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青年低眉斂目,意志衰頹,歪著腦袋說:「可是我有什麼辦法?你說的這些,都解不了我如今之困。二郎,你有辦法叫張將軍親自進來見我一面嗎?」
高觀啟說:「我豈有那樣的神通?我連我父的那些舊屬都不能收服,還能奈何得了魏凌生?」
他臉上黯然失色,眼神虛虛看著前方,自我菲薄道:「我父親一死,我在他眼中最是無用,僅有陛下恩寵,不能成事,所以他才會放我進來。可不怕與陛下說句實話,就算我能帶著陛下口諭出去,也未必能說服多少人肯信我。」
青年抱著他肩膀痛哭:「二郎你受苦了。你我兄弟二人,怎會落得這樣境地?」
眼見時間已過去大半,而青年口風毫無鬆動,高觀啟知他防備自己頗深,再多勸說暗示,只會愈發引他猜忌,也不會有比目下更好的時機。
他拍著青年手背,將諸般利弊在腦海中拉扯比量,只當自己是尊冷血無情的木石,諸般遲疑便在冷硬下來的心腸里蕩然無存。
他眼底帶著幽暗的戾氣,恨聲道:「魏凌生若是非要將我等逼入絕路,我也不怕與他玉石俱焚。他自己都無畏懼,我又何必替他顧慮?」
青年驚疑看著他,問:「二郎還有什麼手段?」
「陛下知道,謝仲初為何要對陸向澤的身份瞞而不報嗎?他若只是怕得罪魏凌生,就不會在蒼石城裡設伏殺宋回涯了。」高觀啟冷笑道,「季歸年偷梁換柱,那真正的陸向澤去了哪裡?謝仲初去北胡走過一趟才發現,魏凌生將他那位好師弟割花了臉,送到寧國做了所謂的六殿下。」
青年微張著嘴,驚愕道:「所言當真?!」
高觀啟說:「千真萬確。謝仲初還曾用這秘密,要挾宋回涯替他拿了敵將首級。此事在江湖在已傳遍了。」
「難怪……難怪!」青年用力拍了下掌,站起身在殿內來回走動,多年來大惑不解的疑問此時終於茅塞頓開,嘴裡喃喃道,「我說他陸向澤怎麼就用兵如神,好似開了天眼了,所到之處敵人望風潰敗,千軍難擋,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青年精神抖擻,反身抓住高觀啟的肩膀,壓著嗓音激動道:「二郎!這事你怎麼不早說?」
高觀啟苦不堪言地笑道:「謝仲初臨死都不敢說。連我父,就算被魏凌生虐殺二子,還要替大梁守這秘密。我若是說了,是要受千古唾罵的。如非走投無路,我只會將它爛在肚裡,帶進棺材。」
青年容光煥發,振奮道:「高侍中是個愛民如子的賢臣,所以受他算計。可前車之鑒就在眼前,二郎你怎麼也糊塗了?魏凌生這樣的奸詐小人若是登位,哪裡能有百姓好過?」
青年朝著門外窺探一眼,拉住高觀啟的手道:「二郎跟我來!」
他帶著人繞去了床榻後方,從角落裡翻出一個布帛包著的小盒,小盒裡有條腰帶。
他撕開腰帶的夾層,取出一卷血書。
高觀啟粗粗掃了兩眼,看出是誅伐魏凌生的召令。
「這上面蓋了我的私印,我同張將軍他們說過,四人各持一卷,你帶著這東西出去,他們便知你是我心腹,不會疑你所言。」
青年說著將血書翻到背面,看了眼手指,猶豫片刻,狠下心,用力咬了下去。
這一下疼得他齜牙咧嘴,可沒咬破口子,死死捂住手指,偏頭無助地望向高觀啟。
高觀啟:「……」
他蹲下身,吃痛地皺了下眉,咬破手指,照青年口述,將阿勉身份寫明,又在末尾囑託眾人傳信於北胡。
青年靠坐在牆邊,心神鬆懈,才忽而想起一人,低聲自語道:「我阿姐不會也知道這事吧?她嫁去寧國那麼多年……」
高觀啟將血書收好,塞回腰帶,系在身上,沒有答他的話。
青年看出他神色間的不情願,見他起身,心中也生出微末的遲疑,可很快又被打消,自我安慰地道:「是他魏凌生不義在先,不能怪我不仁。二郎,你會幫我的,是吧?」
高觀啟背光站著,居高臨下地朝他看去,眼神晦澀,帶著些他看不懂的深沉。
外面禁衛已開始大聲催促。
青年扶著牆起身,剛要說點什麼,高觀啟後退一步,朝他端正行禮,告辭離去。
魏凌生還等在殿外。
初秋的風和暢而綿長,吹得衣袍不住飄揚擺動,墜在地上的影子也在捲曲中變幻,鏗然作響。
孤影立在巍峨宮殿的包圍之中,頭頂是好似濤濤亂流的濃雲,也渺小得如同被蕭瑟卷落的樹葉。
高觀啟緩步走過魏凌生身側,聽見對方開口問:「拿到了?」
高觀啟停了下來,微微抬起下巴,偏過頭看他,笑道:「我說過,我比你了解他。」
魏凌生問:「你同他說了什麼?」
「這事由不得你管。」高觀啟帶著無懈可擊的笑容,與他爭鋒相對,「我只同你約好,成王敗寇。北胡之爭,你若輸了,我殺你立威。你若贏了,我帶王孫西行避亂,替你拔除隱患。他會同先帝一般死在路上。從今往後,你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做你的大梁皇帝。你要是害怕,現在反悔還來得及。」
魏凌生注視著他背影遠去,這次沒有阻攔。<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高觀啟說:「我豈有那樣的神通?我連我父的那些舊屬都不能收服,還能奈何得了魏凌生?」
他臉上黯然失色,眼神虛虛看著前方,自我菲薄道:「我父親一死,我在他眼中最是無用,僅有陛下恩寵,不能成事,所以他才會放我進來。可不怕與陛下說句實話,就算我能帶著陛下口諭出去,也未必能說服多少人肯信我。」
青年抱著他肩膀痛哭:「二郎你受苦了。你我兄弟二人,怎會落得這樣境地?」
眼見時間已過去大半,而青年口風毫無鬆動,高觀啟知他防備自己頗深,再多勸說暗示,只會愈發引他猜忌,也不會有比目下更好的時機。
他拍著青年手背,將諸般利弊在腦海中拉扯比量,只當自己是尊冷血無情的木石,諸般遲疑便在冷硬下來的心腸里蕩然無存。
他眼底帶著幽暗的戾氣,恨聲道:「魏凌生若是非要將我等逼入絕路,我也不怕與他玉石俱焚。他自己都無畏懼,我又何必替他顧慮?」
青年驚疑看著他,問:「二郎還有什麼手段?」
「陛下知道,謝仲初為何要對陸向澤的身份瞞而不報嗎?他若只是怕得罪魏凌生,就不會在蒼石城裡設伏殺宋回涯了。」高觀啟冷笑道,「季歸年偷梁換柱,那真正的陸向澤去了哪裡?謝仲初去北胡走過一趟才發現,魏凌生將他那位好師弟割花了臉,送到寧國做了所謂的六殿下。」
青年微張著嘴,驚愕道:「所言當真?!」
高觀啟說:「千真萬確。謝仲初還曾用這秘密,要挾宋回涯替他拿了敵將首級。此事在江湖在已傳遍了。」
「難怪……難怪!」青年用力拍了下掌,站起身在殿內來回走動,多年來大惑不解的疑問此時終於茅塞頓開,嘴裡喃喃道,「我說他陸向澤怎麼就用兵如神,好似開了天眼了,所到之處敵人望風潰敗,千軍難擋,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青年精神抖擻,反身抓住高觀啟的肩膀,壓著嗓音激動道:「二郎!這事你怎麼不早說?」
高觀啟苦不堪言地笑道:「謝仲初臨死都不敢說。連我父,就算被魏凌生虐殺二子,還要替大梁守這秘密。我若是說了,是要受千古唾罵的。如非走投無路,我只會將它爛在肚裡,帶進棺材。」
青年容光煥發,振奮道:「高侍中是個愛民如子的賢臣,所以受他算計。可前車之鑒就在眼前,二郎你怎麼也糊塗了?魏凌生這樣的奸詐小人若是登位,哪裡能有百姓好過?」
青年朝著門外窺探一眼,拉住高觀啟的手道:「二郎跟我來!」
他帶著人繞去了床榻後方,從角落裡翻出一個布帛包著的小盒,小盒裡有條腰帶。
他撕開腰帶的夾層,取出一卷血書。
高觀啟粗粗掃了兩眼,看出是誅伐魏凌生的召令。
「這上面蓋了我的私印,我同張將軍他們說過,四人各持一卷,你帶著這東西出去,他們便知你是我心腹,不會疑你所言。」
青年說著將血書翻到背面,看了眼手指,猶豫片刻,狠下心,用力咬了下去。
這一下疼得他齜牙咧嘴,可沒咬破口子,死死捂住手指,偏頭無助地望向高觀啟。
高觀啟:「……」
他蹲下身,吃痛地皺了下眉,咬破手指,照青年口述,將阿勉身份寫明,又在末尾囑託眾人傳信於北胡。
青年靠坐在牆邊,心神鬆懈,才忽而想起一人,低聲自語道:「我阿姐不會也知道這事吧?她嫁去寧國那麼多年……」
高觀啟將血書收好,塞回腰帶,系在身上,沒有答他的話。
青年看出他神色間的不情願,見他起身,心中也生出微末的遲疑,可很快又被打消,自我安慰地道:「是他魏凌生不義在先,不能怪我不仁。二郎,你會幫我的,是吧?」
高觀啟背光站著,居高臨下地朝他看去,眼神晦澀,帶著些他看不懂的深沉。
外面禁衛已開始大聲催促。
青年扶著牆起身,剛要說點什麼,高觀啟後退一步,朝他端正行禮,告辭離去。
魏凌生還等在殿外。
初秋的風和暢而綿長,吹得衣袍不住飄揚擺動,墜在地上的影子也在捲曲中變幻,鏗然作響。
孤影立在巍峨宮殿的包圍之中,頭頂是好似濤濤亂流的濃雲,也渺小得如同被蕭瑟卷落的樹葉。
高觀啟緩步走過魏凌生身側,聽見對方開口問:「拿到了?」
高觀啟停了下來,微微抬起下巴,偏過頭看他,笑道:「我說過,我比你了解他。」
魏凌生問:「你同他說了什麼?」
「這事由不得你管。」高觀啟帶著無懈可擊的笑容,與他爭鋒相對,「我只同你約好,成王敗寇。北胡之爭,你若輸了,我殺你立威。你若贏了,我帶王孫西行避亂,替你拔除隱患。他會同先帝一般死在路上。從今往後,你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做你的大梁皇帝。你要是害怕,現在反悔還來得及。」
魏凌生注視著他背影遠去,這次沒有阻攔。<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