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他手握禁龍司,北境的凌霄身為三軍都統,執掌八萬兵馬。凌霄輕易動不得,只是待他成為親王那一天,禁龍司興許便不復存在。
近來幾樁大案,皇帝繞過禁龍司,直接交給大理寺和刑部,陸奉冷眼瞧著,心裡明白皇帝的打算。
他想他急流勇退,做一個安穩的閒王,可他……不甘心啊。
他身上也留著帝王的血,只瘸了一條腿,便讓他一輩子居於人下,他的兒子給別人的兒子下跪,他的女人給別人的女人磕頭……光想想,便難以忍受。
陸國公勇毅剛直,起初知道自己的身世,陸奉並不想爭什麼,要不是齊煊那個蠢貨,陰差陽錯,陸奉如今嘗到了權力的滋味,他不可能放手。
陸奉默然回列,微斂著眼皮,如巋然不動的高山,讓人看不出深淺。
……
繼續議政,如今天下大體太平
,除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陳黨和幾近結案的江南案,其他都是小打小鬧,陸奉悶聲聽,直到裴璋出列,奏報:
「啟稟聖上,北境有一邊陲小鎮,名曰『落雲鎮』,此地貧寒偏僻,冬日常年受突厥騷擾,百姓苦不堪言。請聖上開恩,減免此地五成賦稅,以解民困。」
話音剛落,戶部尚書坐不住了,陰陽怪氣道:「裴侍郎哀民生多艱,也得管管我戶部的死活啊。開口就是五成賦稅,怎麼,明年我戶部收不上稅銀,我上裴侍郎府上討要去?」
裴璋近來出盡風頭,他資歷淺,比陸奉還要年輕幾歲,有多少人阿諛奉承,就有多少人看不慣他。
裴璋不急不緩,從袖中拿出一份奏疏,上面詳細記載了落雲鎮男女老幼的人口,戶不過千,口不滿萬,其中老弱逾三成;又統計了田賦狀況,田多荒蕪,歲收不足餬口,市肆凋敝,利微難以為繼。
其餘如:寇賊襲擾,農舍盡焚、駐軍糧餉開支巨大……綱舉目張,脈絡分明,分條縷析,皆有佐證。看的皇帝不忍,竟真有幾分意動。
朝堂為此爭論不休,那地既沒有大災也沒有大旱,沒來由地,吏部侍郎一個摺子,平白讓戶部少了稅銀,戶部當然不干。貧苦百姓,誰不可憐?今兒來個落雲鎮,明兒來個落雨鎮,豈不是亂套了?
兩方爭論不休,還有人在其中渾水摸魚,皇帝被吵得腦仁疼,一拍龍案,「夠了!」
皇帝虎目往下掃視,目光落在沉默的陸奉身上。
「陸卿,你來說。」
諾大的金鑾殿寂靜萬分,無數雙眼睛齊刷刷看向陸奉,陸奉眼皮都沒抬,道:「按律行事。」
按照律法,遇到洪、寒、旱、蟲、疫等災年,或者遇大戰亂,抑或新皇登基,加恩天下,才有可能減免賦稅。且一般只減三成。裴璋沒有緣由,開口就是五成,沒有這樣的先例。
皇帝揉了揉額頭,拍板決定,「那便依律法辦。朕這金鑾殿何時成了菜市口?吵吵鬧鬧,不成體統!」
「陸卿隨後去養心殿見朕,退朝!」
皇帝拂袖而去,百官下跪送迎。陸奉的位置在百官之首,他剛撩起下袍,皇帝身後的稟筆太監連忙上前虛扶一把,笑道:「陸大人不必多禮。聖上交代過,冬天寒氣重,跪來跪去的,對腿不好。」
「對了,那位洛小先生醫術如何?您別看他年輕,聖上當初費了好大力才尋著他,說是什麼神醫的弟子,傳得可玄乎了。」
陸奉輕扯唇角,這便是帝王之道麼?一面是慈祥的父親,一面是冷酷的君王。他既無法把他完全當成父親敬愛,也無法把他當成帝王敬畏。
他獨自走出金鑾殿。天氣越來越冷,宮門外停著大大小小的馬車轎子,官員個個腳下生風,恨不得立刻飛出去。陸奉走得慢,等人陸陸續續走完,在紅漆圓柱的拐角處,他和裴璋迎面相遇。
「陸大人。」
裴璋對陸奉拱手行禮,陸奉掃了他一眼,淡道:「這不是出宮的路。」
他去養心殿,裴璋出宮,兩人本不應該相遇。
裴璋平視陸奉,沒有無謂的解釋,也沒有廢話,開門見山,「你我的恩怨,不應牽扯朝政。」
陸奉聞言嗤笑一聲,撩起眼皮:「恩怨?你我有何恩怨?」
以能言善辯著稱的裴侍郎沉默了。
他向來清正廉潔,為了她,第一次以私,改了蘇州糧稅總督張謙禹的口供。
張謙禹暴斃獄中。
若說張謙禹暴斃是個意外,後來他在審案之時,犯人的枷鎖形同虛設,忽然暴起,險些戳瞎他的眼睛。裴璋不蠢,相反,他有著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細心。
他沒有細究,不是他怕了陸奉。如今她為他人妻,她的丈夫暴戾多疑,他不想給她惹麻煩。
裴璋道:「皆是我一廂情願,我亦有婦,絕不敢起齷齪的心思。」
「請陸大人不要遷怒……旁人。「
他甚至避諱了她的稱謂,她在他手下討生活,只願她好過些許。
陸奉冷笑連連,聲音仿佛從牙縫裡蹦出來,「裴璋,你以為你是誰?你以為我是誰,嗯?」
「我若想要你的命,你能活到現在?」
起初猜測裴璋覬覦他的妻子,陸奉恨不得活剮了他!但他並非全然不講道理,裴璋沒有真正做出罔顧禮法的事,又是個肱骨之臣,他還暗中幫過江婉柔。陸奉不咸不淡地教訓了他一次,還被他躲過了,已是他寬宏大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近來幾樁大案,皇帝繞過禁龍司,直接交給大理寺和刑部,陸奉冷眼瞧著,心裡明白皇帝的打算。
他想他急流勇退,做一個安穩的閒王,可他……不甘心啊。
他身上也留著帝王的血,只瘸了一條腿,便讓他一輩子居於人下,他的兒子給別人的兒子下跪,他的女人給別人的女人磕頭……光想想,便難以忍受。
陸國公勇毅剛直,起初知道自己的身世,陸奉並不想爭什麼,要不是齊煊那個蠢貨,陰差陽錯,陸奉如今嘗到了權力的滋味,他不可能放手。
陸奉默然回列,微斂著眼皮,如巋然不動的高山,讓人看不出深淺。
……
繼續議政,如今天下大體太平
,除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陳黨和幾近結案的江南案,其他都是小打小鬧,陸奉悶聲聽,直到裴璋出列,奏報:
「啟稟聖上,北境有一邊陲小鎮,名曰『落雲鎮』,此地貧寒偏僻,冬日常年受突厥騷擾,百姓苦不堪言。請聖上開恩,減免此地五成賦稅,以解民困。」
話音剛落,戶部尚書坐不住了,陰陽怪氣道:「裴侍郎哀民生多艱,也得管管我戶部的死活啊。開口就是五成賦稅,怎麼,明年我戶部收不上稅銀,我上裴侍郎府上討要去?」
裴璋近來出盡風頭,他資歷淺,比陸奉還要年輕幾歲,有多少人阿諛奉承,就有多少人看不慣他。
裴璋不急不緩,從袖中拿出一份奏疏,上面詳細記載了落雲鎮男女老幼的人口,戶不過千,口不滿萬,其中老弱逾三成;又統計了田賦狀況,田多荒蕪,歲收不足餬口,市肆凋敝,利微難以為繼。
其餘如:寇賊襲擾,農舍盡焚、駐軍糧餉開支巨大……綱舉目張,脈絡分明,分條縷析,皆有佐證。看的皇帝不忍,竟真有幾分意動。
朝堂為此爭論不休,那地既沒有大災也沒有大旱,沒來由地,吏部侍郎一個摺子,平白讓戶部少了稅銀,戶部當然不干。貧苦百姓,誰不可憐?今兒來個落雲鎮,明兒來個落雨鎮,豈不是亂套了?
兩方爭論不休,還有人在其中渾水摸魚,皇帝被吵得腦仁疼,一拍龍案,「夠了!」
皇帝虎目往下掃視,目光落在沉默的陸奉身上。
「陸卿,你來說。」
諾大的金鑾殿寂靜萬分,無數雙眼睛齊刷刷看向陸奉,陸奉眼皮都沒抬,道:「按律行事。」
按照律法,遇到洪、寒、旱、蟲、疫等災年,或者遇大戰亂,抑或新皇登基,加恩天下,才有可能減免賦稅。且一般只減三成。裴璋沒有緣由,開口就是五成,沒有這樣的先例。
皇帝揉了揉額頭,拍板決定,「那便依律法辦。朕這金鑾殿何時成了菜市口?吵吵鬧鬧,不成體統!」
「陸卿隨後去養心殿見朕,退朝!」
皇帝拂袖而去,百官下跪送迎。陸奉的位置在百官之首,他剛撩起下袍,皇帝身後的稟筆太監連忙上前虛扶一把,笑道:「陸大人不必多禮。聖上交代過,冬天寒氣重,跪來跪去的,對腿不好。」
「對了,那位洛小先生醫術如何?您別看他年輕,聖上當初費了好大力才尋著他,說是什麼神醫的弟子,傳得可玄乎了。」
陸奉輕扯唇角,這便是帝王之道麼?一面是慈祥的父親,一面是冷酷的君王。他既無法把他完全當成父親敬愛,也無法把他當成帝王敬畏。
他獨自走出金鑾殿。天氣越來越冷,宮門外停著大大小小的馬車轎子,官員個個腳下生風,恨不得立刻飛出去。陸奉走得慢,等人陸陸續續走完,在紅漆圓柱的拐角處,他和裴璋迎面相遇。
「陸大人。」
裴璋對陸奉拱手行禮,陸奉掃了他一眼,淡道:「這不是出宮的路。」
他去養心殿,裴璋出宮,兩人本不應該相遇。
裴璋平視陸奉,沒有無謂的解釋,也沒有廢話,開門見山,「你我的恩怨,不應牽扯朝政。」
陸奉聞言嗤笑一聲,撩起眼皮:「恩怨?你我有何恩怨?」
以能言善辯著稱的裴侍郎沉默了。
他向來清正廉潔,為了她,第一次以私,改了蘇州糧稅總督張謙禹的口供。
張謙禹暴斃獄中。
若說張謙禹暴斃是個意外,後來他在審案之時,犯人的枷鎖形同虛設,忽然暴起,險些戳瞎他的眼睛。裴璋不蠢,相反,他有著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細心。
他沒有細究,不是他怕了陸奉。如今她為他人妻,她的丈夫暴戾多疑,他不想給她惹麻煩。
裴璋道:「皆是我一廂情願,我亦有婦,絕不敢起齷齪的心思。」
「請陸大人不要遷怒……旁人。「
他甚至避諱了她的稱謂,她在他手下討生活,只願她好過些許。
陸奉冷笑連連,聲音仿佛從牙縫裡蹦出來,「裴璋,你以為你是誰?你以為我是誰,嗯?」
「我若想要你的命,你能活到現在?」
起初猜測裴璋覬覦他的妻子,陸奉恨不得活剮了他!但他並非全然不講道理,裴璋沒有真正做出罔顧禮法的事,又是個肱骨之臣,他還暗中幫過江婉柔。陸奉不咸不淡地教訓了他一次,還被他躲過了,已是他寬宏大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