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起先,有人因為她女子的身份,輕蔑又不耐煩,不過礙於謝衍的身份不好表現得過分明顯。後來,他們也發現,靈徽對北地的地形氣候,風土民情,甚至北漢的將領心性喜好都了如指掌,感佩之餘,也願意聽她說話了。
謝衍知道她厲害,畢竟她讀書百卷,博聞強識,畢竟裕景樓的存在可不是為了聽建康城的街巷軼聞。
短短五年時間,她手下的細作就遍布天下各州,如今要打滎陽,他們對城內的一切了解,也與靈徽關係密切。
她看著一向嬌柔,骨子裡卻堅強又執拗。
謝衍了解她,也願意成全她的所有。這世道對女子過於嚴苛,若是她與自己身份調換,一定比自己優秀出眾百倍。
「穆天元是劉棼手下最得意的將領,他雖然勇武不如張仲符,但卻是老謀深算之輩。當初他駐紮在漢中之地,無論是荊州還是南夏都不敢覬覦分毫,可見其智勇。」胡意之面色深沉,緩緩說道。
謝衍點頭,認同胡意之的看法:「穆天元在滎陽只防守,一直不主動出擊,就能看出此人沉穩,頗有計謀。畢竟我們的糧草補給不如對方,就算耗也能將我們耗死在這裡。」
「那該如何是好?」程去疾有些急躁,連續多日進攻不利,別說糧草,就算是軍心都散的不成樣子了。
「韓將軍的豫州軍如今到了何處?」靈徽忽然問道。
「如今駐紮在管城,明日就該到了。」胡意之回答道。
靈徽望著地圖,皺眉,半晌後慎重道:「我聽說當年楚漢相爭時,劉邦曾用分兵之計來對抗項羽,今次我們是否可以效仿一二?」
「女君的意思是……?」軍師沈攸眼眸一亮,指了指一處城池,「渡河取成皋,再與大軍夾擊滎陽?」
靈徽點頭。
「果真好主意!」沈攸拊掌大笑,「其實若得楚王從魯陽方向北上相助,那便更加萬無一失了。我也曾建議過修書給楚王,可是大家都覺得沒有把握得楚王允准。畢竟他從伊水取洛陽,更加輕鬆一些。」
「我來寫,說到底他也是我阿兄,大義在前他有分寸的。」靈徽一口答應下來,旋即回帳去寫信。
「女君智計無雙,行事果決,完全不輸男兒啊!」沈攸誇讚道。
「難道女子就一定比男子差什麼嗎?她天資聰慧,做事勤勉,與她是不是男子原本就沒有關係的。」謝衍一向不吝於對靈徽的誇讚,眾人早就習以為常,紛紛附和。
……
靈徽寫信時,腦中滿是當年之事。
她記得晉陽城破前,她與趙纓的最後一次見面。那一次,他似乎有很多話說,但當她問起時,他卻搖頭,怎麼也不說。
那一夜,月涼如洗,她坐在梧桐樹下,讓趙纓為她吹羌笛。
他的笛聲真哀怨,一遍又一遍地響在洛陽城靜謐的夜中,仿佛五月落梅,梨花半雪。
「阿兄,待天下太平了,你們就回洛陽好不好?這個宅邸太空了,我很孤單。」靈徽對趙纓說道。
趙纓卻沒有如往常一般,笑著點頭說好。他只是深深看了一眼自己,說了一句無關乎她問題的話。
「桐花萬里路,連朝語不息。」
那時她沒有聽明白,如今再想起來,忍不住淚流滿面。天下沒有太平,他們也再沒有了桐樹下攜手相伴的可能。
心中的百感交集,落在紙上,卻只有乾癟的幾個字:「願阿兄以大局為重,共伐不義。」
可是寫完,便又後悔了……如此反覆了無數次,她終於沉了沉心,寫了這樣一句話:「桐花萬里連朝路,曾有月明伴歸途。」
他應當明白的!
……
趙纓毫無猶疑的出兵,便是對她的書信最好的應答。九月初九日,佳節重陽,卦象大吉。大魏三路兵馬齊攻滎陽,大勝,奪城池,誅殺大將元天穆。
此時,洛陽又傳來一個對他們十分有利的好消息。北漢大司馬劉晃意圖逼宮,讓劉棼傳位給自己,卻被劉棼騙至卻非宮誅殺。劉棼任命護軍將軍張季修為大將軍,帶兵駐守洛陽,抵禦來犯之兵。
「劉晃暴虐卻是難得的將才,而這位張季修……不過是仗著其兄張仲符的功勞,才得到了劉棼的器重。紙上談兵之輩,不足掛齒!」沈攸緩緩道。
「傳令三軍,後日卯時起灶,辰時發兵,一舉拿下洛陽!」謝衍對左右道。
「程去疾帶三千人為前鋒,胡意之帶三千人左翼輔助……」他下令,果決而乾脆。
「城南有地,伊水沖山而過,名為伊闕,孤帶人從那一處進攻,分散守城之兵。」趙纓走入大帳中,神色肅然。
「殿下大義也!」眾人紛紛讚佩。
伊闕頗險,他肯用兵在此處,顯然只為勝利,毫不顧惜自己的安慰。謝衍亦感動不已,點頭答應下來,道:「殿下萬事小心,待攻下洛陽,我定要與殿下共飲慶功酒,不醉不歸!」
趙纓不大在意大家的恭維,只道:「還於舊都,不單是你的心愿,也是我最大的心愿。我曾與人約好,要回去看看舊宅,只是不知道還在不在了……」
他慨嘆,神色里滿是感傷。
……
那一夜,風中又響起了哀哀的羌笛聲,有人一遍又一遍地唱著一首古老的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謝衍知道她厲害,畢竟她讀書百卷,博聞強識,畢竟裕景樓的存在可不是為了聽建康城的街巷軼聞。
短短五年時間,她手下的細作就遍布天下各州,如今要打滎陽,他們對城內的一切了解,也與靈徽關係密切。
她看著一向嬌柔,骨子裡卻堅強又執拗。
謝衍了解她,也願意成全她的所有。這世道對女子過於嚴苛,若是她與自己身份調換,一定比自己優秀出眾百倍。
「穆天元是劉棼手下最得意的將領,他雖然勇武不如張仲符,但卻是老謀深算之輩。當初他駐紮在漢中之地,無論是荊州還是南夏都不敢覬覦分毫,可見其智勇。」胡意之面色深沉,緩緩說道。
謝衍點頭,認同胡意之的看法:「穆天元在滎陽只防守,一直不主動出擊,就能看出此人沉穩,頗有計謀。畢竟我們的糧草補給不如對方,就算耗也能將我們耗死在這裡。」
「那該如何是好?」程去疾有些急躁,連續多日進攻不利,別說糧草,就算是軍心都散的不成樣子了。
「韓將軍的豫州軍如今到了何處?」靈徽忽然問道。
「如今駐紮在管城,明日就該到了。」胡意之回答道。
靈徽望著地圖,皺眉,半晌後慎重道:「我聽說當年楚漢相爭時,劉邦曾用分兵之計來對抗項羽,今次我們是否可以效仿一二?」
「女君的意思是……?」軍師沈攸眼眸一亮,指了指一處城池,「渡河取成皋,再與大軍夾擊滎陽?」
靈徽點頭。
「果真好主意!」沈攸拊掌大笑,「其實若得楚王從魯陽方向北上相助,那便更加萬無一失了。我也曾建議過修書給楚王,可是大家都覺得沒有把握得楚王允准。畢竟他從伊水取洛陽,更加輕鬆一些。」
「我來寫,說到底他也是我阿兄,大義在前他有分寸的。」靈徽一口答應下來,旋即回帳去寫信。
「女君智計無雙,行事果決,完全不輸男兒啊!」沈攸誇讚道。
「難道女子就一定比男子差什麼嗎?她天資聰慧,做事勤勉,與她是不是男子原本就沒有關係的。」謝衍一向不吝於對靈徽的誇讚,眾人早就習以為常,紛紛附和。
……
靈徽寫信時,腦中滿是當年之事。
她記得晉陽城破前,她與趙纓的最後一次見面。那一次,他似乎有很多話說,但當她問起時,他卻搖頭,怎麼也不說。
那一夜,月涼如洗,她坐在梧桐樹下,讓趙纓為她吹羌笛。
他的笛聲真哀怨,一遍又一遍地響在洛陽城靜謐的夜中,仿佛五月落梅,梨花半雪。
「阿兄,待天下太平了,你們就回洛陽好不好?這個宅邸太空了,我很孤單。」靈徽對趙纓說道。
趙纓卻沒有如往常一般,笑著點頭說好。他只是深深看了一眼自己,說了一句無關乎她問題的話。
「桐花萬里路,連朝語不息。」
那時她沒有聽明白,如今再想起來,忍不住淚流滿面。天下沒有太平,他們也再沒有了桐樹下攜手相伴的可能。
心中的百感交集,落在紙上,卻只有乾癟的幾個字:「願阿兄以大局為重,共伐不義。」
可是寫完,便又後悔了……如此反覆了無數次,她終於沉了沉心,寫了這樣一句話:「桐花萬里連朝路,曾有月明伴歸途。」
他應當明白的!
……
趙纓毫無猶疑的出兵,便是對她的書信最好的應答。九月初九日,佳節重陽,卦象大吉。大魏三路兵馬齊攻滎陽,大勝,奪城池,誅殺大將元天穆。
此時,洛陽又傳來一個對他們十分有利的好消息。北漢大司馬劉晃意圖逼宮,讓劉棼傳位給自己,卻被劉棼騙至卻非宮誅殺。劉棼任命護軍將軍張季修為大將軍,帶兵駐守洛陽,抵禦來犯之兵。
「劉晃暴虐卻是難得的將才,而這位張季修……不過是仗著其兄張仲符的功勞,才得到了劉棼的器重。紙上談兵之輩,不足掛齒!」沈攸緩緩道。
「傳令三軍,後日卯時起灶,辰時發兵,一舉拿下洛陽!」謝衍對左右道。
「程去疾帶三千人為前鋒,胡意之帶三千人左翼輔助……」他下令,果決而乾脆。
「城南有地,伊水沖山而過,名為伊闕,孤帶人從那一處進攻,分散守城之兵。」趙纓走入大帳中,神色肅然。
「殿下大義也!」眾人紛紛讚佩。
伊闕頗險,他肯用兵在此處,顯然只為勝利,毫不顧惜自己的安慰。謝衍亦感動不已,點頭答應下來,道:「殿下萬事小心,待攻下洛陽,我定要與殿下共飲慶功酒,不醉不歸!」
趙纓不大在意大家的恭維,只道:「還於舊都,不單是你的心愿,也是我最大的心愿。我曾與人約好,要回去看看舊宅,只是不知道還在不在了……」
他慨嘆,神色里滿是感傷。
……
那一夜,風中又響起了哀哀的羌笛聲,有人一遍又一遍地唱著一首古老的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