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頁
商人怕影響糧價,絕不會低價售賣,巴不得百姓們傾家蕩產去糧鋪買糧。
官員若是有糧,大概率選擇隱瞞或是施粥,要麼藏拙,要麼搏一個好名聲。
這麼鬼鬼祟祟賣糧,有些像是偷來的賊贓,所以需得想法子悄悄處理。
言淡又問,「你是找哪家買的糧?」
「那草民便不知了,他是昨日來的村里,賣完糧就走了,沒說自己是哪家。」
「他是什麼模樣?穿什麼衣服?」
沒想著會問得這麼細,女子有些說不出來,搖搖頭,「草民有些記不清。」
「既然他來村里買了糧,定還有其他人瞧見吧。」
「一半村民都來買了。」
「這裡邊這麼多發霉的糧食,那賣糧的怕不是想害人!」言淡故作生氣的說著,「我定要將他捉拿歸案。」
女子更急了,她連連擺手,「不是不是,那人是個好人,他叮囑了,要把發霉的糧食挑出來再吃,是老父不捨得浪費,所以瞞著我們偷偷煮了霉糧,這才吃出了事。昨夜就開始腹瀉,大兄照顧了半夜,今日晨間還是撐不住了……」
「你們都沒吃?」
「家中還剩些粗面,快放壞了,昨日草民和兄長便先吃了窩頭。只是粗面老人家不好克化,所以就讓他煮粥吃,沒想著竟然出了這個事。」
言淡點點頭,環視四周,瞧見院子右邊牆角放了個碗,「碗怎麼放在那處?」
「家中本來養了條黃狗,名叫蛋黃,上個月不知為何不見了。」說到走失的狗,加上對父親的擔憂,女子的悲傷壓過忐忑,終於流下了眼淚,「草民猜是被人偷摸打死吃掉了,可大兄不信,每日分些水裝在碗裡,怕蛋黃回來沒水喝。」
聽到這裡,眾人皆有些傷感。
言淡也不例外,不過片刻傷心之後她又想到,既然養了狗,家中極有可能留有供狗進出的狗洞。
她繞著院子走了半圈,果然發現廚房正後方的土牆下邊有個小洞。
成人鑽過來不大可能,但若是十二歲且瘦骨嶙峋的孩童,勉強能通過。
死者就住在隔壁,昨日其父不在家,錯過了來村中賣糧的人。
孩童幾日未進食十分飢餓,下午聞到了隔壁的米香味,實在沒忍住,拿了碗鑽過狗洞,趁著廚房無人偷偷舀了粥。
誰知這粥里的米是發了霉的,小孩腸胃本就弱,引起了腹瀉嘔吐。
其父夜間沒有聽見動靜,便錯過了最佳救治時間。
不過奇怪的是,既然這糧是死者所偷,那按理來說死者頭頂應顯示偷糧的標註才對。
想到此處,言淡繞回廚房,仔細尋找一番,果然在灶台的鹽罐子下發現了兩文銅錢。
找女子詢問後,她稱家中的銀錢都已被大兄拿走給其父看病,只留了自己幾文錢,都在帕子裡包的好好的。
看來這應當是死者偷糧時過意不去,留下了一點買糧錢。由於並非純粹的偷竊,所以金手指未顯示標註。
第566章 太倉.糧食案
言淡又去問了幾戶買了糧的人家,均是心虛又害怕的模樣。
即便他們說辭都一樣,言淡依舊從這奇異態度中察覺出了不同尋常之處。
再三詢問後,她發覺幾戶人家對糧食的價格都有些語焉不詳。
在持續不斷的逼問下,這才不得不回答。
「那賣糧的真的是好人,一斗糧只收我們十文錢……比平時的價格還少呢!」
「大人,求您別追究了,小的們只是想活。」
「沒糧就得餓死,賣糧的救了村里人的命。」
他們皆如此求道。
老百姓平日吃得都是粗雜糧食,哪裡不曉得這精細糧的珍貴之處,知曉這糧是只有那些達官貴人才能吃到的上等米糧。
他們怎會不對糧食的來源起疑?
不過是裝聾作啞,假裝不知吃進肚子裡,想要藉機活命罷了。
捕快們面對百姓們的苦求皆有些心軟,他們雖還是按照吩咐將證言都記錄下來,目光卻由初時的堅定變得猶疑起來。
「你們先回去吧。」
言淡並未答應什麼,她擺了擺手,讓聚集在一處的百姓各回各家,自己卻陷入了沉思。
不一會兒院門口的路便被清空,只剩餘黑衣捕快們還佇立在原地。
鄭靜安和於樂雙對視一眼,兩人同時上前一步,剛想說些什麼。
卻見著袁承繼從土牆上跳下來,「剛才所有的糧我都仔細看過了,是許多米混雜在一處,大多品質都不錯……不過其中一種來處可不簡單,像是南邊的貢米。這貢米數量不多,向來是直入了太倉,只供應給皇宮的。」
連呈也開了口,「貢米?怎麼可能?太倉的貢米可是單獨由太倉署看管,連民部都不能調用,平常官員也只能等皇上賞賜才能享用到,你怎麼……」
話說到一半,她想起袁承繼的出身,皇帝賞賜不少,是真能吃到貢米,轉而問道:「你可看清楚了?」
「當然清楚。」袁承繼被質疑得有些不耐煩,「我家中還剩一些,若是不信可帶給你們看。」
話說到這個份上,連呈自然相信。
她察覺事情變得複雜,禁不住喃喃自語,「那便奇怪了,為何貢米會出現在這兒,且以如此低的價格賣給村民。」
言淡也有此疑問。
貢米和其他上等米糧,混合著發霉的糧食,在這個節骨眼上賤賣。<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官員若是有糧,大概率選擇隱瞞或是施粥,要麼藏拙,要麼搏一個好名聲。
這麼鬼鬼祟祟賣糧,有些像是偷來的賊贓,所以需得想法子悄悄處理。
言淡又問,「你是找哪家買的糧?」
「那草民便不知了,他是昨日來的村里,賣完糧就走了,沒說自己是哪家。」
「他是什麼模樣?穿什麼衣服?」
沒想著會問得這麼細,女子有些說不出來,搖搖頭,「草民有些記不清。」
「既然他來村里買了糧,定還有其他人瞧見吧。」
「一半村民都來買了。」
「這裡邊這麼多發霉的糧食,那賣糧的怕不是想害人!」言淡故作生氣的說著,「我定要將他捉拿歸案。」
女子更急了,她連連擺手,「不是不是,那人是個好人,他叮囑了,要把發霉的糧食挑出來再吃,是老父不捨得浪費,所以瞞著我們偷偷煮了霉糧,這才吃出了事。昨夜就開始腹瀉,大兄照顧了半夜,今日晨間還是撐不住了……」
「你們都沒吃?」
「家中還剩些粗面,快放壞了,昨日草民和兄長便先吃了窩頭。只是粗面老人家不好克化,所以就讓他煮粥吃,沒想著竟然出了這個事。」
言淡點點頭,環視四周,瞧見院子右邊牆角放了個碗,「碗怎麼放在那處?」
「家中本來養了條黃狗,名叫蛋黃,上個月不知為何不見了。」說到走失的狗,加上對父親的擔憂,女子的悲傷壓過忐忑,終於流下了眼淚,「草民猜是被人偷摸打死吃掉了,可大兄不信,每日分些水裝在碗裡,怕蛋黃回來沒水喝。」
聽到這裡,眾人皆有些傷感。
言淡也不例外,不過片刻傷心之後她又想到,既然養了狗,家中極有可能留有供狗進出的狗洞。
她繞著院子走了半圈,果然發現廚房正後方的土牆下邊有個小洞。
成人鑽過來不大可能,但若是十二歲且瘦骨嶙峋的孩童,勉強能通過。
死者就住在隔壁,昨日其父不在家,錯過了來村中賣糧的人。
孩童幾日未進食十分飢餓,下午聞到了隔壁的米香味,實在沒忍住,拿了碗鑽過狗洞,趁著廚房無人偷偷舀了粥。
誰知這粥里的米是發了霉的,小孩腸胃本就弱,引起了腹瀉嘔吐。
其父夜間沒有聽見動靜,便錯過了最佳救治時間。
不過奇怪的是,既然這糧是死者所偷,那按理來說死者頭頂應顯示偷糧的標註才對。
想到此處,言淡繞回廚房,仔細尋找一番,果然在灶台的鹽罐子下發現了兩文銅錢。
找女子詢問後,她稱家中的銀錢都已被大兄拿走給其父看病,只留了自己幾文錢,都在帕子裡包的好好的。
看來這應當是死者偷糧時過意不去,留下了一點買糧錢。由於並非純粹的偷竊,所以金手指未顯示標註。
第566章 太倉.糧食案
言淡又去問了幾戶買了糧的人家,均是心虛又害怕的模樣。
即便他們說辭都一樣,言淡依舊從這奇異態度中察覺出了不同尋常之處。
再三詢問後,她發覺幾戶人家對糧食的價格都有些語焉不詳。
在持續不斷的逼問下,這才不得不回答。
「那賣糧的真的是好人,一斗糧只收我們十文錢……比平時的價格還少呢!」
「大人,求您別追究了,小的們只是想活。」
「沒糧就得餓死,賣糧的救了村里人的命。」
他們皆如此求道。
老百姓平日吃得都是粗雜糧食,哪裡不曉得這精細糧的珍貴之處,知曉這糧是只有那些達官貴人才能吃到的上等米糧。
他們怎會不對糧食的來源起疑?
不過是裝聾作啞,假裝不知吃進肚子裡,想要藉機活命罷了。
捕快們面對百姓們的苦求皆有些心軟,他們雖還是按照吩咐將證言都記錄下來,目光卻由初時的堅定變得猶疑起來。
「你們先回去吧。」
言淡並未答應什麼,她擺了擺手,讓聚集在一處的百姓各回各家,自己卻陷入了沉思。
不一會兒院門口的路便被清空,只剩餘黑衣捕快們還佇立在原地。
鄭靜安和於樂雙對視一眼,兩人同時上前一步,剛想說些什麼。
卻見著袁承繼從土牆上跳下來,「剛才所有的糧我都仔細看過了,是許多米混雜在一處,大多品質都不錯……不過其中一種來處可不簡單,像是南邊的貢米。這貢米數量不多,向來是直入了太倉,只供應給皇宮的。」
連呈也開了口,「貢米?怎麼可能?太倉的貢米可是單獨由太倉署看管,連民部都不能調用,平常官員也只能等皇上賞賜才能享用到,你怎麼……」
話說到一半,她想起袁承繼的出身,皇帝賞賜不少,是真能吃到貢米,轉而問道:「你可看清楚了?」
「當然清楚。」袁承繼被質疑得有些不耐煩,「我家中還剩一些,若是不信可帶給你們看。」
話說到這個份上,連呈自然相信。
她察覺事情變得複雜,禁不住喃喃自語,「那便奇怪了,為何貢米會出現在這兒,且以如此低的價格賣給村民。」
言淡也有此疑問。
貢米和其他上等米糧,混合著發霉的糧食,在這個節骨眼上賤賣。<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