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頁
「是,生了,是個妹妹。你娘也好,我出來的時候她已經吃上飯了。」陶椿還有點魂不守舍,這半天她等在外面坐立難安,太煎熬了。
翠柳趕來,聞言笑道:「我還琢磨著要到下午才能生出來,生得還挺快。」
「大嫂身子骨好。」陶椿說。
「二丫頭幾斤重?」翠柳問。
「五斤八兩。」
說著話進了鄔家的院子,幾個女人推門進產房,小核桃進門一眼看見她娘倚在床頭吃飯,胸腔子裡晃晃悠悠的心轟隆一聲落地,她一張嘴,哇哇哭出聲。
床外側的包被裡,紅皮小猴也跟著閉眼哇哇哭。
其他人在一高一低兩道哭聲中笑出聲。
小核桃這一哭,哭來鄔家二丫頭的取名權,二丫頭由她姐姐取名叫小紅猴。
小紅猴十天大的時候,皺巴巴的皮展開了,紅皮也長成白皮,實在跟猴扯不上關係,小核桃後悔了,嚷嚷著要給她改名叫小麵團。
鄔常順糟心死了,他十分後悔讓老大給老二取名,完全跟給狗取名一樣,按照毛色和個頭取名,黑毛狗小時候叫小黑,長大了就是大黑。
家裡人都習慣了小紅猴這個名字,從嫌棄中慢慢品出潑實、可愛的優點,跟捏扁揉圓的小麵團相比,實在算是個好名字。故而除了小核桃,其他人都堅持喊小紅猴。然而小核桃也沒堅持兩天,一個口誤,把小麵團喊成小紅猴,小麵團這個名字就被徹底遺棄了。
*
「陶陵長,在家嗎?」李渠走到院內低聲喊。
陶椿把小紅猴還給姜紅玉,她開門出來,同樣低聲問:「來拿竹床是吧?」
「對,我跟陳伍長商量好了,等散集了,我們兩隊一起進山,耗半個月把吊網和竹床藤床固定好。」李渠說。
正月尾的時候,山裡的雪停了,連晴好幾日,油坊和制陶坊在陵里的雪化到一半就開工了,鄔常安也去了山谷。他不在家,這會兒鄔常順出門挑水去了,陶椿帶李渠去土屋裡拿竹床和藤床。
「家裡添個奶娃娃,這半個月幾乎沒空動手編竹床,一共就編成兩個。」陶椿開門讓他進去拿,說:「一戶編兩個,四十七戶就是九十四個,想來也夠用了。」
李渠點頭,「是夠用了,不過竹床吊在樹上風吹日曬壞得快,我們打算一年一換,往後每年貓冬都安排陵里的人編上百個藤床。」
「可行。」陶椿贊同,她拴上門,囑咐說:「再有兩天就開集了,這個集市估計康陵也會來人,人數要比去年多得多,你們多費心,做好安排,儘可能避免出岔子。」
李渠笑著「哎」一聲,人越多越好,安慶公主陵越熱鬧越好,他一點都不犯愁。
正說著,演武場那邊傳來狗吠聲,接著山里也響起此起彼伏的狗吠聲。陶椿跟李渠對視一眼,來客了!
新年頭一撥來客,李渠和陶椿俱有些興奮,李渠甚至丟下竹床和藤床,急著跑去迎客。
陵里的人都以為是後妃陵的陵戶來了,畢竟他們每個集市都是頭一個抵達。等雙方在山腳會面,才發現是康陵十九陵的三百餘個陵戶在成王陵陵戶的帶領下繞遠路趕來,領隊的人仍是安陵長。
「我們離成王陵只有一天的路程,想著成王陵也有通往安慶公主陵的路,我們就約他們一起同行。加之大雪封山,我們閒了一冬,翻山越嶺正好打打獵,免得手生。」安陵長笑呵呵道。
他們一行人牽的牛背上都馱著獵物,收穫頗豐,李渠他們也就沒多想,而且也顧不上多想,眼下還有個急事待解決。
前幾天經幾個管事商量,他們想著康陵的陵戶隔得遠、來得晚,到時候就把人安排到山谷里住,正好方便他們取花生油。然而他們提前兩天來,陵里的土屋都還空著,不好把人一竿子支到山谷里。但把人都安排在陵里的土屋裡也是問題,這趟過來的人比去年多一倍,一下子住進去,後來的人沒落腳地了。
趁著卸貨的功夫,陳雪趕忙去找陶陵長討招,陶椿指著丟在門外的藤床和竹床,說:「地上多墊幾層乾草,藤床和竹床摞草堆上,鋪上褥子也能住人。你跟他們解釋清楚,就說冬天不方便動土,沒能擴建房屋,讓他們將就一下,擠一擠,一間屋多住幾個人。」
「哎!沒想到這東西也派上用場了。」陳雪鬆口氣,「我這就去跟李伍長和陳伍長說,藤床和竹床我借用幾天。」
近四百人安頓在二十座土屋裡,土屋裡住不下就擠進陵戶家裡,好歹留出二十七座空土屋。
有客來了,安慶公主陵頓時有了集市的氛圍,婦人們買走外客馱來的獵物,帶上自己琢磨一冬的吃食在青石路上生火爐擺攤子。
隔日,後妃陵的陵戶匆匆趕到,立馬躋身進入擺攤的行列。
「定遠侯陵來人了——我去迎一迎。」
「東南邊也來客了,估計是福安公主陵的人,我過去迎。」
「南邊的山上也有動靜?莫不是賢王陵的人?」黑狼黑豹朝山上叫,小核桃看了看忙得不可開交的大人,瞧其他人似乎沒發覺,她一揮手,說:「走,我們去迎一迎。」
一幫小孩立馬興致勃勃地響應。
還沒進山,山道上走下來七個挑擔的人,其中還有黑狼黑豹的主人。
「你們幹啥去?」鄔常安盯著小核桃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翠柳趕來,聞言笑道:「我還琢磨著要到下午才能生出來,生得還挺快。」
「大嫂身子骨好。」陶椿說。
「二丫頭幾斤重?」翠柳問。
「五斤八兩。」
說著話進了鄔家的院子,幾個女人推門進產房,小核桃進門一眼看見她娘倚在床頭吃飯,胸腔子裡晃晃悠悠的心轟隆一聲落地,她一張嘴,哇哇哭出聲。
床外側的包被裡,紅皮小猴也跟著閉眼哇哇哭。
其他人在一高一低兩道哭聲中笑出聲。
小核桃這一哭,哭來鄔家二丫頭的取名權,二丫頭由她姐姐取名叫小紅猴。
小紅猴十天大的時候,皺巴巴的皮展開了,紅皮也長成白皮,實在跟猴扯不上關係,小核桃後悔了,嚷嚷著要給她改名叫小麵團。
鄔常順糟心死了,他十分後悔讓老大給老二取名,完全跟給狗取名一樣,按照毛色和個頭取名,黑毛狗小時候叫小黑,長大了就是大黑。
家裡人都習慣了小紅猴這個名字,從嫌棄中慢慢品出潑實、可愛的優點,跟捏扁揉圓的小麵團相比,實在算是個好名字。故而除了小核桃,其他人都堅持喊小紅猴。然而小核桃也沒堅持兩天,一個口誤,把小麵團喊成小紅猴,小麵團這個名字就被徹底遺棄了。
*
「陶陵長,在家嗎?」李渠走到院內低聲喊。
陶椿把小紅猴還給姜紅玉,她開門出來,同樣低聲問:「來拿竹床是吧?」
「對,我跟陳伍長商量好了,等散集了,我們兩隊一起進山,耗半個月把吊網和竹床藤床固定好。」李渠說。
正月尾的時候,山裡的雪停了,連晴好幾日,油坊和制陶坊在陵里的雪化到一半就開工了,鄔常安也去了山谷。他不在家,這會兒鄔常順出門挑水去了,陶椿帶李渠去土屋裡拿竹床和藤床。
「家裡添個奶娃娃,這半個月幾乎沒空動手編竹床,一共就編成兩個。」陶椿開門讓他進去拿,說:「一戶編兩個,四十七戶就是九十四個,想來也夠用了。」
李渠點頭,「是夠用了,不過竹床吊在樹上風吹日曬壞得快,我們打算一年一換,往後每年貓冬都安排陵里的人編上百個藤床。」
「可行。」陶椿贊同,她拴上門,囑咐說:「再有兩天就開集了,這個集市估計康陵也會來人,人數要比去年多得多,你們多費心,做好安排,儘可能避免出岔子。」
李渠笑著「哎」一聲,人越多越好,安慶公主陵越熱鬧越好,他一點都不犯愁。
正說著,演武場那邊傳來狗吠聲,接著山里也響起此起彼伏的狗吠聲。陶椿跟李渠對視一眼,來客了!
新年頭一撥來客,李渠和陶椿俱有些興奮,李渠甚至丟下竹床和藤床,急著跑去迎客。
陵里的人都以為是後妃陵的陵戶來了,畢竟他們每個集市都是頭一個抵達。等雙方在山腳會面,才發現是康陵十九陵的三百餘個陵戶在成王陵陵戶的帶領下繞遠路趕來,領隊的人仍是安陵長。
「我們離成王陵只有一天的路程,想著成王陵也有通往安慶公主陵的路,我們就約他們一起同行。加之大雪封山,我們閒了一冬,翻山越嶺正好打打獵,免得手生。」安陵長笑呵呵道。
他們一行人牽的牛背上都馱著獵物,收穫頗豐,李渠他們也就沒多想,而且也顧不上多想,眼下還有個急事待解決。
前幾天經幾個管事商量,他們想著康陵的陵戶隔得遠、來得晚,到時候就把人安排到山谷里住,正好方便他們取花生油。然而他們提前兩天來,陵里的土屋都還空著,不好把人一竿子支到山谷里。但把人都安排在陵里的土屋裡也是問題,這趟過來的人比去年多一倍,一下子住進去,後來的人沒落腳地了。
趁著卸貨的功夫,陳雪趕忙去找陶陵長討招,陶椿指著丟在門外的藤床和竹床,說:「地上多墊幾層乾草,藤床和竹床摞草堆上,鋪上褥子也能住人。你跟他們解釋清楚,就說冬天不方便動土,沒能擴建房屋,讓他們將就一下,擠一擠,一間屋多住幾個人。」
「哎!沒想到這東西也派上用場了。」陳雪鬆口氣,「我這就去跟李伍長和陳伍長說,藤床和竹床我借用幾天。」
近四百人安頓在二十座土屋裡,土屋裡住不下就擠進陵戶家裡,好歹留出二十七座空土屋。
有客來了,安慶公主陵頓時有了集市的氛圍,婦人們買走外客馱來的獵物,帶上自己琢磨一冬的吃食在青石路上生火爐擺攤子。
隔日,後妃陵的陵戶匆匆趕到,立馬躋身進入擺攤的行列。
「定遠侯陵來人了——我去迎一迎。」
「東南邊也來客了,估計是福安公主陵的人,我過去迎。」
「南邊的山上也有動靜?莫不是賢王陵的人?」黑狼黑豹朝山上叫,小核桃看了看忙得不可開交的大人,瞧其他人似乎沒發覺,她一揮手,說:「走,我們去迎一迎。」
一幫小孩立馬興致勃勃地響應。
還沒進山,山道上走下來七個挑擔的人,其中還有黑狼黑豹的主人。
「你們幹啥去?」鄔常安盯著小核桃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