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雖然買的是臥鋪的票,但火車太顛簸,加上現在的治安環境又不像後世那般好,一路下來兩人都沒睡好。
比起自己開車,路況不好,還要警惕路匪來說,坐火車輕鬆多了。
不過,火車上人多,加上林希就在身邊,祁博衍確實也不敢鬆懈。
也不是想像的那麼輕鬆。
眼下確實需要好好睡上一覺,好好休息一番。
於是,夫妻兩飽餐一頓,有飽睡一頓後,第二天精神抖擻地出門溜達。
五四路,閩江飯店和外貿中心還沒建成,四周除了平房就是田園和池塘。繁華的東街口百貨商店,不見記憶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有一些行人和自行車。學生們最愛去的中亭街,此時倒是頗具規模。
除此外,就是有名的三坊七巷。
這年頭還不興旅遊,人們也沒文物保護的意識。
整個三坊七巷就是普通的民居,一點沒有後世那樣值得人去的樣子。
至於她上輩子讀的大學榕城大學,坐落在閩江之濱,是她讀書時所謂的舊校區。她當時讀的是新校區,位於閩侯大學城。
這舊校區她雖然來過,卻並不熟悉。
不過,榕城大學在過去十年間,只停辦了三年,1970年就恢復辦學,招收工農兵大學生。所以相較那些過去十年一直停辦的大學,榕城大學看起來還是頗有生機的。
明年開春就要迎來高考恢復後第一屆通過考試考進來的大學生,學校正做各種準備。
祁博衍說他托人找關係,帶他們進學校轉轉,林希拒絕了。
雖然這是她曾經的母校,但並不是她待四年的地方,她沒有太多進去裡面逛的執著,不用特意浪費人情請人幫忙。
見她不是跟自己客氣,祁博衍也沒堅持,「那就等你讀的那個校區建好後,我們再去那邊看。」
閩侯校區那是幾十年後的事了,現在說為時太早,不過她沒拒絕,「到時候咱們都上年紀了,希望還能走得動。」
「走不動,我背你。」
「你可比我大,到時候指不定沒我走得利索。」
「我會努力鍛鍊,一定不拖累你。」
「必須的,不然我這小胳膊小腿,可照顧不好你這大塊頭。」林希雙手還在祁博衍腰上,兩隻腳孩子氣地晃著,一點不擔心因為自己的動作,騎自行車的人騎不穩。
雖然她有一米七的個頭,但人很精瘦,一百斤不到,這對人工馬大的祁博衍來說,基本沒什麼分量。所以,她每次被他帶著騎自行車都很放鬆和隨意。
「咱們能不能別總用大塊頭形容我?」祁博衍有些不滿她的說辭。
「大塊頭這麼樸實無華的形容,特適合這個年代。」林希確實很喜歡這個說辭。
雖然聽起來不太好聽,卻像大山一樣可靠,給人特別安心的感覺。
「……」行吧,媳婦高興就好,他能說啥,「榕城這邊你還有哪裡特別想去的嗎?」
這幾天的行程都是他事先安排好,她也沒異議,才實行的。
林希搖頭,意識到前面的人看不到她的動作,才開口道,「我讀書那會兒最經常去的,也就這幾個地方,接下來可以逛逛你想逛的地方。」
「我對這裡又沒特別的記憶,沒有想逛的地方。」這一趟出門,單純是為了帶她來尋覓她上輩子的足跡的,最主要是她,不是他,「沒有想逛的地方了,晚點我就把自行車還了,咱們明天坐大巴回『你家』了?」
為了這幾天出行方便,祁博衍找了相熟的人,借了輛自行車代步。
這幾天兩人都是這樣騎著自行車,進進出出的。
「行,照你的安排來。」
榕城是她讀大學和工作的城市,算她的第二故鄉。
她的第一故鄉,出生長大的地方,是南勝縣縣城。
不說這時候,就是到她讀大學那會兒,南勝縣都還沒通上火車,她上輩子直到上大學都沒坐過火車。後面則是一步到位,直接通動車。
所以他們現在要從榕城到南勝縣,要先坐大巴車到容城縣所屬市的市區,再從市區轉乘市際大巴到縣城。
一路奔波下來,傍晚才將將到達南勝縣。
林希上輩子可以說是1990年出生,那會兒改革開放已經十一年。
經過十年的改革,再是落後的地方,都比現在的省會城市要好。
所以當林希踏上南勝縣,看到跟她上輩子差距極大的家鄉,竟是一點都生不出熟悉感。
壓下心裡的陌生感,林希想自己找中山街在哪裡,可找了半天都沒找到。
最後只能找人問路。
結果對方告訴她,南勝縣沒有叫中山街的地方,問她是不是把中華路說成中山街了。
林希愣愣地說,可能是。
對方便告訴她中華路怎麼走。
待那人走後,祁博衍拉著林希的手,關切地問她,「沒事吧?」
林希搖頭表示自己沒事,「沒有中華街,這裡不是我上輩子出生長大的地方。」
「會不會是你口中的中華街,在這個時候就叫中華路?」祁博衍推測道。
「不是的,中華街是一條從就有的路,一直以來都是這個名字,沒換過名。而且以前我老家,不僅有中華街,也有中華路,兩個地方都有。」中華街算是南勝縣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她很清楚它的歷史,自然清楚改沒改過名字。<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比起自己開車,路況不好,還要警惕路匪來說,坐火車輕鬆多了。
不過,火車上人多,加上林希就在身邊,祁博衍確實也不敢鬆懈。
也不是想像的那麼輕鬆。
眼下確實需要好好睡上一覺,好好休息一番。
於是,夫妻兩飽餐一頓,有飽睡一頓後,第二天精神抖擻地出門溜達。
五四路,閩江飯店和外貿中心還沒建成,四周除了平房就是田園和池塘。繁華的東街口百貨商店,不見記憶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有一些行人和自行車。學生們最愛去的中亭街,此時倒是頗具規模。
除此外,就是有名的三坊七巷。
這年頭還不興旅遊,人們也沒文物保護的意識。
整個三坊七巷就是普通的民居,一點沒有後世那樣值得人去的樣子。
至於她上輩子讀的大學榕城大學,坐落在閩江之濱,是她讀書時所謂的舊校區。她當時讀的是新校區,位於閩侯大學城。
這舊校區她雖然來過,卻並不熟悉。
不過,榕城大學在過去十年間,只停辦了三年,1970年就恢復辦學,招收工農兵大學生。所以相較那些過去十年一直停辦的大學,榕城大學看起來還是頗有生機的。
明年開春就要迎來高考恢復後第一屆通過考試考進來的大學生,學校正做各種準備。
祁博衍說他托人找關係,帶他們進學校轉轉,林希拒絕了。
雖然這是她曾經的母校,但並不是她待四年的地方,她沒有太多進去裡面逛的執著,不用特意浪費人情請人幫忙。
見她不是跟自己客氣,祁博衍也沒堅持,「那就等你讀的那個校區建好後,我們再去那邊看。」
閩侯校區那是幾十年後的事了,現在說為時太早,不過她沒拒絕,「到時候咱們都上年紀了,希望還能走得動。」
「走不動,我背你。」
「你可比我大,到時候指不定沒我走得利索。」
「我會努力鍛鍊,一定不拖累你。」
「必須的,不然我這小胳膊小腿,可照顧不好你這大塊頭。」林希雙手還在祁博衍腰上,兩隻腳孩子氣地晃著,一點不擔心因為自己的動作,騎自行車的人騎不穩。
雖然她有一米七的個頭,但人很精瘦,一百斤不到,這對人工馬大的祁博衍來說,基本沒什麼分量。所以,她每次被他帶著騎自行車都很放鬆和隨意。
「咱們能不能別總用大塊頭形容我?」祁博衍有些不滿她的說辭。
「大塊頭這麼樸實無華的形容,特適合這個年代。」林希確實很喜歡這個說辭。
雖然聽起來不太好聽,卻像大山一樣可靠,給人特別安心的感覺。
「……」行吧,媳婦高興就好,他能說啥,「榕城這邊你還有哪裡特別想去的嗎?」
這幾天的行程都是他事先安排好,她也沒異議,才實行的。
林希搖頭,意識到前面的人看不到她的動作,才開口道,「我讀書那會兒最經常去的,也就這幾個地方,接下來可以逛逛你想逛的地方。」
「我對這裡又沒特別的記憶,沒有想逛的地方。」這一趟出門,單純是為了帶她來尋覓她上輩子的足跡的,最主要是她,不是他,「沒有想逛的地方了,晚點我就把自行車還了,咱們明天坐大巴回『你家』了?」
為了這幾天出行方便,祁博衍找了相熟的人,借了輛自行車代步。
這幾天兩人都是這樣騎著自行車,進進出出的。
「行,照你的安排來。」
榕城是她讀大學和工作的城市,算她的第二故鄉。
她的第一故鄉,出生長大的地方,是南勝縣縣城。
不說這時候,就是到她讀大學那會兒,南勝縣都還沒通上火車,她上輩子直到上大學都沒坐過火車。後面則是一步到位,直接通動車。
所以他們現在要從榕城到南勝縣,要先坐大巴車到容城縣所屬市的市區,再從市區轉乘市際大巴到縣城。
一路奔波下來,傍晚才將將到達南勝縣。
林希上輩子可以說是1990年出生,那會兒改革開放已經十一年。
經過十年的改革,再是落後的地方,都比現在的省會城市要好。
所以當林希踏上南勝縣,看到跟她上輩子差距極大的家鄉,竟是一點都生不出熟悉感。
壓下心裡的陌生感,林希想自己找中山街在哪裡,可找了半天都沒找到。
最後只能找人問路。
結果對方告訴她,南勝縣沒有叫中山街的地方,問她是不是把中華路說成中山街了。
林希愣愣地說,可能是。
對方便告訴她中華路怎麼走。
待那人走後,祁博衍拉著林希的手,關切地問她,「沒事吧?」
林希搖頭表示自己沒事,「沒有中華街,這裡不是我上輩子出生長大的地方。」
「會不會是你口中的中華街,在這個時候就叫中華路?」祁博衍推測道。
「不是的,中華街是一條從就有的路,一直以來都是這個名字,沒換過名。而且以前我老家,不僅有中華街,也有中華路,兩個地方都有。」中華街算是南勝縣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她很清楚它的歷史,自然清楚改沒改過名字。<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