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你父親迂腐,只怕不會肯,但我是母親,我的遺言,自然也是有效的。」她看著沈碧微的眼睛告訴她:「我在一天,我就替你扛著。我要是不在了,你就拿這封信去見娘娘。靜心庵是皇家庵寺,滿慈師太會為你作證,我已許下五十年供奉,許你在我去世後,在家帶髮修行,另闢一府居住,終身為我祈福。這是合乎孝道的事,誰也沒法拿你怎麼樣。」
沈碧微怔住了,呆呆地看著她。沈夫人卻笑了,伸手摸著自家女兒的頭髮,眼神中既有驕傲,也有惋惜。
「可惜我家這麼漂亮的碧微,要做北宮嬰兒了。」
北宮嬰兒是書上的典故,出自戰國策:「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撤其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
沈夫人雖是將門出身,但為了沈大人,也曾讀盡聖賢書,可惜仍然夫妻離心二十年。
那天沈碧微說,沈雲澤是父親的兒子,她是母親的女兒。而她做了二十七年的沈章林的夫人,如今要做沈碧微的母親了。
她說:「雖然娘常聽不懂你的話,也不明白你的抱負,但你既然想要這個,那娘就送你這個。就當是欠你的十三歲生辰賀禮吧。」
哪怕是趙衍澤,也沒想到世上還有這樣的結局。這是任何人也想不到,只有母親能給出來的禮物。
誰也沒見過沈碧微這樣落下淚來,冰雪堆成的沈大小姐,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只是叫了一聲「娘」,撲在沈夫人懷中,失聲痛哭。
滿庭中桃李盛開,蜜蜂圍著花團嗡嗡做舞,如同孩子依偎在母親膝下。春三月陽光燦爛,照見廊下這一對母女,錯過這許多年,終於也有今天。
-
隨著葉家兩姐妹的婚事落定,今年的花信宴幾乎等於提前結束了。
那日何清儀和戴玉權定親前,清瀾曾勸過她。清瀾這人,用韓月綺的話說,叫「花信宴上也沒人給她發餉,她倒心甘情願,把那些女孩子都看得跟自己妹妹似的。」其實清瀾倒也有一重身份在,畢竟她是長公主指定的照看女孩子們的人選,自己又年長,訂了親,像是姐姐,她又是這樣心性,儘管知道這裡有些尷尬,仍然認真勸何清儀。
這話不好說,但仍然要說,無非是婚姻大事,不能光看門戶,也要看心性,看兩情相悅。
但何清儀比她看得更透。
「我知道姐姐是為我好,」她只淡淡笑:「況且我家中的情況,姐姐也知道,我再不爭氣,我母親只怕要被人欺負死了。不是人人都有姐姐這樣的緣分的。」
最後一句話說出來就有歧義,畢竟何家也曾追逐過定遠侯府夫人的位置。何清儀也是聰明人,所以知道清瀾頂著這樣的嫌疑來勸她有多難得,於是立刻伸出手來,握住了清瀾的手,以示自己並未多心。
「恕我失言。」她認真看著清瀾道:「姐姐,提防盧婉揚吧。」
直到半個月後,清瀾才明白她的意思:盧婉揚嫁入平郡王府,做了側妃。算是平郡王府對盧文茵衝鋒陷陣的補償也好,是平郡王妃作繭自縛反噬自身也好,曾經花信宴風頭無倆的盧家姐妹,至此塵埃落定。
盧婉揚的手段和才幹,在王府中步步高升,不過是時間問題。
但那也是要等到多年以後的事了。
明眼人也看出這是盧婉揚避鋒芒的行為,和何清儀的婚事一樣,是主動退出了三甲的角逐。最優秀的兩個都這樣落定,其餘人更是不再糾纏,各自定親,號稱十年難得一遇的花信宴,竟然在牡丹宴之前就接近尾聲。
原先大家公認的花信宴三甲,霍英禎,崔景煜,竟然齊齊定下親事,而前途無量的魏禹山,卻另有一番變化。
等到阿措知曉消息,跑到魏家的時候,其實魏禹山連行李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他反正從十四歲就跟野孩子一樣,也不住在家中,都是兵營。到京中後,也如同其他衛戍軍將領一樣,獨自住一處小院子。這幾日送行的人多,滿院子絡繹不絕,都是曾經的戰友和部下,阿措到的時候,他正把打馬球贏的彩頭分送給眾人。他是天生做將軍的心性,什麼事不會,就一定要學會,還要學成一流水準才行,離馬球宴沒多久,已經把馬球練得純熟,經常和元修約著玩,不知道贏了多少。都是好東西,所以人人爭搶。
阿措一進來院子裡,倒把這群這搶東西的年輕將領嚇了一跳,大家哪裡見過這樣美貌裊娜的小姐,又是世家小姐模樣,帶著丫鬟婆子,穿錦緞著綾羅,滿頭珠翠,頓時都愣住了。
只是小姐臉上神色像是在生氣,一雙眼睛都紅紅的,直看著魏禹山。
「你要去北疆?」她連名字也不叫,徑直問他:「是不是真的?三年不回來,還得去征討北戎人?」
魏禹山不好意思地笑了。
「還是沒瞞住你。」他甚至安慰起她來:「沒那麼久,是駐守三年,情況好了,也許准回京探親的,我爹娘都還在京中呢,又都有年紀了。也不用打仗,就是北戎人有一小支流落在外,還不肯降,一直在騷擾邊疆牧民,所以我們去鎮守一下,本來開茶馬互市也要人看著的……」
阿措哪裡聽他這麼多,眼淚立刻就下來了。
吵架是吵架,但是駐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打仗更是兇險,崔侯爺那樣厲害,尚且有人擔心他會戰死,戰場上的生死,哪是說得準的。
旁邊的人識相,都連忙出去了,留下他們兩人在院子裡,還有小丫鬟跟著,婆子也都下去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沈碧微怔住了,呆呆地看著她。沈夫人卻笑了,伸手摸著自家女兒的頭髮,眼神中既有驕傲,也有惋惜。
「可惜我家這麼漂亮的碧微,要做北宮嬰兒了。」
北宮嬰兒是書上的典故,出自戰國策:「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撤其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
沈夫人雖是將門出身,但為了沈大人,也曾讀盡聖賢書,可惜仍然夫妻離心二十年。
那天沈碧微說,沈雲澤是父親的兒子,她是母親的女兒。而她做了二十七年的沈章林的夫人,如今要做沈碧微的母親了。
她說:「雖然娘常聽不懂你的話,也不明白你的抱負,但你既然想要這個,那娘就送你這個。就當是欠你的十三歲生辰賀禮吧。」
哪怕是趙衍澤,也沒想到世上還有這樣的結局。這是任何人也想不到,只有母親能給出來的禮物。
誰也沒見過沈碧微這樣落下淚來,冰雪堆成的沈大小姐,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只是叫了一聲「娘」,撲在沈夫人懷中,失聲痛哭。
滿庭中桃李盛開,蜜蜂圍著花團嗡嗡做舞,如同孩子依偎在母親膝下。春三月陽光燦爛,照見廊下這一對母女,錯過這許多年,終於也有今天。
-
隨著葉家兩姐妹的婚事落定,今年的花信宴幾乎等於提前結束了。
那日何清儀和戴玉權定親前,清瀾曾勸過她。清瀾這人,用韓月綺的話說,叫「花信宴上也沒人給她發餉,她倒心甘情願,把那些女孩子都看得跟自己妹妹似的。」其實清瀾倒也有一重身份在,畢竟她是長公主指定的照看女孩子們的人選,自己又年長,訂了親,像是姐姐,她又是這樣心性,儘管知道這裡有些尷尬,仍然認真勸何清儀。
這話不好說,但仍然要說,無非是婚姻大事,不能光看門戶,也要看心性,看兩情相悅。
但何清儀比她看得更透。
「我知道姐姐是為我好,」她只淡淡笑:「況且我家中的情況,姐姐也知道,我再不爭氣,我母親只怕要被人欺負死了。不是人人都有姐姐這樣的緣分的。」
最後一句話說出來就有歧義,畢竟何家也曾追逐過定遠侯府夫人的位置。何清儀也是聰明人,所以知道清瀾頂著這樣的嫌疑來勸她有多難得,於是立刻伸出手來,握住了清瀾的手,以示自己並未多心。
「恕我失言。」她認真看著清瀾道:「姐姐,提防盧婉揚吧。」
直到半個月後,清瀾才明白她的意思:盧婉揚嫁入平郡王府,做了側妃。算是平郡王府對盧文茵衝鋒陷陣的補償也好,是平郡王妃作繭自縛反噬自身也好,曾經花信宴風頭無倆的盧家姐妹,至此塵埃落定。
盧婉揚的手段和才幹,在王府中步步高升,不過是時間問題。
但那也是要等到多年以後的事了。
明眼人也看出這是盧婉揚避鋒芒的行為,和何清儀的婚事一樣,是主動退出了三甲的角逐。最優秀的兩個都這樣落定,其餘人更是不再糾纏,各自定親,號稱十年難得一遇的花信宴,竟然在牡丹宴之前就接近尾聲。
原先大家公認的花信宴三甲,霍英禎,崔景煜,竟然齊齊定下親事,而前途無量的魏禹山,卻另有一番變化。
等到阿措知曉消息,跑到魏家的時候,其實魏禹山連行李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他反正從十四歲就跟野孩子一樣,也不住在家中,都是兵營。到京中後,也如同其他衛戍軍將領一樣,獨自住一處小院子。這幾日送行的人多,滿院子絡繹不絕,都是曾經的戰友和部下,阿措到的時候,他正把打馬球贏的彩頭分送給眾人。他是天生做將軍的心性,什麼事不會,就一定要學會,還要學成一流水準才行,離馬球宴沒多久,已經把馬球練得純熟,經常和元修約著玩,不知道贏了多少。都是好東西,所以人人爭搶。
阿措一進來院子裡,倒把這群這搶東西的年輕將領嚇了一跳,大家哪裡見過這樣美貌裊娜的小姐,又是世家小姐模樣,帶著丫鬟婆子,穿錦緞著綾羅,滿頭珠翠,頓時都愣住了。
只是小姐臉上神色像是在生氣,一雙眼睛都紅紅的,直看著魏禹山。
「你要去北疆?」她連名字也不叫,徑直問他:「是不是真的?三年不回來,還得去征討北戎人?」
魏禹山不好意思地笑了。
「還是沒瞞住你。」他甚至安慰起她來:「沒那麼久,是駐守三年,情況好了,也許准回京探親的,我爹娘都還在京中呢,又都有年紀了。也不用打仗,就是北戎人有一小支流落在外,還不肯降,一直在騷擾邊疆牧民,所以我們去鎮守一下,本來開茶馬互市也要人看著的……」
阿措哪裡聽他這麼多,眼淚立刻就下來了。
吵架是吵架,但是駐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打仗更是兇險,崔侯爺那樣厲害,尚且有人擔心他會戰死,戰場上的生死,哪是說得準的。
旁邊的人識相,都連忙出去了,留下他們兩人在院子裡,還有小丫鬟跟著,婆子也都下去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