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這話林媽接受。
拒她所知,林母被下放前,也是沒工作的人。
現在更不用說了。
她不是沒想過,如果沒有當年的陰差陽錯,抱錯孩子,那孩子應該不會是現在的樣子。不過,每次冒出這種想法的時候,她都很快清醒過來。
她覺得自己這樣想,對在*自己跟前長大的女兒不公平。
抱錯孩子的事,只能說造化弄人。
「見她有改變,你是不是問她,要不要跟我們相認的事了?」自己養大的這個女兒,從來都是心寬的,她不會介意林熙回來認他們的。所以,看到對方改變,她一定會問對方這個問題。
然後從她回來沒有第一時間提林熙的事,就知道對方肯定是拒絕了她的提議。
很快林希的話,就印證了她的推測,「我當時問她,要不要把她的情況,告訴你和爸爸,她拒絕了。」
很果斷的拒絕,沒有任何想跟這邊有牽扯的心思。
「只要她自己能把日子過好,跟不跟我們這邊相認,都隨她。」林熙的確是她肚子裡生出來的沒錯,可除了那層血緣關係,他們之間幾乎算陌生人。
要說林媽對她有多少感情,其實也有限。
只是知道對方日子不好過,她心裡確實會難受。
相反對方若日子過得好,那遠著就遠著,她沒任何想法。
林希一直知道,林媽對林熙的態度,所以只要不是給他們添堵的事,她都不介意說林熙的事,「我本來沒想提她的,但你跟爸爸要去京城,怕萬一遇上,你們不清楚狀態,我這才提一嘴。」
「你爸那邊,我晚點會跟他提一嘴。」接著林媽跟林希說起升學宴的事,「升學宴的時間定在初八那天,到時候奔著你來的人肯定很多,你自己心裡要有數。」
其實林家一直都很低調,鮮少大操大辦的。
可這次的升學宴,規模卻小不了。
因為家裡一下出了兩個大學生,兩個大學生還都考上了好學校。
他們家早就聞名於農場。
好多人年前就在問升學宴的事,並且說到時候一定會來參加。
林希對此有心理準備,她將事先準備好的錢給林媽,「採買這塊媽你比較懂,錢給你,你比較好安排。」
林媽沒推辭,但只拿了一半,「另一半你二哥出。」
按說這樣的事,應該他們做父母的出錢才是。
可他們家沒分家,老大、老小賺的錢都在她這邊,林媽覺得拿他們的錢給林希和林南辦升學宴不太妥當,雖然林東和林北大概不會有意見。
但林媽還是覺得,他們做父母和兄弟的,出力張羅就好,錢的事還是由兩個當事人自己出。
他們都上了大學,以後的前途肯定不會差,現在又拿得出這個錢,沒必要替他們省這個錢。
林希卻將手上剩下的錢,塞到林媽手裡,「你閨女我馬上又能拿到稿費,我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平常可能也不會想到要給你錢,現在趁機多給點,花剩下的,你就藏著當私房錢。咱們當個有錢的老太太,往後走到哪裡都腰杆兒倍直。」
林希話都說到這份上,林媽不再推辭,收好錢,她才問起稿費的事,「這次能拿多少?」
「這次足足有500元。」林希得意洋洋地伸出了五根手指頭。
現在的稿費是按照去年六月份頒布的《關於試行新聞出版稿酬及補貼辦法的通知》發放的,試行「低稿酬,只付一次稿酬」的制度。著作稿的千字2到7元不等,翻譯稿千字1到5元不等。
她的複習資料,是教材知識的集結和增加,不能算著作稿,算的是翻譯稿的錢。
先前校長替她爭取的也是翻譯稿的錢,爭取到的是按最低檔的1塊錢。
她那份資料,全部算下來,不足十萬字,當時給爭取到了100塊錢。
這次的資料,她又完善了不少,字數多了,內容也更精了,加上這次出面的是省教育局。雖然還是按翻譯稿算稿錢,但這次是按最高千字5元算,字數按十萬字算。
聽說有五百塊錢,林媽眼睛都亮了,「咱們家還是第一次有人一次性拿到這麼大一筆錢的收入。我就知道,會讀書,在任何時候都錯不了。」
這個年代待遇最好的當屬軍人,最高級別的元帥,月入590元,那算是這個時代最高收入的人群。可放眼整個華夏國,元帥級別的人才幾個。
再說那也不是他們這樣普通人家能接觸到人。
林媽能接觸到的收入最高的,應該是場長和場委書記。
他們兩算農場的最高級幹部,一個月收入兩三百塊錢。
所以這五百塊錢是真的,真的不少。
當然,她這錢就是一錘子買賣,跟每個月固定可以領的工資還是不同的。
不過,這也是她意料之外的收入,她滿足了,「對的,讀書就算不能帶來收入,也能讓人明白事理,這對自己也只有好處,沒壞處。」
林媽覺得林希說得有道理,當即表示,「看來我得比之前掃盲學的那些字,再熟悉熟悉。」
「媽,我支持你。」等明年開放了,照林媽的性子,大概率會想自己倒騰點什麼事做。
多認點字,對她只有好處,「回頭我給您買本字典,再教您怎麼查字典。其他的先不說,咱先把識字量提上去。」
「行,我聽你的。」學習上的事,林媽信林夕,她說怎麼做,她照著做,准沒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拒她所知,林母被下放前,也是沒工作的人。
現在更不用說了。
她不是沒想過,如果沒有當年的陰差陽錯,抱錯孩子,那孩子應該不會是現在的樣子。不過,每次冒出這種想法的時候,她都很快清醒過來。
她覺得自己這樣想,對在*自己跟前長大的女兒不公平。
抱錯孩子的事,只能說造化弄人。
「見她有改變,你是不是問她,要不要跟我們相認的事了?」自己養大的這個女兒,從來都是心寬的,她不會介意林熙回來認他們的。所以,看到對方改變,她一定會問對方這個問題。
然後從她回來沒有第一時間提林熙的事,就知道對方肯定是拒絕了她的提議。
很快林希的話,就印證了她的推測,「我當時問她,要不要把她的情況,告訴你和爸爸,她拒絕了。」
很果斷的拒絕,沒有任何想跟這邊有牽扯的心思。
「只要她自己能把日子過好,跟不跟我們這邊相認,都隨她。」林熙的確是她肚子裡生出來的沒錯,可除了那層血緣關係,他們之間幾乎算陌生人。
要說林媽對她有多少感情,其實也有限。
只是知道對方日子不好過,她心裡確實會難受。
相反對方若日子過得好,那遠著就遠著,她沒任何想法。
林希一直知道,林媽對林熙的態度,所以只要不是給他們添堵的事,她都不介意說林熙的事,「我本來沒想提她的,但你跟爸爸要去京城,怕萬一遇上,你們不清楚狀態,我這才提一嘴。」
「你爸那邊,我晚點會跟他提一嘴。」接著林媽跟林希說起升學宴的事,「升學宴的時間定在初八那天,到時候奔著你來的人肯定很多,你自己心裡要有數。」
其實林家一直都很低調,鮮少大操大辦的。
可這次的升學宴,規模卻小不了。
因為家裡一下出了兩個大學生,兩個大學生還都考上了好學校。
他們家早就聞名於農場。
好多人年前就在問升學宴的事,並且說到時候一定會來參加。
林希對此有心理準備,她將事先準備好的錢給林媽,「採買這塊媽你比較懂,錢給你,你比較好安排。」
林媽沒推辭,但只拿了一半,「另一半你二哥出。」
按說這樣的事,應該他們做父母的出錢才是。
可他們家沒分家,老大、老小賺的錢都在她這邊,林媽覺得拿他們的錢給林希和林南辦升學宴不太妥當,雖然林東和林北大概不會有意見。
但林媽還是覺得,他們做父母和兄弟的,出力張羅就好,錢的事還是由兩個當事人自己出。
他們都上了大學,以後的前途肯定不會差,現在又拿得出這個錢,沒必要替他們省這個錢。
林希卻將手上剩下的錢,塞到林媽手裡,「你閨女我馬上又能拿到稿費,我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平常可能也不會想到要給你錢,現在趁機多給點,花剩下的,你就藏著當私房錢。咱們當個有錢的老太太,往後走到哪裡都腰杆兒倍直。」
林希話都說到這份上,林媽不再推辭,收好錢,她才問起稿費的事,「這次能拿多少?」
「這次足足有500元。」林希得意洋洋地伸出了五根手指頭。
現在的稿費是按照去年六月份頒布的《關於試行新聞出版稿酬及補貼辦法的通知》發放的,試行「低稿酬,只付一次稿酬」的制度。著作稿的千字2到7元不等,翻譯稿千字1到5元不等。
她的複習資料,是教材知識的集結和增加,不能算著作稿,算的是翻譯稿的錢。
先前校長替她爭取的也是翻譯稿的錢,爭取到的是按最低檔的1塊錢。
她那份資料,全部算下來,不足十萬字,當時給爭取到了100塊錢。
這次的資料,她又完善了不少,字數多了,內容也更精了,加上這次出面的是省教育局。雖然還是按翻譯稿算稿錢,但這次是按最高千字5元算,字數按十萬字算。
聽說有五百塊錢,林媽眼睛都亮了,「咱們家還是第一次有人一次性拿到這麼大一筆錢的收入。我就知道,會讀書,在任何時候都錯不了。」
這個年代待遇最好的當屬軍人,最高級別的元帥,月入590元,那算是這個時代最高收入的人群。可放眼整個華夏國,元帥級別的人才幾個。
再說那也不是他們這樣普通人家能接觸到人。
林媽能接觸到的收入最高的,應該是場長和場委書記。
他們兩算農場的最高級幹部,一個月收入兩三百塊錢。
所以這五百塊錢是真的,真的不少。
當然,她這錢就是一錘子買賣,跟每個月固定可以領的工資還是不同的。
不過,這也是她意料之外的收入,她滿足了,「對的,讀書就算不能帶來收入,也能讓人明白事理,這對自己也只有好處,沒壞處。」
林媽覺得林希說得有道理,當即表示,「看來我得比之前掃盲學的那些字,再熟悉熟悉。」
「媽,我支持你。」等明年開放了,照林媽的性子,大概率會想自己倒騰點什麼事做。
多認點字,對她只有好處,「回頭我給您買本字典,再教您怎麼查字典。其他的先不說,咱先把識字量提上去。」
「行,我聽你的。」學習上的事,林媽信林夕,她說怎麼做,她照著做,准沒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