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頁
陳雪剛安頓好后妃陵的陵戶,來不及喝口熱水緩口氣,西北邊又響起狗吠聲,她估摸著是帝陵或定遠侯陵的陵戶過來了,故而安排她兩個兄長去接應。
是定遠侯陵提前半天趕來,昨天下午出發,這會兒才到。
陶青松挑著兩個沉甸甸的大竹筐直奔鄔家,還沒進門聽到屋裡咚咚咚的剁肉聲,他吆喝道:「曉得今兒有客來?在燉肉?」
小核桃放下擀麵杖跑出來,她驚喜道:「是陶舅舅!陶舅舅,你咋今天來了?我嬸嬸還說你們要明天早上到呢。我桃姨呢?她來了嗎?」
「沒來,天太冷,不讓她跟來受凍。」陶青松挑著擔子走到檐下,見陶椿握著刀出來,他解釋說:「念著康陵的陵戶還沒走,我大舅兄安排我們早一天過來,多賣點菜。這是爹娘讓我給你送來的,想著你今年估計不得閒回去,就沒等你回去殺雞宰鵝,半月前下雪就把家裡的雞和鵝宰殺了大半,這是熏過的。還有六十斤松子,你記得給你姑姐和鄔二叔兩家分一些,爹娘之前過來,這兩家請他們吃過飯。對了,我妹夫呢?叫他跟我走一趟,我還給你們帶來四捆松枝和一麻袋松塔,他去挑回來,我還有事,沒空再過來。」
陶椿聽他說一長串的話,看他又急著走,想留他喝口熱水都不行,她只能送他出去,邊走邊說:「你妹夫跟他大哥都在演武場上搭擋風牆,你過去看見人交代一聲就行了。春仙大哥來了嗎?你跟他晚上來我這兒住,你倆睡我們隔壁的屋,土屋裡面住著康陵的人。」
「曉得曉得。」陶青松見演武場上好似已經做上生意了,他顧不上再多說,急得拔腿就跑。
陶椿轉身回屋,她顧不上看娘家送來的東西,她急著剁肉拌粉做番薯粉肉丸湯,打算晚一點去擺攤賣晚食。
灶房裡,姜紅玉燒火,姜父薑母帶著小核桃搗番薯粉,陶椿實在缺幫手,把老、少、孕婦都用上了。
「爹,你跟我大哥二哥是咋商量的?他倆對你跟我娘住在我這兒幫我帶孩子沒意見吧?」姜紅玉不拿陶椿當外人,她毫不避諱地問。
「陶陵長?」外面有人喊。
陶椿放下刀快步出去,是后妃陵的陵戶過來送煉化的牛油,一共四大壇,合計三百六十斤。她回屋寫收據,二人把四壇牛油挑進院子裡,走進院子才發現檐下的稻草窩裡埋著一隻狗,只有一個嘴筒子和兩隻狗眼露在外面。
「這狗咋回事?不聲不響的,猛地看見嚇我一跳,還以為死了。」
陶椿拿收據出來,解釋說:「拴著呢,它不高興,在生氣。」
兩個陵戶頓時理解了,其他的狗都在外面跑,獨它拴在家裡,不怪它不高興。
兩個陵戶離開,陶椿回灶房繼續剁肉,進門見姜紅玉嘴角含笑,就曉得她把兩個老人留下來了。
「大侄女,以後我們住在這兒可要麻煩你了。」薑母帶著點討好地說。
「可別這麼說,分明是我大哥大嫂麻煩你們,帶孩子可不是個輕鬆事。」陶椿頭也不回道,「你跟我大伯住這兒,我大嫂以後能給我幫忙,這是減輕我的負擔,我該謝你們才是。」
薑母聞言,心裡最後一點不踏實也沒了。
肉剁成糜,番薯粉搗得細如麵粉,鍋里燉的豬骨湯也出味了,陶椿把豬筒骨撈出來,讓小核桃給花斑狗送去,她把骨頭湯舀進兩個罈子里,洗鍋燒水準備氽肉丸。
肉糜用過半,鄔家兄弟倆挑著四捆松枝和一袋松塔回來,他二人還帶回四個送牛油的人。定遠侯陵在半月前宰牲口分肉,牛油煉製八罐,合計五百斤。
陶椿盛四碗肉丸湯請娘家人吃,她安排鄔常安先把火爐和兩壇大骨湯挑過去,再過小半時辰,她就過去擺攤賣肉丸湯。
天色越來越晚,公主陵里越來越熱鬧,陵殿外的青石路上全是賣吃食和菜蔬的,演武場四周是擺攤賣山貨、野物、糧食和皮襖棉鞋的攤子。
青石路的西北側用牛皮、羊皮和狼皮縫在竹竿上連接成半人高的皮牆,演武場四周用草捆、苞谷杆、篾席、稿卷等東西圍成一圈。陶椿過來時見青石路上火光點點,演武場上空煙霧繚繞,她走近一看,才發現擺攤的陵戶們在演武場中間生一大堆火烤火。
「這些牛皮哪來的?」陶椿退回到青石路。
「后妃陵帶來的,是為了賣,我們先拿來用,順便幫他們賣,散集的時候再交給買家。」鄔常安說。
「今天來了幾個陵……」話還沒落,西北邊響起狗吠聲,是帝陵的陵戶過來了。
帝陵是今天最後一個趕來的,也是第五個,等他們安頓好,夜色落下,一行饑寒交迫的人腳步匆匆趕來,火速撲向熱意涌動的攤位。
「這是啥肉?」
「貉子肉,來一碗?這東西等閒在陵里見不到,人多就跑,我們是過來的路上遇見的,一共就射到三隻,這是最後一點了。」后妃陵的陵戶介紹,又指著旁邊的鐵鍋說:「這是牛油氽兔肉,已經賣完兩鍋了,兔肉又嫩又香,買到手絕不後悔。兔肉鍋隔壁是野驢肉,燉了半天,軟爛的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是定遠侯陵提前半天趕來,昨天下午出發,這會兒才到。
陶青松挑著兩個沉甸甸的大竹筐直奔鄔家,還沒進門聽到屋裡咚咚咚的剁肉聲,他吆喝道:「曉得今兒有客來?在燉肉?」
小核桃放下擀麵杖跑出來,她驚喜道:「是陶舅舅!陶舅舅,你咋今天來了?我嬸嬸還說你們要明天早上到呢。我桃姨呢?她來了嗎?」
「沒來,天太冷,不讓她跟來受凍。」陶青松挑著擔子走到檐下,見陶椿握著刀出來,他解釋說:「念著康陵的陵戶還沒走,我大舅兄安排我們早一天過來,多賣點菜。這是爹娘讓我給你送來的,想著你今年估計不得閒回去,就沒等你回去殺雞宰鵝,半月前下雪就把家裡的雞和鵝宰殺了大半,這是熏過的。還有六十斤松子,你記得給你姑姐和鄔二叔兩家分一些,爹娘之前過來,這兩家請他們吃過飯。對了,我妹夫呢?叫他跟我走一趟,我還給你們帶來四捆松枝和一麻袋松塔,他去挑回來,我還有事,沒空再過來。」
陶椿聽他說一長串的話,看他又急著走,想留他喝口熱水都不行,她只能送他出去,邊走邊說:「你妹夫跟他大哥都在演武場上搭擋風牆,你過去看見人交代一聲就行了。春仙大哥來了嗎?你跟他晚上來我這兒住,你倆睡我們隔壁的屋,土屋裡面住著康陵的人。」
「曉得曉得。」陶青松見演武場上好似已經做上生意了,他顧不上再多說,急得拔腿就跑。
陶椿轉身回屋,她顧不上看娘家送來的東西,她急著剁肉拌粉做番薯粉肉丸湯,打算晚一點去擺攤賣晚食。
灶房裡,姜紅玉燒火,姜父薑母帶著小核桃搗番薯粉,陶椿實在缺幫手,把老、少、孕婦都用上了。
「爹,你跟我大哥二哥是咋商量的?他倆對你跟我娘住在我這兒幫我帶孩子沒意見吧?」姜紅玉不拿陶椿當外人,她毫不避諱地問。
「陶陵長?」外面有人喊。
陶椿放下刀快步出去,是后妃陵的陵戶過來送煉化的牛油,一共四大壇,合計三百六十斤。她回屋寫收據,二人把四壇牛油挑進院子裡,走進院子才發現檐下的稻草窩裡埋著一隻狗,只有一個嘴筒子和兩隻狗眼露在外面。
「這狗咋回事?不聲不響的,猛地看見嚇我一跳,還以為死了。」
陶椿拿收據出來,解釋說:「拴著呢,它不高興,在生氣。」
兩個陵戶頓時理解了,其他的狗都在外面跑,獨它拴在家裡,不怪它不高興。
兩個陵戶離開,陶椿回灶房繼續剁肉,進門見姜紅玉嘴角含笑,就曉得她把兩個老人留下來了。
「大侄女,以後我們住在這兒可要麻煩你了。」薑母帶著點討好地說。
「可別這麼說,分明是我大哥大嫂麻煩你們,帶孩子可不是個輕鬆事。」陶椿頭也不回道,「你跟我大伯住這兒,我大嫂以後能給我幫忙,這是減輕我的負擔,我該謝你們才是。」
薑母聞言,心裡最後一點不踏實也沒了。
肉剁成糜,番薯粉搗得細如麵粉,鍋里燉的豬骨湯也出味了,陶椿把豬筒骨撈出來,讓小核桃給花斑狗送去,她把骨頭湯舀進兩個罈子里,洗鍋燒水準備氽肉丸。
肉糜用過半,鄔家兄弟倆挑著四捆松枝和一袋松塔回來,他二人還帶回四個送牛油的人。定遠侯陵在半月前宰牲口分肉,牛油煉製八罐,合計五百斤。
陶椿盛四碗肉丸湯請娘家人吃,她安排鄔常安先把火爐和兩壇大骨湯挑過去,再過小半時辰,她就過去擺攤賣肉丸湯。
天色越來越晚,公主陵里越來越熱鬧,陵殿外的青石路上全是賣吃食和菜蔬的,演武場四周是擺攤賣山貨、野物、糧食和皮襖棉鞋的攤子。
青石路的西北側用牛皮、羊皮和狼皮縫在竹竿上連接成半人高的皮牆,演武場四周用草捆、苞谷杆、篾席、稿卷等東西圍成一圈。陶椿過來時見青石路上火光點點,演武場上空煙霧繚繞,她走近一看,才發現擺攤的陵戶們在演武場中間生一大堆火烤火。
「這些牛皮哪來的?」陶椿退回到青石路。
「后妃陵帶來的,是為了賣,我們先拿來用,順便幫他們賣,散集的時候再交給買家。」鄔常安說。
「今天來了幾個陵……」話還沒落,西北邊響起狗吠聲,是帝陵的陵戶過來了。
帝陵是今天最後一個趕來的,也是第五個,等他們安頓好,夜色落下,一行饑寒交迫的人腳步匆匆趕來,火速撲向熱意涌動的攤位。
「這是啥肉?」
「貉子肉,來一碗?這東西等閒在陵里見不到,人多就跑,我們是過來的路上遇見的,一共就射到三隻,這是最後一點了。」后妃陵的陵戶介紹,又指著旁邊的鐵鍋說:「這是牛油氽兔肉,已經賣完兩鍋了,兔肉又嫩又香,買到手絕不後悔。兔肉鍋隔壁是野驢肉,燉了半天,軟爛的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