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頁
這孩子的頭還沒轉過來,還差一點。
瑤令其實也覺得,這一次比前兩次都要疼一些。
如果再耽誤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她懷著這孩子四五個月的時候,那會兒還沒有後來那麼嗜睡,孕期的不舒服也是最少的時候,她就讀過很多有關妊娠和生產的醫書。
雖然和孩子們說母親的心都是一樣的。
可是那隻白狼在生狼崽子時出現的問題,還是讓瑤令的心裡有了一些警惕。
人和動物自然是不一樣的。瑤令想,二十多歲和三十多歲生孩子也是不一樣的。
這原本就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既然已經有了,肯定是要儘量讓她和孩子都平安的。
因此她讀了許多的醫書,趁著那麼兩三個月,將宮裡所藏的孤本都找出來了。
她並沒有什麼醫學方面的紮實功底,很多地方看不懂,都要與太醫討教。
就用了這麼些時間,腦子裡就裝了很多的知識。
內務府的接生嬤嬤都是憑藉經驗生孩子,她們的實踐經驗是很足的,但是理論經驗比較匱乏。甚至很多人都是不識字的。
瑤令想,如果能結合起來,度過眼前的難關,應當會更有勝算一些。
大清的准皇后娘娘,頂著一頭的細汗,忍痛對滿手是血的接生嬤嬤道:「本宮有個想法。咱們試一試。」
皇上要冊封皇貴妃娘娘為皇后的消息早就傳遍了。
現在人人都將長春宮的這位主子當作皇后娘娘看待。
皇后娘娘的鎮定一下子感染了接生嬤嬤,接生嬤嬤的心跟著定下來:「奴才聽娘娘的!」
康熙在外頭很擔心,心裡總是覺得很不安。
他將一切事務都推掉了,就在長春宮裡,就在產房外頭廳中坐著等著。如果不親自等到瑤令順利生產的消息,只怕他無心做任何事的。
惠妃榮妃宜嬪成嬪得了消息,都來了長春宮中。
若是從前,康熙就讓她們回去了。
但瑤令在他心中已是皇后。候著皇后娘娘生產,這也是嬪妃應當做的。
康熙就讓人進來了。
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等阿哥公主們聽見了消息,也都來了,康熙照例也讓孩子們候著。
太子也坐在那裡等著。
十一阿哥牽著六公主,太子和大阿哥讓兩個孩子坐在他們兩個身邊。
生十一阿哥沒有這麼長的時間,生六公主也沒有這麼長的時間。
裡頭稟報說,皇后娘娘有些胎位不正,正在努力。
康熙就忍不住想起,仁孝皇后當年,還有孝昭皇后當年,都是沒在這個上頭的。
孝昭皇后有過一個孩子,這孩子沒滿月就去了。孝昭皇后月子裡坐下了個病根,所以沒幾年也跟著去了。
康熙眸光暗沉,將隨身攜帶的聖旨拿出來遞給梁九功:「傳旨。冊嘉皇貴妃為皇后。」
這是他親自寫好的封后聖旨。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宣旨。
這也不是什麼沖喜之類的意思。
是康熙認定了這丫頭的意思,他要讓這丫頭明白他的心,他要把她留下來,不許她走。
康熙讓出來傳話的彩霞進去告訴瑤令:「同你主子說,要不要這個孩子,朕聽她的。但是朕說過,朕不能沒有她。」
「朕只要朕的皇后。沒有第二種選擇。」
「去告訴你主子,朕在等她。若她不能好好的,朕如何獨活?」
彩霞含淚去了。
康熙的話卻叫在場所有的人都在心裡震驚,皇上這話是什麼意思?若皇后果真,難道皇上還要做什麼麼……
人人都心驚,但也沒有人敢問個究竟。
太子心下輕嘆,低聲哄著懷裡含淚的六公主。小公主一直忍著沒哭,也是好樣的。
瑤令聽了康熙的話,心裡卻想狠狠罵他一頓。
這是什麼意思,用自個兒的性命威脅她了?
本來已經力竭,卻不知又從何處鼓起一股子力氣,大概是想著生完了就要把康熙罵一頓的。
她這裡才出一口氣,身下一輕,什麼手段都不肯出來的孩子,竟自己出來了。
瑤令腿一軟,壓根站不住,要不是彩霞和紫月在底下墊著,她就直接倒在地上去了。
孩子掉在半桶血水裡。
早有嬤嬤眼疾手快的把孩子撈出來。
孩子憋了這麼久自己哭不出來,嬤嬤經驗豐富,當即就開始清理孩子口鼻上的穢物,沒一會兒,瑤令就看見她們把孩子收拾好了,這孩子臉上身上憋出來的顏色退下去一點,總算是慢悠悠的哭出來了。
「皇后娘娘大喜!」
是一位小阿哥。
是康熙的十二阿哥。是皇后娘娘與皇上的第三個孩子。
瑤令歇一下去一口氣,任由她們將她抱到床上去。
這站著生孩子實在是太累了。
本來瞧見瑤令下頭的血有些止不住,宮女嬤嬤們都有些慌神,還好過了小半刻鐘後,皇后娘娘身下的血止住了,這才慢慢的叫人鬆了半口氣。
只是當初仁孝皇后就是產後兩個時辰大出血的。
皇后娘娘如今這樣,誰也不能說完全的就放心了。還是要認真並且及時的觀察的,畢竟皇后娘娘下頭的傷口很容易裂開,必須要精心護理妥當才行。
康熙這回說什麼也不久候了。
他進來的時候,那半桶血水還沒來得及收拾,而旁邊,還有兩桶放在那裡。<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瑤令其實也覺得,這一次比前兩次都要疼一些。
如果再耽誤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她懷著這孩子四五個月的時候,那會兒還沒有後來那麼嗜睡,孕期的不舒服也是最少的時候,她就讀過很多有關妊娠和生產的醫書。
雖然和孩子們說母親的心都是一樣的。
可是那隻白狼在生狼崽子時出現的問題,還是讓瑤令的心裡有了一些警惕。
人和動物自然是不一樣的。瑤令想,二十多歲和三十多歲生孩子也是不一樣的。
這原本就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既然已經有了,肯定是要儘量讓她和孩子都平安的。
因此她讀了許多的醫書,趁著那麼兩三個月,將宮裡所藏的孤本都找出來了。
她並沒有什麼醫學方面的紮實功底,很多地方看不懂,都要與太醫討教。
就用了這麼些時間,腦子裡就裝了很多的知識。
內務府的接生嬤嬤都是憑藉經驗生孩子,她們的實踐經驗是很足的,但是理論經驗比較匱乏。甚至很多人都是不識字的。
瑤令想,如果能結合起來,度過眼前的難關,應當會更有勝算一些。
大清的准皇后娘娘,頂著一頭的細汗,忍痛對滿手是血的接生嬤嬤道:「本宮有個想法。咱們試一試。」
皇上要冊封皇貴妃娘娘為皇后的消息早就傳遍了。
現在人人都將長春宮的這位主子當作皇后娘娘看待。
皇后娘娘的鎮定一下子感染了接生嬤嬤,接生嬤嬤的心跟著定下來:「奴才聽娘娘的!」
康熙在外頭很擔心,心裡總是覺得很不安。
他將一切事務都推掉了,就在長春宮裡,就在產房外頭廳中坐著等著。如果不親自等到瑤令順利生產的消息,只怕他無心做任何事的。
惠妃榮妃宜嬪成嬪得了消息,都來了長春宮中。
若是從前,康熙就讓她們回去了。
但瑤令在他心中已是皇后。候著皇后娘娘生產,這也是嬪妃應當做的。
康熙就讓人進來了。
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等阿哥公主們聽見了消息,也都來了,康熙照例也讓孩子們候著。
太子也坐在那裡等著。
十一阿哥牽著六公主,太子和大阿哥讓兩個孩子坐在他們兩個身邊。
生十一阿哥沒有這麼長的時間,生六公主也沒有這麼長的時間。
裡頭稟報說,皇后娘娘有些胎位不正,正在努力。
康熙就忍不住想起,仁孝皇后當年,還有孝昭皇后當年,都是沒在這個上頭的。
孝昭皇后有過一個孩子,這孩子沒滿月就去了。孝昭皇后月子裡坐下了個病根,所以沒幾年也跟著去了。
康熙眸光暗沉,將隨身攜帶的聖旨拿出來遞給梁九功:「傳旨。冊嘉皇貴妃為皇后。」
這是他親自寫好的封后聖旨。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宣旨。
這也不是什麼沖喜之類的意思。
是康熙認定了這丫頭的意思,他要讓這丫頭明白他的心,他要把她留下來,不許她走。
康熙讓出來傳話的彩霞進去告訴瑤令:「同你主子說,要不要這個孩子,朕聽她的。但是朕說過,朕不能沒有她。」
「朕只要朕的皇后。沒有第二種選擇。」
「去告訴你主子,朕在等她。若她不能好好的,朕如何獨活?」
彩霞含淚去了。
康熙的話卻叫在場所有的人都在心裡震驚,皇上這話是什麼意思?若皇后果真,難道皇上還要做什麼麼……
人人都心驚,但也沒有人敢問個究竟。
太子心下輕嘆,低聲哄著懷裡含淚的六公主。小公主一直忍著沒哭,也是好樣的。
瑤令聽了康熙的話,心裡卻想狠狠罵他一頓。
這是什麼意思,用自個兒的性命威脅她了?
本來已經力竭,卻不知又從何處鼓起一股子力氣,大概是想著生完了就要把康熙罵一頓的。
她這裡才出一口氣,身下一輕,什麼手段都不肯出來的孩子,竟自己出來了。
瑤令腿一軟,壓根站不住,要不是彩霞和紫月在底下墊著,她就直接倒在地上去了。
孩子掉在半桶血水裡。
早有嬤嬤眼疾手快的把孩子撈出來。
孩子憋了這麼久自己哭不出來,嬤嬤經驗豐富,當即就開始清理孩子口鼻上的穢物,沒一會兒,瑤令就看見她們把孩子收拾好了,這孩子臉上身上憋出來的顏色退下去一點,總算是慢悠悠的哭出來了。
「皇后娘娘大喜!」
是一位小阿哥。
是康熙的十二阿哥。是皇后娘娘與皇上的第三個孩子。
瑤令歇一下去一口氣,任由她們將她抱到床上去。
這站著生孩子實在是太累了。
本來瞧見瑤令下頭的血有些止不住,宮女嬤嬤們都有些慌神,還好過了小半刻鐘後,皇后娘娘身下的血止住了,這才慢慢的叫人鬆了半口氣。
只是當初仁孝皇后就是產後兩個時辰大出血的。
皇后娘娘如今這樣,誰也不能說完全的就放心了。還是要認真並且及時的觀察的,畢竟皇后娘娘下頭的傷口很容易裂開,必須要精心護理妥當才行。
康熙這回說什麼也不久候了。
他進來的時候,那半桶血水還沒來得及收拾,而旁邊,還有兩桶放在那裡。<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