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頁
袁承繼的眼光突然床鋪處,這家的床鋪下放了個小箱子。
他蹲下後壓低身體,拉出了箱子,箱子後邊還放了個沾滿灰塵的破舊燈籠。
一頓翻找後,箱子裡倒是沒什麼奇特物件,只是在一摞布巾下隱藏了個放錢的匣子。
看來床下這箱子是孫有魚藏錢的位置。
再看那箱子後邊的燈籠。
樣式倒簡單,是最常見的圓形。
表面並未繪製什麼圖樣,骨架主要由竹篾製成。
燈籠上方有編織的麻繩,可固定在木桿子上方便手提。
重要的是這上邊的手提杆已被取下,而燈籠也被扔到了床底,還借了箱子來遮掩,一看便是有所隱藏。
他想起尤悠說鐵鉤的另一側一定綁了東西,常見手提杆的長度大約有一尺多,若是綁上鐵鉤,再伸直胳膊,便能輕鬆夠到死者的脖頸處,完成這次的殺人案。
總算是找到點線索,袁承繼的心情輕鬆起來,快樂地從窗戶跳了出去。
「又來了。」其中個捕快還在找東西,便聽見有人從窗而出,無奈搖了搖頭。
另一個捕快安慰道:「看他這樣那燈籠可能是證物。」
「沒辦法,跟上去吧。」
「好。」
幾個捕快從門而出,朝著袁承繼離開的方向追了過去。
第559章 過程.鐵鉤案
連呈知曉孫有魚意圖賣珠,問過離棚戶區最近的兩個收珠販子,均說近來沒見過孫有魚來買珠。
倒是余潮水幾日前來打聽過價格,只是嫌棄太低所以沒談攏。
連呈愈發確定了這珠子便是孫有魚的殺人動機。
孫有魚昨日才殺人奪珠,定是來不及找更遠的商販賣出。
她連忙返回到現場,聽聞言捕頭已將嫌疑人押回了奉公門,又連忙騎馬回京。
剛到奉公門門口,恰好撞見了飛奔而來的袁承繼。
兩個隊伍將今日所知的線索交流一番,得知孫有魚屋子裡沒有發現珍珠。
連呈雖對袁承繼這個人有些許意見,但還是相信他作為奉公門捕快的專業素養。
她緊皺眉頭,「難道孫有魚將珠子藏在了別處,或者是……」連呈靈機一動,「我們似乎還沒搜過孫有魚的身上。」
聽聞此言,幾人匆忙進門,找到了暗室里等待正式審訊的孫有魚,果然搜出了珍珠。
這下不僅動機明確,兇器和物證齊全,殺人手法也早已知曉,孫有魚只得承認罪行。
孫有魚是家中幼子,因為他與兄長不和,於是父母給他單獨蓋了屋子,還時不時接濟,使得他不愁吃喝。
再加上村裡的孫姓人多,他有其他人撐腰,又好吃懶做,平日本就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沒吃喝了要麼去父母那要,要麼就偷其他家的魚。
前些時日被新換的鉤子傷了手,更是借著這個理由歇息了好幾日。
棚戶區裡的漁民每家都有劃分好的水域,孫有魚和余潮水所劃分捕魚區域相鄰,兩人平日本就因是否越線這個問題有些許矛盾。
他總覺得余潮水捕魚時間長,肯定會趁他不在的時候悄悄到自己這邊『偷』魚。
這休息了半個月後,孫有魚發現余潮水不再像平日那樣從早捕到晚,還總是喜笑顏開,懷疑對方捕到了什麼好東西。
悄悄留意甚至跟蹤之後,孫有魚知曉了珍珠之事。
他十分嫉妒,認為余潮水肯定是在自己的水域內撈到了珍珠。
趁人病,偷人珠。
孫有魚越想越不甘心,就想將珠子奪走。
可孫有魚沒有證據,再說余潮水雖是爺爺這輩入的行,但到底是余姓人,不是什麼好欺負的散民。
想了想,他決定將屬於自己的東西偷回來。
孫有魚趁著余潮水白日出去捕魚,偷偷從窗戶翻入其家中,卻未在屋子裡找到珍珠,只得離開。
回想起自己曾遠遠見到過余潮水從藍色布巾中拿出珍珠給商販看,之後她將珍珠包好,又塞到了衣襟的位置。
猜到余潮水隨身攜帶珍珠後,孫有魚選擇了夜間行動。
近些時熱氣太重,余潮水為了通風,夜間都是開窗睡覺。
這也方便了孫有魚的動作,他站在窗前,手拿鐵鉤準備將布包從衣襟處勾出來。
奈何他高估了自己的臂長,發現根本夠不到。
還好孫有魚有雀盲的毛病,夜間出門總是隨身攜帶提燈。
因此他將提燈的手提杆取下,用繩子將鐵鉤綁上去。
為了看清楚布包的位置,孫有魚兩手都用上了,左手拿燈,右手拿杆,沒有辦法用手支撐,只能借著腰上的力氣穩住。
他終於勾到了布包,就在布包要掉出衣襟之時,一高興力氣鬆懈崴了一下。
鐵鉤瞬間穿過余潮水的喉嚨,鮮血噴射而出。
孫有魚想要站穩,往後一拉,直接鉤走了一大塊皮肉。
他知曉自己闖下了大禍,震驚之餘,貪念卻未消,故技重施取到了珍珠就匆匆逃離。
第560章 新舊交替
兇手招供,文書整理方面由連呈完成,最後交由言淡檢查完,這才呈遞到總捕跟前。
之後只需等待判決結果,屬於捕頭捕快們這邊的事務已徹底了結。
不過現下大理寺的官員可沒時間管這種小案,他們連同刑部正在覆核審理元和案所牽扯到的所有資料,許多與此案相關的人員也一一到達了京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蹲下後壓低身體,拉出了箱子,箱子後邊還放了個沾滿灰塵的破舊燈籠。
一頓翻找後,箱子裡倒是沒什麼奇特物件,只是在一摞布巾下隱藏了個放錢的匣子。
看來床下這箱子是孫有魚藏錢的位置。
再看那箱子後邊的燈籠。
樣式倒簡單,是最常見的圓形。
表面並未繪製什麼圖樣,骨架主要由竹篾製成。
燈籠上方有編織的麻繩,可固定在木桿子上方便手提。
重要的是這上邊的手提杆已被取下,而燈籠也被扔到了床底,還借了箱子來遮掩,一看便是有所隱藏。
他想起尤悠說鐵鉤的另一側一定綁了東西,常見手提杆的長度大約有一尺多,若是綁上鐵鉤,再伸直胳膊,便能輕鬆夠到死者的脖頸處,完成這次的殺人案。
總算是找到點線索,袁承繼的心情輕鬆起來,快樂地從窗戶跳了出去。
「又來了。」其中個捕快還在找東西,便聽見有人從窗而出,無奈搖了搖頭。
另一個捕快安慰道:「看他這樣那燈籠可能是證物。」
「沒辦法,跟上去吧。」
「好。」
幾個捕快從門而出,朝著袁承繼離開的方向追了過去。
第559章 過程.鐵鉤案
連呈知曉孫有魚意圖賣珠,問過離棚戶區最近的兩個收珠販子,均說近來沒見過孫有魚來買珠。
倒是余潮水幾日前來打聽過價格,只是嫌棄太低所以沒談攏。
連呈愈發確定了這珠子便是孫有魚的殺人動機。
孫有魚昨日才殺人奪珠,定是來不及找更遠的商販賣出。
她連忙返回到現場,聽聞言捕頭已將嫌疑人押回了奉公門,又連忙騎馬回京。
剛到奉公門門口,恰好撞見了飛奔而來的袁承繼。
兩個隊伍將今日所知的線索交流一番,得知孫有魚屋子裡沒有發現珍珠。
連呈雖對袁承繼這個人有些許意見,但還是相信他作為奉公門捕快的專業素養。
她緊皺眉頭,「難道孫有魚將珠子藏在了別處,或者是……」連呈靈機一動,「我們似乎還沒搜過孫有魚的身上。」
聽聞此言,幾人匆忙進門,找到了暗室里等待正式審訊的孫有魚,果然搜出了珍珠。
這下不僅動機明確,兇器和物證齊全,殺人手法也早已知曉,孫有魚只得承認罪行。
孫有魚是家中幼子,因為他與兄長不和,於是父母給他單獨蓋了屋子,還時不時接濟,使得他不愁吃喝。
再加上村裡的孫姓人多,他有其他人撐腰,又好吃懶做,平日本就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沒吃喝了要麼去父母那要,要麼就偷其他家的魚。
前些時日被新換的鉤子傷了手,更是借著這個理由歇息了好幾日。
棚戶區裡的漁民每家都有劃分好的水域,孫有魚和余潮水所劃分捕魚區域相鄰,兩人平日本就因是否越線這個問題有些許矛盾。
他總覺得余潮水捕魚時間長,肯定會趁他不在的時候悄悄到自己這邊『偷』魚。
這休息了半個月後,孫有魚發現余潮水不再像平日那樣從早捕到晚,還總是喜笑顏開,懷疑對方捕到了什麼好東西。
悄悄留意甚至跟蹤之後,孫有魚知曉了珍珠之事。
他十分嫉妒,認為余潮水肯定是在自己的水域內撈到了珍珠。
趁人病,偷人珠。
孫有魚越想越不甘心,就想將珠子奪走。
可孫有魚沒有證據,再說余潮水雖是爺爺這輩入的行,但到底是余姓人,不是什麼好欺負的散民。
想了想,他決定將屬於自己的東西偷回來。
孫有魚趁著余潮水白日出去捕魚,偷偷從窗戶翻入其家中,卻未在屋子裡找到珍珠,只得離開。
回想起自己曾遠遠見到過余潮水從藍色布巾中拿出珍珠給商販看,之後她將珍珠包好,又塞到了衣襟的位置。
猜到余潮水隨身攜帶珍珠後,孫有魚選擇了夜間行動。
近些時熱氣太重,余潮水為了通風,夜間都是開窗睡覺。
這也方便了孫有魚的動作,他站在窗前,手拿鐵鉤準備將布包從衣襟處勾出來。
奈何他高估了自己的臂長,發現根本夠不到。
還好孫有魚有雀盲的毛病,夜間出門總是隨身攜帶提燈。
因此他將提燈的手提杆取下,用繩子將鐵鉤綁上去。
為了看清楚布包的位置,孫有魚兩手都用上了,左手拿燈,右手拿杆,沒有辦法用手支撐,只能借著腰上的力氣穩住。
他終於勾到了布包,就在布包要掉出衣襟之時,一高興力氣鬆懈崴了一下。
鐵鉤瞬間穿過余潮水的喉嚨,鮮血噴射而出。
孫有魚想要站穩,往後一拉,直接鉤走了一大塊皮肉。
他知曉自己闖下了大禍,震驚之餘,貪念卻未消,故技重施取到了珍珠就匆匆逃離。
第560章 新舊交替
兇手招供,文書整理方面由連呈完成,最後交由言淡檢查完,這才呈遞到總捕跟前。
之後只需等待判決結果,屬於捕頭捕快們這邊的事務已徹底了結。
不過現下大理寺的官員可沒時間管這種小案,他們連同刑部正在覆核審理元和案所牽扯到的所有資料,許多與此案相關的人員也一一到達了京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