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後面一干士兵連日行軍,本已疲累,見狀都精神起來,不敢鬧出太大動靜,跟著用氣音喊:「師姐!」
宋回涯感覺短短時間,自己耳朵都要起繭了。
她點點頭算作招呼,目光環視一圈,發現部伍之中,還有一些扮作梁兵的胡人。布甲與大梁的有些許不同,用以區分。雙方列隊時也隔著段距離,可見彼此並不信任。
她與清溪視線交匯,眼神交流一陣,彼此看不懂對方心思,又毫無默契地移開。
梁洗這腦子一根筋的傢伙,懶得多思考,只興奮地道:「這麼快?所以不用去北章了?」
陸向澤帶著宋回涯走到無人處,才跟她細細說來:「寧國大軍目前都被牽制在南面,前線戰事焦灼,京師防守空虛。我帶了軍中身手最好的一幫將士,準備繞過寧國的部署,趁夜向京城發起突襲。」
陸向澤眼神朝後方隱晦瞥去,示意道:「寧帝當年橫掃北境,手腕酷烈,強逼周遭部族俯首稱臣。這群人就是當初沒被寧帝殺盡的渠魁後人,死灰復燃,在寧國籠絡了不少的勢力。阿勉從中牽線,覺得可以利用。我們不要胡人的疆土,只想拿回大梁的失地,接回大梁的百姓,與他們一拍即合。只要能早日結束戰火,寧國姓甚名誰與我等何干?」
清溪道長跟了上來。
宋回涯說:「你沒與我說實話。我師弟的事,連我也騙啊?」
「宋小友不也有事瞞著老道嘛?」清溪道長在嘴上做了個封口的手勢,「事以密成,宋門主多多見諒啊。」
「來了多少人?」宋回涯問完就後悔了,說,「算了,我不問。」
陸向澤笑道:「大梁先行的輕騎目前有五千人,他們那邊說也有五千兵馬等在京城外,城中還有部分人馬接應,我猜他們沒對我說實話。但關係不大,我們後方還有兩隊支援。若實在強攻不下,就反殺回去,與大軍會合。」
陸向澤心緒複雜道:「這一路過來,阿勉說得不錯,寧帝年老昏聵,寧國又安定太久,積重難返,早已忘記強敵環伺在側,疏忽防遏。邊關的士兵受戰事磨礪多年,尚有一敵之力,這些繁華城鎮裡的將士多是瓦合之卒,不堪一擊。我們這麼些人,打不好說,逃不成問題。」
宋回涯又問:「那什麼時候動身?」
「很快,但不是現在。兄弟們有幾日沒好好闔眼了,先休整隊伍。」陸向澤說,「師姐也去睡吧。這裡有我盯著。」
他難抑胸中澎湃意氣,眸中精光如炬,長長吐息道:「就要結束了。」
·
深夜,阿勉躺在床上閉目假寐,府中僕從匆匆跑來傳報,說是陛下召請。
他披衣起身,跟著等候的內侍去往宮城。
一路上阿勉沉默寡言,不停思索著自己雖有可疑,但該無確切破綻泄露。
魏玉詞被他失手「打死」,兒子因哭鬧著要母親,被他送往北章。除非能直接抓住魏玉詞,否則無從定他死罪……
阿勉理智明白,如若知道他是大梁人,寧國皇帝早已命人將他亂刀砍死,可依舊膽戰心驚,宛如在步向刑場。
直至邁入殿內,在通明的燈火中發現裡面已站了幾位老臣,繃緊的心弦才勉強鬆懈半分。
眾人皆是從睡夢中被突兀拖起,表情還頗為迷惘。互相對視後行禮問好,懷著忐忑的心情,尋找相熟的人打探消息。
阿勉找了個位置獨自站著,掀開眼皮,對面是與他素不對付的三哥。
對方厭惡的眼神落在他身上,阿勉懶懶轉了個身,無視他的打量。
不多時,寧國皇帝安伯益走入殿內。
他身後跟了四名護衛,刀不離手,將他周邊圍成銅牆鐵壁。
宮殿外也傳來紛亂的腳步聲,聽動靜是一群披盔戴甲的親衛,在將這座宮殿團團圍住。
阿勉跟著眾人上前行禮。
安伯益年近六十,案牘勞形,早已是一身傷病。不過年輕時體魄雄壯,支撐著他的身軀,加上霸主天下的心氣,叫他維持著氣宇軒昂的儀表。
此刻那種豪邁充沛的勁頭好似不見了,萎靡不振,頹勢令他一夜蒼老。
安伯益在上首坐下,擺擺手,命內侍給眾人搬來椅子,抬手略一下壓,示意眾人都落座之後,語氣親近地開口:「你們皆是我心中可信之人。」
一干老臣正襟危坐,神態惶恐。
安伯益說:「昨天,城中有人發現一封邊關送來的密信。」
他說到這裡,氣急敗壞地唾罵一句:「廢物!一群酒囊飯袋!」
不知是沖的誰。
罵了兩句,仍是鬱結在胸,悻悻道:「用以記錄內容的玉片被人砸碎,我命人沿街翻找,尚未收集完全。憑已有的文字推斷……」
他拔高聲音,悲痛萬分:「我這多年來——當真是在姑息養奸!」
阿勉心跳加速,血液不受控制地上涌,手腕上的青筋都有些微微外突。
安伯益深惡痛疾,咬牙憎恨道:「那袁回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蠢貨!一意孤行、剛愎自用,叫我寧國十多萬將士白白送命,還假傳戰報,粉飾太平!」
阿勉眸光飛速在私下掃了圈,露出個真心實意的,不可置信的表情。<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宋回涯感覺短短時間,自己耳朵都要起繭了。
她點點頭算作招呼,目光環視一圈,發現部伍之中,還有一些扮作梁兵的胡人。布甲與大梁的有些許不同,用以區分。雙方列隊時也隔著段距離,可見彼此並不信任。
她與清溪視線交匯,眼神交流一陣,彼此看不懂對方心思,又毫無默契地移開。
梁洗這腦子一根筋的傢伙,懶得多思考,只興奮地道:「這麼快?所以不用去北章了?」
陸向澤帶著宋回涯走到無人處,才跟她細細說來:「寧國大軍目前都被牽制在南面,前線戰事焦灼,京師防守空虛。我帶了軍中身手最好的一幫將士,準備繞過寧國的部署,趁夜向京城發起突襲。」
陸向澤眼神朝後方隱晦瞥去,示意道:「寧帝當年橫掃北境,手腕酷烈,強逼周遭部族俯首稱臣。這群人就是當初沒被寧帝殺盡的渠魁後人,死灰復燃,在寧國籠絡了不少的勢力。阿勉從中牽線,覺得可以利用。我們不要胡人的疆土,只想拿回大梁的失地,接回大梁的百姓,與他們一拍即合。只要能早日結束戰火,寧國姓甚名誰與我等何干?」
清溪道長跟了上來。
宋回涯說:「你沒與我說實話。我師弟的事,連我也騙啊?」
「宋小友不也有事瞞著老道嘛?」清溪道長在嘴上做了個封口的手勢,「事以密成,宋門主多多見諒啊。」
「來了多少人?」宋回涯問完就後悔了,說,「算了,我不問。」
陸向澤笑道:「大梁先行的輕騎目前有五千人,他們那邊說也有五千兵馬等在京城外,城中還有部分人馬接應,我猜他們沒對我說實話。但關係不大,我們後方還有兩隊支援。若實在強攻不下,就反殺回去,與大軍會合。」
陸向澤心緒複雜道:「這一路過來,阿勉說得不錯,寧帝年老昏聵,寧國又安定太久,積重難返,早已忘記強敵環伺在側,疏忽防遏。邊關的士兵受戰事磨礪多年,尚有一敵之力,這些繁華城鎮裡的將士多是瓦合之卒,不堪一擊。我們這麼些人,打不好說,逃不成問題。」
宋回涯又問:「那什麼時候動身?」
「很快,但不是現在。兄弟們有幾日沒好好闔眼了,先休整隊伍。」陸向澤說,「師姐也去睡吧。這裡有我盯著。」
他難抑胸中澎湃意氣,眸中精光如炬,長長吐息道:「就要結束了。」
·
深夜,阿勉躺在床上閉目假寐,府中僕從匆匆跑來傳報,說是陛下召請。
他披衣起身,跟著等候的內侍去往宮城。
一路上阿勉沉默寡言,不停思索著自己雖有可疑,但該無確切破綻泄露。
魏玉詞被他失手「打死」,兒子因哭鬧著要母親,被他送往北章。除非能直接抓住魏玉詞,否則無從定他死罪……
阿勉理智明白,如若知道他是大梁人,寧國皇帝早已命人將他亂刀砍死,可依舊膽戰心驚,宛如在步向刑場。
直至邁入殿內,在通明的燈火中發現裡面已站了幾位老臣,繃緊的心弦才勉強鬆懈半分。
眾人皆是從睡夢中被突兀拖起,表情還頗為迷惘。互相對視後行禮問好,懷著忐忑的心情,尋找相熟的人打探消息。
阿勉找了個位置獨自站著,掀開眼皮,對面是與他素不對付的三哥。
對方厭惡的眼神落在他身上,阿勉懶懶轉了個身,無視他的打量。
不多時,寧國皇帝安伯益走入殿內。
他身後跟了四名護衛,刀不離手,將他周邊圍成銅牆鐵壁。
宮殿外也傳來紛亂的腳步聲,聽動靜是一群披盔戴甲的親衛,在將這座宮殿團團圍住。
阿勉跟著眾人上前行禮。
安伯益年近六十,案牘勞形,早已是一身傷病。不過年輕時體魄雄壯,支撐著他的身軀,加上霸主天下的心氣,叫他維持著氣宇軒昂的儀表。
此刻那種豪邁充沛的勁頭好似不見了,萎靡不振,頹勢令他一夜蒼老。
安伯益在上首坐下,擺擺手,命內侍給眾人搬來椅子,抬手略一下壓,示意眾人都落座之後,語氣親近地開口:「你們皆是我心中可信之人。」
一干老臣正襟危坐,神態惶恐。
安伯益說:「昨天,城中有人發現一封邊關送來的密信。」
他說到這裡,氣急敗壞地唾罵一句:「廢物!一群酒囊飯袋!」
不知是沖的誰。
罵了兩句,仍是鬱結在胸,悻悻道:「用以記錄內容的玉片被人砸碎,我命人沿街翻找,尚未收集完全。憑已有的文字推斷……」
他拔高聲音,悲痛萬分:「我這多年來——當真是在姑息養奸!」
阿勉心跳加速,血液不受控制地上涌,手腕上的青筋都有些微微外突。
安伯益深惡痛疾,咬牙憎恨道:「那袁回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蠢貨!一意孤行、剛愎自用,叫我寧國十多萬將士白白送命,還假傳戰報,粉飾太平!」
阿勉眸光飛速在私下掃了圈,露出個真心實意的,不可置信的表情。<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