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上面還寫了,相傳康國立國,西戎之土為荒蕪之地。

  凡是犯了重罪的康人,便會被發配過去。

  而淮城就是門戶,那些人遊蕩在苦寒之地,逐漸繁衍,慢慢成為了部落。

  再到西戎一統。

  這些都是東郭汶所記載,可為何宮廷之內未有記載呢?」

  臨王對此事還是有些了解,他沉吟片刻道。

  「此為慕容家的秘史,你應見過塔塔烈所用的功法,乃慕容家不傳之密。

  他們是政變的失敗者,連同後裔,一起被驅逐出了康國。

  這等隱秘,所知之人甚少,歷史前人不記,後人不知。

  抹去一段,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想來,塔塔烈自己都不知。

  而西戎初代帝王,亦不會承認自己來自慕容家。」

  唐朝朝聞言一愣,那豈不是說,塔塔烈應該叫慕容烈?

  難怪西戎窮苦,卻不是稱王,而是稱帝,很多規矩都與康國相似。

  「這事你為何不跟我說起?」

  臨王苦笑道。

  「自發配出去百年西戎才立國,當時的康國,也是因如此才會幫扶他們。

  最終卻養出了一頭狼。

  百年時間,看似不遠,實則早已物是人非。

  先帝皇兄只用了二十三年,便一掃積弊,雖無以前繁華,卻民生安泰。

  這事無人再提,我也是小時在宗親府庫中閒時發現的記載。」

  第774章 申屠滄海的目的

  唐朝朝聞言看向平蔚軍的方向道。

  「自西戎立國,四大隱族走商扶持。

  他們不僅扶持西戎,更多的是在扶持蔚國。

  其中因果申屠滄海不打算摻和,只在暗中撥動。

  為的便是三國大戰,不斷的死人。」

  「那他們現在人呢?」

  「若我猜測的不錯,應都在蔚國。」

  四大隱族將西戎與蔚國壯大,不斷繁衍,待西戎兵強馬壯野心自會膨脹,想要吞併康國不過是時間問題。

  蔚國作為鮫人後裔,他們沒有高手更加好控制。

  國戰一起,便可以利用某些不為人知的方法,強行打開兩方天地的通道。

  而現在卻出了重大的紕漏。

  申屠滄海,小看了康國道門,大戰在康健帝的意志下,雙方死亡人數總合兩百萬,而這個數量,根本不夠。

  唐朝朝的出現,可以說是在平靜的湖面上投入一顆巨石。

  不僅破壞了西戎入主康國,還將蔚國的進攻消弭在浙南與遼海的港口之地。

  至於四大隱族為何會盜取滕王寶藏中的黃金。

  唐朝朝亦有合理的推斷。

  西戎兵強馬壯,塔塔烈為半步無敵強者,麾下絕世與偽絕世遠遠多於康國。

  再加上蔚國參與,康國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康國五千多萬的人,在兩國侵略下,死上千萬人也並不會引人在意。

  另外隱族亦不是所有人都與申屠滄海一條心,皆想前往那虛無縹緲的另外一方天地之中。

  趁著大戰康國自顧不暇,從而神不知鬼不覺的盜走寶藏。

  本以為萬無一失的盜金,卻被唐朝朝識破,最終消息傳回四大隱族。

  申屠滄海便下令四族進攻蔚國,以此完成血祭。

  「申屠滄海如今怕是狗急跳牆。」

  大戰失敗,再想圖謀已絕無可能。

  對方之所以不選擇人多的康國,除了有唐朝朝這半步無敵坐鎮外,康國還有許多江湖高手。

  而申屠滄海只有幾十萬人,又無大義在。

  至於西戎,康武帝帶著大軍正在征討,與對方的計劃剛好有益,他們自然不會破壞。

  反而會幫助西戎抵抗,爭取多死些人。

  蔚國沒有高手,人數還不少,自然成了申屠滄海最好的目標。

  留下東郭家的女童,也並非對方仁慈,可能只為留下一絲血脈罷了。

  若是計劃成功,他們自然可以離開,可若是敗了,也不算絕後。

  至於臨王查看的大陣,應該就是申屠滄海為了讓東郭家聽話的手段。

  聽了唐朝朝的解釋。

  臨王眸子一冷。

  「他們想屠了蔚國?」

  雖然與西戎大戰時,蔚國曾背後捅他們刀子。

  但申屠滄海這毫無人性的做法,簡直喪心病狂。

  「明日登船,看看其餘三座島是否皆如東郭家一樣。

  希望我猜錯了。」

  四大隱族離開更好,省得在背後蠅營狗苟。

  至於蔚國人死多少,她並不關心。

  畢竟之前他們幫著西戎攻打康國的帳還未算呢。

  是該給對方一個教訓好好長長記性。

  還能為之後蔚國歸順的事情增添價碼。

  申屠滄海想到唐朝朝會來,這些留下的財富便是拖延她最好的法子。

  四大隱族所積累的財富,就在四座島上,想取走至少要數年之久。

  就算唐朝朝現在要離開前往蔚國,也會分兵留下一大批人來看守。

  蔚國又與康國結怨,唐朝朝會摻和的可能非常低。

  不得不說,申屠滄海是個人物,反應之快,料事之先,無愧活了這麼久。

  但他卻算錯了,唐朝朝知道另一方天地的兇險,若是真讓他們打開通道又無法關上,那才叫滅頂之災。

  臨王也是如此認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