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但沒辦法,萬歲爺都回來了,她們也不會為了一時的舒坦,不跟著萬歲爺回紫禁城。
雲華估計三福晉非常不適應,阿哥所那地方還不如長春宮寬敞呢。
住的阿哥們,隨著康熙長成的阿哥越來越多,那是越來越擠。
但沒辦法,出宮建府樣樣都要錢,康熙現在寧願讓他們擠著,也不可能拿一大筆銀子,讓他們出宮。
現在打仗到處要錢,跟這事一比,他們也就擠擠,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對康熙而言不算大事,對於已經成婚還有孩子的大阿哥來說,都快忍不下去了。
太子一個人住這麼的地方,他們就要一起擠在阿哥所,鬱悶下就去找胤初喝酒。
胤初院子裡伺候的人不多,所以也沒胤褆感受那般深刻,而且他現在還沒孩子,更體會不到這麼感覺。
其他的大阿哥說什麼都行,胤初跟他一起附和,但對於太子的非議,胤初不希望他對太子懷有不憤之心。
現在阿哥們之間勉強沒有紛爭,大部分功勞都在胤褆身上。
大福晉再加上胤初幾個兄弟們,一起勸說,胤褆心有不甘,但也勉強對太子臣服。
胤初不希望因為大哥,而讓兄弟直接起了紛爭。
面對這些事,胤初難得腦子上線了,他知道要是自己一直偏向太子,大哥肯定會越加不舒服。
所以一直走得委婉路線,讓聽到的三福晉心裡一陣好笑,三阿哥也就面對自己兄弟有這些心眼了。
生活裡面對其他,一點心眼都沒有,還沒情商。
有時候三福晉都覺得他是故意的,但看著人家無辜的眼神,又覺得自己冤枉了人家。
跟三弟一起喝了酒,胤褆又安分了一段時間。
胤初跟著太子辦差事,一開始上手比較難,但有太子教導,也慢慢上手了。
不過今年回到紫禁城後,過了年,康熙又打算親征了。
這次康熙帶上了已經成婚的大阿哥和三阿哥,還有老四剛成婚,他考慮了一下就沒帶。
不過老四堅決請命,康熙最終還是把孩子帶上。
這次兄弟三個一起,直把胤初激動了一晚沒怎麼合眼。
他們離開時,後宮嬪妃幾個首位都去送了送,惠妃、通嬪眼睛都紅了,雲華都已經習慣送別。
孩子長大後,已經成了雄鷹,現在就是他們自由翱翔的時日了。
人離開了,雲華日子照過,經常召三福晉來長春宮,以前是三福晉來陪伴她,現在是雲華主動讓她開心點。
成婚不到兩年,夫君就到了戰場,雲華憐惜這個孩子。
三福晉一開始確實有點擔憂,但隨著跟婆母接觸越來越多,心裡也安穩不少。
三阿哥跟著皇阿瑪一起去,身邊還有那麼多人保護,肯定不會有什麼事情。
三福晉漸漸也有了心思跟雲華一起玩樂。
不過康熙這一次親征並不順利,還沒到地方就生了病。
因為康熙生病,大軍只能暫時駐紮在半道,這消息一傳回紫禁城,滿宮震動。
康熙在後宮那些女人們才能好過,他要是有什麼萬一,底層的妃嬪日子比現在還苦。
雲華跟皇貴妃,還有鈕祜祿貴妃三人,第一時間就被太后叫去了。
太后面上帶著愁容,看到她們三個到了,「皇上病重,這消息你們也都知道了吧。」
三人自然都知道了,臉上帶著跟太后臉上如出一轍的愁色。
皇貴妃問太后,「額娘知道皇上具體情況嗎?」
太后搖頭,她知道的跟其他人差不多,這信本來康熙還不願意讓人送回來,還是大阿哥說服了皇上。
皇上也是怕這消息傳到後宮,會引起動盪,一國之君在親征路上生病,這影響康熙自己都不願去想。
太后知道後,第一時間就是宣幾個高位嬪妃過來商量。
她的意思就是想讓高位嬪妃過去一個,方便照顧皇上。
聽到太后的意思,三人心裡都有一番計較。
皇貴妃本人想去,但她現在在乎的不只表哥一個人了,她自己身體自己清楚,遙遠的路程,這種顛簸她根本受不了。
所以皇貴妃權衡再三,還是沒出聲,鈕祜祿貴妃思慮的也是孩子,她之前夭折了一個公主,現在就一個阿哥在身前,阿哥才剛十歲,她實在放心不下。
雲華想了想,這合適的人選好像就她一個人了啊?孩子都大了,而且康熙還寵她,她不去,合適嗎?
額去也沒什麼,但這也要她主動請,所以雲華就頂著身邊兩人的目光上前一步道,「太后娘娘,這事就交給臣妾吧。」
她知道的不多,但康熙肯定不會在這裡倒下,去了也就吃點趕路的苦,還能賺一波康熙的恩寵,怎麼算也不會太吃虧。
但這事,太后同意了也沒用,康熙寫信回來,不准任何妃嬪出宮。
而且這封信也說了,皇上身體在慢慢好轉,不日就要繼續前行了,她們出宮也追不上。
太后這才作罷,雲華還有點遺憾呢,出門雖然有點苦,但也能領略不同的風光,前面打的再凶跟後面也沒關係,安全問題也不用她考慮。
難得的機會,現在沒了。
跟準噶爾的這場拉鋸戰,一直維持到三十六年才結束,三月噶爾丹自戕而亡,七月這場拉鋸了幾年之久的漠北之戰終於結束了。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雲華估計三福晉非常不適應,阿哥所那地方還不如長春宮寬敞呢。
住的阿哥們,隨著康熙長成的阿哥越來越多,那是越來越擠。
但沒辦法,出宮建府樣樣都要錢,康熙現在寧願讓他們擠著,也不可能拿一大筆銀子,讓他們出宮。
現在打仗到處要錢,跟這事一比,他們也就擠擠,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對康熙而言不算大事,對於已經成婚還有孩子的大阿哥來說,都快忍不下去了。
太子一個人住這麼的地方,他們就要一起擠在阿哥所,鬱悶下就去找胤初喝酒。
胤初院子裡伺候的人不多,所以也沒胤褆感受那般深刻,而且他現在還沒孩子,更體會不到這麼感覺。
其他的大阿哥說什麼都行,胤初跟他一起附和,但對於太子的非議,胤初不希望他對太子懷有不憤之心。
現在阿哥們之間勉強沒有紛爭,大部分功勞都在胤褆身上。
大福晉再加上胤初幾個兄弟們,一起勸說,胤褆心有不甘,但也勉強對太子臣服。
胤初不希望因為大哥,而讓兄弟直接起了紛爭。
面對這些事,胤初難得腦子上線了,他知道要是自己一直偏向太子,大哥肯定會越加不舒服。
所以一直走得委婉路線,讓聽到的三福晉心裡一陣好笑,三阿哥也就面對自己兄弟有這些心眼了。
生活裡面對其他,一點心眼都沒有,還沒情商。
有時候三福晉都覺得他是故意的,但看著人家無辜的眼神,又覺得自己冤枉了人家。
跟三弟一起喝了酒,胤褆又安分了一段時間。
胤初跟著太子辦差事,一開始上手比較難,但有太子教導,也慢慢上手了。
不過今年回到紫禁城後,過了年,康熙又打算親征了。
這次康熙帶上了已經成婚的大阿哥和三阿哥,還有老四剛成婚,他考慮了一下就沒帶。
不過老四堅決請命,康熙最終還是把孩子帶上。
這次兄弟三個一起,直把胤初激動了一晚沒怎麼合眼。
他們離開時,後宮嬪妃幾個首位都去送了送,惠妃、通嬪眼睛都紅了,雲華都已經習慣送別。
孩子長大後,已經成了雄鷹,現在就是他們自由翱翔的時日了。
人離開了,雲華日子照過,經常召三福晉來長春宮,以前是三福晉來陪伴她,現在是雲華主動讓她開心點。
成婚不到兩年,夫君就到了戰場,雲華憐惜這個孩子。
三福晉一開始確實有點擔憂,但隨著跟婆母接觸越來越多,心裡也安穩不少。
三阿哥跟著皇阿瑪一起去,身邊還有那麼多人保護,肯定不會有什麼事情。
三福晉漸漸也有了心思跟雲華一起玩樂。
不過康熙這一次親征並不順利,還沒到地方就生了病。
因為康熙生病,大軍只能暫時駐紮在半道,這消息一傳回紫禁城,滿宮震動。
康熙在後宮那些女人們才能好過,他要是有什麼萬一,底層的妃嬪日子比現在還苦。
雲華跟皇貴妃,還有鈕祜祿貴妃三人,第一時間就被太后叫去了。
太后面上帶著愁容,看到她們三個到了,「皇上病重,這消息你們也都知道了吧。」
三人自然都知道了,臉上帶著跟太后臉上如出一轍的愁色。
皇貴妃問太后,「額娘知道皇上具體情況嗎?」
太后搖頭,她知道的跟其他人差不多,這信本來康熙還不願意讓人送回來,還是大阿哥說服了皇上。
皇上也是怕這消息傳到後宮,會引起動盪,一國之君在親征路上生病,這影響康熙自己都不願去想。
太后知道後,第一時間就是宣幾個高位嬪妃過來商量。
她的意思就是想讓高位嬪妃過去一個,方便照顧皇上。
聽到太后的意思,三人心裡都有一番計較。
皇貴妃本人想去,但她現在在乎的不只表哥一個人了,她自己身體自己清楚,遙遠的路程,這種顛簸她根本受不了。
所以皇貴妃權衡再三,還是沒出聲,鈕祜祿貴妃思慮的也是孩子,她之前夭折了一個公主,現在就一個阿哥在身前,阿哥才剛十歲,她實在放心不下。
雲華想了想,這合適的人選好像就她一個人了啊?孩子都大了,而且康熙還寵她,她不去,合適嗎?
額去也沒什麼,但這也要她主動請,所以雲華就頂著身邊兩人的目光上前一步道,「太后娘娘,這事就交給臣妾吧。」
她知道的不多,但康熙肯定不會在這裡倒下,去了也就吃點趕路的苦,還能賺一波康熙的恩寵,怎麼算也不會太吃虧。
但這事,太后同意了也沒用,康熙寫信回來,不准任何妃嬪出宮。
而且這封信也說了,皇上身體在慢慢好轉,不日就要繼續前行了,她們出宮也追不上。
太后這才作罷,雲華還有點遺憾呢,出門雖然有點苦,但也能領略不同的風光,前面打的再凶跟後面也沒關係,安全問題也不用她考慮。
難得的機會,現在沒了。
跟準噶爾的這場拉鋸戰,一直維持到三十六年才結束,三月噶爾丹自戕而亡,七月這場拉鋸了幾年之久的漠北之戰終於結束了。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