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元水丹入腹,按理說很快就會生效,可是扶春遲遲沒有出現相應的反應,她緘默坐在地上,一點痛苦的感覺都沒有。
回想方才「元水丹」入口時的甜味,扶春很快明白丹藥是假的。
是誰替她換了藥?總不能是商寧姝故意拿了假的來逗她罷。
心思逐漸微妙起來,扶春慢了半拍,開始捶胸頓足,假作撕心裂肺。
……
聖人崩逝,宮中舉喪。
康定王自領了這差事,在宮內忙碌數日不曾合眼,朝臣見之勞苦,嘆聖人離去突然,論及今後江山承載事,自有部分朝臣推崇康定王為皇位之選。
平莊王已身陷聖人崩逝疑案中,朝內朝外都不敢言及。
而靜安王有商氏大將軍,皇城衛在其掌控,其勢不可小覷,亦有勢能得萬歲。
可平分秋色的局勢不是蕭誠所想,他要的是獨占鰲頭。
靜安王府,蕭誠叫來心腹商討如何破局,左右兩個的對策都不得他的意。
視線瞥去最後站著的那人,蕭誠扯動唇角,笑問:「崔郎可有籌謀?」
話音落下,玄衣男子從人後走出,崔少游恭敬行禮後說道:「大將軍駐守宮中未離,涼州牧也自千里趕來。不出三日,宮中情勢唯系殿下一人,至於旁者……只配做得向殿下稱臣伏拜者。」
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最好的對策。任由康定王如何收買人心,兵權在握才是絕對的籌碼。
蕭誠只需等待涼州牧將千軍萬馬帶回,屆時聰明人自會向蕭誠俯首稱臣。遇上不大聰明的,非要爭個魚死網破,就休怪蕭誠不顧手足之情。
左右聽下來,只有崔少游一言深得蕭誠心思,也不枉蕭誠當年見其衣衫落魄,對其有收容之恩。
座上,蕭誠悅然賜酒。
婢女低著頭,捧住酒盞去到崔少游的面前,對方望了一眼,卻沒有接到手中。
只見崔少游朝向靜安王再拜,道:「雖情勢已明,可殿下也應提防如今尚存一息的變數。」
「什麼?」蕭誠聞言,頓時凝住了眸光。
崔少游道:「謝氏。」
大司徒稱病,自宮宴前夕至今聖人賓天,只在喪儀上出現過一面。
大司徒老於世故,深算多謀,絕不可能對今朝動亂不做分寸處置。
謝氏世家之首,至今毫無表示,只可能是在蟄伏藏匿,隱忍不發。
再有謝氏長公子,承中書令之責,於宮中走動,與康定王多有密議,未必不是要起扶持康定王之心。
種種,確實值得忌憚。
不過……
蕭誠悠哉悠哉,付諸一笑,「謝氏,不必崔郎憂心。」
崔少游眼光明淨,靜望著靜安王,似有疑惑。
而後聽靜安王再言:「大司徒老謀深算,本王自是探不明其意。可中書令……」
想到被他事先抓回府中的那人,蕭誠忍不住笑說:「本王尚有一枚棋子在手,正好用以牽制後者。」
說罷,蕭誠又輕聲補充道:「一定可靠。」
婢女再度推來酒盞,這回崔少游未有推辭,端起後一飲而盡。
第63章 破局 宮變劇情/弩下逃箭/
涸轍之魚……
酒水入喉, 崔少游放下酒盞。回念起靜安王所說的「棋子」,唇邊不由得起了笑意。
這廂,靜安王的幕僚、心腹等齊聚一堂, 蕭誠心底大致對不久後將會發生的事有了主意, 方才抬手讓他們都下去,一婢女行色匆匆而至。
「殿下, 側妃她……」這婢女尚未說完話, 後方靜安王側妃已入內走來。
幕僚們見到來者, 紛紛往左右退避,而商寧姝目不斜視,直往靜安王蕭誠走去。
蕭誠看她臉色不好, 且在眾人面前,就算裝也得裝裝樣子問問她如何, 誰料,商寧姝不容他開口, 一隻手重重拍在案桌上。
「蕭誠你在戲耍我。」商寧姝直呼其大名, 眼裡噌了火焰,怒瞪著他。
蕭誠原先的好心情一下子被商寧姝破壞, 他沉了臉,語氣也毫不客氣,「本王在與他們議事,出去。」
商寧姝一早知道裡面另外有人在, 她他還是不管不顧過來向蕭誠討個說法。
被商寧姝拍在桌子上的是一方手帕, 這時商寧姝把手帕提起,從中滾落出半顆圓弧球體。
「這是什麼?這是元水丹?」商寧姝只手捏起這半顆,其表面用作偽裝粘著的糖霜黏在她手上。
蕭誠皺起眉頭,什么元水丹, 商寧姝要這種毒藥做什麼?
緊接著又聽商寧姝憤而說道:「我讓你府里的人去取元水丹,竟給我取回來這麼個玩意兒。除了你,這王府上下還有誰敢做這種事?」
此前,婢女取給她的元水丹是假的。扶春裝成痛楚在身時,商寧姝沒有第一時覺察到異常。
只看扶春哭痛,商寧姝心裡自得意滿,看夠了,也就離開了。
回去後,商寧姝又起了以毒物剝削她的心思,把原先剩下半顆「元水丹」取出時,商寧姝才赫然發現「元水丹」是假的。
分明只是一顆大珍珠抹了糖霜充作假丹藥。
商寧姝當即發了好大一通脾氣,她問罪於前頭取丹藥的婢女。
婢女跪地求饒,連呼自己無辜,後來商寧姝才想到其中是靜安王的手筆。
靜安王府眼線眾多,她雖名為其側妃,實則一舉一動亦在蕭誠眼皮子底下。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回想方才「元水丹」入口時的甜味,扶春很快明白丹藥是假的。
是誰替她換了藥?總不能是商寧姝故意拿了假的來逗她罷。
心思逐漸微妙起來,扶春慢了半拍,開始捶胸頓足,假作撕心裂肺。
……
聖人崩逝,宮中舉喪。
康定王自領了這差事,在宮內忙碌數日不曾合眼,朝臣見之勞苦,嘆聖人離去突然,論及今後江山承載事,自有部分朝臣推崇康定王為皇位之選。
平莊王已身陷聖人崩逝疑案中,朝內朝外都不敢言及。
而靜安王有商氏大將軍,皇城衛在其掌控,其勢不可小覷,亦有勢能得萬歲。
可平分秋色的局勢不是蕭誠所想,他要的是獨占鰲頭。
靜安王府,蕭誠叫來心腹商討如何破局,左右兩個的對策都不得他的意。
視線瞥去最後站著的那人,蕭誠扯動唇角,笑問:「崔郎可有籌謀?」
話音落下,玄衣男子從人後走出,崔少游恭敬行禮後說道:「大將軍駐守宮中未離,涼州牧也自千里趕來。不出三日,宮中情勢唯系殿下一人,至於旁者……只配做得向殿下稱臣伏拜者。」
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最好的對策。任由康定王如何收買人心,兵權在握才是絕對的籌碼。
蕭誠只需等待涼州牧將千軍萬馬帶回,屆時聰明人自會向蕭誠俯首稱臣。遇上不大聰明的,非要爭個魚死網破,就休怪蕭誠不顧手足之情。
左右聽下來,只有崔少游一言深得蕭誠心思,也不枉蕭誠當年見其衣衫落魄,對其有收容之恩。
座上,蕭誠悅然賜酒。
婢女低著頭,捧住酒盞去到崔少游的面前,對方望了一眼,卻沒有接到手中。
只見崔少游朝向靜安王再拜,道:「雖情勢已明,可殿下也應提防如今尚存一息的變數。」
「什麼?」蕭誠聞言,頓時凝住了眸光。
崔少游道:「謝氏。」
大司徒稱病,自宮宴前夕至今聖人賓天,只在喪儀上出現過一面。
大司徒老於世故,深算多謀,絕不可能對今朝動亂不做分寸處置。
謝氏世家之首,至今毫無表示,只可能是在蟄伏藏匿,隱忍不發。
再有謝氏長公子,承中書令之責,於宮中走動,與康定王多有密議,未必不是要起扶持康定王之心。
種種,確實值得忌憚。
不過……
蕭誠悠哉悠哉,付諸一笑,「謝氏,不必崔郎憂心。」
崔少游眼光明淨,靜望著靜安王,似有疑惑。
而後聽靜安王再言:「大司徒老謀深算,本王自是探不明其意。可中書令……」
想到被他事先抓回府中的那人,蕭誠忍不住笑說:「本王尚有一枚棋子在手,正好用以牽制後者。」
說罷,蕭誠又輕聲補充道:「一定可靠。」
婢女再度推來酒盞,這回崔少游未有推辭,端起後一飲而盡。
第63章 破局 宮變劇情/弩下逃箭/
涸轍之魚……
酒水入喉, 崔少游放下酒盞。回念起靜安王所說的「棋子」,唇邊不由得起了笑意。
這廂,靜安王的幕僚、心腹等齊聚一堂, 蕭誠心底大致對不久後將會發生的事有了主意, 方才抬手讓他們都下去,一婢女行色匆匆而至。
「殿下, 側妃她……」這婢女尚未說完話, 後方靜安王側妃已入內走來。
幕僚們見到來者, 紛紛往左右退避,而商寧姝目不斜視,直往靜安王蕭誠走去。
蕭誠看她臉色不好, 且在眾人面前,就算裝也得裝裝樣子問問她如何, 誰料,商寧姝不容他開口, 一隻手重重拍在案桌上。
「蕭誠你在戲耍我。」商寧姝直呼其大名, 眼裡噌了火焰,怒瞪著他。
蕭誠原先的好心情一下子被商寧姝破壞, 他沉了臉,語氣也毫不客氣,「本王在與他們議事,出去。」
商寧姝一早知道裡面另外有人在, 她他還是不管不顧過來向蕭誠討個說法。
被商寧姝拍在桌子上的是一方手帕, 這時商寧姝把手帕提起,從中滾落出半顆圓弧球體。
「這是什麼?這是元水丹?」商寧姝只手捏起這半顆,其表面用作偽裝粘著的糖霜黏在她手上。
蕭誠皺起眉頭,什么元水丹, 商寧姝要這種毒藥做什麼?
緊接著又聽商寧姝憤而說道:「我讓你府里的人去取元水丹,竟給我取回來這麼個玩意兒。除了你,這王府上下還有誰敢做這種事?」
此前,婢女取給她的元水丹是假的。扶春裝成痛楚在身時,商寧姝沒有第一時覺察到異常。
只看扶春哭痛,商寧姝心裡自得意滿,看夠了,也就離開了。
回去後,商寧姝又起了以毒物剝削她的心思,把原先剩下半顆「元水丹」取出時,商寧姝才赫然發現「元水丹」是假的。
分明只是一顆大珍珠抹了糖霜充作假丹藥。
商寧姝當即發了好大一通脾氣,她問罪於前頭取丹藥的婢女。
婢女跪地求饒,連呼自己無辜,後來商寧姝才想到其中是靜安王的手筆。
靜安王府眼線眾多,她雖名為其側妃,實則一舉一動亦在蕭誠眼皮子底下。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