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聽說了最近關外的事情,奚玉辭心中不由得有些擔心姜明月,聽說關外今年雪災嚴重,凍死了許多人,也不知道如今姜姑娘平安與否。
第106章 弒父。
「姜姑娘,你日後有沒有什麼想去的地方?」
想到了姜明月,奚玉辭心中又是一陣酸澀和愧疚,即便日子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可是他至今仍然記得當時問出來這句話的時候,她欣喜又帶著些許不可思議的神情。
他當時替她辦了前去關外的路引和戶籍,並且給她安排好了住處,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她應該是能衣食無憂過一輩子的。
只是沒想到這麼快關外就出了這樣的事情,亂世之中,即便是富貴人家也難以獨善其身,也不好知道姜姑娘現在如何了,有沒有受傷。
其實奚玉辭也知道無論有沒有大寺卿的那一件事,宋懷川都只會選擇奚無傷,因為父皇只有他們兩個兒子,有了奚無傷這個暴君,即便是宋懷川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造反,看起來也像是在替天行道了。
況且有暴君在前,百姓們怕是巴不得有人造反來除暴安良。
沒過幾日,奚玉辭又聽說了白玉寺的事情,他原本是靠在柱子後面休息,忽然聽見了破廟中的流民在議論紛紛。
「聽說沒,這幾日官兵抓到了一些和尚,這些和尚身上都帶著許多金銀珠寶?」
「放屁,哪的和尚能有這麼多錢,和尚不都是吃齋念佛的嗎?」
「白玉寺的和尚啊,白玉寺可是國寺,平日裡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去燒香,一次的香火錢就要幾十金呢。」
……
聽完這些事情之後,奚玉辭腦海中一片混亂,白玉寺是國寺,父皇平日裡對白玉寺也很是重視,基本上每個月都要請白玉寺中僧人前來做法。
換而言之,父皇是十分清楚白玉寺的情況的,甚至很有可能白玉寺中的僧人就是在他的默認之下才敢如此猖狂地行事。
奚玉辭一直都知道自己的父皇政績不出眾,可是他只把那歸結成能力問題,畢竟並不是每一位帝王都有開創太平盛世的能力,但他一直堅信父皇心中是有黎民百姓的。
可是沒想到父皇……
其實到此,奚玉辭只覺得更加迷茫了,他沒有什麼復國的念頭,他原本以為自己會是個仁君,可現在看來恐怕只會是婦人之仁、昏聵軟弱的帝王,這樣一個心慈手軟的陛下根本處不好朝政大事。
父皇甚至也是在縱容著朝臣們魚肉百姓。
奚玉辭有時候會忍不住想,說不定這還真是天註定,或許奚氏王朝早就走到了命運的盡頭。
這些事情並不怪宋懷川,想當陛下有什麼錯?
錯的是奚無傷,逼死父皇、殺害母后和妹妹,可奚無傷一個亡國之君馬上就會自食惡果,現如今奚玉辭心中只有一片茫然,他以後應該做些什麼事情?
還是說應該以太子的身份殉國。
又過了一段時間,京城似乎慢慢安定下來了,奚玉辭很快就知道了宋懷川稱帝的事情,也知道了當朝陛下的皇后名為姜明月。
據說當朝陛下對皇后一往情深,就連國號都跟皇后的名字有著聯繫——清玥。
奚玉辭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也只是心中苦澀,也不知道姜姑娘到底是自願還是被迫的,可惜他現在只是一介廢人,根本就幫不了她。
因著白玉寺的事情,百姓們對神佛的信仰一下子降到了最低點,平日裡白玉寺的做派可是十分諂媚的,只願意去接待那些能出得起高昂香火錢的達官貴人。
每次如果是貴人到了寺廟,不用貴人開口,寺廟中就會有穿著淺灰色僧袍的小師父出來主動領路。
可若只是尋常百姓,便是連白玉寺的寺廟門都進不去,能在寺廟外面遠遠地拜上一拜就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了。
見到白玉寺這些所謂高僧虛偽的面容之後,百姓們心中的怒火更甚了,許多人自發而起去寺廟砸東西,許多僧人都被百姓趕了出來,流離失所。
不過後來又發生的一件事情倒是扭轉了這個局面,聽說有位苦行僧一路跋涉到了關外,在面對飢腸轆轆百姓的時候,寧願割肉餵血,最後渾身鮮血流盡而死。
傳言那僧人死後,體內有一顆通體澄澈的舍利子浮現。
又聽聞當時那僧人死後,周圍百姓都跪下來哭了許久,自此佛教的信譽才算是挽回了一些。
後來聽聞新帝命人將那僧人的屍骨接了回來,埋葬於白玉寺的後山,同時命人在白玉寺內修建了那僧人的佛像供百姓祭拜,至於那顆舍利子也一併隨著那僧人的屍骨掩埋於地下。
奚玉辭聽說這件事情的時候沉默了許久,最後他終於找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白玉寺,他決定去白玉寺當一位負責處雜事的僧人,希望能陪伴在佛像身邊獲得內心的平靜。
很快他就上了山,那僧人聽完了他所說的話語之後,只是問了一個問題,「施主為何要帶著幕籬?」
「面容有損,擔心會嚇到旁人。」
聽完了他的回答,那僧人只是眸中微微含笑看了他一眼,什麼都都沒有說,只是搖了搖頭。
於是奚玉辭就明白了這位僧人的意思,雖然他心中本就沒有抱著多大的希望,可對於一個無處可去的人來說,現在被拒絕之後,他的心中還是不可避免地浮現了些許失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第106章 弒父。
「姜姑娘,你日後有沒有什麼想去的地方?」
想到了姜明月,奚玉辭心中又是一陣酸澀和愧疚,即便日子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可是他至今仍然記得當時問出來這句話的時候,她欣喜又帶著些許不可思議的神情。
他當時替她辦了前去關外的路引和戶籍,並且給她安排好了住處,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她應該是能衣食無憂過一輩子的。
只是沒想到這麼快關外就出了這樣的事情,亂世之中,即便是富貴人家也難以獨善其身,也不好知道姜姑娘現在如何了,有沒有受傷。
其實奚玉辭也知道無論有沒有大寺卿的那一件事,宋懷川都只會選擇奚無傷,因為父皇只有他們兩個兒子,有了奚無傷這個暴君,即便是宋懷川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造反,看起來也像是在替天行道了。
況且有暴君在前,百姓們怕是巴不得有人造反來除暴安良。
沒過幾日,奚玉辭又聽說了白玉寺的事情,他原本是靠在柱子後面休息,忽然聽見了破廟中的流民在議論紛紛。
「聽說沒,這幾日官兵抓到了一些和尚,這些和尚身上都帶著許多金銀珠寶?」
「放屁,哪的和尚能有這麼多錢,和尚不都是吃齋念佛的嗎?」
「白玉寺的和尚啊,白玉寺可是國寺,平日裡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去燒香,一次的香火錢就要幾十金呢。」
……
聽完這些事情之後,奚玉辭腦海中一片混亂,白玉寺是國寺,父皇平日裡對白玉寺也很是重視,基本上每個月都要請白玉寺中僧人前來做法。
換而言之,父皇是十分清楚白玉寺的情況的,甚至很有可能白玉寺中的僧人就是在他的默認之下才敢如此猖狂地行事。
奚玉辭一直都知道自己的父皇政績不出眾,可是他只把那歸結成能力問題,畢竟並不是每一位帝王都有開創太平盛世的能力,但他一直堅信父皇心中是有黎民百姓的。
可是沒想到父皇……
其實到此,奚玉辭只覺得更加迷茫了,他沒有什麼復國的念頭,他原本以為自己會是個仁君,可現在看來恐怕只會是婦人之仁、昏聵軟弱的帝王,這樣一個心慈手軟的陛下根本處不好朝政大事。
父皇甚至也是在縱容著朝臣們魚肉百姓。
奚玉辭有時候會忍不住想,說不定這還真是天註定,或許奚氏王朝早就走到了命運的盡頭。
這些事情並不怪宋懷川,想當陛下有什麼錯?
錯的是奚無傷,逼死父皇、殺害母后和妹妹,可奚無傷一個亡國之君馬上就會自食惡果,現如今奚玉辭心中只有一片茫然,他以後應該做些什麼事情?
還是說應該以太子的身份殉國。
又過了一段時間,京城似乎慢慢安定下來了,奚玉辭很快就知道了宋懷川稱帝的事情,也知道了當朝陛下的皇后名為姜明月。
據說當朝陛下對皇后一往情深,就連國號都跟皇后的名字有著聯繫——清玥。
奚玉辭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也只是心中苦澀,也不知道姜姑娘到底是自願還是被迫的,可惜他現在只是一介廢人,根本就幫不了她。
因著白玉寺的事情,百姓們對神佛的信仰一下子降到了最低點,平日裡白玉寺的做派可是十分諂媚的,只願意去接待那些能出得起高昂香火錢的達官貴人。
每次如果是貴人到了寺廟,不用貴人開口,寺廟中就會有穿著淺灰色僧袍的小師父出來主動領路。
可若只是尋常百姓,便是連白玉寺的寺廟門都進不去,能在寺廟外面遠遠地拜上一拜就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了。
見到白玉寺這些所謂高僧虛偽的面容之後,百姓們心中的怒火更甚了,許多人自發而起去寺廟砸東西,許多僧人都被百姓趕了出來,流離失所。
不過後來又發生的一件事情倒是扭轉了這個局面,聽說有位苦行僧一路跋涉到了關外,在面對飢腸轆轆百姓的時候,寧願割肉餵血,最後渾身鮮血流盡而死。
傳言那僧人死後,體內有一顆通體澄澈的舍利子浮現。
又聽聞當時那僧人死後,周圍百姓都跪下來哭了許久,自此佛教的信譽才算是挽回了一些。
後來聽聞新帝命人將那僧人的屍骨接了回來,埋葬於白玉寺的後山,同時命人在白玉寺內修建了那僧人的佛像供百姓祭拜,至於那顆舍利子也一併隨著那僧人的屍骨掩埋於地下。
奚玉辭聽說這件事情的時候沉默了許久,最後他終於找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白玉寺,他決定去白玉寺當一位負責處雜事的僧人,希望能陪伴在佛像身邊獲得內心的平靜。
很快他就上了山,那僧人聽完了他所說的話語之後,只是問了一個問題,「施主為何要帶著幕籬?」
「面容有損,擔心會嚇到旁人。」
聽完了他的回答,那僧人只是眸中微微含笑看了他一眼,什麼都都沒有說,只是搖了搖頭。
於是奚玉辭就明白了這位僧人的意思,雖然他心中本就沒有抱著多大的希望,可對於一個無處可去的人來說,現在被拒絕之後,他的心中還是不可避免地浮現了些許失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