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但大理寺卿明面上還是個高官,且是能隨時面聖的高官。
身為暗衛,能從各種任務里活下來,江迢迢就覺得很好了。
她還得到了名字,還有了一個行走在人前的身份,現在還當了官,一連串的變故,讓這個心如鐵一般冷的暗衛,無法適應現實。
江易周能感受到江迢迢那種飄在空中,沒有落地的虛浮,她也沒別的法子,只能希望江迢迢,儘早認清她擁有了,可以決定這個國家未來的一部分權力的事實。
江迢迢沒有問為什麼,得了命令就下去做事了。
第一次封閉式的考試,在第三天結束,回去休整半天一夜,第二天天沒亮時,學子們再次聚集在學府外,排隊一一進入。
而被關在學府中的各位考官們,終於有活兒幹了。
她們要將第一輪考試的試卷,全部過一遍,打分的同時,挑選出優秀的試卷,送到江易周跟前,讓江易周過一遍眼。
試卷全部封名,且全是由小吏重新謄抄過,保證無法從字體和名字上,看出考生身份。
最大程度上,杜絕考官偏心自家人的情況發生。
江易周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輕徭役,免賦稅,為期三年。
前朝國庫空的能跑馬,後來江易周殺了幾波權貴,抄了家,才算有了點兒底子,現在免賦稅三年,各地還不能征徭役,對朝廷來說,負擔非常大。
說句實話,如果江易周不能給朝廷找到一條生財的路子,那滿朝官員的俸祿,可能都發不出來了。
對於世家出身的官員來說,那點兒俸祿沒什麼大不了,族裡給的孝敬,足夠他們生存,還有利用職務之便,拿到的賄賂,高官們就沒有一個人,是靠俸祿過日* 子的。
可對於廣大的基層官員,俸祿就是命。
沒了俸祿,他們甚至可能會被餓死。
他們的抗壓能力,並沒有比普通百姓強多少,如果江易周不給他們發俸祿,這個新建的國家,很可能眨眼陷入各地起義的亂局中。
一如之前的大莊。
好在江易周賺錢的本事還是挺強的。
她名下的玻璃坊,還有之前她收編的船隊,以及造紙坊等等,都是暴利行業。
賺得全是有錢人的錢。
最主要的是,還有武器。
因為有了熱武器,所以鋒利的冷兵器,在江易周眼中,就沒有那麼受歡迎了。
而且熱武器在戰場上,可以全面碾壓冷兵器,鐵鍬擋子彈這種事,到底還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江易周趁著各國使臣都在的時候,命人去宣傳了一波,江國的武器到底有多好。
她不會售□□,但刀槍劍戟,什麼不能賣?
除了蠻國以外,其他小國看見那些冷兵器,嘴都要笑歪了,那些小國體量很小,就算全員配上武器,也不可能對江國造成什麼影響。
所以他們不會將武器對準江國,而是對準他們的敵人。
小國之間,也會出現戰爭,爭鬥從未停止過。
只有蠻國的使臣,在看見鋒利武器後,一直詢問戰場上那能發出驚天巨響的「投石車」,他們想要那個武器。
被江國的官員全數擋了回去。
問就是沒有,不會出售給任何國家。
再問,再問你就危險了,蠻國是不是還想挨揍啊?老是問問問。
蠻國使臣不是沒用過計謀,去買通江國的人,但他們買通了一圈,問了好多人,愣是沒人知道是怎麼回事。
跟他們接觸的軍械部的人,蠻國使臣也問了,但問不出什麼。
軍械部的人,根本不敢有一點兒異心,她們都知道,暗處有江易周的眼睛在盯著,她們一旦表露出一絲不忠,她們自身以及她們的親眷,全都得死。
錢是很好,可全家都沒命花,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就是壟斷級別的教育、奢侈品和軍火,現在江易周全都占了,只要談好,別說三年免徭役田地賦稅,以後都免了,也不是多大問題。
免賦稅徭役的政策,威力非常大,那些躲藏起來的百姓,以及為了活下去,不得不成為世家隱戶的百姓,全都在這項政策下,從躲藏的地方站了出來,重新編入江國民籍。
有一個百姓是江國良民,那世家就少一個隱戶,少一個農戶,少一個剝削對象。
只要江易周不成為百姓頭頂另一個世家,那江國百姓的未來,就是無比光明的。
科舉最後一題,就是讓學子就江易周免賦稅徭役三年的政策談論感想,猜測一下,這個政策會給國家與百姓,帶來什麼影響。
有的學子以自家出發,隱晦批判此舉,認為此舉會動搖士大夫的地位,也會將底層百姓養得不知好歹,如果沒有賦稅和徭役,那群貧民就會變得很懶,他們不會好好種地了。
長久以往,三年之後,國家還如何收的上來田賦呢?
不光免了田稅,連商稅都收得少了,商人貪婪奸詐,他們不事生產,到時候天下就亂了。
以前商稅十收其三,也就是百分之三十,現在江易周調到了十成收一成,也就是百分之十。
而且僅限千兩以下的商稅,千兩以上,階梯式收稅,最高收五成商稅。
此舉主要是為了促進商業發展,唯有商業發展,貨品流通,百姓才能賺到錢,只要控制著別出現巨商,對於百姓來說,此舉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身為暗衛,能從各種任務里活下來,江迢迢就覺得很好了。
她還得到了名字,還有了一個行走在人前的身份,現在還當了官,一連串的變故,讓這個心如鐵一般冷的暗衛,無法適應現實。
江易周能感受到江迢迢那種飄在空中,沒有落地的虛浮,她也沒別的法子,只能希望江迢迢,儘早認清她擁有了,可以決定這個國家未來的一部分權力的事實。
江迢迢沒有問為什麼,得了命令就下去做事了。
第一次封閉式的考試,在第三天結束,回去休整半天一夜,第二天天沒亮時,學子們再次聚集在學府外,排隊一一進入。
而被關在學府中的各位考官們,終於有活兒幹了。
她們要將第一輪考試的試卷,全部過一遍,打分的同時,挑選出優秀的試卷,送到江易周跟前,讓江易周過一遍眼。
試卷全部封名,且全是由小吏重新謄抄過,保證無法從字體和名字上,看出考生身份。
最大程度上,杜絕考官偏心自家人的情況發生。
江易周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輕徭役,免賦稅,為期三年。
前朝國庫空的能跑馬,後來江易周殺了幾波權貴,抄了家,才算有了點兒底子,現在免賦稅三年,各地還不能征徭役,對朝廷來說,負擔非常大。
說句實話,如果江易周不能給朝廷找到一條生財的路子,那滿朝官員的俸祿,可能都發不出來了。
對於世家出身的官員來說,那點兒俸祿沒什麼大不了,族裡給的孝敬,足夠他們生存,還有利用職務之便,拿到的賄賂,高官們就沒有一個人,是靠俸祿過日* 子的。
可對於廣大的基層官員,俸祿就是命。
沒了俸祿,他們甚至可能會被餓死。
他們的抗壓能力,並沒有比普通百姓強多少,如果江易周不給他們發俸祿,這個新建的國家,很可能眨眼陷入各地起義的亂局中。
一如之前的大莊。
好在江易周賺錢的本事還是挺強的。
她名下的玻璃坊,還有之前她收編的船隊,以及造紙坊等等,都是暴利行業。
賺得全是有錢人的錢。
最主要的是,還有武器。
因為有了熱武器,所以鋒利的冷兵器,在江易周眼中,就沒有那麼受歡迎了。
而且熱武器在戰場上,可以全面碾壓冷兵器,鐵鍬擋子彈這種事,到底還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江易周趁著各國使臣都在的時候,命人去宣傳了一波,江國的武器到底有多好。
她不會售□□,但刀槍劍戟,什麼不能賣?
除了蠻國以外,其他小國看見那些冷兵器,嘴都要笑歪了,那些小國體量很小,就算全員配上武器,也不可能對江國造成什麼影響。
所以他們不會將武器對準江國,而是對準他們的敵人。
小國之間,也會出現戰爭,爭鬥從未停止過。
只有蠻國的使臣,在看見鋒利武器後,一直詢問戰場上那能發出驚天巨響的「投石車」,他們想要那個武器。
被江國的官員全數擋了回去。
問就是沒有,不會出售給任何國家。
再問,再問你就危險了,蠻國是不是還想挨揍啊?老是問問問。
蠻國使臣不是沒用過計謀,去買通江國的人,但他們買通了一圈,問了好多人,愣是沒人知道是怎麼回事。
跟他們接觸的軍械部的人,蠻國使臣也問了,但問不出什麼。
軍械部的人,根本不敢有一點兒異心,她們都知道,暗處有江易周的眼睛在盯著,她們一旦表露出一絲不忠,她們自身以及她們的親眷,全都得死。
錢是很好,可全家都沒命花,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就是壟斷級別的教育、奢侈品和軍火,現在江易周全都占了,只要談好,別說三年免徭役田地賦稅,以後都免了,也不是多大問題。
免賦稅徭役的政策,威力非常大,那些躲藏起來的百姓,以及為了活下去,不得不成為世家隱戶的百姓,全都在這項政策下,從躲藏的地方站了出來,重新編入江國民籍。
有一個百姓是江國良民,那世家就少一個隱戶,少一個農戶,少一個剝削對象。
只要江易周不成為百姓頭頂另一個世家,那江國百姓的未來,就是無比光明的。
科舉最後一題,就是讓學子就江易周免賦稅徭役三年的政策談論感想,猜測一下,這個政策會給國家與百姓,帶來什麼影響。
有的學子以自家出發,隱晦批判此舉,認為此舉會動搖士大夫的地位,也會將底層百姓養得不知好歹,如果沒有賦稅和徭役,那群貧民就會變得很懶,他們不會好好種地了。
長久以往,三年之後,國家還如何收的上來田賦呢?
不光免了田稅,連商稅都收得少了,商人貪婪奸詐,他們不事生產,到時候天下就亂了。
以前商稅十收其三,也就是百分之三十,現在江易周調到了十成收一成,也就是百分之十。
而且僅限千兩以下的商稅,千兩以上,階梯式收稅,最高收五成商稅。
此舉主要是為了促進商業發展,唯有商業發展,貨品流通,百姓才能賺到錢,只要控制著別出現巨商,對於百姓來說,此舉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