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所以你跟別人說,你和我什麼都沒有,也從來沒想過和我成婚?」
這是袁瑛那日對唐惟一說的原話,他竟然能背下來!
袁瑛莫名有些心虛,別開臉說:「本來就是。我同殿下見面來往,都是迫於你的身份罷了。」
「那你每次臉紅,是因為怕我嗎?」
袁瑛又不爭氣地臉紅了,她背過身去,「殿下別說別人,你的心又能有多誠呢?這下反正你也知道我的那些事了,我們以後一拍兩散好了。」
身後的人不說話了,外頭卻傳來內侍的聲音:「殿下,大理寺來人了。」
袁瑛微微一怔,皇子惹上官司,聖上要麼親審要麼派專人審理,若是交由大理寺,就是要公事公辦了。是了,父親說太后不會放過這個把柄的。
她忙看向李瞻,有些擔心。
李瞻對外面應了一聲,又神情落寞地看向她:「我都要大難臨頭了,你還和我說這些。」
他轉身往內室走,袖子被袁瑛抓住。
「殿下,你不會真的有事吧?」
見袁瑛面色緊張,李瞻唇角微微彎起,又恢復了溫柔的模樣,「不會的。」
……
黎又蘅到鄴郡兩日了,此次是為了給董元容的姨母余老太太賀tຊ壽而來。
余家是當地很有名望的大族,余老太太六十大壽這天,來了不少人。黎又蘅同董元容一起陪著余老太太見客,她誰也不認識,站在旁邊扮個笑臉罷了。
她正在走神,見余家的長孫媳領著幾個客人進來了,笑道:「老太太,這是我娘家兄弟和媳婦,也來給您道喜。」
余老太太笑呵呵地跟那對小夫妻問候,黎又蘅漫不經心地一抬眼,看到一個有些熟悉的面孔,竟是白若晗。
恰逢白若晗也朝她看過來,似乎也很意外,怔愣一瞬後,笑著對她微微頷首。
聽他們的對話,原來白若晗於去年年底嫁了人,她的夫君是余家的親戚,在定州下的一個縣做知縣。
可以說白若晗是黎又蘅的一個心病,猝不及防地碰上,她還真有些亂了。
隨後開了宴,她坐在董元容身邊吃了一會兒,心不在焉地離席了。
她正在花園裡閒逛,突然聽見身後有人喚她:「袁少夫人。」
她腳步一頓,緩緩轉過來,不太自然地對白若晗一笑。
白若晗小跑著到她面前,笑著說:「還真的是你,當初在京中,都沒說過幾次話,沒想到今日竟會在這裡碰上。」
在早前她們的確沒有什麼交集,只是知道有彼此這個人罷了,不過因為袁徹的關係,黎又蘅對白若晗記憶就很深。但察覺到白若晗非但沒有惡意,反倒很坦然敞亮,她便先放下戒備。
面前之人容貌清麗,細挑的身姿透出一種溫柔婉約的氣質,說話時眉眼微微彎著,光看著就讓人無法生厭,尤其一想到她家的遭遇,黎又蘅還是很同情的。
「原來你是余家嫂嫂的弟媳,這樣算起來,咱們是親戚了。」
「真是有緣。」白若晗笑道,「對了,袁公子沒有來嗎?」
聽她提起袁徹,黎又蘅不由得緊繃了幾分,面色神態自若地說:「他沒來。」
白若晗露出遺憾的表情,「我還想同他當面道謝呢。當初我家里突然出事,他看在與我哥哥的情分上,不遺餘力地幫我,不然我就要淪為官奴了。後來也多虧了他託付好友接濟我,我才能遇到現在的夫君,說起來他是我們夫妻的牽線人,理應謝他。」
黎又蘅聽完捋了一下,問:「白小姐的夫君是袁徹的好友?」
白若晗點頭,「去年冬天,我夫君給他寫信報喜,他還給我們送了一份賀禮過來。」
黎又蘅一愣,突然想明白了。
那封從定州來的信的確是袁徹的好友寫給他的,他沒有撒謊,而她在書房外聽到的內容不過是好友對白若晗的話的轉述。這一點她真的錯怪袁徹了。
而且白若晗也說,袁徹幫助他們家是出於與她哥哥的情誼,關鍵是白若晗談起袁徹的時候,只有感激,沒有她瞎想的那些。
黎又蘅望著白若晗,心裡一陣唏噓。他們夫妻二人之間的誤會,何至於要一個外人來解開?如果他們早早地心平氣和地溝通,也不會生出嫌隙了。
她正暗自感慨著,白若晗笑了一聲,「袁公子真有福氣,居然真的娶到了自己的心儀之人,你們二位的確很般配。」
這話黎又蘅就聽不懂了,白若晗看她一臉疑惑,也有點詫異,忙解釋道:「我是聽哥哥說的,他和袁公子相熟,曾經在宴會上看到袁公子望著你發呆,便猜到他的心思了。」
黎又蘅愣住了,這些為何從未聽袁徹說過?若是真的,那他在新婚夜又為何說要不是為了幫白若晗,他根本不會成這個親?這個人看著老實端莊,背地裡竟然藏了個大的!
黎又蘅還想從白若晗嘴裡再打聽些東西,又生生忍住了,她要回家,聽袁徹自己說。
同白若晗又閒聊幾句後分開,她匆匆去找董元容,說要儘快回京。
……
正月的上旬已過,那種熱鬧的氛圍淡下去不少,更顯出這冬日早晨的清寂。<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是袁瑛那日對唐惟一說的原話,他竟然能背下來!
袁瑛莫名有些心虛,別開臉說:「本來就是。我同殿下見面來往,都是迫於你的身份罷了。」
「那你每次臉紅,是因為怕我嗎?」
袁瑛又不爭氣地臉紅了,她背過身去,「殿下別說別人,你的心又能有多誠呢?這下反正你也知道我的那些事了,我們以後一拍兩散好了。」
身後的人不說話了,外頭卻傳來內侍的聲音:「殿下,大理寺來人了。」
袁瑛微微一怔,皇子惹上官司,聖上要麼親審要麼派專人審理,若是交由大理寺,就是要公事公辦了。是了,父親說太后不會放過這個把柄的。
她忙看向李瞻,有些擔心。
李瞻對外面應了一聲,又神情落寞地看向她:「我都要大難臨頭了,你還和我說這些。」
他轉身往內室走,袖子被袁瑛抓住。
「殿下,你不會真的有事吧?」
見袁瑛面色緊張,李瞻唇角微微彎起,又恢復了溫柔的模樣,「不會的。」
……
黎又蘅到鄴郡兩日了,此次是為了給董元容的姨母余老太太賀tຊ壽而來。
余家是當地很有名望的大族,余老太太六十大壽這天,來了不少人。黎又蘅同董元容一起陪著余老太太見客,她誰也不認識,站在旁邊扮個笑臉罷了。
她正在走神,見余家的長孫媳領著幾個客人進來了,笑道:「老太太,這是我娘家兄弟和媳婦,也來給您道喜。」
余老太太笑呵呵地跟那對小夫妻問候,黎又蘅漫不經心地一抬眼,看到一個有些熟悉的面孔,竟是白若晗。
恰逢白若晗也朝她看過來,似乎也很意外,怔愣一瞬後,笑著對她微微頷首。
聽他們的對話,原來白若晗於去年年底嫁了人,她的夫君是余家的親戚,在定州下的一個縣做知縣。
可以說白若晗是黎又蘅的一個心病,猝不及防地碰上,她還真有些亂了。
隨後開了宴,她坐在董元容身邊吃了一會兒,心不在焉地離席了。
她正在花園裡閒逛,突然聽見身後有人喚她:「袁少夫人。」
她腳步一頓,緩緩轉過來,不太自然地對白若晗一笑。
白若晗小跑著到她面前,笑著說:「還真的是你,當初在京中,都沒說過幾次話,沒想到今日竟會在這裡碰上。」
在早前她們的確沒有什麼交集,只是知道有彼此這個人罷了,不過因為袁徹的關係,黎又蘅對白若晗記憶就很深。但察覺到白若晗非但沒有惡意,反倒很坦然敞亮,她便先放下戒備。
面前之人容貌清麗,細挑的身姿透出一種溫柔婉約的氣質,說話時眉眼微微彎著,光看著就讓人無法生厭,尤其一想到她家的遭遇,黎又蘅還是很同情的。
「原來你是余家嫂嫂的弟媳,這樣算起來,咱們是親戚了。」
「真是有緣。」白若晗笑道,「對了,袁公子沒有來嗎?」
聽她提起袁徹,黎又蘅不由得緊繃了幾分,面色神態自若地說:「他沒來。」
白若晗露出遺憾的表情,「我還想同他當面道謝呢。當初我家里突然出事,他看在與我哥哥的情分上,不遺餘力地幫我,不然我就要淪為官奴了。後來也多虧了他託付好友接濟我,我才能遇到現在的夫君,說起來他是我們夫妻的牽線人,理應謝他。」
黎又蘅聽完捋了一下,問:「白小姐的夫君是袁徹的好友?」
白若晗點頭,「去年冬天,我夫君給他寫信報喜,他還給我們送了一份賀禮過來。」
黎又蘅一愣,突然想明白了。
那封從定州來的信的確是袁徹的好友寫給他的,他沒有撒謊,而她在書房外聽到的內容不過是好友對白若晗的話的轉述。這一點她真的錯怪袁徹了。
而且白若晗也說,袁徹幫助他們家是出於與她哥哥的情誼,關鍵是白若晗談起袁徹的時候,只有感激,沒有她瞎想的那些。
黎又蘅望著白若晗,心裡一陣唏噓。他們夫妻二人之間的誤會,何至於要一個外人來解開?如果他們早早地心平氣和地溝通,也不會生出嫌隙了。
她正暗自感慨著,白若晗笑了一聲,「袁公子真有福氣,居然真的娶到了自己的心儀之人,你們二位的確很般配。」
這話黎又蘅就聽不懂了,白若晗看她一臉疑惑,也有點詫異,忙解釋道:「我是聽哥哥說的,他和袁公子相熟,曾經在宴會上看到袁公子望著你發呆,便猜到他的心思了。」
黎又蘅愣住了,這些為何從未聽袁徹說過?若是真的,那他在新婚夜又為何說要不是為了幫白若晗,他根本不會成這個親?這個人看著老實端莊,背地裡竟然藏了個大的!
黎又蘅還想從白若晗嘴裡再打聽些東西,又生生忍住了,她要回家,聽袁徹自己說。
同白若晗又閒聊幾句後分開,她匆匆去找董元容,說要儘快回京。
……
正月的上旬已過,那種熱鬧的氛圍淡下去不少,更顯出這冬日早晨的清寂。<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