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皇帝不勝歡喜,忙朝他拱手,「多謝岳父大人。」
辜祈年笑了笑,「來來,喝酒。」
皇帝一高興,敬了眾人一杯。
等到宴後,大家都挪出去飲茶,蘇月和蘇雲才找到三嬸好好說上話。
蘇雲開門見山,「阿嬸,蘇情想入梨園拜師學舞。」
三夫人被她說懵了,「入梨園?她怎麼忽然想入梨園了?」
蘇月說:「她有學舞的天賦,雲韶寺近來正組建一批舞者,尋常雲韶寺宮人都是賤籍,唯有這批舞者是良家子。蘇情喜歡跳舞,專程同我說了,我覺得很不錯,所以特來請阿嬸的示下。」
她說請示下,這怎麼敢當。三夫人雖有些惶恐,但家裡孩子的主,總還是做得的。
於是支支吾吾敷衍,「你阿叔正打算給她議親呢……」
蘇月頷首,「我聽說了,是姑蘇的同鄉。但我覺得,阿叔阿嬸且不用這麼著急,全家剛從姑蘇來,又把蘇情嫁回姑蘇去,讓那些遠親們見笑,還以為在上都混不下去了呢。再說江南女郎陪嫁多,若給少了,親家背後編排,臉上也不光鮮。我有個淺見,莫如讓蘇情掙出個前程來,不成就罷了,但萬一成器,家裡不也跟著沾光嗎。」
三夫人對這庶女,從來是鼻子眼兒看待的。
「她?」三夫人失笑,「我是不指望她能成大器的,能找個好夫家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蘇雲白眼翻上了天,「阿嬸何必看不起人,王侯將相腦門上,也沒寫著成器兩個大字。」
三夫人見她們要惱火,忙「唉呀」了聲,「你們平時那麼忙,理她作甚,由她去吧。」
蘇月知道,這對夫婦看不見好處是不會撒手的,便道:「梨園子弟家中能得優待,三叔如今不是也有鋪面嗎,稅負能減免許多,有什麼不好。再者讓她跟著前頭人赴私宴,多了在人前露臉的機會,萬一遇上了正緣,那可都是高門大戶,不比嫁回姑蘇強?」
如此一列舉,三夫人有點動搖了,原本就不耐煩養著,離開家能減輕他們的負擔,非留著她做什麼!
不過利益還能再爭取一些,誰讓眼前人是皇后呢。
三夫人堆起了笑,「阿妹們借著你的光,總是錯不了的。可我心裡也發愁,要是真如你所言,她能嫁入高門大戶……那高門大戶豈是那麼好立足的,陪嫁定然少不了。」
蘇月對這嘴臉可說是厭惡至極,但為了幫蘇情從那個家脫離出來,只好放話,「真到了那個時候,不足的陪嫁我替她補齊。」
三夫人得了這個承諾,自然沒有二話,這黃毛的庶女有人替她操心,她高興還來不及。遂爽快道:「你一心為阿妹著想,我還能攔著嗎。既如此,你們今日就把她帶走吧。」
蘇月說好,頓了頓又對三夫人道:「蘇情進了梨園,一切都要按著梨園的規矩辦,中途沒法回家,更不能由得家裡物色婆家,這個規矩您知道吧?」
三夫人說:「知道知道。家中就算有事,她也幫不上什麼忙,讓她只管在梨園呆著吧,好好學技藝要緊。」
人這就算扔出去了,扔出去了概不回收,這是三夫人的宗旨。
蘇月到底放心了,笑著對三夫人道:「蘇情在園中,一切由我們姐妹照應,不會給家裡添什麼麻煩的。我阿娘她們都在西廳里抹紙牌呢,阿嬸也去吧,我們姐妹自己聚聚。」
三夫人喜滋滋地走了,待她走遠,蘇情才從屋角走出來,心下悲戚於輕易就被那個所謂的家遺棄了,轉念一想,歡喜更大於失望。只是她不會說話,也不知道怎麼表達感激,一徑對蘇月和蘇雲行禮,堅定地說:「多謝二位阿姐,我一定爭氣。」
爭氣就好,人活一輩子,你可以不夠成功,但你一定得爭氣。
蘇月和煦道:「家裡想必也沒什麼可收拾的,不用回去了。入了梨園,吃穿用度都有,若是缺了什麼,只管同我們說。」
一切安頓好了,剩下的便是聚在一起飲茶曬太陽。無聊時在台階上放置一隻雙二壺,大家執箭投壺,半天時光等閒也就度過了。
及到晚上再開宴,算是正經的一頓團圓飯,照著除夕的規制又來了一遍。宴後顏在對蘇月說:「多謝你們今日邀了我,我可算過上了一個像樣的年。等開了春,我該寫封家書回去了,就說我在上都一切都好,還當上了官,請阿娘等著我衣錦還鄉的那一天。」
所以一切都在向好,每個人都滿懷希望。客散的時候全家送出門,熱熱鬧鬧地一一拱手道別。
門外的巷子裡,東一處西一處聚集著幾個孩子,放那種小小的,指節一般粗細的小炮竹。拿線香點燃引線,先是滴溜溜旋轉,轉到最後「啪」地一聲炸開,引得孩子們捂住耳朵四下逃竄。
太后看了半晌,含笑收回視線,沖預備跟著一同回宮的兩人說:「好容易回來一次,住下吧。初四才有大朝會,還能玩上兩日。」
蘇月有些遲疑,「還是一同回宮吧。我原說要陪您上十泉里去的,馬車繞行,正好可以經過。」
太后說不必了,「法駕老大的聲勢,行動起來也不方便。等到了元宵節,咱們尋常打扮出去逛,那樣才能玩得盡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辜祈年笑了笑,「來來,喝酒。」
皇帝一高興,敬了眾人一杯。
等到宴後,大家都挪出去飲茶,蘇月和蘇雲才找到三嬸好好說上話。
蘇雲開門見山,「阿嬸,蘇情想入梨園拜師學舞。」
三夫人被她說懵了,「入梨園?她怎麼忽然想入梨園了?」
蘇月說:「她有學舞的天賦,雲韶寺近來正組建一批舞者,尋常雲韶寺宮人都是賤籍,唯有這批舞者是良家子。蘇情喜歡跳舞,專程同我說了,我覺得很不錯,所以特來請阿嬸的示下。」
她說請示下,這怎麼敢當。三夫人雖有些惶恐,但家裡孩子的主,總還是做得的。
於是支支吾吾敷衍,「你阿叔正打算給她議親呢……」
蘇月頷首,「我聽說了,是姑蘇的同鄉。但我覺得,阿叔阿嬸且不用這麼著急,全家剛從姑蘇來,又把蘇情嫁回姑蘇去,讓那些遠親們見笑,還以為在上都混不下去了呢。再說江南女郎陪嫁多,若給少了,親家背後編排,臉上也不光鮮。我有個淺見,莫如讓蘇情掙出個前程來,不成就罷了,但萬一成器,家裡不也跟著沾光嗎。」
三夫人對這庶女,從來是鼻子眼兒看待的。
「她?」三夫人失笑,「我是不指望她能成大器的,能找個好夫家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蘇雲白眼翻上了天,「阿嬸何必看不起人,王侯將相腦門上,也沒寫著成器兩個大字。」
三夫人見她們要惱火,忙「唉呀」了聲,「你們平時那麼忙,理她作甚,由她去吧。」
蘇月知道,這對夫婦看不見好處是不會撒手的,便道:「梨園子弟家中能得優待,三叔如今不是也有鋪面嗎,稅負能減免許多,有什麼不好。再者讓她跟著前頭人赴私宴,多了在人前露臉的機會,萬一遇上了正緣,那可都是高門大戶,不比嫁回姑蘇強?」
如此一列舉,三夫人有點動搖了,原本就不耐煩養著,離開家能減輕他們的負擔,非留著她做什麼!
不過利益還能再爭取一些,誰讓眼前人是皇后呢。
三夫人堆起了笑,「阿妹們借著你的光,總是錯不了的。可我心裡也發愁,要是真如你所言,她能嫁入高門大戶……那高門大戶豈是那麼好立足的,陪嫁定然少不了。」
蘇月對這嘴臉可說是厭惡至極,但為了幫蘇情從那個家脫離出來,只好放話,「真到了那個時候,不足的陪嫁我替她補齊。」
三夫人得了這個承諾,自然沒有二話,這黃毛的庶女有人替她操心,她高興還來不及。遂爽快道:「你一心為阿妹著想,我還能攔著嗎。既如此,你們今日就把她帶走吧。」
蘇月說好,頓了頓又對三夫人道:「蘇情進了梨園,一切都要按著梨園的規矩辦,中途沒法回家,更不能由得家裡物色婆家,這個規矩您知道吧?」
三夫人說:「知道知道。家中就算有事,她也幫不上什麼忙,讓她只管在梨園呆著吧,好好學技藝要緊。」
人這就算扔出去了,扔出去了概不回收,這是三夫人的宗旨。
蘇月到底放心了,笑著對三夫人道:「蘇情在園中,一切由我們姐妹照應,不會給家裡添什麼麻煩的。我阿娘她們都在西廳里抹紙牌呢,阿嬸也去吧,我們姐妹自己聚聚。」
三夫人喜滋滋地走了,待她走遠,蘇情才從屋角走出來,心下悲戚於輕易就被那個所謂的家遺棄了,轉念一想,歡喜更大於失望。只是她不會說話,也不知道怎麼表達感激,一徑對蘇月和蘇雲行禮,堅定地說:「多謝二位阿姐,我一定爭氣。」
爭氣就好,人活一輩子,你可以不夠成功,但你一定得爭氣。
蘇月和煦道:「家裡想必也沒什麼可收拾的,不用回去了。入了梨園,吃穿用度都有,若是缺了什麼,只管同我們說。」
一切安頓好了,剩下的便是聚在一起飲茶曬太陽。無聊時在台階上放置一隻雙二壺,大家執箭投壺,半天時光等閒也就度過了。
及到晚上再開宴,算是正經的一頓團圓飯,照著除夕的規制又來了一遍。宴後顏在對蘇月說:「多謝你們今日邀了我,我可算過上了一個像樣的年。等開了春,我該寫封家書回去了,就說我在上都一切都好,還當上了官,請阿娘等著我衣錦還鄉的那一天。」
所以一切都在向好,每個人都滿懷希望。客散的時候全家送出門,熱熱鬧鬧地一一拱手道別。
門外的巷子裡,東一處西一處聚集著幾個孩子,放那種小小的,指節一般粗細的小炮竹。拿線香點燃引線,先是滴溜溜旋轉,轉到最後「啪」地一聲炸開,引得孩子們捂住耳朵四下逃竄。
太后看了半晌,含笑收回視線,沖預備跟著一同回宮的兩人說:「好容易回來一次,住下吧。初四才有大朝會,還能玩上兩日。」
蘇月有些遲疑,「還是一同回宮吧。我原說要陪您上十泉里去的,馬車繞行,正好可以經過。」
太后說不必了,「法駕老大的聲勢,行動起來也不方便。等到了元宵節,咱們尋常打扮出去逛,那樣才能玩得盡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