭給了太后,之後唐惟一還真的進京了,人卻死了,大房那頭毫髮無損,怕是還要懷疑他們。
她心裡虛,又知道黎又蘅是個厲害的人物,一刻也不敢多坐,沒一會兒人便說自己身體不適,讓陳婧安送客。
其實黎又蘅見吳氏這樣,心中的猜測便明了了幾分。
陳婧安還是挺親切的,主動來挽了她的手送她。
黎又蘅想想吳氏那抱頭鼠竄的樣子,覺得好笑,故意說:「二嬸怎麼見了我,臉都白了幾分?沒事吧?我回去得給家裡人說一聲,讓他們都來看望看望。」
陳婧安笑容僵硬:「她身子都挺好的,你們就不用操心了。」
黎又蘅笑著看她:「身子沒病,那就是心裡有病了?」
陳婧安也不是傻子,聽她這暗戳戳地譏諷了半天,便知人家心裡都有數呢。
她對上黎又蘅的目光,心一橫,回頭看了看,將她拉到一邊的牆角,將吳氏去太后面前嚼舌根的事都告訴了她。
黎又蘅冷笑道果然。
陳婧安一臉慚愧。
那事遲早會被查出來,就算大房的人不追究不計較,那梁王呢?今日坦白,一是她真愧疚,二是想讓她們夫婦撇清關係。那對公婆,不曾給他們小輩積福,如今作下孽,她們也不想跟著遭報應。
「當時你二哥不在家,我也攔不住婆母,竟由著她辦下了這糊塗事,事後一直愧疚。弟妹,今日我把事情都告訴你,你能否讓大伯他們不要遷怒我和你二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