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頁
一國之母,大清的皇后啊,她的女兒竟然真的登上了這個天下女子中最尊貴的位置,從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楊氏看著面前大妝朝服,雍容威儀的女兒,簡直又激動又歡喜。
她不住地笑著點頭:「好看,好看!娘娘穿著這樣一身朝服,當真是尊貴雍容,風華無雙。」
寧歡心滿意足地彎起唇角。
……
坤寧宮外,內鑾儀衛已將儀駕、鹵薄陳設於坤寧宮階下及宮門外,內監設丹陛大樂於宮門內,設節案、香案,金冊金寶案,再設皇后拜位於香案前,宮殿監率內鑾儀校預候於景運門。
即至吉時,皇帝在太和殿閱金冊金寶畢,冊寶被放入彩亭內,正副冊使既承命出,由協和門中門至景運門外,由正使節授予內監,內鑾儀校接抬冊、寶亭至坤寧宮門外。之後,內監依次手捧金節、金冊、金寶由中門入宮。
吉時到,坤寧宮外的丹陛大樂作,奏承平之章。
聽到宮外傳來的恢弘樂聲,引禮女官便恭敬道:「主子娘娘,吉時已到,該出內宮迎金冊金寶了。」
寧歡輕輕的呼吸了一下,神色端莊地頷首:「好。」
寧歡身著皇后朝服冠,在引禮女官的導引下,於坤寧宮外迎金冊金寶,等冊寶經過後,才隨之重新回到坤寧宮。
坤寧宮內,內監將金節陳放於中案,冊文和寶文陳放於東案,陳放畢後便退出,丹陛大樂隨之停止。
接著,引禮女官引著寧歡在站在拜位的北面,侍儀女官四人立於拜位左右,宣讀女官二人立於東案之南。
此時,引禮女官朗聲奏:「跪——」
寧歡於拜位跪下。
引禮女官朗聲再奏:「宣冊——」
楊氏作為宣讀女官就案,她展開手中明黃的冊文,朗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乾繼照以作明,誕膺福祚,坤承天而正位,外治恆資於內職,家邦之化斯隆,惟中閫之久虛,宜鴻儀之肇舉,爰稽茂典,用協彝章。咨爾攝六宮事皇貴妃魏佳氏,德著誠莊,性昭淑順,柔嘉維則,班初亞於三宮,式禮無愆,秩洊升於九御,六五葉黃裳之卜,歡奉萱闈,千億開朱芾之占,喜宜蘭殿,昔篤生夫睿哲,兆協橫庚,今懋建夫元良,秉德恭賢,信可嗣音於椒殿。
式遵慈諭,恭奉崇慶慈宣康惠皇太后命,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后。爾其祇承懿訓,表正掖庭,虔修溫凊之儀,洽觀心於長樂,勉效苹蘩之職,端禮法於深宮,逮螽斯樛木之仁恩,永綏後福,覃繭館鞠衣之德教,敬紹前徽,顯命有光,鴻庥滋至。欽哉。」
楊氏宣讀冊文畢,到底沒忍住悄然看了階下端莊跪著的寧歡一眼。
看著面前身著皇后朝服冠,容姿明艷昳麗,氣度雍容華貴,鳳儀威嚴的女兒,楊氏悄悄紅了眼眶。
她心中高興地想,寧兒當年入宮之前促狹地說她這一生不會吃苦只吃甜,竟是真的。她知道,她的女兒必將如她的名字一般,註定一生金尊玉貴,清寧歡喜。
但這飽含愛意的一眼也不過一瞬,沒人察覺到楊氏的動作和複雜的心緒。
楊氏又將冊文授予侍右女官,女官跪接,朗聲道:「受冊——」
而後女官便將冊文奉送給寧歡。
寧歡接過冊文,轉交給侍左女官,女官跪接後,將冊文陳放於西案。
而後便是宣讀寶文,寧歡受寶文,儀式與宣冊之禮相同。
最後皇后金冊金寶都陳放完畢後,引禮女官朗聲奏:「興——」
寧歡便從拜位起身。
丹陛大樂又開始奏樂,作儀平之章。
隨後,寧歡於案前行六肅三跪三拜禮。
禮畢,寧歡起身立於東面。
內監緊接著進至中案,捧節出。
寧歡在引禮女官的導引下,在坤寧宮外右側目送內監捧著金節出去。
內監捧節離去後,大樂止,寧歡重新回到坤寧宮。
至此,冊立皇后禮成。
等吉時一到,寧歡便將前往太和殿接受萬人朝賀。
……
太和殿廣場已經一切準備停當,欽天監官報告吉時已到,引禮女官和福晉們便請寧歡乘輿出坤寧宮,同時午門鳴起鐘鼓,中和韶樂作,奏隆平之章。
在恢弘大氣的鼓樂聲中,皇后輿輦於太和殿廣場前降輿。
寧歡下鳳輿,大樂聲止。
此時,鑾儀衛官朗聲贊:「鳴鞭——」
丹墀下隨即三鳴鞭。
「啪——」
長長的鞭子沉重有力地落在太和殿的漢白玉石台上,鳴鞭聲清脆高昂地迴響在整個紫禁城中,肅穆而震撼。
而後,丹陛大樂也奏起慶平之章。
寧歡下了輿輦才發現,皇帝竟然不是在丹陛之上等著她,而是在丹陛之下。
他似乎是想牽著她的手一同步上丹陛,陪著她一同走上那巍峨的太和大殿,或者說,走上那萬人之巔。
看著丹陛之下的皇帝,寧歡極力壓住想要高揚的唇角,極力在這萬眾矚目之下保持端莊雍華。
在恢弘壯闊的慶平之章大樂聲中,寧歡一步一步走向皇帝。
終於,她走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她,看著這樣身著皇后朝服朝冠,明艷無雙,鳳儀雍容的她。
這一身華美繁複的皇后朝服冠,果然比六年前他們「大婚」時,她穿的那身正紅色的鳳袍還要美麗。<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楊氏看著面前大妝朝服,雍容威儀的女兒,簡直又激動又歡喜。
她不住地笑著點頭:「好看,好看!娘娘穿著這樣一身朝服,當真是尊貴雍容,風華無雙。」
寧歡心滿意足地彎起唇角。
……
坤寧宮外,內鑾儀衛已將儀駕、鹵薄陳設於坤寧宮階下及宮門外,內監設丹陛大樂於宮門內,設節案、香案,金冊金寶案,再設皇后拜位於香案前,宮殿監率內鑾儀校預候於景運門。
即至吉時,皇帝在太和殿閱金冊金寶畢,冊寶被放入彩亭內,正副冊使既承命出,由協和門中門至景運門外,由正使節授予內監,內鑾儀校接抬冊、寶亭至坤寧宮門外。之後,內監依次手捧金節、金冊、金寶由中門入宮。
吉時到,坤寧宮外的丹陛大樂作,奏承平之章。
聽到宮外傳來的恢弘樂聲,引禮女官便恭敬道:「主子娘娘,吉時已到,該出內宮迎金冊金寶了。」
寧歡輕輕的呼吸了一下,神色端莊地頷首:「好。」
寧歡身著皇后朝服冠,在引禮女官的導引下,於坤寧宮外迎金冊金寶,等冊寶經過後,才隨之重新回到坤寧宮。
坤寧宮內,內監將金節陳放於中案,冊文和寶文陳放於東案,陳放畢後便退出,丹陛大樂隨之停止。
接著,引禮女官引著寧歡在站在拜位的北面,侍儀女官四人立於拜位左右,宣讀女官二人立於東案之南。
此時,引禮女官朗聲奏:「跪——」
寧歡於拜位跪下。
引禮女官朗聲再奏:「宣冊——」
楊氏作為宣讀女官就案,她展開手中明黃的冊文,朗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乾繼照以作明,誕膺福祚,坤承天而正位,外治恆資於內職,家邦之化斯隆,惟中閫之久虛,宜鴻儀之肇舉,爰稽茂典,用協彝章。咨爾攝六宮事皇貴妃魏佳氏,德著誠莊,性昭淑順,柔嘉維則,班初亞於三宮,式禮無愆,秩洊升於九御,六五葉黃裳之卜,歡奉萱闈,千億開朱芾之占,喜宜蘭殿,昔篤生夫睿哲,兆協橫庚,今懋建夫元良,秉德恭賢,信可嗣音於椒殿。
式遵慈諭,恭奉崇慶慈宣康惠皇太后命,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后。爾其祇承懿訓,表正掖庭,虔修溫凊之儀,洽觀心於長樂,勉效苹蘩之職,端禮法於深宮,逮螽斯樛木之仁恩,永綏後福,覃繭館鞠衣之德教,敬紹前徽,顯命有光,鴻庥滋至。欽哉。」
楊氏宣讀冊文畢,到底沒忍住悄然看了階下端莊跪著的寧歡一眼。
看著面前身著皇后朝服冠,容姿明艷昳麗,氣度雍容華貴,鳳儀威嚴的女兒,楊氏悄悄紅了眼眶。
她心中高興地想,寧兒當年入宮之前促狹地說她這一生不會吃苦只吃甜,竟是真的。她知道,她的女兒必將如她的名字一般,註定一生金尊玉貴,清寧歡喜。
但這飽含愛意的一眼也不過一瞬,沒人察覺到楊氏的動作和複雜的心緒。
楊氏又將冊文授予侍右女官,女官跪接,朗聲道:「受冊——」
而後女官便將冊文奉送給寧歡。
寧歡接過冊文,轉交給侍左女官,女官跪接後,將冊文陳放於西案。
而後便是宣讀寶文,寧歡受寶文,儀式與宣冊之禮相同。
最後皇后金冊金寶都陳放完畢後,引禮女官朗聲奏:「興——」
寧歡便從拜位起身。
丹陛大樂又開始奏樂,作儀平之章。
隨後,寧歡於案前行六肅三跪三拜禮。
禮畢,寧歡起身立於東面。
內監緊接著進至中案,捧節出。
寧歡在引禮女官的導引下,在坤寧宮外右側目送內監捧著金節出去。
內監捧節離去後,大樂止,寧歡重新回到坤寧宮。
至此,冊立皇后禮成。
等吉時一到,寧歡便將前往太和殿接受萬人朝賀。
……
太和殿廣場已經一切準備停當,欽天監官報告吉時已到,引禮女官和福晉們便請寧歡乘輿出坤寧宮,同時午門鳴起鐘鼓,中和韶樂作,奏隆平之章。
在恢弘大氣的鼓樂聲中,皇后輿輦於太和殿廣場前降輿。
寧歡下鳳輿,大樂聲止。
此時,鑾儀衛官朗聲贊:「鳴鞭——」
丹墀下隨即三鳴鞭。
「啪——」
長長的鞭子沉重有力地落在太和殿的漢白玉石台上,鳴鞭聲清脆高昂地迴響在整個紫禁城中,肅穆而震撼。
而後,丹陛大樂也奏起慶平之章。
寧歡下了輿輦才發現,皇帝竟然不是在丹陛之上等著她,而是在丹陛之下。
他似乎是想牽著她的手一同步上丹陛,陪著她一同走上那巍峨的太和大殿,或者說,走上那萬人之巔。
看著丹陛之下的皇帝,寧歡極力壓住想要高揚的唇角,極力在這萬眾矚目之下保持端莊雍華。
在恢弘壯闊的慶平之章大樂聲中,寧歡一步一步走向皇帝。
終於,她走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她,看著這樣身著皇后朝服朝冠,明艷無雙,鳳儀雍容的她。
這一身華美繁複的皇后朝服冠,果然比六年前他們「大婚」時,她穿的那身正紅色的鳳袍還要美麗。<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